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名师教案2 人教新课标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613726 上传时间:2025-01-1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8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名师教案2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名师教案2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名师教案2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名师教案2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名师教案2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名师教案2 人教新课标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2通过学习使学生能阐明动物的行为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能力目标1通过对动物行为的观察和研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2通过教材中的资料分析,使学生善于运用已有知识分析资料的内容,得出结论,解决问。情感目标1通过对课本所给资料图片的观察分析,使学生对动物界的“母爱”加深理解,具有热爱亲人的美好情感。2通过对课本所给资料图片的观察,联系自然界中一些有趣的动物现象,从而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研究兴趣。教学重点1区分先天性行为和

2、学习行为,使学生对一些动物行为判别。2使学生能够阐明动物的行为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教学难点1使学生能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2使学生懂得学习行为的复杂性和遗传性。教学方法谈话式、演示式、启发式、举例法教具准备1教师准备:(1)各种动物行为的影像资料。(2)具有拟态、警戒色等行为特征的动物(如尺蠖、毒蛾)或图片。2学生准备:鼠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播放录像,导入新课教师采用谈话式教学法,边放录像边和学生对话,借此组织教学。组织教学时,教师应注意选择典型的动物行为引导学生注意观看。教师选择的行为应该有以下内容:奔跑、游泳、飞翔、爬行、游走等,可以是取食、繁殖、攻击、防御等行为,特别注意提示学生

3、:动物竖起耳朵、注目凝视、改变体色、静止不动等都是动物的行为。加入拟态、警戒色等动物行为加深学生理解。对于动物的奔跑、取食、攻击、逃跑等行为学生很容易理解,但对于动物竖起耳朵静听注目凝视以及静止不动这些都是行为,可能有的同学不能很好理解,教师应及时抓住时机启发学生理解动物的行为。例如可要求学生观察鼠妇的假死行为。录像观看完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在刚才播放的录像中哪些是先天性行为,哪些是学习行为。使学生能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两点去区分:一是行为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二是动物的某种行为是否生来就有的行为。此处是一个难点。教师可就典型事例加以引导,比如用众所周

4、知的狼孩事例。例如教师可以如下述突破难点:教师:狼孩毕竟还是人,他能直立吗?学生:能。教师:狼孩为什么能直立而狼不能直立呢?学生:他毕竟还是人,是由人生的。教师:很好。这说明他的这种直立行为是由人的遗传因素决定的。那么,我再问大家,这个狼孩平常习惯于直立呢,还是习惯四肢着地爬行呢?学生:肯定是四肢着地爬行的时候多。教师:那么,他为什么不直立行走而要四肢着地爬行呢?至此,很简单的问或许因为某种原因,而不能答出。若不能答出或有其他答案,教师应善于及时抓住契机对学生进行引导,直至找出准确答案。最终让学生明白这么一个道理:狼孩之所以能身体直立是因为他的遗传物质决定着他的行为特征;狼孩之所以四肢着地爬行

5、是因为他的后天生活的环境狼窝没有他学习直立行走的外界条件。继续观看录像,引申教学内容教师选择猎豹捕食、两只雄性鹿或猴子争斗、逃奔的黄鼠、野兔或羚羊、蜜蜂采蜜、鸟类的育雏行为和迁徙行为等画面让学生观看并理解:两只同种的个体互相争斗是为了保存自己的生存空间或食物;猎豹捕猎羚羊,羚羊躲避逃奔都是与自己生存有利的。鸟儿的育雏行为和迁徙行为有利于它们繁殖后代;蚂蚁、老鼠、蜜蜂等动物具有贮藏食物的行为,有利于它们度过食物稀少的季节等。然后,引导学生对比课本所给资料所示的图片进行比较并讨论。最后组织学生汇报讨论结果。例如可做如下组织:教师:刚才,大家对课本的资料进行了讨论。现在,我们以小组形式交流一下各组的

