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元代海南岛学田管理考述——以万宁元代衍丰渠摩崖石刻为视角.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60989 上传时间:2024-03-06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元代海南岛学田管理考述——以万宁元代衍丰渠摩崖石刻为视角.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元代海南岛学田管理考述——以万宁元代衍丰渠摩崖石刻为视角.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元代海南岛学田管理考述——以万宁元代衍丰渠摩崖石刻为视角.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7 月第9 卷第4 期南海学刊The Journal of South China Sea StudiesJul.2023Vol.9 No.4元代海南岛学田管理考述以万宁元代衍丰渠摩崖石刻为视角高文杰(海南省博物馆藏品保管部,海南海口5 7 0 2 0 3)【摘要】碑刻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记录了中华民族、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天文、地理、风土人情等珍贵信息,是我国文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南现存古代碑刻数量相对较少,但内容较为丰富,是海南地方史研究的珍贵原始资料。学田是由官府拨付、富户捐献或者学校自行购置的土地,学校将这些土地租佃给附近的农民耕种,收获的粮食和

2、钱租用作支付教育文化活动以及建筑维修等赡学的经费。万宁衍丰渠是为灌溉万安学田而建的元代水利工程,建成后为纪念开渠引水灌溉学田等事宜而镌刻衍丰渠摩崖石刻。通过对衍丰渠摩崖石刻内容的梳理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万宁地区乃至海南岛的元代学田管理运行及水利建设状况。【关键词 海南;元代;学田;水利;衍丰渠摩崖石刻中图分类号 K249;G529碑刻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记录了中华民族、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天文、地理、风土人情等多维度的珍贵信息,集书法、绘画、雕刻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是我国文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世文献相比,碑刻多是第一手的同时资料,不像史书经过传抄刊刻而多有脱讹,

3、而且有很大一部分碑刻不见载于传世文献(书本文献),因此具有传世文献所不可取代的价值,可以补史之阙、正史之谬,与传世文献记载互证互补。因此,在文化遗产受到空前重视的当今,碑刻文献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碑刻文献中涵盖的丰富历史文化信息经汇集整理和充分利用,能够使中华民族过往的历史更加丰满鲜活。古代海南岛由于孤悬海外,与中原及岭南的文化交流受到一定限制,其文化发展相对滞后,遗留的早期文字文献资料相对较少,因此这些承载着丰富的社会信息和历史记忆的古代碑刻是海南地方史研究的珍贵原始资料。与大陆地区相比,海南现存古代碑刻数量相对较少,但内容较为丰富,涵盖了海南古代政治、军事、法制、吏治、宗教、教育、文

4、学、历史、经济、水利、民族关系、宗族世系、民俗风情等方方面面 。这些古代碑刻多不见于地方志等文献记录。本文即从历经7 0 0 年岁月留存至今的万宁元代衍丰渠摩崖石刻人手,探讨万宁地区乃至海南岛元代学田管理运行的状况。衍丰渠摩崖石刻位于海南省万城镇保定村(原北坡镇保定村)保定岭保定小学校园【文献标识码】A一、万宁衍丰渠摩崖石刻概况文章编号 2 0 9 6-0 16 6(2 0 2 3)0 4-0 12 9-0 8收稿日期 2 0 2 3-0 5-0 3【作者简介】高文杰(19 7 0 一),女,河南许昌人,海南省博物馆藏品保管部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海南历史文化。1292023年内,为市级文物保

5、护单位(见图1)。宋代在此建有永宁堂寺院,元代为纪念开凿衍丰渠引水灌溉学田等事宜,在寺院旁一块高4.6 米、宽8 米的巨石石壁上镌刻有“衍丰渠记”和“衍丰渠题记”。因年代久远之故,所刊刻文字有不少字迹漫滤,无法辨辩识,录文时以缺字符“口”表示。南海学刊第4 期图1万宁衍丰渠摩崖石刻(一)衍丰渠记石刻概况衍丰渠记石刻位于石壁左侧。竖排阴刻,文11行,满行12 字,共6 8 字。石刻文为:“万安学田间在保定等处二十九户田内。天历二年(132 9)春旱,本郡同知薛公、学正池伯、刘善长,率众因旧沟自南山引水至永宁堂,以荫官民之田。古鲁丘侍御书衍丰渠以记。”(二)衍丰渠题记石刻衍丰渠题记石刻位于石壁右侧

