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以问题为导向的特色学制构建--日本基础教育学制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56032 上传时间:2024-03-05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1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问题为导向的特色学制构建--日本基础教育学制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以问题为导向的特色学制构建--日本基础教育学制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以问题为导向的特色学制构建--日本基础教育学制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 年第 7 期基础教育参考学制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石”,在日本政府以及各方主体的努力下,逐渐趋于完善。近年来,日本开始着手实施小中一贯制教育,到 2019 年,已经设立 354 所小初一贯制学校,这是日本在立足于本国差异化国情的基础之上对基础教育学制进行的一次“大刀阔斧”的改革。据日本国立政策教育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小中一贯制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日本基础教育的提质增效。以问题为导向的特色学制构建吕鑫源冯永刚王永丽作者简介院吕鑫源袁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渊济南袁 250014冤曰冯永刚袁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尧教授渊济南袁 250014冤曰王永丽袁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研究处

2、渊北京袁 100816冤基金项目院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教育管理与决策研究服务专项2022年度委托课题野基础教育学制变革管理及其发展趋势研究冶 渊编号院 MOE-CIEM-2022020冤摘要院近现代日本基础教育学制变革缘起于明治维新时期袁成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遥在野六三三冶学制体系的大前提之下袁日本基于本国的特殊国情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促进基础教育阶段学制的优化与发展院为推进小初衔接袁解决野初一鸿沟冶等问题袁日本实施了小中一贯制袁并尝试在小中一贯校探索多元化的学段划分方式曰为助力教育的自由化发展袁日本于部分地区施行了灵活多样的中小学择校制度曰为配合天才教育政策的落地袁日本亦着手实施了超级理

3、科高中项目和高中提前毕业机制遥通过一系列举措袁日本走出了一条特色化的学制改革路径遥关键词院日本曰基础教育曰学制曰小中一贯制曰择校制度中图分类号院 G51文献标志码院 ADOI院 10.3969/j.issn.1672-1128.2023.07.0022023 年第 07 期总第 355 期基础教育参考BASIC EDUCATION REVIEWNo.07 2023General No.35516一、近现代日本基础教育学制的历史梳理(一)明治维新至二战时期的基础教育学制变革十九世纪后半叶,日本的封建制度趋于瓦解,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得到孕育并破土而出,实施了自上而下的带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即“明治维新”。在此背景下,日本也开始了一系列的学制探索。1872 年,日本颁布 学制令 ,规定儿童 6 岁入学,小学阶段八年,分下上两等,每等各四年,实施义务教育1。其中下等小学实行免费制,上等小学实行收费制。学制令 颁布后,日本各地开始普遍开设洋式学堂,到 1875 年,各类型的小学有 24303 所2。学制令 还要求设立六年制的中等学校,但此时的中等学校学制年限不一,发展较为缓慢。同时,由于日本经济发展欠佳,教育普及程度不高,导致 学制令 所规定的学制年限超出了当时的国力,且在实施过程中带有明显的中央集权色彩3。为解决这一境况,明治政府又颁布了更为务实的 小学校令 和 中学校令 ,其主

5、要内容见表 1。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初等教育与中等教育皆取得长足发展。据统计,1873 年,日本初等义务教育入学率仅为 28%,到 1891 年猛增至 50.3%,1907 年则达到 97.3%4;中等教育体系亦构筑完成,主要包括普通中学(寻常中学与高级中学)、中等技术学校和女子中学。此学制体系一直延续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二)二战后至今的基础教育学制转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开始实施“和平建国”政策。二战后日本的改革最初在盟军司令部的敦促下进行,首先开始的是经济兴邦战略,为了配合经济的发展,日本承袭了教育优先的传统思路,构建了新的教育发展策略。教育基本法 和 学校教育法 被视为日本教育史上划

6、时代的教育文献,为战后日本教育的系统化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1947 年的教育基本法 规定,全体国民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教育机会均等,男女同校。同年颁布的 学校教育法 规定采用“六三三”单轨学制,并将小学和初中规定为义务教育阶段;儿童要在 6 岁时入学,一律实行男女同校制度,全力保证男女儿童教育机会均等;高级中学以实行普通教育和专门教育为目的5。依据课程类型,高中分为综合制高中和单科制高中两大类别;依据就学时间,表 1 小学校令 中学校令 的基本内容法令基本内容叶小学校令曳小学年限为八年袁寻常小学修业四年袁实施免费义务教育曰高级小学修业四年袁实施收费制遥在一些贫困地区设三年制简易小学遥叶中学

