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药学本科毕业设计“双导师制”协同培养模式的构建与教学评价.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59079 上传时间:2024-03-06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5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学本科毕业设计“双导师制”协同培养模式的构建与教学评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药学本科毕业设计“双导师制”协同培养模式的构建与教学评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药学本科毕业设计“双导师制”协同培养模式的构建与教学评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收稿日期:2023-02-18基金项目:2020 年度皖南医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20jyxm06);2020 年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一流教材建设项目“药物分析实验教程”(2020yljc129).作者简介:1.鄢海燕,女,黑龙江宝清人,皖南医学院药学院教授;俞炎彧,邹纯才,皖南医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2.魏美玲,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3.吴雪,芜湖市中医医院.4.孙德考,江苏开元药业有限公司.通讯作者:邹纯才,皖南医学院药学院教授,E-mail:.鄢海燕,等:药学本科毕业设计“双导师制”协同培养模式的构建与教学评价2023 年第 8 期第 44 卷总第 341

2、期学 报药学本科毕业设计“双导师制”协同培养模式的构建与教学评价鄢海燕1,魏美玲2,吴雪3,孙德考4,俞炎彧1,邹纯才1摘要:该文在分析“单一导师制”对药学本科毕业设计的影响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双导师制”协同培养模式,用于药学本科毕业设计的指导.采用 SPSS 18.0 软件及“Z比分数法”对采用“单一导师制”和“双导师制”指导的各 30 名药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进行实施效果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明确了“双导师制”的内涵、双导师的选择及实施措施、保障、监督机制及实施后的效果.与采用“单一导师制”比较,采用“双导师制”指导的毕业设计在内容方面,即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相符、综合专业知识的运

3、用、实验设计合理性及数据详实性上较“单一导师制”得分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写作方面,即论证逻辑性与条理性、文理通畅性、文献查阅与引用上较“单一导师制”得分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答辩方面,即论文介绍流畅上较“单一导师制”得分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总分上较“单一导师制”得分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Z比分数法”评价毕业设计总分,采用“单一导师制”,有 2 名学生的|Z大于 2;采用“双导师制”,所有学生的|Z均小于 2.因此,实施“双导师制”对本科毕业设计的选题、过程管理及毕业设计整体质量提升都会起到积极作用.关键词:药学本科毕业设计;双导师制;

4、协同培养;Z比分数法;教学评价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7974(2023)08-0123-10DOI:10.13877/22-1284.2023.08.020毕业设计是本科教育的重要实践性环节,是落实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专业能力的综合训练,也是学生顺利毕业或获得学位的重要条件.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但“单一导师制”在药学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一定的不足,1232023 年第 8 期学 报如毕业设计选题的两难问题、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充分融合问题、职业认同感及创新生态问题等.Z比分数法(四分位数法)是一种国际公认的、评价实验室检测能力的方

5、法,可衡量、分析每个结果相对中位值的偏离程度.|Z|越小,表明检测结果与中位值的符合性越好,反之,偏离程度越大,实验室的结果越趋于异常1-3.为此,本文提出“双导师制”协同培养模式用于药学本科毕业设计的指导,并采用SPSS 18.0 软件及Z比分数法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评价,以期为提高药学本科生毕业设计的质量和创新型应用型药学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4.1单一导师制对药学本科毕业设计的影响1.1毕业设计选题两难问题未能解决在传统单一导师指导下,毕业设计存在两难问题,即要么重理论轻实践,要么重实践缺少完整理论支撑5.校内指导教师给出的毕业设计选题对实际应用的指导作用并不明确.比如校内选题较常见的 采用

