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第一节实战演练轻松闯关一、选择题自然灾害给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为了保障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防灾减灾建设。据此完成12题。1减灾防灾的核心是()减少灾害发生的次数战胜自然灾害杜绝自然灾害减轻灾害发生的损失ABC D2下列有关我国减灾防灾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A“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B面临重大灾害,要各自为战,无需统一行动C严密组织各种力量,全民参与抗灾D中央统一决策,部门地方要分工协作解析:第1题,减灾防灾的核心在于“减”,就是在观念上强调减少灾害、减轻灾情,而不是“战胜自然”、“杜绝灾害”。第2题,我国在实践中总结出的减灾防灾模式是:对付灾害应当
2、采取“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面临重大灾害,应当采取中央统一决策,部门地方分工协作的方式,严密组织各种力量,全民参与抗御灾害。以防为主就是防患于未然;全民参与就是避免各自为战,集中抗灾力量,克服重大灾情。答案:1.C2.B3关于中国在非工程性防御方面所做的工作,正确的是()A1990年成立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B1997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规划(19982010年)C制定了洪水灾害防御法等来规范全社会的减灾行动D通过多种形式,分别对不同人群进行防灾减灾的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解析:选D。1989年成立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1997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3、防震减灾法。读“我国某地区示意图”,回答45题。4为改善图示区域范围内的生态环境,目前正在进行的国土整治工程有()“三北”防护林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退耕还牧工程退田还湖工程A BC D5洞庭湖“4350工程”的涵义是()A将洞庭湖的湖泊容积扩大到4350立方米B将洞庭湖湖泊面积扩大4350平方千米C退田还湖面积4350平方千米D将洞庭湖的湖泊面积恢复到4350平方千米解析:从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该区域属于长江中下游地区,该地地势低平,洪涝灾害严重。国土整治的重点工程一方面是建设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保持水土;另一方面是退耕还湖工程,提高湖泊对洪水的调蓄功能。为了确保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汛安全
4、,我国政府下决心把洞庭湖水面恢复到解放初期时的4350平方千米。答案:4.C5.D鄂尔多斯在线2011年6月16日讯为推动杭锦旗植树造林工作的深入开展,使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再创佳绩,杭锦旗林业局针对今年全旗降水量少、天气干旱、土壤墒情差的实际,采取一系列措施对春季植树造林强力推进,圆满完成了今年防护林工程造林任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67题。6关于“三北”防护林的说法,正确的是()A“三北”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涵养水源,保护农田B“三北”防护林最终能将我国“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0%左右C“三北”防护林的建设范围包括东北、华北、西北的13个省、市、区,总面积可达全国的40%以上D“三北”防护
5、林只有生态效益,没有经济效益7我国“三北”防护林工程主要减轻()霜冻干旱土地荒漠化泥石流A BC D解析:第6题,A项“三北”地区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为土地荒漠化,因此“三北”防护林的主要作用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B项“三北”地区主要的气候特征为干旱,因此大规模植树造林是不易存活的,即森林覆盖率不可能提高到50%左右。应实行乔、灌、草相结合,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5%。D项“三北”防护林具有生态效益,同时也能促进该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第7题,“三北”地区历史上曾有茂密的森林、肥美的草原,由于人类不合理活动,大面积的森林与草原变为裸地,进而导致日益严重的土地荒
