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镇江市中小学中青年骨干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方案教学目标分析(结合课程标准说明本节课学习完成后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本课是根据课标第四个一级主题“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中的第二个二级主题“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及第四个二级主题“绿色植物对生物圈有重大作用”中的具体内容标准来编写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及意义。(2)描述气孔的组成及开闭原理。能力目标:(1)通过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和观察叶表皮气孔的实验,培养分析和综合的能力、画图能力以及实验探究能力。(2)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命奥秘的科学素养,自觉形
2、成爱护绿色植物的美好情感,初步形成节约用水,保护森林的意识学习者特征分析(结合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心理特征、知识结构等方面进行描述):1、分析学生的旧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而且很多同学都有这样一个经验,家里种的花草树木,农作物都需要经常浇水,知道在山区,在森林地区雨量比较充沛。基于以上的旧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有利于进一步探讨本节的知识,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起点能力分析: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对自然界中的很多现象充满好奇,动手能力较强,而且已经能比较熟练地使用显微镜。教学过程(按照教学步骤和相应的活动序列进行描述,要
3、注意说明各教学活动中所需的具体资源及环境):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探究的兴趣。1、多媒体展示资料: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的一生中,大约要消耗200 kg以上的水,大致情况如下表所示(表略)通过阅读资料,产生疑问并提出问题:植物吸收的水分中大约99的水哪里去了?水是从哪儿散失掉的呢?二、通过实验探究及分析,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从而描述蒸腾作用的概念1、请部分小组结合课本中的讨论题交流课前准备的实验,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随后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对学生实验进行总结):保留叶片的试管中,水位下降明显,袋内壁水珠多。去掉叶片的试管中,水位下降不明显,袋内壁水珠极少。2、提出问题:水是从叶的
4、什么地方散发出来的?3、演示实验:取一片开始发蔫的菠菜叶,将叶片放入盛有清水的大烧杯中。用嘴含着叶柄的断面用力吹气。4、提出问题:气体是由叶片上的什么结构交换出来的?它是怎样控制气体进出叶片的呢?我们应该选择菠菜叶片的上表皮还是下表皮来观察呢?5、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充分发挥想像,发现、提出疑问:“气孔是怎样构成的?为什么气孔可以张开和闭合?是谁来调节的?是否与叶片所含水分的多少有关?6、紧接着教师由此提出疑问:“为什么保卫细胞的形状的变化与水分的多少有关?会不会是保卫细胞的结构有些特殊的地方?”7、放映气孔开闭机制的动画课件8、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得出植物的蒸腾作用的概念:水分以气体的状态从植物体
5、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三、观察植物叶表皮的气孔,解释气孔及其开闭原理1、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看到有气泡从叶表面冒出来,还可以看到叶片的下表皮上冒出的气泡比上表皮上冒出的气泡的数目多。2、 通过实验来观察:学生分组制作菠菜叶下表皮的临时装片,对照课本中“气孔的开闭模式图”,同组学生对比新鲜的菠菜叶和萎蔫的菠菜叶制作的下表皮临时装片,认识气孔的结构,观察气孔的张开和闭合的情况。3、通过观察讨论、推理解决问题,得出以下结论: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是叶片散失水分以及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气孔的开闭是由保卫细胞来调节的,而且与细胞内水分的多少有关。当保卫细胞含水多时气孔张开,
6、当保卫细胞含水较少时气孔闭合。4、观看动画课件,归纳保卫细胞的特点及气孔开闭的原理。5、学生按课本要求画图,四、讨论交流并体会归纳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的意义学生现场体会:小组长给每位学生分发酒精棉球,在手上涂抹酒精,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请学生说出体会并解释:涂抹酒精的手感到凉爽。这是因为酒精蒸发会带走手上的热量1、蒸腾作用同样可以降低植物体的温度,使植物体不至于在炎热的夏天受高温的伤害。这是因为通过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失,带走了植物体内一部分热量的缘故。(学生现场体会:每位学生拿出自备的半杯橙汁和吸管,如果嘴不用力吸,饮料能进入到口中吗?为什么?请学生说出体会并解释:不能。因为缺少使饮料沿着吸管上
7、升的动力2、蒸腾作用同样可以促进根对水分的吸收,原因何在?这是因为叶片里的水分蒸腾出去之后,叶肉细胞缺水,就要吸收叶脉中导管里的水分,从而促进水分从根通过导管上升到叶里,这也促使根从土壤中吸收了水分。(学生感受:我们喝饮料时,吸入的不仅是水,还有溶入其中的无机盐、糖分等3、促进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这是因为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里,才能被根吸收。导管中的水分里就溶解有各种无机盐,所以随着水分在导管中的上升,无机盐也随着上升,并且最终进入到叶片。教学资源(说明在教学中资源应用的思路、制作或搜集方法):生活中的实例、多媒体课件和视频、教材中的图片情景评价方法或工具(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将用到哪些评价工具,如何评价以及目的是什么):1、组员自评2、小组互评3、教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