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节 动物的主要类群教学内容:本节内容在教材4562页。包括:“将下列动物进行分类”的活动,无脊椎动物(包括观察昆虫标本的活动)和脊椎动物。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通过“对某些动物进行分类”等活动,认识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主要类群的常见种类和形态、生理特征,认识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2、 通过参与“将下列动物进行分类”,“观察昆虫标本”等学习活动,增强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3、 认识动物系统进化树,了解不同动物类型之间的亲缘关系。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等活动使学生认识不同类群动物的常见种类和他们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与人类的关系。情感、态度、
2、价值观通过对不同类群动物的了解,进一步体会动物种类的多样性,通过不同类群动物的对比学习,深入理解动物系统进化树的含义,强化生物进化的观点,通过对不同类群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的学习,正确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观,进一步强化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教学重难点重点:1、 “将下列动物进行分类” 和“观察昆虫标本”2、无脊椎动物的类群及其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3、脊椎动物的类群及其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4、不同动物类群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难点:1、组织“将下列动物进行分类”和“观察昆虫标本”的活动。2、认识不同类群无脊椎动物类群的特征。3、认识不同脊椎动物类群的特征,脊椎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 4、认
3、识动物的系统进化树,强化生物进化的观点。教学准备:不同动物类群的教学课件、图片,不同类群动物的视频资料。“观察昆虫标本”的实验材料,放大的动物系统进化图片,课时安排:本节课为第1课时(共4课时)教学步骤:第1课时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引入】:地球上生存的生物已确定名称的约有200多万种。人们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的差异,把它们分为:动物、植物、真菌、细菌、病毒。【复习提问】:谁能说出被发现的植物有多少种类?【引入新课】:自然界还有一类,它包括的种类比植物的种类更多,这类生物,就是我们现在要开始学习的:第4节 动物的主要类群那么,在已知的约200万个生物物种中,三分
4、之二以上是动物,这些动物广泛地分布在高山、平原、天空、江河、湖泊和海洋中,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么多种类的动物,我们怎么个分法呢?大家回顾一下学习植物类群时,我们采取的是那一种方法呢?(展示PPT课件答案)因此,学习动物,我们也按这样的顺序来学。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有很大的差异,根据这些情况,可以将他们划分为不同的类群。我们先来看一段有关动物的视频资料。注意观察各类动物有什么特点?怎样区别它们?【问题活动】 教师展示PPT课件,要求学生完成活动1活动4的问题。【学生回答】33万多种【学生回答】: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学生活动】:观看录像,注意思索老师的提问【学生活动】:看大屏
5、幕上展示的图片,认真思考,回答问题。【板书】:第4节 动物的主要类群 一、活动:将下列动物进行分类 生活环境 形态结构 生活习性二、活动:将下列动物进行分类【板书】: 无脊椎动物 腔肠动物 扁形动物 线虫动物 软体动物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中的动物(用ppt课件展示动物图片),思考哪些动物比较熟悉,并说出他们的主要特征。2、 提问:那些动物是你比较陌生的?他们又有那些特点?3、 把熟悉的和不熟悉的相比较,有什么相同的特征和不同的特征?那些动物可能与你熟悉的动物属于同一个类群?4、 小组讨论:请从生活环境、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等方面比较不同的动物之间的异同,将他们初步分成
