1、输血与血型 说课一|、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l 教学目标:1、列举ABO血型的类型2、概述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同血型和血量的关系3、认同我国的无偿鲜血制度l 教学重点:概述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同血型和血量的关系。l 教学难点:1、概述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同血型和血量的关系。2、珍爱生命情感的培养及无偿献血观念的树立。二、重点的突出与难点的突破:本节课设计发现历程篇、发展应用篇、总结回顾篇三个环节,通过发现历程篇了解输血的变迁史,血型的发现历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欲望。通过发展应用篇达成教学目标,实现教学重点的突出与难点的突破。通过总结回顾篇 采用抢答的形式,小结本课的学习。具体教学过
2、程陈述如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提问:“在哪些情况下医生会给病人输血?”这一话题学生既感兴趣也有话可说,直接了当进入主题,引起学生兴趣。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学生各抒己见:病人贫血时,给病人动大手术时,病人车祸大出血时,孕妇产后大出血时陈述:在如今,输血已被广泛使用,成为医生救助病人的有效手段。在一百多年前,出现同学们刚刚提到的情况时,医生轻易不敢给病人输血,为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了解输血的变迁史。这样非常顺理成章地进入发现历程篇:学生阅读输血的变迁史,分析小结输血的三个发展阶段:1、动物之间进行输血,取得成功2、动物血输给人,失败告终3、100多年后人与人之间进行输血,事故时有发生,输血需要冒极大
3、的危险。设问:为什么输血会有这么大的危险?这个谜底直到1900年,才被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破解。介绍兰德斯坦纳其人其事:兰德斯坦纳在实验中发现,人与人的血液是不同的,有四种类型:A型、B型、O型、AB型,不同血型的血液混合会发生凝血或溶血现象。观看“红细胞凝集图”,对凝血现象留下直观印象。至此学生对输血与血型的发现历程有了了解,对输血与血型的话题更有兴趣,也从内心希望知道的更多,更深。由“所以要安全输血就必须先确定输血者和受血者的血型。那么,如何鉴定血型呢?”进入发展应用篇:提问:在坐的同学有谁知道自己的血型,能给我们大家说说你鉴定血型的过程吗?有鉴定血型经历的学生讲述自己鉴定血型的过程。学
4、生的生活经验是课程资源,身边的同学讲述鉴定血型的过程,学生感到亲切,也更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同,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进一步提高,趁热打铁观看“血型鉴定”的录像片。学生对如何进行“血型鉴定”有直观、准确的认识。提问:血型鉴定后,才能进行输血,在输血时还要注意什么问题呢?学生带着任务认真观看“输血”短片。看后概述:输血时,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但在没有同型血而又情况紧急时,可以少量异型输血。接着分析输血关系表,了解异型输血的具体情况。学生此时对“输血与血型关系”形成准确、全面的认识。提问:对于输血和血型情况我们已大致清楚了,下面请同学们来当一回医生,对于以下需要输血的病人该怎样输血?将课后的练习题放到课堂
5、教学中来,这是个关于“成分输血”的问题。这道练习题在此为进行拓展和补充知识起到铺垫的作用。陈述:在实际输血时,医生往往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输入病人体内,进行成分输血。成分输血可以更大地发挥一份血液的作用,避免浪费,也能使输血更加安全。课后的练习题:ABO血型除了用于输血外,还有什么用途?(侦破案件,亲子鉴定都可以利用ABO血型。)学以致用。观看短片:了解血量与输血。概述人体的血量。思考:健康人一次失血多少不会影响健康?(健康成年人每次失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引出介绍“世界献血日”,我国无偿献血制度,观看无偿献血录像。使学生在了解血型、血量和输血知识的基础上,
6、培养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情感,树立健康的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学生的情感体验靠单纯的说教,很难在心灵上引起共鸣,辅以详实的文字、影像资料,可以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最后是总结回顾篇通过抢答题一起回顾总结今天所学内容。学生对12道题选择回答,看谁的得分最多。这样既活跃课堂气氛,教师也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人类不仅仅只有ABO血型系统,还有其他的血型系统。补充:人类的其他血型系统,重点了解Rh血型系统。这一部分的教学,课堂上如时间够,则简单介绍,让学生学到更符合生活实际情况的知识,也更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时间不够则作为课堂延伸,布置学生课后了解这方面的内容。三、教学设计中体现的课
7、改新理念1、在教法的设计上,体现了新课程“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设计发现历程篇、发展应用篇、总结回顾篇三个环节,这是本课的亮点,这样使本课的教学内容条理清晰,主次分明,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精心设计过渡语,如:在如今,输血已被广泛使用,成为医生救助病人的有效手段。在一百多年前,出现同学们刚刚提到的情况时,医生轻易不敢给病人输血,为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了解输血的变迁史。进入发现历程篇。再如:为什么输血会有这么大的危险?这个谜底直到1900年,才被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破解。进入发展应用篇。以及由“所以要安全输血就必须先确定输血者和受血者的血型。那么,如何鉴定血型呢?” “输血时,应以输入同型
8、血为原则,但在没有同型血而又情况紧急时,可以少量异型输血。”进入“输血与血型关系”的教学,以“提问:健康人一次失血多少不会影响健康?”进入血量和无偿献血的教学等。既注意过渡语要激发学生新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也力争使教学过程流畅,给学生整堂课的教学结构紧凑,一气呵成的感觉。血型与输血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如“成分输血”、“ABO血型除输血外的其他作用”等,教学中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的血型与输血知识和体验,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关注的血型与输血的问题,紧贴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教学活动组织上,教师起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发现历程
9、篇、发展应用篇、总结回顾篇三个环节,巧设问题,以学生活动为主要内容,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欲望,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主动获取“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同血型和血量的关系”知识。树立“珍爱生命情感及无偿献血观念”,学生能力得到提升,也体现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3、 注重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教学中适当补充的“输血的变迁史”、“兰德斯坦纳其人其事及兰德斯坦纳在实验中发现”、“成分输血”、“Rh血型系统”、“世界献血日的由来”等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又可以对教材进行充实和拓展。引起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抢答的形式进回顾总结今天所学内容。既活跃课堂气氛,也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了积极进取的精神,促进了生物素养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