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教学实践报告指导思想,设计方法等说明学生对植物的蒸腾作用及其途径和对植物生活的意义都不甚了解。因此,本节课的导入,首先展示一段资料,给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资料,产生疑问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接着,通过学生展示课前准备的测定植物蒸腾作用的实验结果并描述实验现象。教师展示植物蒸腾作用的演示实验,使学生确信植物体具有蒸腾作用后。再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讨论交流,得出植物的蒸腾作用的概念。教师提问:那么水分到底是从叶片中的什么结构中跑掉的呢?引起学生进一步探究“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的兴趣。首先,由教师演示气孔能
2、够通气的实验,让学生明确叶片上有气孔存在,提出问题:气孔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样控制气体进出叶片的呢?我们应该选择菠菜叶片的上表皮还是下表皮来观察气孔呢?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进入实验。利用课件解决难点“气孔开闭的原理”。利用问题:“植物吸水量的99都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掉了,这是不是一种浪费呢?为什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蒸腾作用对植物本身的意义。整个的探究过程由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发展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体现了课标“提倡探究学习”的理念。课后让学生通过“DIY”进一步探究气孔的分布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的精神。一、实践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发现问题,主
3、动探究的兴趣。1、多媒体展示资料: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的一生中,大约要消耗200 kg以上的水,大致情况如下表所示(表略)通过阅读资料,产生疑问并提出问题:植物吸收的水分中大约99的水哪里去了?水是从哪儿散失掉的呢?二、通过实验探究及分析,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从而描述蒸腾作用的概念1、请部分小组结合课本中的讨论题交流课前准备的实验,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随后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对学生实验进行总结):保留叶片的试管中,水位下降明显,袋内壁水珠多。去掉叶片的试管中,水位下降不明显,袋内壁水珠极少。2、提出问题:水是从叶的什么地方散发出来的?3、演示实验:取一片开始发蔫的菠菜叶,将叶片放入盛有清水的
4、大烧杯中。用嘴含着叶柄的断面用力吹气。4、提出问题:气体是由叶片上的什么结构交换出来的?它是怎样控制气体进出叶片的呢?我们应该选择菠菜叶片的上表皮还是下表皮来观察呢?5、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充分发挥想像,发现、提出疑问:“气孔是怎样构成的?为什么气孔可以张开和闭合?是谁来调节的?是否与叶片所含水分的多少有关?6、紧接着教师由此提出疑问:“为什么保卫细胞的形状的变化与水分的多少有关?会不会是保卫细胞的结构有些特殊的地方?”7、放映气孔开闭机制的动画课件8、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得出植物的蒸腾作用的概念:水分以气体的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三、观察植物叶表皮的气孔,解释气孔及其开闭原理1、观察
5、并描述实验现象:看到有气泡从叶表面冒出来,还可以看到叶片的下表皮上冒出的气泡比上表皮上冒出的气泡的数目多。2、 通过实验来观察:学生分组制作菠菜叶下表皮的临时装片,对照课本中“气孔的开闭模式图”,同组学生对比新鲜的菠菜叶和萎蔫的菠菜叶制作的下表皮临时装片,认识气孔的结构,观察气孔的张开和闭合的情况。3、通过观察讨论、推理解决问题,得出以下结论: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是叶片散失水分以及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气孔的开闭是由保卫细胞来调节的,而且与细胞内水分的多少有关。当保卫细胞含水多时气孔张开,当保卫细胞含水较少时气孔闭合。4、观看动画课件,归纳保卫细胞的特点及气孔开闭的
6、原理。5、学生按课本要求画图,四、讨论交流并体会归纳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的意义学生现场体会:小组长给每位学生分发酒精棉球,在手上涂抹酒精,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请学生说出体会并解释:涂抹酒精的手感到凉爽。这是因为酒精蒸发会带走手上的热量1、蒸腾作用同样可以降低植物体的温度,使植物体不至于在炎热的夏天受高温的伤害。这是因为通过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失,带走了植物体内一部分热量的缘故。(学生现场体会:每位学生拿出自备的半杯橙汁和吸管,如果嘴不用力吸,饮料能进入到口中吗?为什么?请学生说出体会并解释:不能。因为缺少使饮料沿着吸管上升的动力2、蒸腾作用同样可以促进根对水分的吸收,原因何在?这是因为叶片里的水分
7、蒸腾出去之后,叶肉细胞缺水,就要吸收叶脉中导管里的水分,从而促进水分从根通过导管上升到叶里,这也促使根从土壤中吸收了水分。(学生感受:我们喝饮料时,吸入的不仅是水,还有溶入其中的无机盐、糖分等3、促进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这是因为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里,才能被根吸收。导管中的水分里就溶解有各种无机盐,所以随着水分在导管中的上升,无机盐也随着上升,并且最终进入到叶片。二、收获与体会1、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的探究性教学,要求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体验整个学习过程,而不是灌输。本节课的设计力图体现这一特征。2、本节课通过数据资料和
8、实验展示来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通过实验亲自探究体验来获取知识并利用多媒体动画课件辅助教学,既很好的解决了重点和难点。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主动探究式教学理念。3、通过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既让学生及时巩固并运用知识,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又使学生获得了成就感,体验了知识的价值三、问题与建议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由于大多数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差,耗时就多,而使得探究时间不够充裕,所以尽量的给于学生充裕的时间让他们完成整个的实验。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实现自己的想法,看到自己实验的结果,满足自己的探究欲望,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为以后的探究活动储备良好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