6、不同的动物类群。(启发提问)(1) 能否根据生活环境合理地将这些动物分成不同类群?(2) 能否根据形态结构将上述动物合理地分为不同的类群?(3) 能否根据生活习性的不同将他们分为不同的类群?(4) 有骨动物或无骨动物还能否进一步分类?(5) 你认为将上述动物合理划分的依据是什么?(6) 请根据你们小组确定的分类依据将上述动物分为若干类群,填写在第47页表格中并加以说明。(7) 引导:各小组将你们的分类结果在班里交流一下。(8) (1)(4)问题分别由四个大组分别讨论,同时,每个大组分成若干个小组,综合后写出结果。1、 观察、思考并回答:蚯蚓、蜗牛、虾、蛙、兔、丹顶鹤、海龟、北极熊等。2、 回答
7、3、 举例说明:4、 小组讨论:根据一定的标准将动物进行分类。(1) 能。陆生动物、水陆两栖动物、在人体内寄生的。(2) 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有骨动物和无骨动物。(3) 分为寄生动物和能自由生活的动物两类。(4) 有骨动物可分为内骨动物和外骨动物。(5)可根据形态、结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等来进行划分。(6)小组讨论,填写结果。(7)代表交流分类结果。 二、动物 动物 节肢动物 棘皮动物 脊椎动物 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三、无脊椎动物的类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 腔肠动物:(1) 腔肠动物与原生动物相比有什么不同?(2) 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主要生活在什么环境中,常见的种
8、类有那些?(3) 演示丰富多彩的腔肠动物的图片,提问:谁能简要的介绍一下这些腔肠动物有什么特点?补充:腔肠动物是有口无肛门,食物在消化腔内消化,食物残渣也通过肛门排出体外的。珊瑚的种类很多,我们看到的各种颜色的珊瑚实际上是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形的骨骼,珊瑚虫就藏在骨骼内。有的海葵还与螃蟹共生(4) 腔肠动物与人类有什么关系?2、 扁形动物:(1) 扁形动物与腔肠动物相比形态上有什么不同?你知道扁形动物是怎样的名的吗?(2) 你知道那些动物是扁形动物?举例说明他们的生活方式?(3) 你知道什么叫“米猪肉”吗?吃了“米猪肉”会有什么后果?补充:血吸虫也属于扁形动物,能寄生在人和其他许多哺乳动物体内,
9、寄生在人体内引起血吸虫病。血吸虫病是严重威胁人体健康的传染病,曾经在我国流行,新中国成立后这种病基本消灭了,但是最近一年又有所“抬头”。教材49页的小资料中有介绍,请阅读。1、 观察、阅读、思考、回答问题:(1) 腔肠动物是多细胞动物,身体由两层细胞围成消化腔。(2) 绝大多数腔肠动物生活在海洋中,有一部分生活在淡水中。常见的有水螅、水母、珊瑚虫等。(3) 观察图片,阅读并回答:水螅生活在淡水中,只有几厘米长,一端附着在水草上或其他物体上,另一端游离,口的周围有触手,用触手捕捉小动物;水母的身体呈伞形 ,适合在水中漂浮生活;海蛰的口的周围有8枚口腕。(4) 海蛰皮可以食用;珊瑚颜色鲜艳,造型奇
10、特,可作为装饰品。3、2、观察、阅读、思考、回答问题:(1) 扁形动物是左右对称的,身体扁平因此的名。(2) 涡虫、血吸虫、猪肉绦虫都是扁形动物。涡虫生活在淡水或海水中,能自由生活,而血吸虫和猪肉绦虫都是寄生生活的。(3) 猪肉绦虫的卵随食物进入猪体内,发育成幼虫(囊尾蝣)如黄豆大小,含有这种幼虫的猪肉叫“米猪肉”。人吃了未煮熟的米猪肉就可能患绦虫病危害人体健康。【板书】: 三、无脊椎动物 1、腔肠动物 2、扁形动物本课小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 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本节课所学的内容。2、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并适当的补充。3、 大家 有问题吗?提出来我们一起讨论。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归纳、总结、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2、 交流。3、 提出自己感到疑惑的问题,讨论、交流。课后练习: 分发课后练习题,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本节课内容板书设计:第4节 动物的主要类群 一、活动:将下列动物进行分类 生活环境 形态结构 生活习性无脊椎动物 腔肠动物 扁形动物 线虫动物 软体动物 二、动物 环节动物 节肢动物 棘皮动物脊椎动物 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三、无脊椎动物 1、腔肠动物 2、扁形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