6、HPLC 法测定某中药中某成分或某几个成分的含量 等选题,虽可达到锻炼学生实验技能的目的,但未必对实际生产有指导意义.该类选题若能结合企业生产实际,以解决企业实际困难为出发点,按照企业产品质量保障体系标准及管理控制方法进行设计和构建6,和企业技术人员协同攻关,实现对现有方法的完善或创新,有助于提高毕业设计内在质量.1.2理论资源与实践资源未能充分融合高校教师学历越来越高,但大多是从一个校门到另一个校门,和生产一线接触较少,存在实践资源不足的短板.教师所用教材一般 5 年再版更新一次(如人卫版),这 5 年内企业生产技术、生产过程会发生变革和创新,新理论、新技术和新产品会得以应用和实施.因此,指

7、导教师要有与时俱进的理念,知己(了解学生)更要知彼(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将理论资源与实践资源充分融合,实现教有所为学有所用的目标.1.3学生职业认同感未能充分提升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行.学生会对自己所学药学专业知识能否服务社会,即将从事的职业能否得到社会尊重等产生困惑.这些困惑仅凭说教很难得到学生的认同.在校内外指导教师的协同下,让学生发现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为学生点亮了理想的灯,又为学生照亮了前行的路,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看到自己的闪光点,看到自身对社会的贡献,以及社会对自身的认可,进而增强职业认同感.1.4创新生态未能充分优化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模式的改革以及教育内容

8、的完善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创新之道,唯在得人.”提高药学领域原始创新能力,破解药学研发、生产等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归根结底还是要依靠人才.为此,要不断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高创新质量,基础、应用并重,理论、实践并举,不断优化创新生态.创新生态包含了高校和企业等创新主体的生存状态和协同关系,以及高校和企业与文化、政策、制度和服务平台等构成的创新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高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的有机联系与互动不足,很难形成开放、包容、和谐、有序的创新生态系统,势必影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7.2双导师制的基本内涵“双导师制”是指在本科毕业设计阶段,124鄢海燕,等:药学本科毕

9、业设计“双导师制”协同培养模式的构建与教学评价学校教师(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校外指导教师)协同负责学生管理、指导学生科研、毕业设计等的全面教育和创新实用型人才培养制度.实行“双导师制”的核心目标是在注重大学生理论学习的同时,针对培养目标强化专业实践能力提升,着力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8-10.目前,高校教师的实践足迹几乎未离开过学校,缺乏对企业及其产品研发、生产、经营管理与应用的全面了解,对企业创新所需、技术所求、生产所困、经营管理所忧的认识有待全面提升.落实“双导师制”可弥补大学教师企业经验不足的问题,推

10、动高校与企业对接平台的搭建,提升高校与企业对接的实质能力,完善现有高等教育本科生的培养计划.学校要组织多种形式的校企交流推介活动,聘请大型制药企业、药品检验机构、药事管理、药店药房、市场规划、医药法规等知识结构完整、经验丰富的一线技术工人或高级技术、行政人员进入药学本科毕业设计指导教师队伍,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完善师资力量,讲授指导部分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难度较大的专业课程内容,课堂融入企业车间、教案素材案例来自生产一线的总结与经验,使所授所学知识能与社会需求接轨,让学生能更好地了解药学发展的新形势与新动向,提高毕业设计的指导效果和实用性.3“双导师制”指导教师的选择与实施措施3.1导师的任职

11、资格能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能够模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操守.校内指导教师应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讲师以上技术职称的专职教师;校外指导教师应为工程师、主管药师等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3.2双导师制的实施措施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毕业设计的学生,校外指导教师为第一指导教师,同时,为其指定一名与其实习岗位匹配的校内指导教师为第二指导教师,第一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学生实践实施,第二指导教师负责理论指导和毕业设计撰写;在校内实习的学生,校内指导教师为第一指导教师,同时,为其联系一名校外指导教师为第二指导教师,第一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具体实施,第二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学生毕业

12、设计与实际工作的结合,通过网上视频或邀请到厂参观等具体实施.双导师和学生共同确定毕业设计方案,保证毕业设计理论可行且与实际工作接轨11.详见图 1.图 1本科生“双导师制”协同培养模式流程 1252023 年第 8 期学 报4实施双导师制的保障4.1强化导师职责导师是实习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直接指导者、检查者和监督者,负有学科前沿引导、科研方法指导和学术价值倡导的责任.要持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完善导师管理体系,健全导师评价机制,发挥导师对学生思想政治、科研精神与科学伦理的领路人作用.教不严,师之惰.导师要为学生的学术不端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4.2建立健全实施双导师制的保障制度12建立健全国家、省