6、。竖排阴刻,文6 行,满行9 字,共5 1字。石刻文为:“至元二年,岁在丙子夏五,权军事万安军万宁县主簿兼尉唐公君亮、权县事山长刘善长、口正善重滤衍丰之渠题此。”二、万宁衍丰渠摩崖石刻所记元代海南的学田管理衍丰渠石刻中提到“万安学田间在保定等处二十九户田内”“官民之田”,正德琼台志中记载“万州学宋旧治城西,以寇毁迁城东,赡学有田”2 137%。元代的土地占有形态除民田外,还有相当数量的官田。官田,也称公田、系官田土,是封建国家凭借封建统治权而直接控制的国有土地,其租人钱粮是元王朝财政收人的一个重要来源。元代占有比重最大的土地类型为官田,土地面积超过了前代,主要分为一般官田、赐田、职田以及学田四

7、大类3。学田是指中国封建教育史上,由官府拨付、富户捐献或者学校自行购置一定数量的土地,作为学校的固定资产,学校将这些土地租佃给附近的农民耕种,收获的粮食和钱租用作支付讲学、藏书、刻书、祭祀等教育文化活动以及建筑维修等赡学的经费。学田制始于北宋仁宗庆历四年(10 4 4),其开创确立了我国封建社会教育经费制度的基本形式,从根本上解决了130高文杰:元代海南岛学田管理考述长期以来阻碍教育发展的经费问题。元代统治者入主中原后,虽是少数民族政权,但深知金戈铁马不是维护政权和长治久安的良策,因此元太宗“始定中原,即议建学,设科取士”;元世祖“中统二年(12 6 1),始命置诸路学校官,凡诸生进修者,严加

8、训海,务使成材,以备选用”;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边境地区,如云南,也立庙建学,“至元十九(12 8 2)年夏四月,命云南诸路皆建学以祀先圣”4 2 0 8 2。宋代开始的学田制也受到元朝统治者的保护而沿袭下来5 。“(至元)二十三年(12 8 6)二月,.诏江南学校旧有学田,复给之以养士。4 2 0 2元代海南建置多袭宋制,无大变更。至元十五年(12 7 8)元朝军队以强大的军事镇压平定了海南岛,并改琼州为琼州路安抚司(后改为乾宁军民安抚司),与南宁军、万安军、吉阳军三军同属海北海南道宣慰司管辖。元代海南教育在宋代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和创新,到海南任职的官员非常重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其中以“元诗

9、四大家”之一著称的海南海北道廉访司照磨范最具代表性。范对海南岛的文化教育工作颇有建树。他虽然在海南的任职时间不长,但是在巡游所经过的地方兴学教民。元史范传记载:“范,字亨父,一字德机,清江人。为翰林院编修官。秩满,御史台擢海南海北道廉访司照磨,巡历遐僻,不禅风波瘴疗,所至兴学教民,雪理冤滞甚众。”4 8 3大德至延祐年间,海南海北道廉访司在苏东坡居詹偃息之处置学宫、建东坡祠,延祐六年(1319)范题写东坡祠记并勒石为铭,此碑至今仍竖立在詹州东坡书院内,其碑文亦被(万历)琼州府志收录6 8 0 8-8 0 9除中央官学外,元朝按路府州县的行政区划,在地方上建立路、府、州、县学以及诸路小学,此外还

10、开设了诸路蒙古字学、医学、阴阳学及社学等。另外,还有为数很多的书院,元代书院教育开始官学化,设山长一职。元代在海南岛最高学府一一琼州府学“立教授、学正、学录官典教,通经之士其役。隶湖广儒学提举司”6 2 8 6,各级官吏重建大成殿,范铜造诸祭器,补买经史诸书。除学习儒学经典外,还以学钱购买大成乐,延请乐师以教习诸生。此外,宋代海南各地所建立的州学、县学,元代也都保留了下来,有的还加以重建和扩建。在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12 9 2)以新附四州寨所设的会同、定安二县也建立了县学,天历二年(132 9)升定安县为南建州时还将定安县学升格为州学。除各地州学、县学的建设外,元代还兴办了珠崖乡校和惠通乡校

