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离心式冷冻机维护检修规程文件编号(No.):ME-SOP-16第 15 页 共 15 页文件编号(No.):ME-SOP-16离心式冷冻机维护检修规程版次Version制/修订日期Edit/Revise date制/修订人Edited/Revised by审核Checked by批准Approved byV1.01.总则1.1本规程适用于YK系列,离心式R-134a单冷型冷水机组对同类离心式冷冻压缩机,维护、检修、也可参考执行。1.2 YKR-134a单冷型离心式冷水机组主要部分:压缩机、电动机、油槽、润滑系统、蒸发器、冷凝器可用微电脑自控和部分人工控制电机驱动增速口间接驱动压缩机运行。表1模
2、拟输入量范围模拟输入量英制单位范围公制单位范围最小最大单位最小最大单位冷冻水出水温度0.082.0-17.727.7冷冻水回水温度0.094.1-17.734.5冷却水出水温度8.0133.5-13.356.3冷却水回水温度8.0133.5-13.356.3蒸发器内制冷剂温度(供选)0.0126.1-17.752.3压缩机排气温度31.8226.3-0.1107.9润滑油温度31.8226.3-0.1107.9冷凝压力(R22和R134a)0.0315.0PSIG0.02172.4KPAG冷凝温度(R22)-122.1130.9-85.654.9冷凝温度(R134a)-98.7160.1-72
3、.671.7蒸发压力(R22-水)49.4128.8PSIG340.6888. 2KPAG蒸发压力(R22-盐水)25.0100.0PSIG172.4689.6KPAG蒸发压力(R134a)5.577.4PSIG37.9533.7KPAG蒸发温度(R22-水)13.067.0-10.519.4蒸发温度(R22-盐水)-18.051.4-27.710.7蒸发温度(R134a)-44.964.7-42.718.1润滑油箱压力(R22)23.2271.8PSIG160.01874.4KPAG润滑油箱压力(R134a)0.0315.0PSIG0.02172.4KPAG油泵压力(R22和R134a)0.
4、0315.0PSIG0.02172.4KPAG高速止推轴承位置8.099.0-7.1148.8高速止推轴承排油温度19.1300.0-7.1148.8制冷剂液位0.0100.0%0.0100.0%竖管处制冷剂温度0.0121.7-17.749.8注:饱和温度是计算值。如果用来计算的压力超出限值范围,这里将显示。2完好标准2.1零部件2.1.1主、辅机零部件完整齐全,质量符合技术要求。2.1.2各部配合、安装间隙均符合要求,转子跳量,轴向窜动量不超出规定。2.1.3仪表、计量器具、信号、联锁和各种安全装置,自动调节装置按期校验,达到齐全、完整、灵敏、准确。微电脑控制准确无误。2.1.4基础、机座
5、稳固可靠,地脚螺栓和各部螺栓紧固、齐全、规格统一,螺纹外露1至3扣,符合技术要求。2.1.5管线、管件、阀门、支架等安装合理,牢固完整、标志分明,符合技术要求。2.1.6防腐、保温层完整无损标志分明,符合技术要求。2.2运行性能2.2.1油路畅通,润滑良好,油质、油位、油压、油温符合规定。2.2.2运转平稳,无松动,杂音及不正常振动等现象。2.2.3各部温度,压力、转速、流量、电流等运行参数符合规程要求。2.2.4生产能力达到名牌出力中查定能力。2.3技术资料2.3.1设备图样、说明书、易损零、配件图、设备运行记录、验收记录及有关档案齐全。2.3.2各种资料的内容完整、准确。2.3.3有关档案
