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次函数二次函数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基础上,来学习二次函数的概念。二次函数是初中阶段研究的最后一个具体的函数,也是最重要的,在历年来的中考题中占有较大比例。同时,二次函数和以前学过的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有着密切的联系。进一步学习二次函数将为它们的解法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并使学生更为深刻的理解“数形结合”的重要思想。而本节课的二次函数的概念是学习二次函数的基础,是为后来学习二次函数的图象做铺垫。所以这节课在整个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2、教学目标和要求:(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掌握根
2、据实际问题列出二次函数关系式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学与教师的引,经历二次函数概念的探索过程,通过当堂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加深对二次函数概念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与信心3、教学重点:对二次函数概念的理解。4、教学难点:由实际问题确定函数解析式。二、说教法学法:1、先学后教,当堂训练2、利用研究学习,通过思维深入,领悟教学过程三、说教学过程:1.自我学习展示学习目标:1.认识二次函数2.会列出二次函数关系式自学指导:看课本P2-P3页,看清三个问题中函数的表示方法,熟记二次函数的概念及后面的满足条件。
3、思考二次函数为什么要满足这样的要求?5分钟完成。中间给1分钟讨论。 【设计意图】首先展示学习目标和自学指导,让学生明确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和要达到的目标,自学指导可以让学生清楚的知道要做什么,要想什么,2.(1)用周长为20m的篱笆围成矩形场地,场地面积y(m)与矩形一边长x(m)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由一名学生上黑板演版,其他同学在学案上做,做完后由学生找错误,教师点评。然后教师提问:以上三个例子所列出的函数与一次函数有何相同点与不同点?【设计意图】通过具体事例,让学生列出关系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由实际问题列出函数关系式的能力,并启发学生观察,思考,归纳出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联系: (1)函数解析式
4、均为整式(这表明这种函数与一次函数有共同的特征)。(2)自变量的最高次数是2(这与一次函数不同)。3.强调概念(1)、强调“形如”,即由形来定义函数名称。二次函数即y 是关于x的二次多项式(关于的x代数式一定要是整式)。(2)、为什么二次函数定义中要求a0 ?(若a=0,ax2bx+c就不是关于x的二次多项式了)(3)、为什么要求a,b,c为常数。(从函数概念来说函数有两个变量)【设计意图】这里强调对二次函数概念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其特征,为接下来的判断二次函数做好铺垫。4.知识运用将学生分成两部分,进行分组练习,完成学案上的第2部分判断问题【设计意图】理论学习完二次函数的概念后
5、,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什么样的函数是二次函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操作中。5巩固练习(2).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xcm,它的表面积为Scm2,体积为Vcm3。分别写出S与x,V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子;这两个函数中,那个是x的二次函数?【设计意图】简单的实际问题,学生会很容易列出函数关系式,也很容易分辨出哪个是二次函数。通过简单题目的练习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欢愉,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6.拓展延伸(1).确定下列函数中k的值1如果函数y= xk2-3k+2 +kx+1是二次函数,则k的值一定是_2如果函数y=(k-3)xk2-3k+2+kx+1是二次函数,则k的值一定是_【设计意
6、图】此题着重复习二次函数的特征:自变量的最高次数为2次,且二次项系数不为0.( 此题比较难,特别是单位的换计算和函数解析式相结合,要求学生理解每一个数据的含义。可由学生做完后进行对比并讨论所出现的问题,然后总结教训。旨在培养学生细心的做题习惯)7.小结思考: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设计意图】让学生来谈本节课的收获,培养学生自我检查、自我小结的良好习惯,将知识进行整理并系统化。而且由此可了解到学生还有哪些不清楚的地方,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补充。五、说教学反思通过类比归纳二次函数的概念的形成过程,了解其本质特征,以及在应用中用到的思想和方法,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所把握,在运用中使思维得以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