11、两间社学,集乡子弟为生员,设教谕教之(6 1312。万宁市是古代海南历史文化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正德琼台志和(万历)琼州府志记载的元代州学、县学中,关于万安军学的内容最为翔实。大德元年(12 9 7),同知徐应重建州学殿堂及文昌宫。延祐三年(1316),同知董敏铸学庙铜祭器,绘两从祀像,筑登云桥,引溪水为泮池。泰定元年(132 4),知军杨汉杰建书楼,买经史皮藏其中。天历二年(132 9),同知薛德辉清复本军学田。至顺二年(1331),贼寇火烧群书。后至元三年(1337),判官张光大重学宫,知军孙实重建大成殿。至正七年(134 7),监郡大都重新绘饰,遣吏到杭州求鲁司寇像、祭器、书籍。上述记载

12、表明元代万安军地方官吏们非常重视当地教育事业。宋元时期学田数量不断增加,为学校教育、养士提供了充足的物质保障。元至正年间(134 1136 8)曾任乐会县教谕、后摄琼郡学事的海南琼山人蔡微纂修的琼海方舆志中即有相关记载:“宋元间学田六十四庄,陆地租钱若干,墟地租钱若干,周岁租米四百九十八1312023年石六斗,一从学校消用。”6 12 7 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学田管理不善及流失严重等问题,元代的学田流失现象更加突出。元朝田制自来比较紊乱,国有土地受到地主土地所有制侵蚀的现象,终元之世未曾断绝,官田被亲自占在元代已是一种势难禁止的社会现象。不仅“权豪势要”等常将官田为已有,不少寺观也肆意侵占官田。

13、除了权豪寺观等亲自占隐官田外,还有一批奸民万人为了邀赏图利,常将官田冒称已业进行投献。上述现象层出不穷,元政府为此屡颁禁令,严禁“隐占系官田土”7 。泰定四年(132 7),御史张朝请建言:“各处学校田土,或与民间相间、寺观接连,或以易肥、以高易低,影射兑易。”6 2 8 7 为稳固儒学发展,保证师生的经济来源,维护学田的正常经营,元中央政府明确规定“属学校的田地、水土、贡士庄,不栋是谁,休争占侵犯者”8 ,并且以法律手段加强对学田的监管,在全国各地清复学田,恢复原有地方官学和书院的学田,并将学田“大书深刻”于碑石以昭示于众。在地处偏远的海南岛也是如此。泰定四年(132 7),乾宁军民安抚司安

14、抚副使张珣甫一上任,立即开始清复学田,“豪猬心服悔罪,悉以占田复学。乃置册立碑,刻田亩四至于其上”6 2 8 7。天历二年(132 9),万安军同知薛德辉清复本军学田,学田清复后,还请当时被贬吉阳军的原中书省参知政事王士熙题写学田记,详细记载万安军清复学田的缘由及过程:“万安军,海南之属郡,距京师万有余里,而先圣之庙衮服焕然,序翼然,学官弟子济济如也。学有田始于宋,惟其杂于民畴,岁月既久,以易,以简侵繁,疆食而亩削,冒食他人,浩不知止,有司不暇诘,学官不能复也。近岁宪台深察其弊,申明稽考。知军事杨汉杰始命学正池凤鸣考其基界簿籍,寓士万宁军学刘复初陇阅而亩数之。杨君迁去,而同知军事薛德辉、判官鲜