6、意见。第3组:我们认为小袋鼠如果没有爬向妈妈育儿袋的本能,它就不可能成活。所以,小袋鼠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是最基本的生存行为。教师:噢!你们认为先天性行为是最基本的生存行为。哪个组来说说对资料2的理解呢?好,第1组来说说。第1组:我们觉得蚯蚓走迷宫,这个迷宫是人为设置的,所以,蚯蚓最终学会了走迷宫是一种学习行为,学习行为要比先天性行为复杂得多,同样是生存,学习行为比先天性行为适应性强。教师:很好,你们组认为学习行为比先天性行为的适应性强。第7组再来说说对于资料3你们是怎么理解的?第7组:我们认为美国红雀总是给养鱼池的金鱼喂食,它不辞劳苦就像一个慈爱的妈妈。教师:噢!你们对资料3得出这样的结论

7、。也不错。那么,咱们每个人都有妈妈,想想看,在你的生活中,有多少事情是妈妈含辛茹苦、不计辛苦为你不停付出。所以,咱们每个人都应该永远记住:要热爱自己的母亲。好,现在我们还是回到课本上,接着讨论资料3和资料4,哪个组再来说说呢?好吧,让第8组说说看。第8组:我们组认为美国红雀喂养金鱼的行为毫无意义至此,每个小组的讨论都各有特色或者毫无结果,或者转移主,此时,教师应该最好地发挥自己的组织教学才能。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把移走的主拉回来;另一方面,还应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问,研究分析问,从而使问得以解决。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生物行为对于生物生存的意义,以培养学生学会随时总结所学知识,形成一个系统的概念。小

8、结教学内容,巩固练习,结束本课师生共同总结,采用谈话式教学法,教师要向学生点明本课的重、难点,难点中的“让学生懂得学习行为的复杂性和遗传性”。在小结时一定要进一步引导学生,使学生明确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不同,学习能力的差别取决于生物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的神经结构。神经结构高等则学习行为复杂,神经结构简单则学习行为也简单,而神经结构的简单与复杂又取决于各种生物的遗传素质,最终归结到结构与功能是相统一的这一辩证观点,从而树立学生全面辩证看问的人生观点。巩固练习一、看谁选得对1下列不属于动物行为的是( )A心脏跳动B飞蛾扑火C鸟类育雏D蜜蜂采蜜答案:A2每年春季,雄蛙的鸣囊鼓起,发出鸣叫,这种行为属于(

9、 )A进攻行为B防御行为C繁殖行为D捕食行为答案:C3下列行为中,不属于繁殖行为的是( )A两只狗争夺一块肉骨头B雄蜘蛛给雌蜘蛛献上一份精美的礼品C园丁鸟花费很长时间和精力装饰巢穴D杜鹃鸟将卵产在喜鹊的巢里答案:A4动物的学习行为有利于( )A找到食物B适应复杂的环境C找到配偶D逃避敌害答案:B5在紧急情况下,会发生蜥蜴甩掉尾巴,螃蟹自切弃足,海参抛出内脏等现象,这些都属动物行为中的( )A攻击行为B防御行为C繁殖行为D节律行为答案:B二、观察与思考1小羊出生以后,不用母羊教,就能找到母羊奶头,碰到奶头就能吸吮乳汁。这属于什么行为。答案:先天性行为2饲养员在给猴子喂甜薯时,不慎把一个甜薯掉进水

10、池里,一只小猴费了好长时间,才把甜薯捞上来。几个月后,饲养员发现给猴子喂甜薯时,有相当多的猴子把甜薯拿到水池中擦洗,再也不吃沾满泥土的甜薯了,猴子的这种表现属_行为。答案:学习行为板书设计活动与探究活动目:观察某种动物行为。活动内容:1选择观察地点和动物。2选择要观察动物的行为。活动结果:写出书面观察实验报告。备课资料1行为的概念行为泛指动物的动作或活动。包括动物的爬行、奔跑、游泳、飞翔以及其他的运动方式;还包括动物的取食、攻击、防御或繁殖等动作;甚至连动物竖起耳朵、发出声音、改变体色、静立不动、注目凝视等都是动物的行为。行为分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后天性行为又叫学习行为或习得行为等。2尺蠖