7、校令曳中学类型分为寻常中学与高级中学两种袁前者修业时间为五年袁由地方设置并管理袁每府县设立一所袁属于普通教育学校曰后者修业两年袁每学区设一所袁属于大学预科性质袁直接接受文部大臣的领导遥以问题为导向的特色学制构建日本基础教育学制研究172023 年第 7 期基础教育参考有全日制高中和定时制高中两类。定时制高中与全日制高中的课程相同,且毕业之后可以进入大学学习。至此,日本的现行学制体系趋于成型,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的基础教育学制体系接轨于世界主流学制,并一直延续至今。表 2 为近现代日本重要节点的基础教育学制情况。二、日本现行基础教育学制的特点分析虽然“六三三”单轨学制与世界主流学制接轨,

8、但日本仍然以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导向,基于基础教育学制体系和特殊国情,走出了一条具有本国特色、充满探索性的基础教育学制改革路径。(一)为推进小初衔接实施小中一贯制日本自 1947 年以后,一直实施小学、初中分别设置的“六三”制义务教育制度,这种制度下的小学与初中处于“分裂”状态,两者的衔接性和连续性较差。为解决这一问题,日本政府开始着手采取小中一贯制以促进两者的衔接与连续。“初一鸿沟”问题是实施小中一贯制的重要原因。“初一鸿沟”是指学生在刚迈入中学阶段时出现的一系列学业落差、心理落差等各种适应性问题。文部科学省 2012 年发布的 平成 23 年度关于学生指导中中小学生问题行动的调查(腋

9、平成23年度生徒指導账摘毡针小中学生瘴問題行動账関展针調査夜)显示,中学一年级的逃学人数约为小学六年级逃学人数的 3 倍6。这可能是因为,日本小学和初中在教学方式、学习环境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导致学生在小升初过程中无法适应新的学习生活,从而出现厌学、逃学、学习成绩下降等一系列问题。此外,相比于“六三三”学制建立之时,日本当前小初学生的生理发育情况尤其是性成熟约提前了两年时间。根据日本文部科学省的调查,基于同一学年,2000 年的学生身高、体重发育情况比 1970 年的学生大约早了两到三年7。这表明,过去的学段划分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难以满足当前学生的现实教育需求。表 2日本近现代重要节点的基础教育

10、学制情况教育阶段1872年叶学制令曳颁布后的基础教育学制1886年叶小学校令曳和叶中学校令曳颁布后的基础教育学制二战后的基础教育学制幼儿教育阶段4-6岁3-6岁3-6岁初等教育阶段6-14岁渊下等小学四年和上等小学四年冤6-14岁渊寻常小学四年和高级小学四年冤6-12岁普通中等教育阶段14-20岁渊下等中学三年和上等中学三年冤14-20岁渊寻常中学四年和高级中学四年冤12-18岁渊初级中学三年和高级中学三年冤18基于对“初一鸿沟”问题以及“六三三”学制的反思,日本政府开始着手实施小中一贯制。这一制度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大范围设立小中一贯校。基于日本教育再生会议的三次教育改革报告,日本将推

11、进小中一贯制作为基础教育学制改革的关键内容。在教育改革报告的影响下,各地开始着手建立中小学九年一贯制学校,东京都品川区、奈良县御所市、熊本县富合町(现熊本市)、宫城县登沢米市、京都市、奈良市、金市、大阪府池田市纷纷成为“小中一贯制教育特区”8。小中一贯校虽然在实施中表现出诸多形态,但总体可以分成“设施一体型”和“设施分离型”两类9。其基本情况见表 3 所示。二是灵活划分学段。为解决“六三三”学制与学生的发展阶段“失调问题”,保证小学与初中的顺利衔接,日本实施小中一贯制的学校采用灵活化学段划分,包括“四三二”“四五”“五二二”等划分方式。具体而言,“四三二”方式把义务教育分为相互衔接的三个阶段:

12、四年前期,三年中期,两年后期,每个时期任务不同。前期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习得基本知识或者获取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中期教育将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年龄特点给予学生个性化、差异化的学习指导,保证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并采取各种举措助力学生由前期至后期的顺利过渡;后期则主要培育学生的个性与生存能力。这一学段划分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彰显出九年义务教育的一贯性,并逐渐演化成为日本小初一贯制改革中学段划分的典型方式。“四五”学段划分方式即在一到四年级主要教授学生基础性的知识与技能,并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在五至九年级重点关注学生的思维、表达、个性等的发展。这种学段划分方式亦关注不同年龄阶段和发展