15、善政益用力焉。复初巡历乡社,荒履危,言询迹究,使豪者不肆其力,诈者不得尽其辞。于是田复于旧,豆秩秩于堂虎,弦诵洋洋于斋舍矣。”2 136-37 经过推究稽考,万安军学田从“私货于豪民”最后得以复归官田,并立碑为记,旨在彰显对学田产权的确认。学田清复完成后,为了使这些学田获得充足的收益,保障稳定的赡学经费,同时也为解决周边民田的灌溉需求,万安军地方政府在学田集中的保定岭附近兴建了衍丰渠水利工程。王士熙学田记碑今已无存,此地现仅余与学田运行相关的衍丰渠摩崖石刻。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土地是农业的基础,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几千年来,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人民同江河湖海进行了艰苦卓

16、绝的斗争,修建了无数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它们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与经济发展。因此可以说,中国的农业发展史,也是一部农田水利史。宋代是海南岛发展的重要时期,相较前朝而言,海南的政治、经济、文化呈现蕲新的局面,社会风貌也随之有了较大的变化。宋代全国掀起了大办水利的热潮,海南岛的水利建设也始于宋代。正德琼台志水利载:“琼田,唐尚未力,自宋开宝修溉之后,元人渐知潴泄。开宝八年(9 7 5),知琼州李易上言,州南五里有度灵塘,开修渠堰,溉水田三百余顷,居民赖之。”2 12 9 这是关于海南岛水利建设的最早记载。然而,宋代海南岛农业生产虽进人新阶段,已传入铁质农具,牛已用于耕田和运输,并开始兴修水利,后还

17、传入早熟耐132南海学刊三、配合学田管理兴建的水利工程第4 期高文杰:元代海南岛学田管理考述旱的越南占城稻种等,但海南岛米粮仍依靠大陆供应。曾在宋真宗咸平初年(9 9 8)任广南西路转运使的北宋诗人陈尧叟传记中记载:“先是,岁调雷、化、高、藤、容、白诸州兵,使攀军粮泛海给琼州。”9 百年后苏东坡贬谪海南詹州时,留下“以薯米为粮,几米之十六”10 34“北船不到米如珠”10 1的记述,薯类仍为本地人的主食,米粮供应依旧不足。到了元代,经过长期的蒙金战争和宋元战争,社会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耕地被大量荒废。故元世祖即位之初,首诏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4 12 35 4,

18、,中统二年(12 6 1)立劝农司。至元七年(12 7 0)立司农司,专掌农桑水利。元史河渠一记载:“元有天下,内立都水监,外设各处河渠司,以兴举水利、修理河堤为务”14 18。元朝政府还在边疆推行屯田政策,进行军民屯田,广修水利,借此促进该地区的土地开发、经济发展和边境安宁。自此,元代海南岛的水利工程逐渐增多,元代海南最大的水利工程为琼山县义丰堤闸。“其间义丰、遵化、丰好等处,民田往因洪水冲决,陵谷变迁,难于稼稽。后至元丁丑(1337)春,诸田老以实闻于郡,委前雷庠贰教张宜举董其役。有田之民不期而至堤桥车闸,修制有方,七年之内,方始成效。凡通水利者一十八处,成熟田者凡十万余顷。”2 12 9

19、 其他还有琼山县(今海口市琼山区)滨雍圩岸、梁陈陂,澄迈县送甲陂、祥塘,乐会县(今琼海市)乌陂塘、密泽陂,僧州浦丹陂,万宁县(今万宁市)的洪溪以及衍丰渠等。正是由于重农措施得力,加强水利建设和屯田开拓,扩大耕地面积,元代海南岛粮食生产得到提高。海南岛从元代始有官民田地塘数,为15 5.19 万亩,秋粮米16 5 11石2 12 35。古代水利工程建成后,往往会刻碑立传。文献中记载元代海南岛兴修的水利工程有10宗,刻石勒碑的也有不少。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如今这些水利工程及碑刻大多已没于历史长河中,只有万宁衍丰渠摩崖石刻还立在原地,默默地记录着这段历史。历史上,万宁是海南水利工程建设较早、灌溉系统

