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1,第一章 风险与保险,第一节风险及其特征,第二节风险的分类,第三节风险管理,第四节可保风险,2,本章教学目的,介绍风险的概念、特征和分类,使学生在了解风险管理的概念、基本程序及风险基本处理方法的基础上,掌握可保风险的概念和要件。,3,第一节,风险及其特征,一、风险的概念,风险的真正含义是指引致损失的事件发生的一种可能性。,定义首先强调的是“损失的事件”的存在。,
2、其次,定义中的“事件”并非特指“不幸事件”。,再次,定义中的“可能性”与不确定性在含义上有一定的区别。,4,第一节,风险及其特征,二、风险的特征,(一)客观性,(二)损害性,(三)不确定性,1,、空间上的不确定性,2,、时间上的不确定性,3,、损失程度的不确定性,(四)可测定性,(五)发展性,5,第一节,风险及其特征,三、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一)风险因素,(,Hazard),定义:也称风险条件,是指引发风险事故或在风险事故发生时致使损失增加的条件。,分类,实质风险因素,道德风险因素,心理风险因素,6,第一节,风险及其特征,(,二)风险事故(,Peril),定义:是指损失的直接原因或外
3、在原因,也即指风险由可能变为现实、以至引起损失的结果。,风险因素是损失的间接原因,风险因素要通过风险事故的发生才能导致损失。风险事故是损失的媒介物。,风险事故和风险因素的区分并不是绝对的,判定的标准就是看是否直接引起损失。,7,第一节,风险及其特征,(,三)损失,(,Loss),定义:是指非故意的,(,Unintentional),、,非计划的,(,unplanned),和非预期的,(,Unexpected),经济价值,(,Economic value),的减少。,形态,直接损失:指风险事故直接造成的有形损失,即实质损失,(,Physical loss),;,间接损失:是由直接损失进一步引发或
4、带来的无形损失,包括额外费用损失,(,Extra expense loss),、,收入损失,(,Income loss),和责任损失,(,Liability loss),。,8,第一节,风险及其特征,(四)风险因素、风险事故与损失三间之间的关系,因果关系:风险因素引发风险事故,风险事故导致损失,。,风险因素,风险事故,损失的可能,风险,图,1-1,:风险的图解,9,第二节,风险的分类,一、按风险的环境分类,(一)静态风险,定义:是指自然力的不规则变动或人们行为的错误或失当所导致的风险。,(二)动态风险,定义:是指由社会经济的或政治的变动所导致的风险。,(三)两者差别,1,、损失与否不同,2,、
5、影响范围不同,3,、发生特点不同,10,第二节,风险的分类,二、按风险的性质分类,(一)纯粹风险,定义:是指那些只有损失机会而无获利可能的风险。,(二)投机风险,定义:投机风险是指那些既有损失机会,又有获利可能的风险。,纯粹风险因只有净损失的可能性,人们必然避而远之;而投机风险却有获利的可能,甚至获利颇丰,人们必为求其利甘冒风险而为之。,11,第二节,风险的分类,三、按风险的对象分类,(一)财产风险,定义:是指导致一切有形财产毁损、灭失或贬值的风险。,(二)责任风险,定义:是指个人或团体因行为上的疏忽或过失,造成他人的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依照法律、合同或道义应负的经济赔偿责任的风险。,(三)信
6、用风险,定义:是指在经济交往中,权利人与义务人之间,由于一方违约或违法行为给对方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四)人身风险,定义:是指可能导致人的伤残死亡或损失劳力的风险。,12,第二节,风险的分类,四、按风险产生的原因分类,(一)自然风险,因自然力的不规则变化引起的种种现象,所导致的对人们的经济生活和物质生产及生命造成的损失和损害,就是自然风险事故。,特征,自然风险形成的不可控性。,自然风险形成的周期性。,自然风险事故引起后果的共沾性。,13,第二节,风险的分类,四、按风险产生的原因分类,(二)社会风险,定义:是指由于个人或团体的行为,包括过失行为、不当行为及故意行为对社会生产及人们生活造成的损失
7、的可能性。,(三)政治风险,定义:又称为国家风险,是指在对外投资和贸易过程中,因政治原因或订约双方所不能控制的原因,使债权人可能遭受损失的风险,(四)经济风险,定义:是指在生产和销售等经营活动中由于受各种市场供求关系、经济贸易条件等因素变化的影响,或经营者决策失误,对前景预期出现偏差等,导致经济上遭受损失的风险。,14,第三节,风险管理,一、风险管理的概念,定义:风险管理是指人们对各种风险的认识、控制和处理的主动行为。,形成,作为人类社会对客观存在的风险的主观能动行为和经验总结,古已有之。,作为独立的管理系统而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到上世纪50年代才在美国开始兴起。,在,20,世纪末,出现整体化