13、阶段学生的特点,并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学生于初中阶段的学习,使他们有更多时间去消化难度更大、要求更高的知识,进而提升学力。除这两种学段划分方式外,熊本县产山村主要采用“五二二”学段,宫城县登米市则主要采用“三四二”学段。总的表 3“设施一体型”小中一贯校和“设施分离型”小中一贯校的基本情况野设施一体型冶小中一贯校野设施分离型冶小中一贯校基本概念基于同一校舍袁基础设施尧组织机构尧运营方式均为一体的小中一贯制教育不改变原有的基础设施以及组织结构袁通过促进相邻学校教师尧职工尧学生的合作来实施的小中一贯制教育具体实施方法组织运营以及对于教师和学生管理都是由同一校长领导在保持自身的现有状态和办学特色的基础

14、上袁采用野一中学衔接一小学冶或者野一中学衔接多所小学冶的实施形式袁并通过野学园冶进行管理遥依据现实状况袁定期开展各种校内活动以促进教师之间尧师生之间尧生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袁增加各主体之间的了解袁进而提升衔接的质量实施地区东京都品川区东京都的三鹰市独特优势利于师生交流充分利用原有资源袁有效节省财政投入袁操作性和可行性较强以问题为导向的特色学制构建日本基础教育学制研究192023 年第 7 期基础教育参考来说,日本各地政府可以根据自身的差异性,自主选择适切的学段划分方式。通过小中一贯校多样化学段划分方式的实施,日本逐渐建立起小中一贯制。在实施效果方面:其一,学生的逃学率明显下降。据“小中一贯教育全

15、国实施状况调查”显示10,在实施小中一贯制教育的地区,初中一年级的逃学率显著下降。尤其是东京都平川区,逃学学生所占的比例远低于日本的平均水平。其二,学生的观念得以扭转。小中一贯制教育改变了学生对待学业和生活的消极态度,强化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规范意识。根据品川区的调查,在实施小中一贯制教育之后,学生遵守学校各种制度的规则意识明显增强10。其三,学生的学力得以提升。相较于传统学校,小中一贯制学校更加注重学生的年龄特点、身心差异、学习能力,并据此编制课程,从而有效提升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总的来说,日本的小中一贯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初一鸿沟”问题,并促进了小中学段的衔接与连续,是日本基于本

16、国国情与学生发展特点的新探索,亦成为日本未来学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二)灵活多样的中小学择校制度择校制度是指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及学生家长具有一定程度的从指定区域公立小学或中学择取学校就读的自由,是学制的基础组成部分。而基于日本中小学择校制度的多元化与特色化,其在推进过程中表征出诸多探索经验。日本择校制度的发展并非一路畅通。从二战之后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日本教育制度带有明显的集权主义色彩,国家对教育的各个方面做出详细且严格的规定,以保证日本学生受教育权利的平等。“集权”在择校制度上的体现就是“通学区域制度”,即将学生可以选择的学校限制在通学区域内,并对学校的变更做出严格规定。学生除校园欺凌、

17、拒绝上学、家庭破裂等“充足的理由”外,不能变更学校。若学生不愿或不能就读于政府所规定的学校,就只能去上其他为数不多的公立或者私立学校。随着日本教育的多样化、自由化发展以及社会各界对于教育水平要求的提升,“中央集权”的教育制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诟病。为改变这一境况,临时教育审议会(臨時教育審議会)在 1980 年提出“教育自由化”的改革方法,其中的关键内容“教育选择的自由”,也为后来择校制度的推进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此后,行政改革委员会(行政改革委員会)在 1996 年提出了“选择学校的弹性化”。2000 年,东京都品川区成为日本境内第一个采取择校制度的地区,其实施与产生效果对后续择校制度的推进