20、较为完善和发达的地区。元代全岛兴建的10 座水利工程中万宁就有2 座。洪溪是万宁市建设最早、规模最大、灌溉面积最多的古代水利工程,其规模在元代仅次于琼山县义丰堤闸,但开凿时间却早了30 余年。衍丰渠的规模虽小于洪溪,但在当时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极大地促进了万宁的农业生产与经济发展。目前所见最早记载衍丰渠的文献为正德琼台志水利载:“衍丰渠,在州南十里富仁都。元寓士刘复初从南山北大溪之南引水,东北至保定村灌田,达永定堂会大溪入海,因名衍丰渠。堂上有石刻,乃东鲁丘世杰所书也。”2 134(万历)琼州府志地理志载:“衍丰渠元至正间寓士刘复初从南山北大溪之南,引水东北至保定村,经永宁堂会大溪入海。”6 1

21、0 5 大溪即踢容大溪,亦称踢容河。(道光)万州志奥地略山川略云:“踢容河在城西十里,其水流急而大。发源自南万岭,流经番凤、普礼、水口、石塘等村,下经白芒、小南山、保定岭、横泷人海。此河自州西环绕而南,为风水之主。”11 踢容河即今太阳河,是海南岛东南部较大的河流,发源于琼中县的红顶岭,于万宁市北坡小海一带人海。渠系工程是我国农田水利建设中运用最普遍的一种工程,以蓄、灌为主。早在战国时期这种工程已经出现,以后一直沿用。根据题刻来看,衍丰渠修建的原因为春旱。因属热带季风气候,海南干季与雨季分明,素有“十年九旱”之称。每逢旱季,特别是全岛性的冬春连旱,降雨量少,蒸发量大,旱期相当长,冬春间旱期长达

22、5 5 12 0 天12 。因此,为了解决春季水源短缺时农田灌溉和民众生活用水的问题,万安军地方官率民众修建衍丰渠,从1332023年南山北大溪之南引水向东北至保定村永宁堂,灌溉周边学田及民田。衍丰渠建成后,既解决了农田冬春旱季灌溉的用水高峰问题,又起到夏秋雨季分洪防洪的作用,成为调节上下游用水的重要水利工程,关于衍丰渠的兴建,地方志中仅记载刘复初一人,但通过地方志和题刻进行比对可知,参与开凿衍丰渠的官员还有万安军同知薛德辉、主管教育的学正池凤鸣(字伯)及丘侍御丘世杰。衍丰渠是为灌溉万安学田而建,因此参与者多为主管教育的官吏。关于同知薛德辉和学正池凤鸣,正德琼台志中仅有“同知,薛德辉,致和间任

23、,清复学田”“池凤鸣,学正,天历间任”2 16 3寒寒数语。刘复初,字善长。正德琼台志流寓游寓云:“刘复初,为万宁军学官、坡院山长,丘世杰喜与之游。尝清白学田,浚衍丰渠。”2 17 2 8 关于丘世杰,元史里有“致和元年八月,参知政事王士熙,侍御史,丘世杰,等,皆下之狱”4 17 4-7 0 5 的记载。(道光)琼州府志杂志载:“致和元年,王士熙流吉阳军、邱世杰流万安军。”13 王士熙和丘世杰贬谪海南岛的经历在正德琼台志中有详细记载:“王士熙,字继学,北海东平人,晋王朝参政。致和(132 8)戊辰秋,燕帖木儿谋逆,执下狱,迎怀王入京。九月流吉阳军,明年天历已已(132 9)至郡。乃于城西陋地茅

24、屋借居之,名日水北新居。惟书酷咏为娱,恬然不见其去国之意,远近皆敬爱,得其文字珍藏之。后居琼。冬初,许归田里。明年(1330)春,得旨还。王申,复录用。”“丘世杰,侍御史,济宁人,流万安军,与王士熙等十二人同与难者。凡下狱、召还、复用,岁月俱与士熙同。”2 17 2(康熙)万州志艺文志中还收录了丘世杰和王士熙在万安军游览时留下的偕丘侍御登城楼别丘侍御灵照堂鲁亭等诗文,其中位于城北仙河溪侧的鲁亭为丘世杰所建。此外,丘世杰还在州城兴建了爱民堂和凝香堂。(万历)琼州府志与万州志记载刘复初为“元至正年间寓士”,然而元至正年间为1341一136 8 年,此时间晚于石刻记载的天历二年(132 9),也与丘