11、的拟态行为又叫尺蛾,幼虫又叫“吊死鬼”。危害槐树的叫槐尺蛾;危害桑树的叫桑尺蛾;危害牧草的有苜蓿尺蛾;危害果树的有枣尺蛾等。它们都属于节肢动物昆虫纲,鳞翅目,蛾属,尺蛾科。它幼虫的胸部有三对胸足,腹部第六节和最末一节上各生一对足,行走时身体一屈一伸状。静止休息时只有腹部的两对足固定身体,而身体的其余部分则直伸出去,与所栖息的植株成一定的角度,保持不变,加上它有与植物枝条色彩相近似的体色,因此,不易被敌害发现、捕食,成虫叫尺蛾。3杜鹃的繁殖行为杜鹃是既不筑巢又不孵卵的鸟,它把卵产在芦莺或大苇莺等鸟的巢里,让这些鸟的亲鸟为它孵卵、哺育幼鸟。杜鹃的产卵期长达一个月以上,每隔67天产一个卵,它把不同颜

12、色的卵产在相类似颜色卵的鸟巢里,由义亲鸟代孵。杜鹃的受精卵发育特别快,比巢主的卵先孵出来。刚孵出的幼杜鹃用两爪抓住巢底,用身体把其他卵挤到巢边,拱出巢外。如果巢主的卵已孵出幼鸟,幼杜鹃同样会把幼鸟推出巢,这样,幼杜鹃就独占鸟巢了。杜鹃幼鸟张开的一张大口,刺激义亲鸟愿意饲喂,因此杜鹃的幼鸟发育得非常快。20天后,当幼杜鹃将要能独立活动时,雌杜鹃会不误时机地赶到,落在附近较高的树枝上,就“播谷,播谷”地鸣叫起来。幼杜鹃听到后,便飞到雌杜鹃的身边,随之远走高飞了。4动物的伪装行为夏天,在屋檐下、墙壁和沙窗上,常常看到捕食蚊、蝇的壁虎。这种小动物的尾不仅具有自残行为,而且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当它遇到敌害

13、追捕,尾部受到压、挤、拉等刺激时,可自行断落,断尾仍有跳动能力,能吸引敌害的注意力,壁虎借此机会便逃之夭夭。它利用“自切”尾的行为,获得生存。半个月后,残尾的断面处,又可重新长出再生尾。在自然界,各种体色不同的动物,常和它栖息的周围环境十分协调一致,它们都是利用这种防御行为来逃避敌害的。在沙漠地带生活着的沙鸡、沙狐、沙鼠等,这些淡黄或深褐如沙色的体羽、体毛上,有时还分布着微小的斑点,使它的体色与所处的环境的颜色更相似。一般两栖动物也有这种保护色,它们皮肤的颜色与栖息环境的颜色很相似。例如,常在草丛中隐蔽和生活在穴中的蟾蜍,它们体色大都是像泥土那样的棕褐色。生活在池塘中的金线蛙、黑斑蛙的颜色,与

14、池塘中的荷叶、浮萍等颜色相似。雨蛙、树蛙常匍匐在树的枝叶上,它们身体的绿色部分和树叶的色泽相一致。有些两栖动物的皮肤颜色,还能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如无斑雨蛙,在光滑的绿叶上面时呈绿色,而在粗糙的树皮上时则呈棕色。有的动物还能随季节的不同而改变体色。如生活在我国东北的雷鸟,一年四季可更换四套色泽不同的“时装”,这种随季节的变化而改变的体色,正好与春、夏、秋、冬的自然环境巧妙地协调一致。又如,亚洲的白鼬,在夏天它们的体色是棕黄色,与周围的泥土树干的色彩协调一致,每当冬季来临时,便逐渐换上银装,在白茫茫的雪原里得到保护。为什么白鼬的毛色能够变化呢?经科学实验证明:白鼬的脑下垂体,对阳光照射时间的

15、长短强度,能发生反应。阳光的刺激传到脑下垂体,能使它分泌出控制毛色和厚度的激素,这种激素随血液循环影响全身毛干周围的皮质内部的色素微粒改变颜色,从而使毛色逐渐发生变化。动物改变体色的这种习性,是动物在长期自然选择过程中产生的适应性,即保护色,这对动物自身的生存和繁衍有极其重要的意义。5动物的防御行为有的动物防御掠食动物有两种不同的方式。如,仓鸮是夜行性动物,在白天休息时,由于有保护色而不易被敌害发现。但是,当掠食动物一旦看穿了它的隐秘,即将做出对它不利的动作时,仓鸮羽毛大张,咬喙作声,扑动双翼,吓跑敌害。仓鸮借助保护色和威吓动作两道防线来御敌,增强了防御能力。6动物的先天性行为生来就有,由遗传