8、风险管理这一崭新的概念,即把纯粹风险和财务风险(价格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综合起来加以研究和管理,运用非传统风险转移技术把风险转嫁给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15,第三节,风险管理,二、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一)风险识别,含义:是指对企业面临的、以及潜在的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鉴定风险性质的过程,主要包括感知风险和分析风险两方面的内容。,(二)风险估测,含义:是指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通过对所收集的大量详细损失资料加以分析,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估计和预测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16,第三节,风险管理,二、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三)风险评价,含义:是指在风险识别和风险估测的基础上,把风险发生
9、的概率、损失严重程度,结合其他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得出系统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及其危害程度,并与公认的安全指标比较,确定系统的危险等级,然后根据系统的危险等级,决定是否需要采取控制措施,以及控制措施采取到什么程度。,17,第三节,风险管理,二、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四)选择风险管理技术,控制型:目的是降低损失频率和减少损失程度,重点在于改变引起意外事故和扩大损失的各种条件。,财务型:目的是以提供基金和订立保险合同等方式,消化发生损失的成本,即对无法控制的风险所做的财务安排。,(五)风险管理效果评价,含义:是指对风险管理技术适用性及其收益性情况的分析、检查、修正和评估。,18,第三节,风险管理,三、风
10、险处理方式及其比较,风险处理,定义:是指通过采用不同措施和手段,用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大安全保障的经济运行过程。,方式,避免,自留,预防,抑制,转嫁,19,第三节,风险管理,三、风险处理方式及其比较,(一)避免,定义:是指设法回避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即从根本上消除特定的风险单位和中途放弃某些既存的风险单位。,适用情况,某特定风险所致损失频率和损失程度相当高时。,在处理风险时其成本大于其产生的效益时。,存在问题:避免风险虽简单易行,但意味着利润的丧失,且避免的采用通常会受到限制。,20,第三节,风险管理,(二)自留,定义:是指对风险的自我承担,即企业或单位自我承受风险损害后果的方法。,分类,主动自留,
11、被动自留,适用情况:在风险所致损失频率和程度低、损失短期内可预测以及最大损失对企业或单位不影响其财务稳定时采用。,存在问题:,虽然可减少潜在损失、节省费用支出和取得基金运用收益等,但有时会因风险单位数量的限制而无法实现其处理风险的功效,一旦发生风险损害,可能导致财务调度上的困难而失去其作用。,自留风险的最高级形式是设立自保公司。,21,第三节,风险管理,(三)预防,含义:是指在风险损失发生前为了消除或减少可能引发损失的各种因素而采取的处理风险的具体措施,其目的在于通过消除或减少风险因素达到降低损失发生频率的目的。,适用情况:通常在损失频率高且损失程度低时采用。,措施分类,工程物理法,是指损失预
12、防措施侧重于风险单位的物质因素的一种方法,适用于哈顿的能量释放理论;,人类行为法,是指损失预防侧重于人们行为教育的一种方法,适用于亨利屈的骨牌理论。,22,第三节,风险管理,(四)抑制,定义:是指在损失发生时或之后为缩小损失程度而采取的各项措施。,适用情况:常在损失程度高且风险又无法避免和转嫁的情况下采用。,特殊形态:割离,是指将风险单位割离成许多独立的小单位而达到缩小损失程度的一种方法。,23,第三节,风险管理,(五)转嫁,定义:是指一些单位或个人为避免承担风险损失,有意识地将损失或与损失有关的财务后果转嫁给另一单位或个人去承担的一种风险管理方式。,方式,保险转嫁:是指向保险公司投保,以交纳
