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 .
桥梁高墩施工方案
一、高墩施工
〔1〕概述
本合同段桥墩墩高大于20m的很多,其中XX高架桥右线7号墩最高到达36m。均按高墩施工,墩身均为等截面圆形。
〔2〕施工方法
墩身采用液压自升平台式翻模施工。墩顶盖梁的施工采用桥墩的预埋件和预留孔道搭设托架支承模板施工。墩身施工用料及砼的垂直运输由墩旁塔吊完成。施工人员上下作业使用施工电梯。砼由砼拌合站搅拌。施工布置图见下列图
施工电梯主塔
作业场地
自升平台
千斤顶及顶杆位置
塔吊
行走小车
载人平台
施工布置平面图
系 梁
孔 桩
施工电梯
载人平台
作 业 场 地
自升平台
塔吊
墩 身
吊架
地面
施工布置立面图
〔3〕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
放线定位
绑钢筋、立模
清理孔桩桩头
导管预留孔
浇注一段墩柱并调整基顶标高
吊装平台就位
平台位置调整、准确就位
固定导管
平台提升1.5m
立一层模板
浇注一节墩身砼
平台提升1.5m
撤除下节模板
下节模板翻升至上层并安装
平台提升1.5m
完成
下道工序施工
平整场地
安装拌合设备
拌合砼
备料
平整场地
拼装平台
浇注一节墩身砼
否
是
三个循环
未完成
完成
〔4〕作业组织
①劳动力组织
序号
工作工程
人数
备注
1
浇注混凝土
10
2
混凝土捣固
4
3
控制操纵台,接长顶杆
2
4
绑扎钢筋
(10)
5
测量
2
6
电焊工
〔2〕
〔含在绑扎钢筋人内〕
7
电工
1
8
模板拆装
12
9
平安员
1
10
起重指挥
1
11
工班长
1
12
技术指导
1
合计
35
②工艺装备、设备及检测器具
a.工艺装备
a)液压自升平台式翻模构造
(a)构造
液压自升平台式翻模由工作平台,顶杆与导管,吊架,模板系统,液压提升设备,中线控制系统和附属设备等部件构成〔见下列图〕。
吊架
模板提升倒链
1.5m 1.5m 1.5m
千斤顶
工作平台
平台栏杆
内钢带
钢模板
平安网
吊架步板
套管
液压自升平台式翻模构造图
i)工作平台
由内上钢环、下钢环、连杆、中钢带、外钢带、栏杆及模板等组成,各杆件之间全部采用螺栓连接。工作平台是安装各零部件、安放机具、堆放材料及施工作业的主要场所。工作平台通过千斤顶带动提升架使其提升。
ii)吊架
由吊杆、吊架板、围栏等组成,是施工人员拆立模板的操作场所。
iii)顶杆与套管
顶杆采用Φ48mm钢管,用于千斤顶爬升、支承工作平台和施工荷载。下端穿入千斤顶与套管内,支撑在混凝土中,通过千斤顶内的上下卡头的交替作用,使工作平台提升。
套管采用Φ60mm钢管,用于增强顶杆的稳定和便于顶杆的抽换。
iv)模板
模板采用大块钢模,之间均为螺栓连接。模板之间用Φ12拉筋并加撑木使之成为整体。模板竖向分三节,每节1.5m,模板与工作平台不发生直接联系,由人工借助倒链拆装翻升。
v) 液压提升设备
由液压千斤顶、控制台、高压输油管及分油阀等组成,是工作平台提升、调平、纠偏的动力设备。
(b)工作原理
将工作平台支撑于已达一定强度的墩身混凝土面上,以液压千斤顶为动力提升工作平台,到达一定高度后平台上悬挂吊架,施工人员在吊架上进展模板的拆卸、提升、安装以及绑扎钢筋等项作业。混凝土的灌注、捣固、吊架内移和中线控制等作业都在工作平台上进展。模板设三层,循环交替。当第三层混凝土灌注完后提升工作平台,拆卸并提升第一层模板至第三层上方,安装校正好后,浇注混凝土,如此周而复始,直至墩顶。