13、市及校企保障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应协同有关部门就“双导师制”的建设及经费保障提供相关政策支持,把提高教师培养质量落到实处.校企共同制定导师权益保障制度,周密部署校企合作的有关规划.制定校企人员交流保障制度,制定相关政策,鼓励高校教师深入企业一线进行实践锻炼,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鼓励企业技术人员到高校担任兼职教师,走进课堂,将企业管理经验和生产心得传授给学生13.4.3建立健全双导师制监督机制改革本科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机制,制定并落实校企“双导师制”建设规范.强化校企主体作用,加强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定期开展本科毕业设计培养的自我评估,加强校企联合评估14;建设本科毕业生学业信息管理系统,

14、加大中期检查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建立毕业设计预警机制;加大信息沟通、公开力度,及时发布毕业设计质量报告,建立毕业生用人单位评价的反馈机制,改进优秀毕业设计评选办法;强化以学校教务部门监管为主导,校外合作单位等共同参与的质量监督体系;实行严格的毕业设计查重制度,加大审核力度,严惩学术不端行为15.5“双导师制”本科生协同培养模式实施效果与评价5.1“双导师制”本科生协同培养模式实施效果5.1.1丰富了本科毕业设计的内涵在传统单一导师指导下,毕业设计存在要么重理论轻实践,要么重实践缺少理论支撑的问题.通过“双导师制”的施行,实现了毕业设计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毕业设计内容既有高度又接

15、地气,丰富了毕业设计的内涵.如皖南医学院 2016 级药学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论文 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硫酸阿托品注射液方法的改良 为 中国药典(2020 年版)的修订提供了建议.中国药典(1995 年版2020 年版)一直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硫酸阿托品注射液含量,采用三氯甲烷提取硫酸阿托品和溴甲酚绿中性离子对.在和企业导师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三氯甲烷属于第二类易制毒的化学配剂,其经营、使用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管制,导致三氯甲烷购买、使用、存储不便.本科毕业生通过对大量有机溶剂的筛选,成功地获得了理想的三氯甲烷替代提取溶剂,确定了提取溶液的最佳 pH、提取时间等条件16.形成的毕业设计语言丰富不空

16、洞、药味浓郁不浮躁,理论扎实又不脱离实际,获得了同行的一致好评.5.1.2理论资源与实践资源实现互补校内外指导教师的服务对象、工作环境、实验条件等资源不同,这种不同资源的整合指导本科毕业设计可实现优势互补.校内指导教师熟悉教学理论,校外指导教师更容易将理论有的放矢,为学生搭建与具体应用相结合的平台.如皖南医学院 2016 级药学专业 126鄢海燕,等:药学本科毕业设计“双导师制”协同培养模式的构建与教学评价周杰关于胺碘酮临床应用的研究论文就是理论资源与实践资源实现互补的例证.胺碘酮临床上用于治疗室上性及室性心律失常等,但胺碘酮的药物消除半衰期长达 1940 天,中毒 质 量 浓 度为 1.83

17、.7 mgL-1,有效质量浓度为12.5 mgL-1,临床应用个体差异较大,半衰期较长且血药浓度范围较窄,所以临床上常需要去检测患者体内胺碘酮的质量浓度.为此,在校外教师的直接指导和校内教师对论文格式等要求下,周杰同学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对色谱条件进行优化处理,使测定结果更准确可靠,并最终达到了毕业设计预期,完成了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胺碘酮质量浓度 毕业设计.总之,校外指导教师与校内指导教师的互补既是理论资源与实践资源的互补,更易于达到 1 加 1 大于 2 的效果,最终能使实习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得到更大的提升17.5.1.3学生职业认同感增强如何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更好地服务社会?是很多