25、世杰贬谪海南的时间相矛盾,由此可知府志与州志中“元至正间寓士刘复初”的记载为谬。(道光)琼州府志杂志记“丘世杰”为“邱世杰”,应为传写和刊刻上的讹误。此外,正德琼台志和(万历)琼州府志里有“永定堂”和“永宁堂”两种不同说法,对照题刻,应以“永宁堂”为准。万宁位于海南台风走廊,又是海南降雨量较高的地区,每年的台风雨、雨季强降雨等极易引起河流暴涨,冲刷下来大量泥沙,造成河道淤积,一遇洪水堤堰被毁,难以灌溉。为了不使泥沙淤塞渠道,渠道的疏导和维护非常重要。衍丰渠是由政府组织和地方公共资金出资修建的官渠,政府主导灌区水管理,在协调工程养护、维护灌溉秩序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因此,元至元二年(1336),万

26、安军万宁县主簿兼尉唐君亮,万宁军学官、书院山长刘复初率民众,对衍丰渠进行清淤疏浚。唐君亮,(万历)琼州府志秩官志记载 万宁县元主簿唐洪”6 31;正德琼台志记载“元琼山唐洪,字君亮,东厢人,震侄孙,任巡检,历升宁远主簿、奉议大夫、雷州同知。诰命七通”2 1314。唐震,字景声,广西兴安人,南宋淳祐(12 4 112 5 2)间曾任琼州知州2 10 9,后家族落籍琼州。关于唐洪的官职,正德琼台志和(万历)琼州府志中有“宁远主簿”与“万宁主簿”两种说法,宁远县隶属吉阳军(明清时称崖州),而崖州志中未见关于唐洪的记载,对照题刻,应以“万宁主簿”为准。由正德琼台志以及此石刻可知,在天历二年(132 9

27、)参与清复学田、开凿衍丰渠后,134南海学刊第4 期四、结语高文杰:元代海南岛学田管理考述至元二年(1336)刘复初又与万宁县主簿唐洪率民众对衍丰渠进行清淤疏浚,既保证了周边学田及民田的水利灌溉需求,同时清淤还兼有肥田功效,使衍丰渠持续为民众造福。学田记碑和衍丰渠摩崖石刻中均有王士熙、丘世杰以及刘复初的身影。海南岛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自唐宋以来,这里一直是贬官流寓之地。这些官员被贬至琼州,对其个人来说是人生的重大挫折和艰苦磨难,但却给海南的文化发展带来了福音。他们万里投荒,不易其志,带来了中原先进的文化和思想,促进了海南岛的文化发展以及与中原文化的联系,为海南岛的文化教育、经济发展作出了不朽的

28、贡献。根据地方志和元史记载来看,王士熙和丘世杰贬谪到海南仅有一年时间。虽然停留海南的时间很短,但在个人命运遭受重大打击的同时,包括王士熙、丘世杰以及刘复初在内的这些从中原迁谪、宦寓而来的元代名臣贤士们仍心系海南的文化教育和经济发展,在兴修地方公益事业、传播中原文化和培养人才方面,为当地人民作出不少贡献。关于这一点,正德琼台志有相关记载:“琼僻居海屿,旧俗殊陋。唐宋以来,多名贤放谪、士族侨寓,风声气习后先染,不能无今古淳漓之别。至元戍守之士,又多中原人。及文宗潜邸时,公卿宰辅相从来琼者盖不少,而气化寝改。”2 137-138万宁元代衍丰渠摩崖石刻历经7 0 0 余年的沧桑留存至今殊为不易,其中关

29、于衍丰渠兴建缘由、开凿时间、参与人员及后续的维护管理等内容不见载于现存传世文献,通过与传世文献记载互证互补,既弥补了正德琼台志、(万历)琼州府志、(道光)琼州府志等现存文献记载的缺漏,也纠正了其在传抄刊刻过程中产生的谬误,因此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作为海南现存年代较早的碑刻文献,衍丰渠摩崖石刻虽然文字不多,但却是仅存的关于元代海南学田管理的文化遗迹实物。它不仅是海南岛古代学田发展进程的历史见证,也为研究海南水利建设史和我国古代水利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实物资料,同时还是万宁乃至海南岛社会变迁、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借助它可以研究海南岛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运行的状况,对开展万宁乃至海南岛古