b)主要工艺设备
序号
名 称
型 号
规 格
数量
1
液压控制台
YHD-36
8~10Mpa
1
2
自身平台
7m×5.5m
1
3
千 斤 顶
GYD-35
15KN
10
4
倒链滑车
SH0-5
5KN
10
5
倒链滑车
SH3
30KN
2
6
顶 杆
φ48
550m
b.生产设备
序号
名 称
型 号
规 格
数量
1
砼拌合站
60m3/h
1
2
塔 吊
1
3
施工电梯
1
4
电 焊 机
BX6-250
18KVA
3
5
钢筋切割机
GJ6-40
5.5KW
1
6
钢筋弯曲机
GW6-40
3.5KW
1
7
砼捣固器
插入式
φ50×500
6
c.检测、测量器具
序号
名 称
型 号
规 格
数量
1
全站仪
精度≤1″
1
2
激光铅直仪
JD91A
1
3
水准仪
S3
1
③施工布置见施工方法中施工布置图
④施工循环周期〔共11小时〕
平台提升
1.0h
灌注砼〔含浇注中的平台提升〕
4.0h
校正
1.5h
拆模板
2.0h
0
1
2
3
4
5
模板提升
及安装
1.5h
凿毛、绑焊钢筋
2.0h
开场:
〔5〕技术标准:
①墩身砼尺寸技术要求:
序号
项 目
允许偏差(mm)
1
段面尺寸
±20
2
垂直度
≤0.3%H且不大于20
3
顶面高程
±10
4
轴线偏位
10
5
预埋件位置
10
6
跨度
7
扭转角度
②墩身内钢筋安装技术要求
序号
项 目
允许偏差(mm)
1
两排钢筋间排距
±5
2
钢筋间距
±20
3
钢筋弯起点位置
±20
4
箍筋、横向筋间距
0,-20
5
预埋件中心位置
5
预埋件水平高差
±3
6
保护层厚度
±3
③翻模拼装技术要求
序号
项 目
允许偏差(mm)
1
中心误差
±2
2
水平误差
≤4/1000
3
截面尺寸
D外<D+5,D内<D-5
4
水平接缝
<1
5
竖向接缝
<1
〔6〕 技术质量措施
①液压自升平台式翻模施工工艺
a.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
组装翻模
绑扎钢筋
浇注混凝土
提升工作平台
模板翻升
施工至墩顶,撤除翻模
撤除平台
作业时,模板翻升、绑扎钢筋、浇注混凝土和提升工作平台等工序循环进展,直至墩顶,中间穿插工作平台对中调平、纠偏、接长顶杆、混凝土养生及埋设预埋件等项工作。
b.施工准备
施工前充分周密细致地作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劳力组织,场地布置,预埋件加工及其它准备工作。
a) 人员准备
按施工作业要求组织好专业工班,并进展技术培训,尤其是对液压控制台
的操作人员,要选择责任心强的工人承当,以保证平台提升和施工顺利进展。
b) 机具设备及材料准备
(a)按图清点、检查平台及模板各零部件的规格数量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b)液压提升设备各部件性能是否良好,应提前调试,易损易坏件必须备足。
(c)加工的顶杆必须保证质量,尤其是螺纹连接要严密无错台,存放时丝口处要涂油。
(d)给水设备、高墩养生设备等应提前备好。
(e)混凝土拌合、运输、提升、振捣用的机具应备足,且性能良好。