18、学生的自问,也是一种困惑.学生的职业认同感有待增强.皖南医学院 2016 级药学专业柳函菲的本科毕业论文为 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对临床合理用药的指导,该毕业论文的选题是因为丙戊酸钠口服吸收生物利用度较高,但治疗窗及安全范围较窄,个体差异会严重影响精准给药方案.联合用药时,因药物相互作用无法准确判断给药剂量.在校外教师的直接指导和校内教师的建议下,通过对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的50 例患者进行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提出给药指导:治疗过程中应着重关注血药浓度数据,注重患者临床表现.对患者实行个体化给药,便于及时调整相关给药方案,确保药物运用的安全性、合理性、有效性.该研究有较高的临床借鉴价值和

19、指导意义.通过这样一个毕业设计的完成,学生将自己所学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学有所用,对从事的药学职业目标、社会价值有了更充分、更具体的理解与认识,增强了学生的职业认同感.5.1.4学生创新潜能和创新意识得到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创新意识是本科毕业设计的主要任务之一.通过本科毕业设计应注重学生对科学问题的理解、分析和解决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创新意识.皖南医学院 2014 级药学本科学生替良、许平平等的毕业设计 瓜蒌阿司匹林微丸的制备,为中西药结合的制剂.在对有关文献的查阅中,发现由某校和芜湖某制药有限公司合作,对氨酚那敏三味浸膏胶囊进行安全性及药效作用研究过程中,并未考虑中药与西药稳

20、定性间的相互影响18.经校内外导师和学生相互讨论,决定对瓜蒌阿司匹林配伍稳定性进行研究并发现存在相互影响.因此,学生们制备了复方瓜蒌-阿司匹林胃、肠溶微丸胶囊,即将瓜蒌提取物制备成胃溶型微丸、阿司匹林制备成肠溶型微丸,再按一定比例混合制备胶囊.该研究获批 2016 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项目编号:201610368031),研究成果获第七届芜湖大学生专利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一种复方瓜蒌-阿司匹林胃肠溶微丸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ZL 2017 1 1251933.8)19-20.5.2“双导师制”本科生协同培养模式实施效果评价5.2.1实施效果评价方法(1)数据来源.

21、数据来源于采用“单一导师制”和“双导师制”分别指导的各 30 名药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评审及答辩数据.1272023 年第 8 期学 报(2)评价项目.评价项目包括论文内容、论文写作和论文答辩三部分,标准分分别为50 分、35 分和 15 分,具体评价标准及毕业论文评审与答辩结果见表 1.总分结果见表 2.(3)Z比分数法(四分位数法).计算公式为:Z值=观察值-中位值标准化四分位数间距.四分位数间距(IQR)=上四分位值(Q3)-下四分位值(Q1).标准化四分位数间距(NIQR)=IQR0.741 3.结果评价:|Z 2,结果满意;2|Z 3,结果有问题;|Z 3,离群值,结果不满意.(4)

22、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 18.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认为差异有显著性.5.2.2实施效果评价结果(1)“单一导师制”与“双导师制”本科生毕业论文评审与答辩数据比较.用 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见表 1.由表 1 可知,与采用“单一导师制”的学生得分比较,采用“双导师制”的学生得分在论文内容的第 1、3、4 项上,即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体现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实验设计合理,设计、开发流程清晰及数据详实上较“单一导师制”学生得分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在论文写作的第 2、5、6 项上,即论证逻辑严密、推理正确、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及文理通畅上较“单一导师制”学生得分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论文答辩的第 1 项上,即论文介绍流畅上较“单一导师制”学生得分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总分上较“单一导师制”学生得表 1“单一导师制”与“双导师制”本科生毕业论文评审与答辩结果(x s,n=30)评价项目论文内容论文写作论文答辩总分序号1234123456123评价标准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体现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目的明确,中心突出,有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实验设计合理;调查或研究方法合理;设计、开发流程清晰数据详实