6、资料应按时填写、归纳整理。2.4设备环境2.4.1设备清洁,外表无灰尘,无油垢、无异物,基础、底痤和环境整洁,无积水、油垢等,做到:沟见底、轴见光、设备见本色。3设备维护保养3.1设备维护3.1.1操作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启动、运转与停车,并作好运转记录,做到齐全、准确、整洁(每2小时检查一次)。3.1.2操作人员严格检查、主机、辅机信号,联锁装置及微电脑、仪表是否灵敏可靠(操作人员每2小时检查一次并进行操作,维修技术人员要求每天检查一次)。3.1.3每天执行润滑油管理制度合理使用和管理润滑油,并按照约定指定润滑油和要求,每天严格检查微电脑控制中心的显示,如果压缩机处于运行状态检查系统界面中心轴
7、承,油垢同时检查油柱中油位,运行状态于上下视油柱之间1/2以上,必要时添加或放掉一些润滑油。3.1.4检查冷凝器、冷却水的进出口温度和压力,并与设定值相比较,从系统界面上就可以查出冷却水的温度(工艺操作人员每2小时检查一次超出范围进行调正)。3.1.5检查系统界面中的冷冻水进出口温度和蒸发压力,并与设计值相比较(工艺操作人员2小时检查一次并进行调整)。3.1.6检查系统界面中的冷凝温度和蒸发压力并与设计值相比较(工艺操作人员每2小时检查一次并进行调整)。3.1.7检查系统界面中的压缩机排汽温度,正常运行排汽温度不应该超过104(工艺操作人员每2小时检查一次)。3.1.8检查系统界面中的压缩机电
8、机电流。3.1.9检查冷却器使热管是否有脏堵或垢的现象(冷凝器的制冷剂出口温度与冷却水出口温度差不应比新机组的高出2.2)。3.1.10每周检查制冷剂的充注(参见检查制冷剂的充注)。3.1.11每季按情况润滑油的化学分析。3.1.12检查及更换3.1.12.1更换和检查压缩机油滤器及附件,以保持油压正常运行和机械杂质含量不超标。3.1.12.2回油系统更换干燥器检查喷的管嘴,是否有异物。3.1.13回油系统3.1.13.1更换干燥器。3.1.13.2检查喷射器的管嘴是否有异物。3.1.13.3检查润滑油,必要时作分析。3.1.13.4必要时每年更换一次润滑油。3.1.14蒸发器和冷凝器3.1.
9、14.1检查和清洁水过滤器。3.1.14.2按要求检查和清洁管路。3.1.14.3检查端板。3.1.14.4及时消除跑冒滴漏。3.1.14.5回油系统畅通,保证油槽油位,开机后油槽保持23以上的恒定油位。3.2干燥器更换3.2.1关闭冷却器气体管路、转子支座、回油管和干燥器进口处阀门。3.2.2拆除干燥器。3.2.3安装新的干燥器。3.2.4打开冷凝器阀门,对干燥器接头进行检漏。3.2.5打开干燥器所有阀门,使制冷剂液体经干燥器、冷却器、蒸发器及喷射器。3.3添加润滑油3.3.1约克R134a型压缩机,标准充油量为75.7升。离心式压缩机油桶必须封闭。3.3.2压缩机油位必须保持在油槽试镜的中
10、间,如果低于中间就必须添加润滑油,加油要用约克加油泵。3.3.3将机组停止运行。3.3.4将加油泵的入口插在洁净的油桶中,出口端与油槽端盖上的加油阀相连。先抽几下油泵,将加油阀中的空气赶走,然后与接头相连。3.3.5打开加油阀,将油泵人系统,并到压缩机油槽内,直到油位在油槽试镜23部位为止,关闭加油阀,断开手动加油泵。3.3.6加油完毕后接通启动器电源,使加热器通电,降低润滑油中制冷剂含量。3.3.7首次充油后,要人工启动油泵,使润滑油充满油路、冷却器和过滤器,并添加润滑油,保证正常油位。3.4常见故障处理方法常见故障见表2。表2 常见故障表故障可能的原因故障排除1、现象:排气压力过高冷凝器的