16、物质控制,不是后天学习得来,是较为固定的行为。主要有趋性、反射和本能等三种。(1)趋性变形虫、草履虫对环境中的机械性、化学性及热的变化等刺激都能产生反应。变形虫用伸展或缩回其伪足,草履虫用向前或向后摆动其纤毛的方法,来完成趋向或逃避的行为。水中有一种甲虫的幼虫也有向着光源定向活动的行为。动物受到外界的物理或化学的刺激后,朝着一定方向运动,这种反应叫作趋性。趋性是动物对刺激的一种简单反应,它能促使动物到达对自己生活有利的环境中去,从而躲避不利的条件。是低等动物对环境的一种重要的适应行为。在没有神经系统的原生动物中也存在着趋性反应,动物越高等就很少有简单的趋性反应,到了哺乳动物趋性已基本消失。(2

17、)反射有一种行为与趋性十分相似,它也是对刺激的比较定型的反应,这种行为就是反射。反射与趋性的主要不同点在于它不是整个身体的定向运动,而是身体的某一部分对单一刺激的定型反应。反射行为必须有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反应器官三者参加。例如,猴的瞳孔对于强光照射的收缩;受刺激后,黑猩猩产生的眨眼等行为都属于反射。反射也是动物对环境的一种重要适应方式,这种反射行为在低等动物生活中显得更重要。原生动物没有形成神经系统,所以不表现反射行为,除原生动物外,其他各类动物都有反射行为,动物越高等这种行为越显得不够用,到了哺乳动物,反射行为大多数为复杂的行为所代替,使它们增强了对生存环境的适应能力。(3)本能还有一种先

18、天性固定性行为,称为本能。包括迁徙、地区占领、作巢、战斗、对舞、交配、保护子女等动作。像三刺鱼的繁殖行为和我们常看到的蚂蚁作巢、蜘蛛织网、蜜蜂采蜜、鸟类迁徙等,都是本能行为。本能行为有些是比较简单的,但是大多数本能行为比反射行为复杂得多,它是按预定程序进行的一系列的行为活动。如鸟类的筑巢就是如此。本能行为不完全是由外界刺激所决定的,还决定于体内的生理条件。如,由人工喂养长大的金丝雀,它从未见到过长长的、易弯曲的筑巢材料。但是到了生殖时期,它却会选择这些材料筑巢,并拔下自己的羽毛铺在巢内。又如,一般母鸡到了生殖时期,产卵过一段时间后,就产生抱窝行为。上面这两个例子说明,在没有外界刺激的情况下,只

19、要体内生理条件成熟了,体内有雌性激素的存在,就能产生上述本能行为。本能行为是先天具有的,由遗传决定的。例如,同一种蜘蛛的结网方式及形状,同一种鸟的造巢方法,都很相似。本能行为主要是先天决定的行为,根据科学家研究指出,有些本能行为已具有一定的学习因素在内。如,有些小鸟在母鸟哺育下长大后能唱复杂的曲调,若隔离饲养,只能唱简单的曲调。这说明唱简单的曲调是是本能,而唱复杂的曲调已经有学习的成分了。7动物的学习行为经过动物的反复尝试后,采取特定的行为,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遗传基础上,由环境因素影响而形成的,是对后天经验的积累。下面以小白鼠为例,让它从“迷宫”的入口处出发,摸索着最后找到食物的实验来说明

20、。开始,小白鼠几次进入迷宫,来来去去怎么也走不到放食物的地方。但是练习数次以后,便几乎能毫无差错地到达目的地了。高等动物能进行判断,能利用经验作出有效行为。实验证明,各类动物在学会越过障碍物而取得食物的能力上,有着明显的差别。如果把食物放在让章鱼(软体动物)能够看到的障碍物)(如玻璃板)的一侧,章鱼只是直扑障碍物,在障碍物上乱碰乱撞,不会绕过障碍物去捕捉。最后只可能由于碰巧,偶然爬到障碍物的另一侧才获得成功。鸟类经过多次“尝试、错误”的学习才能成功。但狗可以较快地学会绕道,而猴子和猩猩等灵长类动物,只要一次就学会绕道。高等动物能够建立经验,能够记忆。例如,在一个饥饿动物的面前放两个相同的碗,让