24、,分析统计准确论文观点正确,观点与材料统一,实事求是,无主观臆测及言过其实论证逻辑严密,推理正确,层次分明,条理清楚文体规范,符合学术论文的格式要求中英文摘要重点突出,简明扼要能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参考文献有出处,排列正确文理通畅,无语法错误,无错别字论文介绍流畅,表达意思清晰能合理运用挂图、幻灯、投影或计算机多媒体等辅助手段能准确回答与论文有关问题标准分151510101055555555100单一导师制评分x s13.71.3914.21.378.131.117.770.949.030.724.100.613.630.563.900.483.700.653.200.414.100.404.

25、970.184.200.5584.76.56双导师制评分x s14.400.73*14.500.828.670.92*8.370.89*9.000.834.470.57*3.770.503.870.734.130.90*3.570.68*4.470.51*4.830.384.100.4888.25.62*注:与“单一导师制”比较,*P0.05.128鄢海燕,等:药学本科毕业设计“双导师制”协同培养模式的构建与教学评价分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2)“单一导师制”与“双导师制”本科生毕业论文评审与答辩总分比较.采用“Z比分数法”对表 2 中的数据进行处理,主要参数见表 3,结果见图 2

26、.图 2“单一导师制”(a)和“双导师制”(b)Z比分数柱状图对表 2 中的数据进行Z比分数法处理,获得主要参数,见表 3.按Z比分数法的计算公式计算Z值,绘制“单一导师制”和“双导师制”Z比分数柱状图,见图 2.由图 2 可知,采用“单一导师制”的Z比分数 中,学 生 序 号 为 1、2 的|Z大 于 2,均 为2.098 4,结果不满意;采用“双导师制”的Z比分数中,所有学生的|Z均小于 2,结果满意.由此可见,采用“双导师制”在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体现综合运用专业知识上及课题合理设计上,特别是实验流程上及实验数据论证的逻辑、推理等方面可提供更有利的毕业设计指导,并影响最终的实验设计质量

27、.6讨论与结论6.1推动毕业设计精准选题,提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毕业设计选题是毕业设计顺利开题与圆满完成的前提与基础.专业符合度是评判毕业设计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一致性的关键要素.高质量的毕业设计选题应体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要与学生所学专业密切相关,能反映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1.表 2“单一导师制”与“双导师制”本科生毕业论文评审与答辩总分序号12345678910单一导师制总分72727376767980808182双导师制总分78787980808484848586序号11121314151617181920单一导师制总分84858585868686878787双导师制总分868

28、88888888889909091序号21222324252627282930单一导师制总分87879090909090949697双导师制总分91919294959595969697表 3Z比分数法主要参数汇总表培养模式单一导师制双导师制主要参数结果数3030中位数值86.088.0Q180.2584.25Q389.2591.75IQR9.07.5NIQR6.671 75.559 8极小值7278极大值9797 1292023 年第 8 期学 报目前,有些毕业设计选题存在内容陈旧无创新性、难度不当无的放矢、基础研究未触基础、应用研究不能应用等问题22,未能体现专业特点和实际应用价值23.药学

29、本科毕业设计应围绕企业需解决的核心问题、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开展工作.因此,立足药学长远发展理念,构建并进一步落实药学本科毕业设计“双导师制”协同培养模式,促进药学本科毕业设计选题立足用以致学,密切联系企业生产实际,关注企业创新需求,注重应用价值、成果转化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升毕业设计内在质量24-26.6.2推动产教融合,提升学生整体综合能力2019 年 9 月,教育部发布的 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 2019 6 号)强调改进实习运行机制,进一步强化实践育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成一批对区域和产业发展具有较强支撑作用的高水平应用型高等学校.党的二