11、液体制冷剂出口温度与冷却水出口温度的温差超出正常范围冷凝器中有空气排气压力过高冷凝器传热管太脏工结垢。清洁冷凝器传热管,检查水质冷却水温度过高降低冷却水的进口温度(检查冷却塔和水系统)冷却水的进、出口温庆功超出正常范围,但蒸发压力正常冷却水流量不够增大冷却水流量2、现象:吸气压力过低蒸发器的冷冻水出口温度与制冷剂进口温度的温差超出正常范围,同时排气温度过高制冷剂充注不足对系统检漏,并添加制冷剂可变节流孔板流孔堵塞清除堵塞蒸发器的冷冻水出口温度与制冷剂进口温度的温差超出正常范围,同时排气温度正常蒸发器传热管太脏或堵塞清除堵塞冷冻水温度过低,同时电机电流过小。跟系统容量相比,负荷不足检查导流叶片电
12、机的运行和低水温切设定值3、现象:蒸发压力过高冷冻水温度过高导流叶片未能打开。检查导流叶片电机的定位电路系统过载。确保叶片全部打开(不要让电机过载),直到负荷降低为止4、现象:按下系统启动键后,油压尚未建立控制中心上显示的油压过低,压缩机不能启动油泵后转检查油泵的转向(检查电路接线)油泵不转检查油泵的接线,按下油泵启动器(装在冷凝器筒体上)的手动复位5、现象:压缩机启动、油压正常,油压短时间波动,然后压缩机因油压切断值而停机。油压正常,短时间波动,然后压缩机因油压切断值而停机,会显示出油压过低的存在不正常的启动情况,如:因系统压力下降,导致油槽和油管中出现泡沫将压缩机中的润滑油排掉,然后加新油
13、(参见“添加润滑油”)油加热器烧毁更换油加热器。6、现象:当油泵运行时,油压异常地高没油泵运行时,按下油压显示键,被监控压异常地高高油压传感器失灵,泄压阀失调更换高/低油压传感器,调节外部泄压阀7、现象:油泵出现振动或发出噪音按下油压显示键时,油泵有时出现振动或发出异常噪音注意:当油泵缺油运行时,就会出现振动的情况,并且特别吵缺油,油位不及泵的入口位置检查供油和油管路的情况8、现象;油压逐渐下降(靠观察每日记录表的信息得知)。按下油压显示键时,油压降至压缩机刚启油过滤器在脏更换油过滤器轴承磨损严重检查压缩机9、现象:回油系统停止从油/制冷剂中取样油/制冷涌返回回油系统的干燥过滤器太脏更换油干燥
14、过滤器回油系统的喷射器堵塞检查喷嘴是否脏堵,用清洗剂将其清洗或更换10、现象:油泵未能输出油压当油泵运行时,按下油压显示键,无油压显示油压传感器失灵接线/连接器故障更换油压传感器11、现象:油泵功率下降油泵功率下降油泵 端隙过大、泵零件磨损检查和更换磨损件油泵进口部分堵塞检查油泵进口处是否堵塞3.5系统的正常停机和紧急停机3.5.1冷水机组具有正常停机和紧急停机的功能,以保护机组在运行时免受破坏。因此,应当清楚系统在某些压力和温度下,会因控制器的动作而自动停机,比如:温度过高、温度过低、压力过高或过低等。紧急停机要求操作人员在重新开机之前将控制中心手动复位。3.5.2紧急停机 恒速驱动。蒸发器
15、压力过低蒸发器压力传感器或出水温度探头蒸发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冷凝器高压保护触点断开冷凝器压力过高冷凝器压力传感器超出量程3.5.3辅助安全停机触点闭合排气温度过高排气温度过低润滑油温度过高润滑油压差过小润滑油压差过大润滑油油泵压力传感器超出量程润滑油油槽压力传感器超出量程润滑油压差校准润滑油变速泵未达到压力设定值3.5.4控制中心断电电机或启动器电流不平衡止推轴承位置传感器间隙止推轴承位置传感器超出范围止推轴承油温过高止推轴承油温传感器软件狗软件重新启动3.5.5变速驱动VSD停机请求故障数据VSD停机触点断开VSD电机电流过载105%VSDA相转换器散热温度过高VSDB相转换器散热温度