13、保险费为代价,将风险转嫁给保险人承担。当发生风险损失时,保险人按照合同约定责任给予经济补偿。,非保险转嫁,出让转嫁,一般适用于投机风险。,合同转嫁,适用于企业将具有风险的生产经营活动承包给对方,并在合同中明确规定由对方承担风险损失的赔偿责任。,24,第四节,可保风险,一、可保风险的概念,定义:即可保危险,是指可被保险公司接受的风险,或可以向保险公司转嫁的风险。,25,第四节,可保风险,二、可保风险的要件,(一)风险不是投机的,(二)风险必须是偶然的,1,、发生的可能性,2,、发生的不确定性,(三)风险必须是意外的,1,、风险的发生或风险损害后果的扩展都不是投保人的故意行为。,2,、风险的发生是
14、不可预知的。,(四)风险必须是大量标的均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五)风险应有发生重大损失的可能性,26,第二章 保险的性质与功能,第一节保险的性质,第二节保险的功能,第三节保险的作用,第四节商业保险,第五节保险公司,27,本章教学目的,在评介不同保险性质说和不同保险功能说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明确保险的定义、本质、基本功能和派生功能、在宏微观经济中的作用,,商业保险概念、构成要素及其与类似制度的异同,以及保险公司的性质和功能。,28,第一节 保险的性质,一、保险性质说的评介,(一)损失说,1、损失赔偿说,该说认为保险是一种损失赔偿合同。,代表人物有,英国的马歇尔(,M.Marshall,),和德国的
15、马修斯(,E.A.Masius,),。,评介,该学说是从合同的角度给保险下定义的,把保险合同等同于保险是错误的。,该学说即使从合同角度来解释保险的概念,也仅局限于合同保险,即私法上的合同概念,而不能解释公法上强制成立的保险关系,如社会保险、存款保险等。,29,第一节 保险的性质,2,、损失分担说,该说强调在损失赔偿中,多数人互相合作的事实,因而把损失分担这一概念视为保险的性质。,倡导者是德国的华格纳(,A.Wager,)。,评介,该学说抛开了对保险概念的法律上的解释,而从经济角度指出保险是多数被保险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分担损失赔偿,实际上已经阐明了保险的本质,这是一大进步。,但华格纳把,“,自
16、保,”,也纳入保险范畴,显然是错误的。,30,第一节 保险的性质,3、危险转嫁说,该说是从危险处理的角度来阐述保险的本质,认为保险是一种危险转嫁机制,个人或企业可借此以支付一定的代价为条件将日常生活和经济活动中可能遭遇到的各种风险转嫁出去。,最早提出该说的是美国学者魏兰脱(,A.H.Willet),,其他代表人物还有美国的另一位学者克劳斯塔(,B.Krosta,)。,评介,“危险转嫁说”的观点至今仍广泛运用于危险管理和保险领域。,但该说还是隐含了商业保险的合同概念。,31,第一节 保险的性质,“损失说”小结:相较之下,损失分担说是比较严谨的经济学上的保险定义。,32,第一节 保险的性质,一、保
17、险性质说的评介,(二)二元说,1,、否定人身保险说,该说认为:人身保险并不体现保险的性质,它是和保险不相同的另外一种合同。,代表人物有经济学家科恩(,G.Cohn,)、,埃斯特(,L.Elster,),和威特(,J.D.Witt,),。,评介:,埃斯特和威特主要是从人寿保险中的储蓄成分来否定人身保险的性质。实际上,人寿保险是保险与储蓄的结合,既通常所说的“储蓄性保险”或“储蓄性险种”。单就这一点论之,科恩的见解是正确的,尽管他否定人身保险是真正的保险,但承认了人身保险中的保险成分。,33,第一节 保险的性质,2,、择一说,该说承认人身保险是真正的保险,但主张把人身保险与财产保险分别以不同的概念
18、进行阐明。,主张该说的有德国法学家爱伦贝堡。,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的合同部分也是对财产保险合同和人身保险合同分别定义的。,评介:但从严格意义上看,“择一说”与“损失赔偿说”一样是在法律关系上解释保险,而不是在对保险经济范畴下定义。,34,第一节 保险的性质,“二元说”小结:凡是“二元说”论者都只是强调了保险的种概念(种概念,=,属概念,+,种差),而不是在对保险这一属概念下定义。保险作为独立的经济范畴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概念,所以“二元说”是不能接受的。,35,第一节 保险的性质,一、保险性质说的评介,(三)非损失说,1、,技术说,该说认为保险是把可能遭受同样事故的多数人组织起来,结成团体,测定
19、事故发生的比例(即概率),按照此比例进行分摊,这种特殊技术就是人身保险或财产保险的共同特征。,代表人物为费芳德(,C.,Vivante,)。,评介:保险经营运用概率论原理,仅仅是解决保险的对价问题,用它来解释保险的特性显然是文不对题。,36,第一节 保险的性质,2,、欲望满足说,与,“,技术说,”,相反,,“,欲望满足说,”,是从经济学角度探索保险性质的。,倡导者是拉扎路斯,支持者还有威尔纳(,G.,Worner,)。,37,第一节 保险的性质,3、财产共同准备说,该说认为:保险是为了安定经济生活,将多数经营单位组织起来,根据大数法则积聚经济上的财富并留为共同准备。,日本学者小岛昌太郎主张该观