18、产生了极大影响。2003 年,基于文部科学省的通知,择校制度开始在日本全国范围内推广。2005 年,关于经济财政运营和结构改革的基本方针 2005 (腋経済財政運営杖構造改革账関展针基本方針2005夜)提出,“关于择校制度,促进符合地域实情的导入,谋求在全国范围内普及。”11日本的择校制度并非“一刀切”,而是由地方教育委员会依据各地情况进行选择。根据文20部科学省的调查,日本境内可以采取的择校形式主要包含以下五种:一是自由选择制,即可以在该市(东京都为区或下辖市)町村内的所有学校中选择希望就学的学校;二是街区选择制,即将市町村划分为街区,在街区内选择希望就学的学校;三是邻接区域选择制,即保留原

19、来的学区,在邻接区域内选择希望就学的学校;四是特认校制,即保留原来的学区,对于特定的学校不论学区,来自该市町村内任何地方的学生都可以就读;五是特定地域选择制,保留原来的学区,认可特定地域内的居民从其他地域选择学校12。根据调查显示,实施择校制度的学校最普遍采用的是自由选择制。以东京都为例,自由选择制的实施方式如图 1 所示。东京都学生的择校就学方式基本可以分为两类。基于学生以及学生家长仅能够对一所学校提出申请这一前提,如果学生的志愿学校与政府所指定的学校相统一,那么学生可以直接到指定学校就读,但如果学生或学生家长不愿意选择指定学校,需要通过以下环节向志愿学校提出申请,若指定学校认可这一申请且学

20、生的数量没有超过定员上限,学生就可以到志愿学校就读;若学校认可这一申请,但学生人数已经多于定员上限,就需要通过公开抽选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筛选。基于摇号的结果,抽中的学生可以到志愿学校就读;没有抽中的学生还有一次补选的机会,若仍然没有选上,就只能在指定学校就学;若学生的申请未能被志愿学校认可,学生也只能在学区内指定学校学习。可见东京都择校制度的重要特点:一是学生及学生家长仅能对一所志愿学校提出申请;二是每个学校应在择校之前公开自己的定员人数;三是保证每位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四是在很大程度上尊重了学生和家长意愿,且保证了学生前往学区指定学校就读的优先权。图 1东京都自由选择制的实施方式13以问题为导

21、向的特色学制构建日本基础教育学制研究212023 年第 7 期基础教育参考一方面,日本通过灵活多样的择校制度,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同时,各级教育委员会可以依据地方差异选择是否采用择校制度,如何实施择校制度,并根据效果不断调整自身择校制度的推进形式,这使得择校制度更加符合各地区现实需要;另一方面,日本的择校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公开透明。每所学校都需要提前公开定员人数,若申请人数超过了定员上限,需要通过公开摇号的方式进行筛选。摇号过程被严格监督,从而保证公平性。择校制度全过程环环相扣,区教委领导或学校领导都没有任何行使特权的机会。即便学生没有申请到自己的志愿学校,也能去往学区内

22、指定学校进行学习,保证了学生及学生家长的选择权以及每位学生受教育机会的平等。但择校制度在日本仍然存在一定的争议。择校制度的支持者强调,择校制度能够刺激公立学校的发展,产生“优胜劣汰”的效应14;但反对者则认为择校制度可能会引发“学校的序列化”等危机15。此外,还可能产生以下问题:一是对学生而言,学校离家较远,可能存在交通问题和安全风险;二是对家长而言,孩子学习和生活的环境较为陌生,可能会引发家长新的担忧;三是对教师而言,择校制度可能给教师的家访带来困难,从而增加了额外工作时间16;四是对学校而言,为公立中小学引入一定的竞争因素,将压力转变为改革的动力17,但可能会导致学校间的差距不断扩大,产生

23、优劣排序的问题;五是对于地域人际关系而言,家庭与学校的脱离可能会引发家庭、学校和社区之间的关联及合作日益减弱。(三)配合天才教育政策实施提前毕业机制随着天才教育的纵深发展,日本亦对基础教育学制进行了一系列变革。其中,“超级科学高中”项目是天才教育背景下十分重要的一项举措。有日本学者认为,“超级科学高中”是日本天才教育充实的范例18。具言之,文部科学省将一部分理科性质的高中指定为“超级理科高中”,并对这些高中的学生实施区别于普通教育的天才教育。日本天才教育背景下的“超级理科高中”,从培育理工科人才着手,至今已经延续 20 多年,尽管在公平性方面存在一定争议,但其对于学生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

