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迎接一个生态良好的国度 -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体会上海师范大学康城实验学校 陆振颖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新阐述。生态文明的建设,将大大地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是我们党发展理念的理论升华,这一论述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是与全球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密切相关的。20世纪70-80年代,随着发达国家现代化的实现,臭氧层损害、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锐减,空气、水质、土壤污染等一系列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开始全面爆发,而这一时期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提速,也
2、使得人与自然的冲突和危机不断升级。资源是有限的;增长不等于发展;自然环境的可再生能力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和文明演进的前提;必须彻底清算“大量生产、大量排放和大量废弃”的生产生活方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倡导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一种国际化潮流。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规模不断扩大,对资源的利用、能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都在同步增长,资源、环境问题已经相当严峻。人们为了追求速度与效益,牺牲了许多,不少地方青山不见了,绿水不见了,野生动物灭绝了,取而代之的是污水横流、空气污浊、尘土飞扬、沙尘酸雨待发展到一定阶段,痛定思痛,中国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经历了一个认识发展的过程。生态文明实则与中华文明的精神
3、基本一致。中国儒家主张“天人合一”,其本质是“主客合一”,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文化伦理形态。因此,中共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既是对人类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规律的历史性把握,也是对当代中国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实践性提升。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这是党的十七大的理论创新成果,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完善,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深刻洞察,是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基本要求,也是对
4、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国际化主动承担大国责任的庄严承诺。建设生态文明,重在转变观念。要使其成为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作为发展中国家,保持经济快速增长,达到全面小康,依然是我们的中心任务。同时,日趋紧张的资源和恶化的环境又迫使我们必须转变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式增长方式,切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发展,以最小的环境代价获得最佳发展效益。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会议上所作的政治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提了出来。这在党代会的历次政治报告中,还是第一次。这个第一次,极具昭示意义;这个第一次,极具开拓意义;这个第一次,极具历史意义。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充分体现,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最好诠释。这充分说明我们党,已经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也充分说明我们党已经认识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这将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产生巨大的影响。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一个最好的发展时期,一个最能有所作为的时期。我们还需要等待吗?我们还需要观望吗?张开你的双手,去迎接已经从地平线上升起的一轮熠熠生辉的朝阳吧!张开你的双手,去拥抱开放在九千六百万平方公里大地上生态文明建设之花吧!生态文明建设的春天已经来临,生态文明建设将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引入一个“生活幸福、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的国度。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