20、点。,评介:实际上该说是从保险基金机能上来解释保险性质的。但此说不能解释无需建立保险基金条件下的合作保险形态。,38,第一节 保险的性质,4、相互金融机关说,该说认为:保险作为应对经济不安定的善后措施,需要以调整货币的收支为目的,所以,保险是金融机关,是以发生偶然性事实为条件的相互金融机构。,该说的倡导者为米谷隆三。,评介,保险公司本来就是金融机构。但是,保险公司是经济法人,而保险是经济范畴,把两者等同起来是错误的。,保险行为中的保险费支出和保险金的赔付均不含有金融的特性,所以,保险与金融应为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把保险等同于金融。,39,第一节 保险的性质,“,非损失说,”,小结:非损失说各种
21、释义的特点都是企图完全抛开,“,损失,”,的概念。,40,第一节 保险的性质,二、保险的概念,(一)保险的定义,保险经济现象的质的规定性,第一,保险是对国民收入中的一部份后备基金的分配和再分配活动,属于分配环节。,第二,没有危险就没有保险。,第三,保险分配是价值形式的分配。,第四,保险分配不同于分配环节的其他分配形式,它是一种对经济损失补偿的部分或全部的平均分摊,体现公平合理的原则。,第五,保险是以善后处理经济损失补偿为目的的联合行为,必须有多数人参加才可能有保险行为。,第六,保险是一个属概念,其内涵量的规定性必须使其外延量能够概括所有的保险经济现象。,41,第一节 保险的性质,二、保险的概念
22、,(一)保险的定义,定义:保险是集合具有同类危险的众多单位或个人,以合理计算分担金的形式,实现对少数成员因该危险事故所致经济损失的补偿行为,这一定义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但是,财政救灾后备和经济单位或个人自保不能被认为是保险。,该定义坚持了,“,损失说,”,的一元论,并且适用于人身保险。,42,第一节 保险的性质,二、保险的概念,(二)保险的本质,保险的本质:即多数单位或个人为了保障其经济生活的安定,在参与平均分担少数成员因偶发的特定危险事故所致损失的补偿过程中形成的互助共济价值形式的分配关系。,简言之,保险的本质是指在参与平均分担损失补偿的单位或个人之间形成的一种分配关系。,43,第一节 保险的
23、性质,(二)保险的本质,内部关系的对立统一,被保险人之间的分配关系,这是整个保险分配关系的基础;,被保险人与保险人之间的分配关系,这是保险分配关系的表现形式;,保险人与再保险人之间的分配关系,这是保险分配关系的发展。,其外部关系的对立统一:保险分配关系与财政、企业财务、信贷、工资、价格等分配关系的关系。,44,第一节 保险的性质,(三)保险分配关系的客观必然性,由于自然力和偶发事件造成的破坏,在任何社会制度下都是不可避免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这就决定了在商品货币经济条件下,保险分配关系的客观必然性,它也是一定的生产资料占有形式所制约的一种经济关系,即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决定着保险
24、分配关系的本质。,保险分配关系存在的客观必然性,说明了保险分配关系是保险合同关系(法律关系)的基础,保险的分配关系产生出保险的法律关系,而不是相反。,45,第二节 保险的功能,一、保险功能说评介,(一)单一功能论,该说主张保险只有经济补偿的唯一功能。,评介:该说只是强调了保险机制的目的和社会效应,但对于保险如何达到它的目的和取得它的效应方面却未能加以说明。该说不能完整地说明保险运行机制的全过程,从而也就不能完整地表现保险的性质。,46,第二节 保险的功能,(二)基本功能论,该说坚持保险具有分散危险功能和经济补偿功能,两个功能是相辅相成的。,分散危险是处理偶然性危险事故的技术手段,只是保险经济活
25、动所特有的内在功能;,经济补偿作为积极体现保险行为内在功能的现实表现形式,是保险经济活动的外部功能。,评介,该说准确地表述了保险机制运行过程中目的和手段的统一,完整地表现了保险的性质,所以,我们说分散危险功能与经济补偿功能的统一就是保险。,保险除了其两大基本功能外,是否还存在着保险运行机制所决定的其他派生功能呢?,47,第二节 保险的功能,(三)二元功能论,该说认为保险具有补偿功能和给付功能。,从财产保险的角度,保险具有经济补偿的职能;,从人身保险的角度,保险又具有保险金给付的功能。,评介:由保险二元性质说所导出的保险,“,二元功能论,”,同样是不能接受的。,48,第二节 保险的功能,(四)多