30、十大报告指出,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通过药学本科毕业设计“双导师制”协同培养模式的构建,以学生为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交汇点,实现校内外导师知识结构补短板、强弱项、提能力,提升理论课程体系与企业实际需求的匹配能力,特别是改善高校实验课的仪器设备及实验内容落后企业发展创新需要,无法与企业接轨的实际27,形成校企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互补,合理共享资源,强化育人合力28.让学生能及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感受企业环境和企业文化,熟悉生产流程和操作技能,丰富学生知识储备,提升学生整体综合能力,特别是胜任药学岗位职业能力,增强学生的认知感,使学生对未来的职业和规划由模糊、碎片化初步变为清晰、完整化,提高

31、学生就业信心、就业动力和就业能力.6.3推动校企深度合作,提升互惠共赢空间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资委等部门于 2019 年 9 月发布了 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发改社会 2019 1558 号).该文件明确指出,要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要围绕生产性实训、技术研发、检验检测关键环节,推动校企依法合资、合作设立实体化机构,实现市场化、专业化运作.校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是“双导师制”协同培养模式推进的关键节点.通过药学本科毕业设计“双导师制”协同培养模式的构建,可提升企业参与产教融合建设的内驱动力,优化双导师队

32、伍建设,完善毕业设计及新药新产品研发平台,共筑校企利益共同体,建立校企合作互惠共赢激励机制,形成校企融合创新型人才管理的新模式和新标准,培养与岗位契合的药学专业技术技能人才,提高校企合作育人成效.本科毕业设计是对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一次综合考核,是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双导师制”加强了学校与企业的沟通,可将本科毕业设计打造成连接学校和企业的知识桥梁,促进了理论教育与实践技能提升的有机融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在完成本科毕业设计中了解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在发现问题中锻炼敏锐的洞察力,在分析问题中体会知识的重要性,在解决问题中获得职业认同感.通过对“双导师制”在本科生协同培养模式实施效果的

33、总结和分析,实施“双导师制”对本科毕业设计的选题、过程管理及论文整体质量都会起到积极作用.今后应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进一步完善质量监控体系,充分调动校内外导师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为“双导师制”在本科生协同培养 130鄢海燕,等:药学本科毕业设计“双导师制”协同培养模式的构建与教学评价模式中的行稳致远夯实基础,不断提升药学人才培养质量.参考文献:1 金中淦,居漪,唐立萍,等.四分位数稳健统计和迭代稳健统计在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分析中的比较 J.临床检验杂志,2013,31(7):545-546.2 寻延滨,敖红光,王林波,等.关于实验室能力比对 Z 比分数统计结果的几种图示方式的比较J.中南药学,

34、2016,14(12):1404-1407.3 赵晓进,赵晓芳,邵立杰.基于新的计算四分位数公式的箱图绘制 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0,42(6):13-15.4 邹纯才,鄢海燕.药学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分析与思考 J.医学信息,2014,27(7):14.5 李秀坤,万建,高明生.高校本科毕业实习模式建设与实践研究 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4):100-102.6 王春景,魏美丽,刘长青,等.医学院校生物类专业毕业实习过程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8,34(5):109-111.7 王丛霞.构建良好的创新生态 J.领导科学,2018(1):20.8 刘浩.“

35、双导师制”本科生创新创业实习模式J.中国高校科技,2015(11):81-83.9 王向华.地方高师院校双导师制的困境和出路 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4):22-24.10 白丽娟,陈志琼,尚京川,等.药学专业毕业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3):191-193.11 李惠娟.双导师制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中的应用初探 J.科教导刊,2020(16):64-65.12 邓洪达,赵美玉,曹献龙,等.协同育人背景下校外实践双导师制建设新举措 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102-104.13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

36、点工作的意见 EB/OL.(2014-08-27)2023-07-01.http:/ 韦杏.药学类专业本科毕业实习质量监控体系的构想与实践 J.教育教学论坛,2017(40):160-161.15 陶贵斌,于澎.浅谈高校药学类专业大学生毕业实习工作 J.大学教育,2016(11):114-115.16邹 纯 才,万 艳 娟,鄢 海 燕.对中 国 药 典2020 年版硫酸阿托品注射液含量测定的修订建议J.中国药品标准,2021,22(4):360-366.17 李东晖,申聪,戴小鹏.基于双导师制的毕业论文设计指导的实践研究 J.教育教学论坛,2018(24):143-144.18 章圣朋,缪冬冬

