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节 植物的主要类群一、课标要求1、概述植物(如藻类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等)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2、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3、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初识植物系统进化树。2、了解不同植物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通过活动认识不同植物类群的形态结构特征、生活方式、与人类的关系,并通过对不同植物类群的比较,进一步理解进化系统树。(二)能力目标提高实践综合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强化生物进化的观点,进一步体会植物种类的多样性。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观察比较不同的植物活动;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各个植物类群与
2、人类的关系。教学难点:认识植物系统进化树;组织比较不同的植物的活动;认识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认识种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等的类群。四、课时安排四课时。1、植物系统进化树;“观察比较不同的植物”活动;2、藻类植物;3、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4、种子植物。五、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动植物类群的挂图、课件。2、学生准备:小组为单位,去书店看看各种书籍是怎样摆放的。(第一课时:植物系统进化树-“观察比较不同的植物”活动)略(第二课时:藻类植物)一、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一养鱼缸(水已变成绿色),提出问题:鱼缸中的水为什么会变绿,什么原因会使水变绿?组织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讲
3、解:鱼缸中水变绿主要原因是因为水中存在着一种植物,即藻类植物。藻类植物的种类非常多,形态也是多种多样的。下面我们开始学习藻类植物。 (二)讲授新课:1、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出示干燥的海带、紫菜让学生辩认。从而介绍自然界中除了刚才鱼缸中存在的我们无法用肉眼看到的藻类植物,还存在一些比较大型的藻类植物,如海带、紫菜。组织学生按实验六的方法步骤进行观察,了解海带、紫菜和水绵的外部形态和颜色。组织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总结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教师重点讲解以下几点:无论是淡水,还是海水,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平时生活中接触到的海带、紫菜往往是不完整的。完整的海带、紫菜虽然个体比较大,但并没有根、茎、叶的分
4、化。只是从外形上分为叶状体和根状物。 虽然藻类植物的颜色各异,但都含有叶绿素,可进行光合作用。水绵的细胞不仅具有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同时具有带状叶绿体。(此内容如条件允许,可制成临时装片,利用实物投影或挂图进行讲解)。衣藻虽然可以自由游动,但它具有杯状叶绿体,可进行自养,所以仍属于植物。2、藻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及对大自然的意义:提出问题: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分析藻类植物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之处。组织学生自由发言。出示藻类植物经济意义的录像,进一步总结藻类植物的经济意义。教师应指出,藻类植物虽然具有很重要的经济意义,但在某些方面也存在对大自然不利的因素。如赤潮,就是由于藻类植物和以这些藻类植物为食
5、的单细胞动物大量繁殖,一些单细胞动物产生毒素,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当然这一现象也是由于人类大量的向水中排放污染物造成的结果。(三)反馈:提出问题:绿色植物都是绿色的吗?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引导学生以本节中的切身感受进行回答。二、板书设计:一、藻类植物1、常见的藻类植物实验:观察海带、紫菜和水绵2、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植物体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但是都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大都生活在水中。靠孢子繁殖后代。3、藻类植物对自然界的意义及经济意义 三、课堂练习练习册对应内容(第三课时:苔藓和蕨类植物)一、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孢子植物(包括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组织学生观察。提问
6、:请分析所给植物与前一章所学的被子植物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组织学生进行分析、总结。教师补充讲解:所出示的植物与被子植物的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不是靠种子来繁殖的,而是在一定的生长时期产生另一种生殖细胞-孢子来完成繁殖后代的。我们把这类植物统称为孢子植物。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学习孢子植物中的三大类群:蕨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二)讲授新课:1、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出示录像或投影:向学生演示常见的蕨类植物,如:铁线蕨、卷柏、肾蕨等,向同学们简要的介绍这些植物的名称及生活环境。 组织学生按照实验四的方法步骤进行实验观察:观察重点:识别实验中所给的蕨类植物是录像或投影中介绍的哪一种蕨类植物?观察所给
7、蕨类植物的外形、颜色,并对植株的高度进行测量。观察所给蕨类植物的根、茎、叶的特点。认真填写观察记录表。这些植物具有哪些共同之处?组织学生汇报观察结果。组织学生通过观察结果的汇总、分析,得出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如果学生分析的不全面,教师可进行补充。 重点强调:蕨类植物的地上部分不是茎,而是它的复叶;地下部分是地下茎和根。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2、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出示蕨类植物经济意义的录像、投影或由学生介绍本小组收集的有关资料(这项活动应在课前布置学生完成)。组织学生讨论、归纳出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教师对学生得出的结论进行补充。3、
8、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出示录像或投影:向学生演示常见的苔藓植物,如:葫芦藓、墙藓、地钱等,向同学们简要的介绍这些植物的名称及生活环境。 请学生讲述苔藓植物的生活环境,提出问题:苔藓植物为什么必须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引出下面的实验。组织学生按照实验五的方法步骤进行实验观察:观察重点:识别实验中所给的苔藓植物是录像或投影中介绍的哪一种?观察所给苔藓植物的外形、颜色,并对植株的高度进行测量。观察所给苔藓植物的根、茎、叶的特点。认真填写观察记录表(见附录)。组织学生汇报观察结果。组织学生通过观察结果的汇总、分析,得出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如果学生分析的不全面,教师可进行补充。重点强调:苔藓植物分为两大类,一
9、类有茎、叶的分化,一类没有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的茎、叶中都没有输导组织。提出问题:苔藓植物为什么必须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组织学生讨论、发言总结: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4、苔藓植物的经济意义:出示苔藓植物经济意义的录像或投影,或由学生介绍本小组收集的有关资料(这项活动应在课前布置学生完成)。 组织学生讨论、归纳出苔藓植物的经济意义。教师对学生得出的结论进行补充。二、板书设计二、蕨类植物1、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蕨类植物的地上部分不是茎,而是它的复叶;地下部分是地下茎和根。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2、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三、苔藓植物1、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苔藓植物分为两大类,一类有茎、叶的分化,一类没有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的茎、叶中都没有输导组织。2、苔藓植物的经济意义三、课堂练习练习册对应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