16、过高VSDC相转换器散热温度过高VSD转换器散热温度过高3.5.6预先充电闭锁谐波滤器散热温度过高谐波滤器总需求失真过高如果泠水组是正常停机,等停机结束时,机组能自动启动。正常停机无需操作人员在重新开机之前将控制中心手动复位。3.5.7正常停机恒速驱动多机组启停触点断开系统启停触点断开润滑油温差过低润滑油温度过低3.5.8控制中心断电冷冻水出水温度过低冷冻水出水水流开关断开电机控制器触点断开电机控制器电流损耗3.6关机3.6.1可以对微电脑控制中心编程,使机组按要求来自动开机和关机(一天最多一次)。3.6.2按下压缩机停机/复位开关,压缩机将自动停机工作。油泵在整个惯性停机阶段将继续运行,然后
17、自动停止。3.6.3断开冷冻水泵(如果未与微电脑控制中心连上,它将随油泵一起自动断开),水泵触点的实际行动取决于微处理器板J54线的位置。3.6.4断开冷却塔风机的开关。3.6.5关机时,压缩机油槽加热器(恒温控制)通电。3.7长时间停机3.7.1如果泠水机组要作长时间停机(例如在冬季),应用检漏仪对系统所有的接头进行检漏。若查出任何泄漏的话,应该修补,然后才能让机组作较长时间停机。3.7.3在长期闲置期间,应定期检测系统的密封性。3.7.4如果在系统闲置期间,达到冰点温度,应仔细将冷却塔、冷凝器、冷却水泵、冷冻水系统、冷冻水泵和盘管中的水放掉。3.7.5打开蒸发器和冷凝器水室的放水管,彻底将
18、水排干(对于变速驱动器装置,要将水冷系统中水排干,对于固态启动器,要将启动器冷回路中的水排干)。3.7.6在设置界面,让时钟失效,这样可以保存电池。3.7.7断开通往压缩机电机、冷却水泵和冷冻水泵的主断路开关。断开控制中心的115V电路。4检修4.1检修周期见表3。表3 检修周期检修类别小 修中 修大 修检修周期(月)312244.2检修内容4.2.1小修4.2.1.2检修看清情况油总器。4.2.1.3消除机组、管道阀门的接头等处跑、冒、滴、漏。4.2.1.4紧固已松动的部位。4.2.1.5取油柱机油化验机油的成份和指标。4.2.1.6主要仪表和微电脑出现,因传感器不灵敏的急性问题校核处理。4
19、.2.1.7消除日常检查中的缺陷。4.2.2中修4.2.2.1包括小修内容。4.2.2.2轴承解体检查(轴承间隙大更换)紧办各质量。4.2.2.3检查,轴承的未建设、园柱设、并进行损伤。4.2.2.4检查更换低、高建机械密封。4.2.2.5检查清洗联轴器。4.2.2.6复查对中。4.2.2.7鉴定转子振动轴位移等检查较正传感器及仪表等。4.2.2.8检查油机、油泵、油加温及冷却度,对有问题并进行处理。4.2.2.9检查清理增速器、轴承、齿轮、啮合、油封等。4.2.2.10清扫检查电动机(电仪人员施实)。4.2.3大修4.2.3.1包括中小修内容。4.2.3.2对蒸发器、冷凝器、管程及壳程、管道
20、阀门等进行严格压力检查,必要时进行操作检查。视损坏情况进行部件更换。4.2.3.3本设备在压力试验和检查,管道检漏,真空干燥,严格按照约光的要求,检查情况出现的问题,要进行修补或更换。4.2.3.4检查测量转子各部何形状和位置,误差并探伤,视损坏情况,更换叶轮、轮套、机械密封,轴瓦、主轴或整个转子。4.2.3.5检查机组润滑系统,油泵解体、油污清洗,更换润滑油,各部件视损坏情况进行更换。4.2.3.6关键坚固罗栓100%磁探,必要时更换。4.2.3.7检查基础有无开裂,剥落、下沉、倾斜等现象并进行处理。4.2.4事后维修当机组因异常情况或联锁动作,停车并发生损坏时,应根据其损坏程度及系统的综合
21、情况确定检查修理的内容及深度。5离心式冷冻机检修的方法及质量标准5.1机器解体扣道德检查转子、叶轮有无损坏,叶轮的环及各部密封有无损坏,转子及思瓦等情况是否有无油污和汽流冲刷、磨损痕迹。5.1.2检查转子、轴承轴压、止推环、止推套环轴承,低速齿轮、后轴承、主轴颈和止推轴承、小齿轮轴轴承、高速轴封、低速轴封、寻流叶片,当各部件的配合间隙是否符合(见表4),约克厂家有关资料、图纸的要求,不符合要求视损坏情况进行更换。 表4 各部件的配合间隙 单位:mm部 位径向尺寸直径间隙备 注轴与压轴、轴承间隙800.15-0.21100-1250.20-0.30150-1750.25-0.35轴承与支撑轴体间