(f)有备用发电站,保证施工用电不中断。
(g)场地照明、墩上用电设备如配电盘、灯具、电线、电缆,液压设备检修作业使用的工具及材料应提前制备齐全,并务必安设漏电保护器,防止漏电伤人。
c) 准备预埋件
(a)各种预埋件和预埋孔模具应按桥墩设计与施工要求提前加工。
(b)预埋件应挂牌存放,牌上标明安装顺序、部位与数量,以方便使用。
d) 其它准备工作
(a)根据大桥工地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平台组拼方案。
(b)测设好桥墩中心点,放好墩身底部尺寸大样。
(c)根据墩身混凝土设计强度要求,选定配合比与外加剂掺量。
c.平台组装
a) 组装
(a)工作平台精度符合有关规定要求。
工作平台采用整体吊装,其组装顺序如下列图所示。
施工准备
立首段墩柱外模
内上钢带
立 柱
脚点
浇注首段墩柱砼
内下钢带
脚点
设置激光铅直仪
脚点
立墩柱模板
脚点
中 钢 带
脚点
斜 拉 杆
脚点
设置导管预留孔
脚点
平 台 梁
脚点
浇注混凝土
预留孔插管
吊装平台就位
液压千斤顶
外 钢 带
平台铺木板
顶 杆
上下联杆立柱
配 电 箱
高压油管
设吊架
校平台中线水平
操纵控制台
吊架步板
设 围 栏
检查液压设备
挂平安网
模板翻升
平台组装顺序图
(b)组装考前须知
i) 工作平台必须对中整平,平台上设备、材料对称均匀布置;
ii) 活动模板与抽动模板的搭接边必须密贴;
iii) 安装第一节顶杆,必须用不同长度顶杆交替排列;
iv) 液压设备安装必须严格按产品技术要求进展;
v) 模板之间必须设拉筋和支撑;
vi) 吊架安装后必须挂设好平安网。电气设备必须作好接地保护,电线接头必须绝缘可靠。
d.墩柱首段及调平墩柱施工
a) 根据设计的墩柱首段高度,用与翻模施工的同一种模板立模,以保证整个墩身外表模板缝一致,平整度、光洁度统一。
b)墩身钢筋从孔桩根底接长时注意调整钢筋的长度,以便使同一个接面内的钢筋焊接接头不超过规X允许值。
c)一次浇注墩柱首段的砼,预留接缝钢筋以便与上层墩柱砼结实粘结。外表做拉毛处理。
d) 保存墩柱首段最上层模板,绑扎钢筋,立模板。按自升平台的千斤顶布置位置,用钢筋将φ100mm铁皮管固定在墩身钢筋骨架上。留作顶杆插入位置。
e) 计算墩柱的砼高度,以便使留下的墩上部长度正好为翻模长度的整倍数。
f) 灌注墩柱的砼。
e.平台就位
利用吊机整体吊装就位,在空心段墩壁内用Φ100mm铁管按平台梁和套管所在平面位置预留孔道。就位时,先在孔道内插入套管,然后用吊车整体吊装就位〔如下列图所示〕。
内钢带
70cm
导管预留孔
辐射梁
100cm
平台梁
提升架
导管插入预留孔内
平台整体吊装对位
f.浇筑砼
浇注混凝土要分层对称进展,一般每层厚不超过30cm,并做好灌注记录。捣固定人、定位、定责,不得漏捣、重捣和捣固过深,捣固棒不要接触模板和预埋件。混凝土对准模板口入模,防止外洒砸伤人。
g.提升工作平台
a) 第一次提升工作平台在混凝土灌注到一定高度后进展〔不小于0.6m〕,时间应在初凝后终凝前。提升高度以千斤顶一个行程〔3~6cm〕为限。第二次及以后每1~1.5h提升一次,提升高度与第一次一样。以保证导管与新浇砼不粘结在一起,影响平台提升。
提升工作平台的总高度以能满足一节模板组装高度〔1.5m~1.8m〕即可,切忌空提过高。