26、元功能说,该说认为保险不仅具有分散危险和经济补偿两个基本功能,还应包括给付保险金、积累资金、融通资金、储蓄、防灾防损、社会管理等功能,或者其中的若干个。,评介,“,多元功能论,”,者一般都持发展的观点,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保险的功能也应该有所发展,这种动态观无可非议。,多功能论往往把一些属于保险公司的功能(诸如融通资金、防灾防损等)归属于保险的功能,这就混淆了保险经济范畴与保险公司经济组织的概念,因而是不正确的。,此外,储蓄是货币信用的一种形式,把它作为保险的功能也是不合适的。再如,保险是否具有,“,社会管理,”,的功能?看法也不一致,。,49,第二节 保险的功能,二、保险的基本功能,(一
27、)分散危险功能,含义:为了确保经济生活的安定、分散危险,保险把集中在某一单位或个人身上的因偶发的灾害事故或人身事件所致经济损失,通过直接摊派或收取保险费的办法平均分摊给所有被保险人,这就是保险的分散危险功能。,50,第二节 保险的功能,(二)补偿损失功能,含义:保险把集中起来的保险费用于补偿被保险人合同约定的保险事故或人身事件所致经济损失,保险所具有的这种补偿能力就是保险的补偿损失功能。,分散危险和补偿损失是手段和目的的统一,是保险本质特征的最基本反映,最能表现和说明保险分配关系的内涵。,51,第二节 保险的功能,三、保险的派生功能,(一)积蓄基金功能,保险分散危险,空间上分散,时间上分散:保
28、险这种以保险费的形式预提分摊金并把它积蓄下来,实现时间上分散危险的功能,就是保险的积蓄保险基金功能。,积蓄基金功能是由保险的基本功能之中的分散危险功能派生而来的。,52,第二节 保险的功能,(二)监督危险功能,分散危险的经济性质表现为保险费的分担,参加保险者必然要求尽可能减轻保费负担而获得同样的保险保障。因此,他们之间必然要发生相互间的危险监督,以期尽量消除导致危险发生的不利因素,达到减少损失和减轻负担的目的。保险的这种功能,就是监督危险功能。,监督危险是为了减少损失补偿,所以该功能是保险基本功能之中的补偿损失功能的派生功能,也是使保险分配关系处于良性循环的客观要求。,53,第三节 保险的作用
29、,一、保险在微观经济中的作用,保险在微观经济中的作用主要是指保险作为经济单位或个人风险管理的财务手段所产生的对微观主体的经济效应。,(一)有利于受灾企业及时恢复生产,(二)有利于企业加强经济核算,(三)有利于企业加强危险管理,(四)有利于安定人民生活,(五)有利于民事赔偿责任的履行,54,第三节 保险的作用,二、保险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保险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是保险功能的发挥对全社会和国民经济总体所产生的经济效应。,(一)有助于保障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二)有助于推动商品的流通和消费,(三)有助于推动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四)有助于财政和信贷收支平衡的顺利实现,(五)有助于增加外汇收入,
30、增强国际支付能力,(六)有助于动员国际范围内的保险基金,(七)有助于完善和实现国家社会管理职能,55,第三节 保险的作用,小结:保险在宏观和微观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发挥社会稳定器作用,保障社会经济的安定;,发挥社会助动器的作用,为资本投资、生产和流通保驾护航。,56,第四节,商业保险,一、保险的商品属性,(一)保险的商品形态,保险之所以能成为买卖对象,取得商品形态,是因为它具有经济损失补偿的功能或者说能提供经济保障,从而满足人们转嫁危险损失的需要。在商业保险的形态下,保险是一种纯粹独立形态的保障性商品,它的体化物即为保险单。,保险之所以取得商品形态,其终极原因还在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险基金的筹集
31、和保险补偿一般不可能采取直接的摊派方式,而只能采取保险人出售保险单和投保人交付保险费的买卖方式得以实现。,保险的商品形态是保险分配关系得以实现的一种形式,亦即保险分配关系的商品化;所谓的保险商品论,亦即保险分配关系商品化的理论。,57,第四节,商业保险,一、保险的商品属性,(二,),保险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1、保险商品价值的质和量,(1)质的规定性,物化劳动,(2)量的规定性,净保费率,58,第四节,商业保险,一、保险的商品属性,(二,),保险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2、保险商品使用价值的质和量,(1)质的规定性,提供经济保障,免除恐惧,观念上的消费;,补偿损失,实质上的消费。,(2)量的规定
