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设计方案表格实验学校执教教师课程内容圆明园的毁灭课程学时1所属学科语文教学对象五年级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的教学内容为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教学重点:1、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课件进行自主学习,对上课时内容回顾复习。 2、学生通过自主收集网络资源以及小组互助,培养其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意识。3通过网络化探究学习方式,结合课本与课外资源促进学生对本课内容进一步理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抵抗侵略者的情感,增强不忘国耻,兴我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难点:结合网络课程,扩大学习资源,引导学生阅读、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壮观,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爱,
2、对侵略者的恨,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与态度)(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圆明园的昔日辉煌、毁灭过程,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服务的。2、理解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实现对课文重难点的的掌握。(三)情感与态度:使学生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是我国近代屈辱历史的见证,从而唤起学生捍卫祖国神圣尊严的责任感。(四)信息素养:在以协同教学平台,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使语文的个性化学习和合作学习有机结合起来,相互促进。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该课程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的
3、学生,该年龄阶段的学生对新鲜事物注意力持久,并已初步掌握了上网浏览、上网搜索信息的能力。同时,从心理学角度上看,他们在一种新的学习环境下,利用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学习的积极性较高,他们善于探索,敢于质疑,敢于创新,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实施教学对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建构将起着积极的作用。当今学生对圆明园知之甚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创设好良好的具有人文的网络环境,使其在图、文、声、像等信息的刺激下充分感知,从而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播放影片火烧圆明园的片段,直观感受侵略者的残暴和野蛮。利用图片与课件,今昔圆明园的对比,让学生领悟到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
4、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2、网络探究学习法通过专题学习网站,让学生了解圆明园的地理位置、占地面积、建造时间、历史状况、景物风光以及毁灭的历史背景等,在第一课时学习的基础上,对圆明园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和学习。3、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自由畅谈学习本课后的感悟,在班级交流学习收获后,在平台上分享,抒发爱国情感。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1、由于圆明园的景观都已不复存在,要想真正感受到它昔日的辉煌,学生课前最好能搜集有关圆明园的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这也是本组课文的训练点。2、文史不分家。本课涉及到中国近代史的一段屈辱,教学前教师要对鸦片战争前后的历史有所了解,
5、同时搜集有关圆明园的各种资料。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内容师生互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复习旧课巩固知识一、 上传课件,复习旧课师:上传课件,设计作业生:自主学习平台课件,完成通过阅读教师上传至平台上的课件,学生自主复习前一课时的学习内容,并完成教师在平台设计的作业,完成对前一课时知识点学习的巩固。(利用平台的资源共享和问答工具上传课件并制作作业)创设情境激发动机二、 分享火烧圆明园片段,创设情境。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好地进入课程的学习。师:指导学生观摩影片。并帮助学生归纳三大学习主题。生:1、观看片段,情感体验。2、学生提出根据影片提出问题,并确定学习主题和小组。3、学生带着
6、问题,进入学习情境。通过观摩教师上传至平台的影片和教师的指导,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提出问题,更好地进入学习。(利用平台的视频导入和标注功能,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网上学习自主探究三、提供网络资源,网上自主探究学习1、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学生根据平台上教师提供的网络资源,选择感兴趣的问题并阅读相关的课文段落,充分利用圆明园网页课件,通过超级链接等方式大量搜索图文、音、视频资料,以便转入不同的主题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2、自主搜索资源,巩固知识学习学生自主搜索资料,对重点知识作好复制、粘帖或笔记,积极思考自己的学习主题。3、遇到问题,通过网络,询问老师。师: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及时了解学生情况,适时引导
7、学生进行学习,对学生学习中碰到的问题,作个别辅导。生:根据平台课件中教师的指导进行自主学习。学生能通过网页,通文路,感其情,晓其心。利用网络资源,学习者可以不受时空限制,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与需要,在网上查询文字、图形、影像等信息,为进一步建构学习者新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系统奠定基石。(利用平台的资源共享功能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并对自主学习进行指导。)小组协作知识建构(三)小组互助,协作知识建构1、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自由组合,围绕共同问题协作学习,同时收集问题,组织讨论、交流,各抒己见,最后整理,准备向全班汇报。(学生在此可利用复制、粘贴等方法自制演示文稿。)2、小组之间充分交流,听取学生对
8、学生的评价,及时修改、完善自己的探究成果。师:给学生分布学习任务。根据学生的要求,参与小组学习,共同准备交流汇报的图文稿、解说词。生:小组之间交流讨论,完成自己的探究成果。利用网上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和协同学习,展开小组讨论,集体汇报交流,着重体现了学生对问题深入全面的理解,语言表达能力的加强,思维条理性的提高,同时,也使学生学会了合作,提高了协作学习的能力。(利用平台提供相应资源)汇报交流情感升华(四)、争当导游、悟辉煌小组派代表或采用语言表达等形式并辅助屏幕广播,图文并茂地作介绍。或由学生利用制作好的演示文稿,组织解说词,并作介绍。师:适时根据学生要求将有代表性的学生学习结果在班级共享生:进行
9、角色扮演、汇报。通过汇报学习成果,更好地实现了学生对该课程难点的掌握,达到了知识的建构。发表感受拓展延伸(五)、网上交流、升华情感1、学生进入网上留言板,进行在线发言交流。2、学生个人留言完成后,认真阅读思考老师和同学的留言。3、作业:选择留言板上你喜欢的话题,课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收集资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根据留言板上的话题布置课后作业生:进行网上交流以及完成作业。学生可以畅所欲言,一吐为快,把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通过平台论坛功能交流,学生可自由交流学习收获。)七、教学结构流程的设计八、学习评价设计1. 评价形式: 课堂练习、书面练习、达标测试、学生自主网上测试、合作完成作品2. 评价内容:听、说、读写的能力、情感体验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