30、代农业史、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教育史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2022年下半年,为摸清文物保护单位、国有文物收藏单位碑刻石刻文物资源家底,改善碑刻石刻文物保护状况,深入挖掘价值内涵,提升保护利用工作水平,让文物“活起来”,国家文物局在全国开展碑刻石刻文物资源摸底调研工作,建立全国名碑名刻文物名录。作为我国古代文化教育和水利物质文化史、水利社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万宁元代衍丰渠摩崖石刻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学术价值。然而衍丰渠摩崖石刻长期处于乡野户外,历经7 0 0 年的风吹日晒雨淋,自然风化和剥蚀程度非常严重,部分字迹模糊难以辨认,有些甚至已剥落,且已出现多处裂缝,因此呕

31、待采取清洗脱盐、加固黏合等措施进行科学保护修复。此外,还要开展科学拓印、拍照记录及整理研究等工作,通过拓印、拍照等方式记录留存碑刻信息,并对碑刻文字和内容进行认真识读、整理研究,使之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参考文献:1周伟民、唐玲玲:海南金石概说,海口:海南出版社、南方出版社,2 0 0 8 年,第16 7 页。1352023年2唐胄:正德琼台志,海口:海南出版社,2 0 0 6 年。3梁庆鹏:探究元朝时期的农田土地制度,新农业,2 0 2 0 年第11期,第6 1-6 2 页。4宋濂等:元史,北京:中华书局,19 7 6 年。5孟繁清:元代的学田,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 8 1年第6

32、 期,第4 9 页。6戴嬉等:(万历)琼州府志,海口:海南出版社,2 0 0 3年。7 罗贤佑:论元代江南的官田,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 8 8 年第4 期,第5 1-5 2 页。8 陈高华等点校:元典章卷三十一儒学整治学校,北京:中华书局,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 0 11年,第10 9 4-1095页。9脱脱等: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 7 7 年,第9 5 8 4 页。10高智:苏海外集篓注,成都:巴蜀书社,2 0 19 年。11胡端书:(道光)万州志,海口:海南出版社,2 0 0 4 年,第30 6 页。12乔彭年等:海南特区水资源开发,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 9 3年,第30

33、 页。13明谊、张岳崧:(道光)琼州府志卷四十二杂志,海口:海南出版社,2 0 0 6 年,第18 7 6 页。南海学刊第4 期【责任编辑:谢海林Investigation on the School Farm ManagementDuring the Yuan Dynasty,Hainan:From the Perspectiveof the Cliff Stone Carvings of Yanfeng Canal in WanningGAO Wenjie(Collection Storage Department,Hainan Museum,Haikou 570203,China)Abs

34、tract:Inscriptions on precipices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history and culture,recording pre-cious information such as politics,economy,society,culture,astronomy,geography,local customs andother precious inform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civilization.They are animport

35、ant component of Chinas cultural heritage resources.The number of ancient inscriptions on preci-pices and Clf Carvings in Hainan is relatively few,but they are rich in content.They are precious origi-nal materials for the study of Local history.School farm is land appropriated by the government,dona

36、tedby wealthy families,or purchased by the schools themselves.Schools lease these lands to nearby farmersfor cultivation,and rents the harvested food and money to pay for educational expenses.The WanningYanfeng Canal was a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built during the Yuan Dynasty to irrigate the Wanan

37、school farm.After its completion,it was engraved with clif carvings of Yanfeng Canal to commemoratethe opening of the canal for water diversion and irrigation of the school farm.By sorting out and studyingthe content of Yanfengqu Cliff Carvings,we can further explore the management,operation and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of Yuan Dynastys school farm in the Wanning region and even Hainan Island.Keywords:Hainan;Yuan dynasty;school farm;water conservancy;the Cliff Stone Carvings ofYanfeng Canal1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