32、性,保险金额,59,第四节,商业保险,一、保险的商品属性,(三,),保险商品等价交换原理,保险费是单个保险的市场价格,投保人支付这个价格取得保险保障,他们之所以愿意购买保单,是因为他们在比较危险处理(比如自保还是转嫁)财务的机会成本上,认为保险公司提供的这个保障值这个价,两厢情愿就是等价交换。,60,第四节,商业保险,二、商业保险的概念,(一)商业保险的定义,定义:商业保险,又称合同保险或自愿保险。所谓商业保险,即保险双方当事人(保险人和投保人)自愿订立保险合同,由投保人交纳保险费,用于建立保险基金;当被保险人发生合同约定的财产损失或人身事件时,保险人履行赔付或给付保险金的义务。,我国的保险法
33、是一部“商业保险法”。,61,第四节,商业保险,二、商业保险的概念,(二)商业保险的构成要素,1、专营机构,2、保险合同,3、保险利益,4、大数法则,5、保险基金,62,第四节,商业保险,二、商业保险的概念,(三)保险商品交换的特点,1、契约性,2、期限性,3、条件性,4、诺承性,63,第四节,商业保险,三、商业保险与类似制度比较,(一)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比较,1、实施方式不同,2、举办主体不同,3、保费来源不同,4、保险金额不同,64,第四节,商业保险,三、商业保险与类似制度比较,(二)商业保险与政策性保险比较,1、举办主体不同,2、经营目标不同,3、承保机制不同,65,第四节,商业保险,三
34、、商业保险与类似制度比较,(三)商业保险与储蓄比较,1、经济范畴不同,2、需求动机不同,3、权利主张不同,4、运行机制不同,66,第四节,商业保险,三、商业保险与类似制度比较,(四)商业保险与救济比较,1、权利义务不同,2、给付对象不同,3、主张权利不同,67,第四节,商业保险,三、商业保险与类似制度比较,(五)商业保险与赌博比较,相似之处,1,、单个的给付与反给付不均等;,2,、给付的确定性与反给付的不确定性,存在差异,1、目的不同,2、条件不同,3、机制不同,4、社会后果不同,68,第五节,保险公司,一、保险公司的性质,性质:银行金融机构的一种形态。,二、保险公司的功能,两组功能,作为组织
35、保险经济活动和经营保险业务的专业公司的功能,有组织保险经济补偿功能、掌管保险基金功能和防灾防险功能。,作为金融机构的保险公司的功能,有融通资金和吸收储蓄的功能。,所谓的金融型保险公司,即是组织经济补偿和融通资金这两个基本功能的统一。,69,第五节,保险公司,二、保险公司的功能,(一)组织经济补偿功能,保险公司通过承保业务把被保险人的风险集中在自己身上,出险时则履行赔偿义务,实现了保险的补偿损失功能;,保险公司又通过扩大承保面(标的大量化)和再保险把风险分散出去,在被保险人和保险人之间进行风险的分摊,从而实现了保险分散危险损失的功能。,保险公司组织经济补偿的功能与保险的分散危险和补偿损失这两个基
36、本功能相对应,并由保险的这两个基本功能决定。,保险公司组织经济补偿功能又是保险的这两个基本功能实现的条件。,70,第五节,保险公司,二、保险公司的功能,(二)掌管保险基金的功能,尽管保险公司所积累的保险基金属于保险公司所有(寿险保单的现金价值除外),但从保险分配关系的本质看,毋宁说是保险公司的或有债务。保险公司的这种负债,就是其掌管保险基金的功能。,该功能由保险的积蓄保险基金功能所决定,同时又是保险积蓄保险基金功能实现的条件。,71,第五节,保险公司,二、保险公司的功能,(三)防灾防险功能,保险公司所具有的为保障国家、经济单位和个人财产安全及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服务的能力,即为保险公
37、司的防险防灾功能。,该功能是保险监督危险功能的要求和实现的条件。,72,第五节,保险公司,二、保险公司的功能,(四)融通资金功能,保险公司把积累的暂时不需要赔付或给付的巨额保险基金用于短期贷放或投资,这种把补偿基金转化为生产建设基金资金的能力,就是保险公司的融通资金功能。,该功能是基于保险公司掌管保险基金的功能,或者说是后者的派生功能,也是保险公司之所以被称为金融机构的条件。,73,第五节,保险公司,二、保险公司的功能,(五),吸收储蓄功能,严格地说,只有寿险公司才具备该项功能。,基于寿险可提供长期性资金,同时也为了迎合和吸引顾客,保险公司设计了诸多带有储蓄性质的保险险种,从而将保险与储蓄巧妙
38、地结合起来,这就使得保险公司具备了吸收储蓄的功能。,74,第三章 保险合同,第一节 保险合同概述,第二节 保险合同的要素,第三节 保险合同的订立、生效与履行,第四节 保险合同的变更,第五节 保险合同的争议处理,75,本章教学目的,帮助学生了解保险合同与一般合同的共性及其特性,掌握保险合同的要素,保险合同的订立、履行及变更,以及保险合同争议处理的解释原则和解决方式。,76,第一节 保险合同概述,一、保险合同与一般合同的共性,定义:保险合同又称保险契约,它是保险关系双方之间订立的一种在法律上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即根据当事人的双方约定,一方支付保险费于对方,另一方在保险标的发生约定事故时,承担经济补偿