37、,刘丁峰,等.氨酚那敏三味浸膏胶囊肝脏毒性及解热镇痛作用研究 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9,24(5):489-495.19鄢海燕,邹纯才,王莉丽,等.一种复方瓜蒌-阿司匹林胃肠溶微丸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中国,ZL 2017 1 1251933.8.20 王莉丽,邹纯才,鄢海燕,等.复方瓜蒌-阿司匹林微丸胶囊的制备及其释药性评价 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8,45(7):531-537.21 冯爱秋,钟丽.应用型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质量调研分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21,35(2):13-18.22白志玲,秦丙克.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分析J.科技视界,2022(30):

38、113-115.23 马将,梁雄,龚峰,等.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多元化选题研究 J.科教导刊,2022(25):53-54.24 王玉国,沈慧娟.本科生导师制在培养学生软 件 开 发 能 力 中 的 作 用J.通 化 师 范 学 院 学 报,2017,38(4):73-76.25 王磊,陈开兵.高职院校化工专业毕业设计选题方式探究 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6,37(1):80-82.26 杨邦和,孙恩涛,叶长江,等.“双导师制”在医学技术类专业本科生实习中的探索与实践 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2,43(24):2370-2374.27 丁颂,杨树臣,巢陈思,等.应用型本科校内双导师

39、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J.职业技术教 1312023 年第 8 期学 报育,2020,41(2):67-70.28 查晓虎,杨新燕.校企协同育人中双导师制的实施与完善 J.池州学院学报,2021,35(2):126-128.(责任编辑:王前)Construction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of the double tutorial system CollaborativeTraining Mode for Pharmaceutical Undergraduate Graduation DesignYAN Hai-yan1,WEI Mei-ling2,WU Xue

40、3,SUN De-kao4,YU Yan-yu1,ZOU Chun-cai1*(1.Pharmacy School of Wannan Medical College,Wuhu 241002,China;2.Pharmacy Department,Anhui No.2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Hefei 230041,China;3.Wuhu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Wuhu 241002,China;4.Jiangsu Kaiyuan Pharmaceutical Co.,Ltd.,Nanjing 22

41、2000,China)Abstract:In order to construct the collaborative training mode of double tutorial system for graduationdesign of pharmaceutical undergraduates and evaluate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The influence and themain problems of single tutorial system on pharmaceutical undergraduate graduation des

42、ign were analyzed,and the double tutorial system collaborative training mode was put forward to guide graduationdesign of pharmaceutical undergraduates.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s of 30 pharmaceutical undergraduategraduation designs of under the guidance of single tutorial system and double tutorial

43、system were analyzed and evaluated by using SPSS 18.0 software and Z-score method.Results show the connotation ofthe double tutorial system,the sele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measures of the double tutor system,theguarantee and supervision mechanism and the effect after implementation.Compared with th

44、e single tutorial system,the graduation design guided by the double tutorial system has the following advantages:In terms of content,that is,select topic is consistent with professional training objectives,comprehensiveuse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reasonableness of experimental design and accuracy

45、of data,the score is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ingle tutorial system,and h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In terms of writing,that is,logic and organization of argumentation,smoothness of literature and science,and access andcitation of literature,the score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ingle tutoria

46、l system,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In the aspect of defense,that is,the score of fluent introduction of thesis is higher thanthat of the single tutorial system,and there i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The total score washigher than that of single tutorial system,and there was statisti

47、cal significance(P0.05).The totalscore of graduation design evaluated by Z-score method,|Z|of 2 papers with single tutorial system isgreater than 2,but the|Z|of all papers adopting double tutorial system is less than 2.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double tutorial system will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the topic selection.Keywords:pharmaceutical undergraduate graduation design;double tutorial system;collaborative training;Z-score method;teaching evaluation 1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