6、漠化、水土流失和干旱灾害。为减轻其影响,1978年国务院批准在三北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工程。答案:6.C7.B读下图,完成89题。8中国近年来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是()乱砍滥伐,毁林开荒靠天养畜,过度放牧大水漫灌,土壤盐渍化过度开采地下水A BC D9图中四个防护林体系,主要发挥水土保持环境效益的是()A BC D解析:第8题,近年来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各类经济活动对植被的破坏。第9题,为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林,它们主要的环境效益是水土保持。答案:8.A9.D读下图,完成1011题。10下列对图中相关图例或注记的作用或功能解释不正确的是()A虚线淮河河堤B湖泊防洪功能滞蓄洪
7、水C主坝调蓄洪水D新河改善航运条件11历史上淮河流域多洪涝灾害的原因是()淮河中下游地区地势低洼、水流不畅流域内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干流上无洪水控制性枢纽工程,洪水难以排出淮河由京杭运河注入长江,无入海通道A BC D解析:图中黑粗线为淮河,虚线为湖泊的边界,而不是淮河河堤;淮河水系呈扇形特征,夏季淮河流域降水集中,来水量大,而中下游地势低平,水流不畅。入海河道少,故多发洪涝灾害;历史上淮河干流上无洪水控制性枢纽工程,更增加了洪涝的程度和灾害度。答案:10.A11.B历史民谣“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就有九年荒。”现代民谣:“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实行联产
8、责任制,家家户户屯满粮。”读下图,回答1213题。12从自然角度看,“十年就有九年荒”中的“荒”产生的原因及其出现时间是()A洪涝6、7月 B洪涝7、8月C干旱4、5月 D台风7、8月13现今凤阳“家家户户屯满粮”得益于()A气候变暖 B红壤的改良C大量施用化肥 D大力兴修水利解析:“荒”是指遇到了灾害,凤阳处于淮河流域,一般在6、7月份进入雨季,所以易出现洪涝灾害;对于洪涝灾害防御的有效措施是兴修水利。因此农业好的收益得益于水利工程的建设。答案:12.A13.D二、综合题14下图为我国黄河下游和荆江河段及部分水利工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长江荆江段和黄河下游段河床共同特征是_,成因
9、都为_。(2)长江荆江段和黄河下游都是防汛重点地段,荆江河段汛期在_季,成灾的原因是_。(3)黄河沿线经常发生凌汛,请在图中标出容易发生凌汛的河段,并说明凌汛形成的条件。(4)三峡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缓解荆江河段洪涝有什么作用?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防治荆江水患?(至少写两项措施)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长江上防洪工程的作用。解题关键是掌握水利工程对洪水的调节功能。黄河下游和荆江段由于植被破坏、泥沙淤积严重,使河床不断抬高形成地上河景观;荆江段在夏秋季节由于降水量大、上游来水多,同时该河段弯曲严重、河床淤积、排水不畅而多洪涝灾害。黄河的凌汛多发生在由低纬向高纬的河段,由于高纬度入冬早河水先结冰而
10、阻挡了上游来水出现凌汛;冬季都结冰后,春季由于低纬度河冰先融化,又由于高纬度冰的阻挡而再次出现凌汛现象。故凌汛应该发生在冬季,气温低于0C,由低纬流向高纬的河段。三峡工程建成后对长江有巨大的调节作用,能有效减少荆江段洪涝灾害的发生。答案:(1)均为“地上河”(地形)从第二级阶梯进入第三级阶梯,水流速度迅速降低,泥沙沉积严重,河床抬高;(植被)上中游地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2)夏(或夏秋)其上游流域面积大、降水多、来水多;河道曲折,河床淤积,排水不畅(3)如下图:条件:河流有结冰期;河流从低纬流向高纬。(4)三峡水利工程可以通过蓄水以调节荆江河道的洪水流量。其他措施:植树造林、加固堤坝、退耕
11、还林还湖、河道清淤、建分洪区、人工裁弯取直等。15读“我国防护林分布图”,回答问题。(1)A地区为_防护林,其目的主要是_。(2)B地区为_防护林,其目的主要是_。(3)图中C、D、E三地防护林,功能与A地防护林相同的是_地区。(4)在长江中、下游低山丘陵区植树造林,将对长江径流量和长江水质起何作用?解析:这是我国防护林分布图,答题的思想是首先弄清各地的自然地理特征(特别是气候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然后分析森林在当地的作用,我们知道:三北地区是我国的干旱半干旱地区,这里植被稀少,地表裸露,风沙之类灾害严重,故森林在这里主要是起防风沙、保护农田的作用。南方地区气候湿润,降水较多,森林在这些地区的作用主要是水土保持。沿海地区风浪大,对海岸有严重的侵蚀作用,森林的作用主要是防止海浪的侵蚀。答案:(1)长江中上游涵养水源,保持水土(2)“三北”防风固沙,保护农田(3)E(C为沿海防护林,是防风防浪林,D为华北平原林网是护田林,E是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林)(4)对径流量的作用:使径流量的变化趋缓;对水质的影响:由于森林具有保持水土的功能,使入河泥沙量减少,故长江中下游含沙量将减少。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