39、责任;或者当约定事故发生时,履行给付义务的一种法律行为。,一般特征:,1、保险合同的当事人必须具有民事行为能力。,2、保险合同是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行为,而不是单方的法律行为。,3、保险合同必须合法,否则不能得到法律的保护。,第一节 保险合同概述,二、保险合同的特性,(一)双务性,(二)射幸性,(三)补偿性,(四)条件性,(五)附和性,(,六)个人性,77,78,第二节,保险合同的要素,一、保险合同的主体,(一)保险合同的当事人,1、保险人,定义:保险人是向投保人收取保险费,在保险合同规定的保险事件发生时,对被保险人承担赔偿损失给付责任的人。,79,第二节,保险合同的要素,2、投保人,定义
40、:投保人是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向保险人申请订立保险合同,并负有缴付保险费义务的人。,投保人通常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第一,具有完全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第二,对保险标的必须具有保险利益。,第三,负有缴纳保险费的义务。,80,第三节,保险合同的要素,(二)保险合同的关系人,1,、被保险人,定义:被保险人是指其财产、利益或生命、身体和健康等受保险合同保障的人。,在财产保险中,被保险人是保险财产的权利主体。在被保险财产发生保险事故时,保险人对被保险人的财产进行赔偿。,在人身保险中,被保险人是从保险合同中取得对其生命、身体和健康保障的人,同时他也是保险事故发生的本体。,在责任保险中,被保险人是对
41、他人的财产损毁或人身伤亡负有法律责任,因而要求保险人代其进行赔偿,由此对自己的利益进行保障的人。,81,第二节,保险合同的要素,被保险人确定的方式有以下几种:,(1)在保险合同中明确列出被保险人的名字;,(2)以变更保险合同条款的方式确认被保险人;,(3)采取订立多方面适用的保险条款确认被保险人。,82,第二节,保险合同的要素,2、保单所有人,定义:保单所有人是指拥有保单各种权利的人。保单所有人的称谓主要适用于人寿保险合同的场合。,拥有的权利,(1)变更受益人;,(2)领取退保金;,(3)领取保单红利;,(4)以保单作为抵押品进行借款;,(5)在保单现金价值的限额内申请贷款;,(6)放弃或出售
42、保单的一项或多项权利;,(7)指定新的所有人。,83,第二节,保险合同的要素,3、受益人,定义:也叫保险金受领人,是指在保险事故发生后直接向保险人行使赔偿请求权的人。,受益人的构成要件,第一,受益人是享有赔偿请求权的人。,第二,受益人是由保单所有人所指定的人。,受益人与继承人的区别:两者性质不同:,受益人享有的是受益权,是原始取得;继承人享有的是遗产的分割,是继承取得。,受益人没有用其领取的保险金偿还被保险人生前债务的义务;但继承人在其继承遗产的范围内有为被继承人偿还债务的义务。,84,第二节,保险合同的要素,二、保险合同的客体,保险合同的客体是保险利益。,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
43、的所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保险标的是保险合同中所载明的投保对象,是保险事故发生所在的本体,即作为保险对象的财产及其有关利益或者人的生命、身体和健康。,保险利益与保险标的的关系,通常在被保险人没有转让保险标的的情况下,保险利益以保险标的的存在为条件。,85,第二节,保险合同的要素,三、保险合同的内容,(一)保险合同的主要条款,定义:保险合同的条款是规定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条文,它是保险公司对所承保的保险标的履行保险责任的依据。,分类,根据合同内容的不同,保险条款可以分为基本条款和附加条款。,根据合同约束力的不同,保险条款可以分为法定条款和任选条款。,86,第二节,保险合同的
44、要素,保险合同的基本条款,1、当事人的姓名和住所,2、保险标的,3、保险金额,保险金额的确定应当依据以下两个原则:,不超过保险标的的价值;,严格遵循保险利益原则。,4、保险费,5、保险期限,计算保险期限通常有两种方法:,按日历年、月计算;,以一项事件的始末为存续期间。,87,第二节,保险合同的要素,(二)保险合同的形式,1、投保单,定义:投保单是投保人向保险人申请订立保险合同的书面要约。,88,第二节,保险合同的要素,2、暂保单,定义:又称临时保单。它是正式保单发出前的临时合同。有时在保险代理人收到第一期保费后,即发给投保人作为具有暂保单效力的收据。,使用暂保单通常有下列三种情况:,(1)保险
