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运输物质的器官血管的作用一.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1. 理解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 2. 尝试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情况。能力目标:1. 通过观察三种血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通过学生对三种血管的比较,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的思维能力。情感目标:1. 通过学习毛细血管及动静脉的结构特点与功能,使学生树立结构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2. 通过学习,教育学生热爱体育锻炼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种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三种血管的功能与结构相适应三学情分析 学习了血液的组成,对于运输血液的管道并不陌生,但具体的特点以及功能还不了解四教学方法(一)预设教法 讲
2、解法 启发式谈话法 分析归纳法 (二)学法指导 实验法 观察法 分类比较法 小组讨论法 五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1)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材料用具。(2)三种血管的CAI课件。(3)有关血管的录像资料2.学生准备: (1)每个实验组至少准备一条小鱼。(2)网上查阅血管的有关资料。六教学过程步骤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提问:输血和献血原则使用图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热爱祖国之情仔细观察两组图片并回答二引入:输血或献血时针刺部位在哪里 出示教学目标结合所见,设疑激趣,引发学生进一步质疑,激发探索热情展示、说明目标介绍输血或取血的位置。同学聆听并思考,提出疑问。读目标、明确本节课要求三新课:1
3、实验探究1: 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方向教师引导,使学生制订的探究计划切实可行在教师引导下参与探究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感兴趣的问题,提出假设并设想制订探究方案。(1)实验目的 提出问题:人体血管分几种?血液怎样。流动?学生思考 (2)设计和进行试验教师介绍实验注意事项,巡视,引导、鼓励学生不急不躁,通过观察解决问题学生分小组动手实验操作,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尝试分辨血管的种类以及血液在不同血管内的流动情况(3)实验结论通过影片进一步仔细观察血流速度、方向区分几种血管引导学生分析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体验与人合作的快乐。 小组分别汇报实验结果。形成关于血管及血流情况的感性认识。
4、(4)图片解析 据小辞典识别动脉、静脉、毛细血管通过实验学生对三种血管有初步了解,结合图片认识其结构特点2实验探究2:(1)师生互动选一位瘦弱同学参与感觉动脉、静脉,判断内部血流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交流、学生主动参与体会成功的喜悦(2)三种血管在身体如何联系分析图片,考察学生掌握情况观察并回答问题(3)演示血液在三种血管内流动讲述 直观形象再现三种血管的关系体会三种血管特点,功能相适应3知识提升例表比较三种血管的特点和功能及拓展知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讨论血管的不同结构特点与各自功能的关系。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四课堂练习教师出示相关问题,考察学生对血液流动情况的掌握程度,让学生及时巩固以加分形式激励学生争抢回答。学生积极回答为所在小组争分,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五小结这节课你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在思想上有何启发?学生归纳总结、谈感受六作业了解现代医学有关血管的实际现状,激发学生继续探索创新的热情。思考解决问题 七板书设计运输物质的器官-血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