21、它看到一个碗的下面放着食物,另一个碗是空的,过一段时间以后,再把动物放出来,那时要控制住食物的气味,使动物无法凭嗅觉去选择,只能依靠记忆进行选择。实验结果证明,猫和狗一类动物没有这种选择能力,而猴子和猩猩等灵长类动物则有这种能力。总之,在低等的动物中,从扁形动物开始,虽然能够学习,但是,扁形动物和其他较高等的无脊椎动物的行为仍然是天生的、定型行为为主,即由刺激决定的趋性、反射和本能。在脊椎动物中,习得行为开始更多地出现,到了哺乳类才逐渐脱离了先天的定型行为,这大大增强了适应多种复杂环境的能力。8几种动物行为的观察:(1)观察蚯蚓的学习行为实验准备:实验材料包括活蚯蚓和“T”字形迷宫。制作“T”

22、字形迷宫可用长约35厘米、宽约20厘米、高约7厘米的纸箱或木箱作为材料。然后再用纸板或木板固定在木箱中的适当位置上构成“T”字形迷宫。其中“T”字形路径的宽度,要根据实验用蚯蚓的大小而定,一般比蚯蚓的身体略宽即可。迷宫做好以后,在迷宫的一臂放潮湿的砂土并遮盖使其黑暗。另一臂则装上电极,使电极与12节干最池相通。实验步骤:实验时将电极与电源接通。然后将蚯蚓放入迷宫中远离双臂的一端,使其爬向双臂。观察它对两臂中不同条件的选择。实验要重复多次,并做记录。观察、分析蚯蚓要经多少次学习后,才能学会直接爬向暗室的一臂。(2)观察鸟类的占区行为春天来临,大多数鸟类都进入繁殖期,在此期间,每一对鸟都要占有一定

23、的区域,作为活动和取食的范围并在其中筑巢,这块区域叫巢区。巢区由雄鸟选择和占据。占有巢区的雄鸟,通常有保护巢区的行为,不准许其他鸟类、特别是同种类的雄鸟进行这块地盘。为了表明享有这块区域的权力,雄鸟常高声鸣啭并在所占有的地盘上空飞翔。这种活动不仅是对同性者的“警告”,同时也是向雌鸟表示求爱而发出的信息。鸟类的占区行为,其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在于使每一对鸟类(特别是那些飞行能力较弱的食虫鸟类)都能保证从距离最近的地域内获得育雏所需要的充足食物。另外,每一对鸟都在自己的领域内活动,可促使配偶双方结合得更加牢固,减少了同种鸟类间的相互干扰。巢区的大小在各种鸟类不尽相同,主要和该地区鸟类密度的大小、食物的

24、丰盛程度、鸟的大小及取食方式有关。鸟类密度愈大,巢区愈缩小;一般来说,大型猛禽的巢区最大,能达到几平方公里,而一般小型雀类的巢区则从几十平方米到上千平方米(如山雀的巢区仅为40200平方米)。鸟类的巢区所要维持的时间,因各种鸟类的习性而有所不同。对于绝大多数鸟类来说,一旦雏鸟能离巢独立活动,成鸟就带领它们逐渐地离开巢区,去各处游荡觅食。所以,巢区仅仅是鸟类在春夏繁殖期的一种特殊的“领土”。(3)观察鸟类的求偶炫耀行为求偶炫耀是鸟类在繁殖早期通过婉转鸣唱,展示华丽多彩的羽毛,进行婚飞、戏飞或以其他行为姿态吸引异性的一种活动。鸟类的求偶炫耀丰富多彩,各式各样。鸣啭和鸣叫是一种经常可以见到的求偶炫耀