22、紧力002-005叶轮内孔与轴( )D/1000止推轴承轴向总间隙0.1-0.15部 位径向尺寸径向跳动端面圆跳动粗糙度轴颈及测振点801500.0100.0150.8止推盘外缘801500.0100.0151.6轴承密封低密封1002500.0200.0301.6机械密封处轴颈0.0100.8叶轮、轮盖密封高速密封0.0200.0301.6叶轮轮盖进口外缘2003000.80.101.6叶轮外缘4007000.1000.1500.150.201.6膜片联轴器的轴段0.0100.8膜片联轴器半联轴器颈外缘0.0150.16注:转工轴颈圆柱设0.01mm的轴体直线设0.02mm 。5.1.3修复
23、或新换叶轮轴与叶轮,首先要测量各轴尺寸,可达到图纸要求并做动平衡,动平衡精度按JB3330G2.5-1。5.2轴承5.2.1支撑轴承5.2.1.1支撑轴承其数值应符合其规程5.1.2的要求,若间隙至小园区轴承可修巴底合金(刮研量大于0.05mm的应机加工),间隙大应予换新,换新换旧应记好先后顺序。5.2.1.2承轴各部件应无裂纹和损作曲,巴氏合金粘合度好,(用木锤击轴承体,无哑声,煤油渗透度合格)表面光滑无剥落,气孔、裂纹、烧灼、碾压、拉毛,划痕和偏磨等缺陷否则应予换新。5.2.1.3可倾区轴承与轴颈似接触面积应大于80%,圆压轴承应在下半轴承下方60-90的范围内均接触,接触面积达75%以上
24、。5.2.1.4可倾瓦块与轴承体接触面应光滑、无磨损,防转销钉与瓦块上的销孔无磨损,憋劲及顶起现象,瓦块摆动灵活。5.2.1.5轴承体中分面应密合,无错口,定位销无松动。轴承体安装后,下半轴承中分面两侧与轴承座中分面平齐,内圆无错口,用0.03mm塞尺在中分面任何部位不得塞入,轴承体在轴承座内接触均匀且接触面积大于80%。5.2.1.6轴承座、轴承体上的油也应吻合,油路应畅通。5.2.2止推轴承5.2.2.1检查推力瓦块,基环及上、下水准块应无毛刺、裂纹和损伤,基环上磨痕深度不大于0.12mm。相互接触处光滑无凹坑、压痕、定位螺丝无松动,支承销与相应的水准块销孔无磨损和卡涩,瓦块应摆动自如。5
25、.2.2.2巴氏合金应无严重磨损、变形、裂纹和脱开等缺陷,着色法检查单个瓦块与推力盘接触面积应大于70%且分布均匀,同组瓦块各块厚度差不大于0.01mm。5.2.2.3油封环轴向端面应平整,内孔无磨损、裂纹等缺陷。油封环外径与外盖凹槽应有0.5mm以上的径向间隙。5.2.2.4装上止推轴承后用推轴法检查止推间隙,并调整垫片,垫片要求平整,各处厚度差不大于0.01mm,数量不超过2片。5.2.2.5轴承压盖密封应贴合严密,油路应畅通。5.3机械密封5.3.1机械密封组件应符合下述技术要求:a.动、静环接触端面粗糙度,平面度0.3-0.6m,用平晶检查为一个光带,无划痕、裂纹等缺陷,动环厚度偏差小
26、于5m。动、静环两接触端面圆跳动为5.8m;b.弹簧无损伤,弹性应一致,同一机械密封中各弹簧自由高度的差小于0.4mm;c.所有“O”形环应无压扁、扭曲、毛边、裂纹、缺肉等缺陷,且弹性良好,装配后不过松过紧。“O”形环与静环配合要无晃动且有张力,压缩静环后将手放开,环应能缓缓升起;d.轴颈(或轴套)表面粗糙度及径向跳动应符合本规程5.1.3的要求。密封腔内壁及密端盖内表面应无毛刺、沟痕等缺陷。机械密内侧迷宫密封齿应无卷曲、掉肉、偏磨或超差。5.3.2拆装机械密封应小心,严禁敲打,以免损坏密封元件。应将轴检定中心不使静环受压,要用拉出器将密封组件拉出器应兼顾两端的机械密封。5.3.3各元件必须清
