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7课-新文化运动.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7490839 上传时间:2025-01-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7课-新文化运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7课-新文化运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7课 新文化运动 l【教学内容背景材料分析】 中华民国成立后,袁世凯卖国媚敌(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复辟帝制(尊孔复古的思潮泛滥),但复辟的丑剧很快以失败收场;这时北洋军阀出现分裂与混战,人民在失望和迷茫中看不到未来,于是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认为这是因为缺少一场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缺乏民主与科学的觉悟,所以,掀起了一场以检讨中国传统文化,引进新思想为目标的新文化运动。 l【教学目标及要求】 1、知识与能力:知道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新青年》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提倡民主和科学、文学革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等基础知识。归纳整理: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标志、代表人物、主要内容、主要阵地、地位作用等。 2、过程与方法:阅读教材内容涉及的新文化运动时期出现的文学作品,培养自己良好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客观地评价新文化运动,学习正确分析历史事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文化运动是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弘扬民主与科学,反对传统腐朽的思想、意识和观念,促使人们积极地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树立起民主、科学的意识和信念。 l【教学要难点】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主要贡献、主要内容以及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难点: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分析和评价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 l【启发学生创新思维要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树立积极进取,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为追求真理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斗争精神。 l【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出示:袁世凯身着古装率百官祭孔拜天的图片。思考:民国初建,身为中华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为什么要模仿封建帝王的样子,忙于祭孔祀天?补充介绍袁世凯窃取临时大总统后迫不及待地从“临时”到“正式”到“终身”总统的简要过程,继而倒行逆施、企图圆皇帝美梦的历史事实。说明袁世凯为维护专制统治,复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l【新课探究】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背景 封建复古思潮泛滥。(袁世凯卖国媚敌,复辟帝制;北洋军阀分裂与混战,使先进的知识分子认为这是因为缺少一场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缺乏民主与科学的觉悟。) 2、开始的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3、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 4、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新青年》 5、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或口号): 民主(Democracy“德先生”)和科学(Science“赛先生”)。其实质是辛亥革命在文化思想领域中的继续。 6、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1)前期:①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独裁与迷信盲从;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斗争锋芒直指封建正统思想——孔孟之道) (2)后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迅速传播。 7、文学革命 (1)兴起的标志:1917年初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掀起了文学革命,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2)主要作品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鲁迅《狂人日记》(第一篇白话典范小说) 8、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 李大钊是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热情歌颂俄国十月革命。1919年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这是近代中国最早的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论著。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革命提供了崭新的思想理论武器,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转变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也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做好了思想理论的准备。 9、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①性质上,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 ②它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引导人民同封建专制与封建思想展开彻底的斗争,打破了传统的精神枷锁,促使人们更加积极地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 ③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有了新发展: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转向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总结巩固】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l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文化思想领域中的延续,是资产阶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文化的一次激烈斗争,也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又增加了一面新旗帜,有了新发展,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大力宣传十月革命,这就召唤了五四运动的到来,为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打开了道路。“五四” 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在“五四”运动中,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强大力量。“五四”运动后,他们开始把马史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 【课后作业】 本节课知识重点抄写一遍,按笔记列出知识框架,随堂资源学案填写。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