b) 当混凝土到达终凝且又不需要提升工作平台时,可暂停提升。
c) 提升工作平台时,如发现工作平台水平偏斜,可在提升过程中予以调平。
h.模板翻升
a) 翻升
将拆下的模板吊升到相邻的上节模板位置,及时将模板清理干净,待工作平
台提升至1.7m高、已浇注的混凝土面凿毛后,再吊升到安装位置。
b) 装配
先安装定位模板,后组装与之相邻的模板,按对称合拢的顺序进展。
c) 检查调整
检查模板组装质量,不适宜的加以调整,使之到达墩身设计尺寸要求。经检查调整合格后,上紧竖带、围带、拉筋、支撑,紧固好各部连接螺栓。
i.顶杆的抽换倒用
当顶杆分节接高至20m时,开场逐批抽换倒用。抽换的顶杆每批不得超过顶杆总组数的15%,且至少间隔3组。抽换方法如下列图所示:
抽换顶杆示意图
导管对接
1.5m 1.5m 1.5m 1.5m 1.5m
1.5m 1.5m 1.5m 1.5m 1.5m
1.5m 1.5m 1.5m 1.5m 1.5m
第一步 抽管,灌浆,预埋管
第二步 焊导管
第三步 插入顶杆
预埋管
千斤顶
顶杆
顶杆抽
出灌浆
钢板
其程序为:
a) 平台提升至1.7m,抽出顶杆,从混凝土面割断导管,卸下混凝土面以上的1.7m导管,灌孔,孔顶置120×120×10mm钢板,新埋内径为100mm、长为155cm铁皮管〔预留孔〕,插入顶杆,灌一节混凝土;
b) 平台提升1.75m,抽去顶杆,将长为70cm待接长的导管放入预留孔内,卸下的长1.7m导管与平台收坡架相连后与孔内待接导管对接,打磨光滑;
c) 插入顶杆,封严导管与预留孔口间隙,灌混凝土。
j.停工处理
施工中因大风、大雨或其它原因必须停工时,须作停工处理,处理方法如下:
a) 停工前要将混凝土面摊平,振捣完毕;
b) 插入接缝钢筋;
c) 控制好工作平台的提升高度,防止平台提升过高而影响其稳定;
d) 复工时要加强中线水平观测,做好新旧混凝土的接缝处理。
k.撤除翻模
模板翻至墩顶时,撤除翻模,按以下列图顺序进展:
拆模板
卸吊架
拆钢带
灌 孔
抽 顶 杆
平台解体
除套管连接螺栓
卸千斤顶
卸液压控制台
卸平台铺板
②质量控制
a.工作平台偏斜虽然对模板无影响,但偏斜量控制在5cm以内〔过大对平台稳定不利〕,在提升过程中导管倾斜容易将顶端混凝土拉裂,因此要随时检查校正平台。方法是:控制或停顿与中线相反部位千斤顶的爬升,使中线偏向部位千斤顶爬升增高,使工作平台反向倾斜〔一次不得超过2个爬升高度6cm〕上升来逐渐缩小偏差,至对中后调平。
b.测量
a〕在墩中心上设置激光铅直仪,仪器应高出混凝土面25~30cm,并设结实的保护罩。
b〕当墩身施工到一定高度时,应用全站仪测与铅直仪校核一次,防止因仪器误差导致墩身偏斜。
③平安措施
a.经常检查电路,防止发生漏电事故。
b.保持工作平台、吊架踏板面上的整洁,及时去除多余材料和杂物。
c.平安网挂设要结实,在吊架上作业人员要系好平安带,严禁随意从高空向下抛掷物品,所有墩上墩下作业人员都要戴平安帽。
d.遇大风、大雨及雷电而停工时,注意切断电源,保护好各种设备。
e.液压提升设备必须由专人使用和维护,无关人员不得擅自操作。
f.经常检查各连接件紧固情况,假设有异常及时处理。
g.假设墩帽及托盘较大,无法使用平台施工时,在拆外吊架前先上好三角架,拆内吊架前先上好墩内封顶型钢。
. .word..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