27、洗干净,动静环端面,用于干净柔软似光脂、纱布或电力“O”形环原则上每折一次都要更换。5.3.4机械密封装入后,未紧压盖应先在动静环接触端面滴几滴粘液机械油或汽轮机油,但不得窜动轮子,装入轴承后盘动轮子,应轻松自如。5.4膜片联轴器5.4.1拆卸前,将转子推到工作止推面,松脱联轴器一端的螺栓,检查预留热膨胀量有无变化,并复查对中。5.4.2在两关联轴器轮毂和轴上打上标记,并记录垫片位置,每端关联轴器法兰上留两颗螺栓。将挠性件支承好,瑞拆下全部螺栓,拆下的螺栓应成对放好,并作好标记。5.4.3膜片应无划痕、碰伤、锈蚀等缺陷,无损伤有裂纹,变形等严惩损伤的挠性件,应予换新。两关联轴器也应无损探伤合格
28、。5.4.4螺栓孔应无划痕、挤压、变形等缺陷。5.4.5若要拆卸半联轴器,当用加热法拆卸时,火焰应靠近键部位,每处加热时间不超5-10秒。5.4.6半联轴器在锥形轴的推进量不应小于图样规定的数值,一般可按每25.4mm,轴径比图样值大0.0254mm过盈来考虑。5.4.7安装膜片联轴器时,应对准拆卸前所作的标记,并检查预留膨胀间隙是否符合要求。5.4.8拆除联轴器前,应检查机组对中与上次检修后情况比较,也作为本次检修后情况比较的基础。5.5油系统5.5.1油箱5.5.1.1放出器油彻底清洗油箱内部,内壁油漆应不起皮、无剥落,焊缝无裂纹,挡板焊接牢固,各载孔接管处焊缝完好无泄漏。5.5.1.2箱
29、内加热元件完好。5.5.1.3加入新油前应对油全面分析,合格方可使用。加油后应立即封闭油箱。进行真空,按约定阀说明书要求加油。5.5.2油冷却器5.5.2.1抽芯清扫、检查,管子、管板有无腐蚀,泄漏或损坏。检查壳体封头防腐层,锈蚀情况,以及密封处,开孔管,焊缝部位有无泄漏、裂纹或变形。5.5.2.2以1.25倍工作压力作油侧水压试验,保压10-30分钟,应不掉压,无肉眼可见的变形。5.5.2.3管束折流板与外壳的间隙应符合图样要求,“O”形环应无老化,不损伤。5.5.3油过滤器5.5.3.1滤芯应完好无破损,一次性使用的滤芯当阻力降达到报废值时应予更换。5.5.3.2筒体、密封、开孔接管、焊缝
30、、连接过渡部位应无泄漏、裂纹、或变形。5.5.3.3密封元件应不老化,无损伤。5.5.4蓄压器5.5.4.1应严密不漏,试压合格。5.5.4.2开孔接管、密封处、焊缝和连接过渡部位应无泄漏、裂纹和变形。5.5.4.3密封元件应不老化、无损伤。5.5.4.4螺栓应均匀紧固,外部防腐层完好。5.6增速器增(减)还器检修方法与质量标准按有关规程执行。6试车与验收6.1试车前的准备工作6.1.1首先机组按约定厂家说明书中程序要求做系统密封打盾进行密封试验,并且保证24小时无降压。6.1.2打压合格后,再进行真空密封性试漏,并保压48小时(按约定厂家说明书中程序要求进行密封试盾)。6.1.3确认机组,密
31、封试压合格后,油污进行加油。(按约定厂家说明书要求办理)6.1.4进行加氟(数量和加氟程序按约定厂家说明书要求办理)。6.1.5系统微电脑控制、仪表联销系统调试合格后。6.1.6电机与缩机月支开确认压结合实际机转向正确后上好膜片联轴器后,超动或手盘事三压力圈,确认无异常现象后,电器系统送电,工艺伐装备各阀门打开。6.1.7测试工器具(如测速计、测振仪等)装备齐全。6.2试车6.2.1低速试车6.2.2工艺先开蒸发器冷却水循环泵、冷凝器、冷凝水循环泵,右水循环正常,并打开阀门观察机器微电脑界面一切正常后,先用手动电钮起动油泵5分后,压缩机送电开始起动。开车程序要按约克土司说明书开车要求进行。6.