25、方式。如鸣禽的鸣唱、杜鹃的晨夜鸣叫、猫头鹰凄惨的悲鸣、啄木鸟用喙急促地敲打空心树干所发出的击鼓之声等。除此之外,有的鸟类还用炫耀羽毛和特殊的表态动作向对方表达情意。如野鸭等水禽可在水上做出各种的钻水姿势,把水花溅起很高;雉鸡类的求偶常常是在舞蹈炫耀的同时,伴随着武力进行的,当一只雄鸡正向雌鸡求爱之际,如有另一只雄鸡“插足”,就会出现两雄格斗,飞起互相抓啄;猛禽的求婚炫耀,大都发挥飞行优势,在空中做各种各样的特技表演;雄田鹬在发情时,展开尾羽从高空飘然而下,这时的气流会使细薄的尾羽发出奇异的声响,以此吸引异性的注意;红尾伯劳雄鸟常做摇头、摆尾及“鞠躬”等姿态,雌鸟则下垂双翅,做快速抖动,尾羽展开

26、如扇,然后双方以喙相互摩擦(如图)。红尾伯劳鸟的求偶炫耀行为鸟类的所有这些求偶表演,实际上是鸟类性行为的信息传递,用以维持配偶,促使两性的性器官发育和性行为的发展处于同步,达成婚配,使繁殖进程得以继续。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能运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尝试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能力目标1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能独立完成操作,具有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2使学生能够模仿教材的探究实验,独立完成一些课下研究课。情感目标通过探究实验时同学间的相互合作培养学生确立团结互助的情感态度。教学重点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教学难点探究动物行为成因的实验及其组织教学。教学方法谈话式、演示式、启发式、实验式教学准备1

27、教师准备:(1)各种动物行为的录像片。蝴蝶、蜜蜂、蚂蚁行为的录像或图片。(2)十字花科植物叶片的榨汁,其他植物(玉米、菠菜)叶片的榨汁(也可由学生准备)。(3)滤纸。2学生准备:(1)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其他植物的叶片。(2)菜青虫。课时设置1课时教学过程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教师首先播放关于动物各种行为的录像片,使学生对上节课的知识得以巩固、确认,然后由各种动物行为,尤其鸟儿的繁殖行为的复杂性,如占巢行为、求偶行为、育雏行为、迁徙行为等要想法引起学生的重视,最后将画面逐渐由其他的动物行为集中于忙碌的蜜蜂采蜜的行为,飞舞在田园花间的菜粉蝶上。这样使教学的组织由复习开始,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动物行为的

28、复杂性,最后导入新课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进行探究实验时,教师首先要检查学生教具情况,同时做适当调整,以启发学生应该确立团结友爱、互助互学的做人态度。其次要引导学生提出问,并针对所提问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并实施计划,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探索实验,分析讨论实验开始,教师可用投影先打出问,引导学生进行实验:1你知道什么是先天性行为吗?2如果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的植物是一种先天性行为的话,菜青虫会有什么行为变化?如果不是,它又会有什么变化?3如果用滤纸分别沾取十字花科植物叶片的榨汁和其他植物叶片的榨汁,菜青虫又会发生哪些行为变化?4滤纸的颜色影响菜青虫的行为吗?5通过实验

29、,说明了什么问?6你的假设得到验证了吗?7你的结论是什么?8为什么不选取“动物绕道取食行为”在课堂上观察?9可不可以选择较为低等的运动观察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10能不能用哺乳动物(如猫、兔等)观察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 汇报交流,得出结论教师:刚才,大家对菜青虫的取食行为做了认真的探究实验和讨论,现在请大家对你们的实验谈谈你们的看法,咱们还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第10组:我们发现即使把菜青虫放在菠菜叶或是柳叶上,它也不吃,如果把它放在白菜叶上就不一样了。这说明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是一种先天性行为。教师:嗯,很好。哪个组再来说说。好,第3组。第3组:上课之前,我们已经把菜青虫饿了好几天了,可是

30、即使它很饿,它也不吃玉米叶子。我们组也认为它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是一种先天性行为。教师:哦,很好。你们饿它的目的是什么呢?第3组:我们想动物可能会有“饥不择食”的行为。饿了不是就什么也想吃了吗?教师:你们的想法真好!对,学习就要向第3组一样,要多想想,多设想一下可能发生的事情,这对大家今后的成长也是很重要的。大家应该向他们组学习。下面哪一个组再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呢?好,第11组谈谈。第11组:我们组是培养了好几只菜青虫,经过不同处理以后,再做比较的。教师:这个做法更好。实验就要对比,只有经过对比,才能得出更为准确的结论。学生的说法不一。每组的结论基本一样,但做法各不相同。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做法鼓励