45、代理人在争取到业务但尚未向保险人办妥保险单,之前,对被保险人临时开出的证明。,(2)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在接受投保时,需要请示总公司,审批;或者还有一些条件尚未全部谈妥。在这种情况,下,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向投保人开出暂保单。,(3)正式保单需由微机统一处理,而投保人又急需保险凭,证。在这种情况下,保险人在保单做成交付前先签发,暂保单,作为保险合同的凭证。,89,第二节,保险合同的要素,3,、保费收据,定义:在人寿保险中使用的、在保险公司发出正式保单发之前出具的一个文件。,保费收据与暂保单的差异,暂保单在出具时即完全生效,并持续有效至正式保单送达时为止。,保费收据只是投保人缴纳保费(通常是首期保费
46、)和可能获得预期保障的证据。这种预期的保险保障通常取决于一些事先规定的先决条件。如果不存在这些先决条件,保险人可以不承担任何保险责任。,第二节,保险合同的要素,4、保险单,定义:简称保单,它是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保险合同行为的一种正式书面形式。,90,第三节 保险合同的订立、生效与履行,一、保险合同的订立,定义:保险合同的订立是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基于意思表示一致而作出的法律行为。,两个阶段,要约:亦称“提议”,它是指当事人一方以订立合同为目的而向对方作出的意思表示。有效的要约应具备三个条件:,(,1,)要约须明确表示订约愿望;,(,2,)要约须具备合同的主要内容;,(,3,)要约在其有效期内对要
47、约人具有约束力。,承诺:是指当事人另一方就要约方的提议而作出的意思表示。保险合同的承诺也叫承保,它是由保险人作出的。,91,第三节 保险合同的订立、生效与履行,二、保险合同的成立与生效,保险合同的成立是指投保人与保险人就保险合同条款达成协议。,保险合同的生效是指保险合同对当事人双方发生约束力,即合同条款产生法律效力。,保险合同成立与生效的关系,在合同成立以后并不立即生效的情况下,保险人的责任是不同的;,投保人与保险人也可在保险合同中约定合同一经成立即发生法律效力,则保险合同成立即生效。,92,第三节 保险合同的订立、生效与履行,三、保险合同的履行,(一)投保人的义务,(二)保险人的义务,93,
48、94,第三节 保险合同的订立、生效与履行,(一)投保人的义务,1,、缴纳保费的义务,缴纳保险费是投保人最重要的义务。,投保人必须按照约定的时间和方法缴纳保费。,一般来说,财产保险合同采用一次缴纳保费的形式。在人身保险合同中,可以采取趸缴、分期缴纳、终身缴纳等方式。,95,第三节 保险合同的订立、生效与履行,如果投保人未能依照合同规定履行缴纳保险费的义务,将产生下列法律后果:,第一,在约定保费按时缴纳为保险合同生效要件的场合,保险合同不生效;,第二,在财产保险合同中,保险人可以请求投保人缴纳保险费及迟延利息,也可以终止保险合同;,第三,在人身保险合同中,如果投保人未按约定期限(包括宽限期在内)缴
49、纳保费,保险人应进行催告。投保人应在一定期限内缴纳保险费,否则保险合同自动终止。,96,第三节 保险合同的订立、生效与履行,2,、通知义务,(1,)“危险增加”的通知义务,在保险合同中,危险增加有特定含义,它是指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当事人双方未曾估计到的保险事故危险程度的增加。,保险事故危险增加的原因,由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行为所致。,由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以外的原因所致,与投保人个人无关。,保险人在接到通知后,通常采取提高费率和解除保险合同两种做法。,97,第三节 保险合同的订立、生效与履行,(2,)保险事故发生的通知义务,保险人及时得知情况,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损失的扩大。,可以迅速查明事实,确
50、定损失,明确责任,不致因调查的拖延而丧失证据。,关于通知的期限,各国法律规定有所不同。,投保人未履行保险事故发生的通知义务可能产生的后果,一是保险人不解除保险合同,但可以请求投保人(被保险人)赔偿因此而遭受的损失。,二是保险人免除保险合同上的责任。,98,第三节 保险合同的订立、生效与履行,(3,)避免损失扩大的义务,在保险事故发生后,投保人不仅应及时通知保险人,还应当采取各种必要的措施,进行积极的施救,以避免损失的扩大。,我国保险法,第,57,条,第1款规定:,“,保险事故发生后,被保险人有责任尽力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或者减少损失,”,。,为鼓励被保险人积极履行施救义务,保险法还规定,被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