32、2.3随时观察检查,微电脑蚧面、轴承油波、油格温度。油压用听诊器测听是否有异声和振动情况。6.2.4低负荷试车8小时,若各项检查均合格则进入高范围负荷试车(高范围负荷试车按约定厂家说明书进行)。6.2.5在试车过程中,0.5检查界面各项指标,并做好记录。6.2.6高范围负荷连续运行24小时后无问题,各指标合格开始进行验收。6.3验收6.3.1检修质量符合本规程要求,检修记录齐全、准确,单机及联动机试车正常,达到完好标准,满足生产需要,方可验收。6.3.2大修的验收,由设备部门主持,有生产部门人员参加。6.3.3验收合格,按规定办理手续,正式交付生产使用。7维护检修安全注意事项7.1维护安全注意
33、事项7.1.1严禁违章开停车和违章操作。7.1.2严禁使用不合格或变质润滑油。7.1.3严禁在运行中松动或紧固带压部分的螺栓和其它附件。7.1.4转动外露部分必须有安全防护装置,不得在转动部分擦抹设备或检修。7.1.5起吊重物不得在运行设备上方停留。7.1.6临时处理故障,必须办理安全检修任务书,采取可靠安全的措施,并按规定进行审批后方可进行。7.1.7保持现场整洁、畅通,不得存放与设备运行无关的物品。7.2检修安全注意事项7.2.1检修前作好各项准备工作,特别注意检修工器具(包括起重工器具)的检查和安全措施的落实。7.2.2检修前必须按规定程序办理安全检修任务书,电气检修工作票等,要求手续齐
34、全,准确。7.2.3由机组使用单位负责修前的排放、置换、清洗、断电等工作,并设立安全检修作业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要挂“有人检查,禁止合闸”的禁动牌。须上盲板处,应加上盲板,画出盲板分布示意图。此后方可由使用单位与承修单位专人当前办理交出检修手续。7.2.4检修中应严格执行有关安全规章制度,做到安全可靠。7.2.5按规程要求顺序拆卸零件,检修工具和拆卸清洗、更换的零件应按指定位置摆放整齐或用专用口袋装好,注意保持仪表、电气线路。7.2.6拆开的接管口使用干净布或塑料膜堵扎好,以防异物掉入。7.2.7使用吊车或其他起吊工器具时,必须有专人指挥。7.2.8交叉作业时,下方人员必须戴安全帽。7.2.9需动火时,应办理动火手续,并严格按规定审批。7.2.10修理完毕后,对需要封闭的部位应先作详细检查,严防工具、异物遗留在里面。7.2.11对照盲板分布示意图,抽除修前插上的盲板。7.2.12 现场清理干净,拆除围栏及临时设施。7.3试车安全注意事项7.3.1试车必须有切实可靠的方案,并经有关部门审批后方可进行。7.3.2必须作好试车的各项准备工作,备件不具备时不得仓促试车。7.3.3试车应有专人指挥、专人操作、禁止无关人员进入试车现场。7.3.4试车中遇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试车,处理后重新试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