31、学生用不同方法得到同一结论:菜青虫取食行为是一种先天性行为。巩固练习一、看谁填得对1后天性行为不是动物生来具有的,而是动物在_过程中,通过生活_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答案:成长;经验2一般说来,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_,后天性行为就越_,而且后天性行为在动物的全部行为活动中所占的比重_。答案:复杂;复杂;越大二、观察与思考原生动物对外界的刺激只是简单的应激性。腔肠动物对外界刺激也只是全身收缩,而扁形动物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请你说说这是为什么?答案:原生动物没有神经结构;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网状神经,所以二者没有“学习能力”,只具有先天性行为,从扁形动物开始具备了一定的“学习

32、能力”,说明它的神经结构比较高级。板书设计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探究菜粉蝶的取食行为一、菜青虫与十字花科植物。二、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结论:菜青虫的取食行为是一种先天性行为。活动与探究活动目:探究鼠妇选择环境的行为。活动内容:1采集鼠妇2制作观察的实验装置3观察并记录观察结果活动结果:写出实验报告。备课资料1菜粉蝶属昆虫纲,鳞翅目。完全变态的发育方式。夏季我们常可发现在鲜花丛中上下翻飞,但更多时候,是在菜地上空盘旋的一种白色或黄色,翅上有黑色圆斑点的蝴蝶。其幼虫叫菜青虫,体绿色、有咀嚼式口器,危害甘蓝、白菜、芥菜、油菜、萝卜等十字花科的植物,常常把菜叶咬得千疮百孔。目前,一般采用微生物杀

33、虫剂防治。菜粉蝶为什么特别喜好十字花科的植物呢?原来这类植物都含有一种芥子油,它的气味很容易引来菜粉蝶飞来产卵。有科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把浸过白菜汁的纸,放在田里,可以引来菜粉蝶,菜粉蝶就会在上面产卵。依照这种方法,可以诱杀菜粉蝶。为了消灭菜青虫,人们曾研制了许多农药,化学药剂的杀虫效果很好,但由于残效时间长不易分解,常对农产品和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特别是在直接入口的蔬菜瓜果上喷洒化学农药,会影响人体健康。于是科学家选择对人无害的白僵菌来防治菜青虫。白僵菌是一种真菌,它主要通过外骨骼、口器、气门进入菜青虫体内。经过一段时间,生出芽孢,可分泌几丁质酶和蛋白质毒素。这种毒素能把菜青虫的几丁质的外骨骼

34、溶解。如果健康的菜青虫与带菌的僵尸接触,便会受到感染。因此,人们把僵死的菜青虫收集起来,研成细末,用时调匀,再喷洒到菜地里,达到消灭害虫的目的。2观察动物的绕道行为动物有多种不同的学习行为,其中推理是学习行为中最复杂的过程。人类能够对事物进行抽象思维、产生概念、做出判断、解决问,这是人类具有的推理能力。除了人类以外,动物是否具有推理能力呢?关于动物是否具有推理能力的问,可以用“绕道问”的方法进行研究。在这类实验中,动物必须绕路才能得到它渴望的食物,而它在到达食物之前,必须先向远离食物的方向运动,才能最终到达食物。在这类研究中有多种不同的实验设计,但基本原理是一样的。不同的动物,解决绕道问的能力

35、是不同的。因此在进行绕道问的实验时必须注意,动物解决绕道问是一次解决还是反复摸索,多次试探才解决的。有些动物,如黑猩猩和猴子可以一下就解决问,得到食物。能够一次便成功地解决绕道问的行为,便是动物的推理行为或推理能力。另外有许多动物在解决这类问时要经过反复试探才能解决,这种行为就不是推理过程,而叫做“尝试与错误”的学习。有些动物如大鼠、狗,也要经过“尝试与错误”的学习才能解决绕道问,但它们能很快地学会。(1)实验准备实验动物可根据各校所在地区的条件来选择:鸡、观赏鸟、大白鼠、狗等都可以作为实验动物。在南方,如有条件还可以用猴。由于实验不伤害动物,因此许多动物可以借用而不必去购买。其他实验用品包括