24、及团队协助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都具有有效的促进作用19。为配合天才教育的实施,日本政府通过高中提前毕业助力人才培养的连续化。2002 年,文部科省实施“提前毕业机制”,即让一部分能力非凡的高中生提前半年或一年毕业。“提前毕业机制”的实施,具备以下三个优势:其一,高中生提前半年或者一年毕业后,将获得更多时间去抉择是升入国内大学还是去海外留学;其二,能有效衔接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使学生有更多时间去了解和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节奏;其三,使能力出众的高中生有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以培养兴趣和各项技能。另外,“提前毕业机制”还能有效弥补大学提前入学的不足20。但是,也有一些人认为这一政策可能弱化高

25、中阶段对于基础教育的学习,或对教育平等产生影响,因此“提前毕业机制”目前在日本的应用范围较小。综上所述,日本天才教育背景下的学制变革主要集中于高中,目的是通过提升高中教育质22量,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供基础支撑。三、日本基础教育学制存在的问题基于“六三三”基础教育学制,日本走出了一条多元、灵活、特色化的学制改革路径。不难发现,日本的每一次学制改革都与本国的国情背景密切关联。具言之,囿于“六三三”学制背景之下小学与中学的“分裂”问题,日本着手实施了小中一贯制教育;为应对“集权化”择校制度导致的弊病,日本采取了灵活多样的中小学择校制度;而为了配合高精尖人才的培育,日本实施了超级理科高中项目和高中提

26、前毕业机制。但不可否认的是,日本的基础教育学制体系亦存在问题。比如,日本各地方政府对于学制的抉择具有较大的自主权,由此,各地区之间的学制实施差异可能会阻滞国家学制政策的落实,从而不利于日本整体层面基础教育学制的优化与推进;一贯制的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校管理困难及教师压力等。参考文献院1文部科学省.学制百年史窑近代教育制度瘴創始EB/OL.(2009-04-15)2023-03-07.https:/www.mext.go.jp/b_menu/hakusho/html/others/detail/1317567.htm2日日本国立教育研究所.教育与日本现代化M.张渭诚,等,译.北京:教育科学

27、出版社,1980:附录.3吴文侃,杨汉清.比较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158.4吴式颖,等.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272.5文部科学省.学校教育法渊昭和二十二年三月二十九日法律第二十六号冤EB/OL.(2009-04-15)2023-03-07.https:/www.mext.go.jp/b_menu/hakusho/html/others/detail/1317990.htm.6赤鹿弘和.中l 之帚置终账関展针研究一小中連携窑一貫教育瘴闸贞方镇中心账辗掌EB/OL.(2010-02-08)2023-03-07.https:/ 年第 7 期基础教育

28、参考Construction of Problem-oriented Characteristic School System:A Research of Japan爷s Basic Education School SystemLV Xinyuan1FENG Yonggang1WANG Yongli2渊1.Faculty of Education,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Jinan 250014;2.Research Division,Center for Educat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of the Ministry of E

29、ducation,P.R.China,Beijing 100816冤Abstract:The reform of the school system of basic education in modern Japan originated from the Meiji Restorationperiod and took shape after World War II.Under the premise of the 野633冶 school system,Japan has carried out a series ofmeasures to promote the optimizati

30、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chool system in the basic education stage based on its ownspecial national conditions.To promot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nd solve problems such as the野Junior Grade 1 Gap冶,Japan has implemented nine-year system,and attempted to explore diversif

31、ied ways of dividingacademic stage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to promote the liberalization of education,Japan has implemented flexibleand diverse school selection systems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some regions;to comply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talent education policies,Japan has

32、 also initiate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uper Science High School project and the earlygraduation mechanism for high schools.On this basis,Japan has embarked on a distinctive path of school system reform.Keywords:Japan;Basic education;School system;Consistent system of primary and junior middle sc

33、hool;Schoolselection system渊责任编辑 姚力宁校对 郭向和冤2019/b_menu/shingi/chukyo/chukyo3/038/siryo/attach/1286200.htm.17严圣禾.解读日本的择校N.光明日报,2012-06-09(5).18Keio University.Should Japan Introduce Gifted and Talented Education to its Educational SystemEB/OL.(2009-09-01)2023-03-07.http:/www.flang.keio.ac.jp/webfile/AWC/AWC2009/09_UF_TY.pdf.19李建民.从隐性到显性:日本英才教育政策及实践路径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8(1):30-36.20冯萌萌,谢岩枫,韩洋,等.重视理科与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要要要日本天才儿童教育研究J.基础教育参考,2023(2):14-23.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