36、小木桩、细绳和食物。(2)方法和步骤用细绳的一端拴在一只饥饿动物的适当部位。在教室外找一小块小空地。将两根木桩钉在地上,两木桩之间相距3050厘米。将细绳的另一端拴在木桩上。在地面适当的位置上放一些食物,将细绳绕过第二根木桩使动物不能直接取到食物(如图)。观察动物的行为,并记录动物怎样解决问及尝试的次数。动物到达食物后,可重复实验(也可第二天再重复)。一种动物实验后,换另一种动物实验。注意:(1)同学要离开适当的距离进行观察,不要惊吓动物。(2)要注意安全,不要让动物咬伤学生。3鼠妇选择生存环境行为的观察鼠妇又称“潮虫”,在南方也叫“西瓜虫”。鼠妇属甲壳纲,潮虫科。它的身体为长椭圆形,略呈扁平

37、,灰褐色或黑色。生活于陆上潮湿、阴暗环境。鼠妇以腐烂植物为食,怕光、常夜间出来活动。本实验是要使学生了解鼠妇选择生存环境的行为,为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及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1)实验准备鼠妇行为实验在花盆下、地上的石块下等阴暗潮湿的角落,常可发现鼠妇。用汤匙或硬纸板将其装入瓶中。放鼠妇的小瓶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并应放入一些树叶和湿土等物。每一个实验小组要准备1215只,供实验时使用。其他用品包括:铁盘、纸板、汤匙、小瓶、泥土和玻璃板。实验装置:在铁盘内的底部放一层薄土或一张厚纸,以中线为界,中线一侧的土或纸是湿的,另一侧保持干燥。在铁盘的上面,以中线为界,潮湿的一侧用纸板盖住,干燥的一侧用玻璃板盖

38、住,这样在盘内形成了黑暗潮湿和明亮干燥两种不同环境(如图)。另外,可将玻璃和纸板同时转动90,便在盘内形成了黑暗潮湿、明亮潮湿、黑暗干燥、明亮干燥四种不同环境。(2)方法步骤放置鼠妇将10只鼠妇放入盘中的中心位置,如图所示。然后盖好玻璃板和纸板,静置约三分钟。观察和计数小组中一名同学计时,另一名同学记录,再有一名同学统计不同环境中鼠妇的个数。由于鼠妇会在盘中不停地运动,因此,要每隔一分钟统计一次,共计数5次。如果有时间,可将小组成员的分工调换一次,然后再重新做一次观察和计数的工作。整理数据学生要将记录的数据按统一的格式填入表格中,并进行相应的计算。表格的格式可以参考下表。实验记录表格鼠妇的数目

39、环境一分钟时二分钟时三分钟时四分钟时五分钟时总数平均数黑暗潮湿明亮干燥报告结果讨论教师可在黑板上画一适当的表格,然后让各小组报告实验数据,并将全班的实验数据汇总在表格内。然后根据这些数据让学生讨论:鼠妇选择了什么环境?这一环境与你采集鼠妇的地点有什么共同特点?设计实验根据实验数据,学生们会很快地得出他们的结论:鼠妇选择黑暗潮湿的环境。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让学生设计一个实验装置,装置中包括不同的环境条件。然后让学生用自己设计的装置来检验他们的结论是否正确。应注意的问A课前采集的鼠妇要放在一个避光、并有一定湿度的容器中,否则鼠妇会干死。B实验应在有光条件下进行,光源的位置在正上方为好。如果以窗外斜射的阳光为光源,则要注意不要让阳光射入装置中的“暗室”部分。(3)实验建议采集由于此实验需要大量的鼠妇,因此要求每个学生在实验课的前一天采集一些鼠妇,不但可以大大减轻教师工作量,而且对学生了解鼠妇生活环境有很大帮助。组织实验学生进行此实验的分组人数最好为24人。实验开始前教师应对小组每一位同学都有明确的分工,重复实验时再将分工轮换。整理实验完成后,教师应让学生把鼠妇放回自然环境中去。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