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必修1-第5章-第3节课时作业.docx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7490836 上传时间:2025-01-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06.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1-第5章-第3节课时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必修1-第5章-第3节课时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白区高级中学生物第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第9讲 细胞呼吸 课时作业 班别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1.下图表示有氧呼吸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④中数值最大的是① B.⑤代表的物质是氧气 C.③的利用和⑥的产生在线粒体 的同一位置进行 D.原核生物不能完成图示全过程 2.下列过程能使细胞中ADP含量增加的是(  ) A.甘油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B.线粒体中[H]与O2结合生成水 C.叶绿体基质中C3合成葡萄糖 D.细胞质基质中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 3.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通过有氧呼吸分解等质量的糖原和脂肪,后者产生的CO2更多 B.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丙酮酸被[H]还原为乳酸,同时释放能量合成ATP C.真核生物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线粒体内也存在基因表达的过程 D.通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细胞呼吸,流入生物群落的能量最终散失到无机环境中 4.下图所示是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装置均需要在黑暗条件下进行 B.装置乙在Ⅲ处可检测到有酒精生成 C.装置乙中应让Ⅱ先放置一会再与Ⅲ连接 D.装置甲中NaOH的作用是吸收I处的CO2 5.有一瓶酵母菌和葡萄糖的混合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酒精量和CO2量如下表所示: 氧浓度/% a b c d 产生的CO2量/mol 30 9 12.5 15 产生的酒精量/mol 0 9 6.5 6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氧浓度为a时只进行有氧呼吸 B.b值对应的氧浓度为零 C.氧浓度为c时,经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为6 mol D.氧浓度为d时,有1/3的葡萄糖用于酒精发酵 6.下表是不同植物不同器官的呼吸速率[单位鲜重在单位时间内的耗氧量/(μL·g-1·h-1)] 植物器官 呼吸速率(O2) 植物器官 呼吸速率(O2) 胡萝卜 根 25 大麦 种子(浸 泡15 h) 胚 715 叶 440 胚乳 76 苹果 果肉 30 叶 266 果皮 95 根 960~1 480 据表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或组织,呼吸速率有明显差异 B.种子内胚的呼吸速率比胚乳的高,表明胚的能量代谢较旺盛 C.测定大麦种子呼吸速率前先浸泡,是为了提高种子的含水量 D.不同植物的同类器官呼吸速率不同,与其结构有关而与功能无关 7.下图是外界条件对植物呼吸速率的影响曲线图,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从甲图可知细胞呼吸最旺盛时的温度是B点对应的温度 B.乙图中曲线Ⅰ表示有氧呼吸,曲线Ⅱ表示无氧呼吸 C.曲线Ⅰ表示的生理过程所利用的有机物主要是葡萄糖 D.曲线Ⅱ最终趋于平衡,可能是受到温度或呼吸酶数量的限制 8.细胞呼吸对生命活动的意义重大,下面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没有线粒体的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B.有叶绿体的细胞可以自行合成ATP,因此不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 C.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A mol CO2,人在正常情况下消耗等量葡萄糖可形成3A mol CO2 D.细胞呼吸中有机物的分解必须有水和氧气的参与才能释放储存的能量 9.下列关于“葡萄糖丙酮酸CO2”的过程,叙述错误的是(  ) A.①过程可在植物细胞中进行,也可在动物细胞中进行 B.②过程可产生ATP,也可不产生ATP C.②过程可产生[H],也可消耗[H] D.①过程可在线粒体中进行,也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10.关于真核生物细胞呼吸正确的说法是(  ) A.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就不能进行有氧呼吸,没有叶绿体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水果贮藏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可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C.线粒体中有机物分解释放的能量都用于合成ATP D.有氧呼吸的酶只分布在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中 11.下列与微生物呼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肺炎双球菌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 B.与细菌呼吸有关的酶由拟核中的基因编码指导合成 C.破伤风芽孢杆菌适宜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 D.有氧和无氧时,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物不同 12.将图中果酒发酵装置改装后用于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下列相关操作错误的是(  ) A.探究有氧条件下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打开阀a B.经管口3取样检测酒精和CO2的产生情况 C.实验开始前对改装后整个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 D.改装时将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与管口2连通 13.在温度、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将消毒后有生活力的小麦种子一直浸没在无菌水中,会使种子死亡。下列对种子死亡原因的分析,合理的是 (  ) A.缺乏胚芽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B.不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C.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均以热能释放 D.呼吸作用的产物对其产生毒害作用 14.在a、b、c、d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下表。若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CO2释放量 O2吸收量 a 10 0 b 8 3 c 6 4 d 7 7 A. a条件下,呼吸产物除CO2外还有乙醇或乳酸 B.b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少 C.c条件下,种子消耗的葡萄糖最少 D.d条件下,产生的CO2来自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15.下图是人体骨骼肌细胞中发生的生理活动。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人体不能进行__________(填标号)过程,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 (2)A物质是氧气分子,能不断由组织液扩散进入骨骼肌细胞,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骨骼肌细胞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浆中并不会引起血浆pH大幅度变化。这是由于__________的调节作用。 (4)图中哪几个过程可释放能量?__________(填写标号)。释放的能量大部分转化为__________并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光学显微镜能否观察到骨骼肌细胞中的染色体,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骨骼肌细胞参与人体血糖平衡的调节吗?请说出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16.现有一瓶混有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的量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曲线a表示________量;曲线b表示________量。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酒精的场所是________,酒精可用________鉴定。 (3)氧气浓度为a时,酵母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占葡萄糖总消耗量的______________。 第9讲 细胞呼吸 答案和解释 1.【答案】B 【解析】①②④分别代表有氧呼吸第一、第二、第三阶段释放的能量,其中释放能量最多的是④;⑤代表的物质是氧气,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与还原氢反应产生水,并释放大量能量;③水的利用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⑥水的产生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原核生物虽然没有线粒体,但是有些原核生物也可以完成图示全过程,如好氧菌。 2.【答案】C 【解析】ADP含量增加,即发生了ATP水解同时产生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甘油通过细胞膜是自由扩散过程,不消耗ATP也不生成ATP;线粒体中[H]和O2结合生成水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能量,同时生成ATP;叶绿体基质中C3合成葡萄糖时需要消耗[H]和ATP,产生ADP;细胞质基质中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时释放少量能量,同时生成少量ATP。 3. 【答案】B 【解析】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不合成ATP。 4. 【答案】C 【解析】酵母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故无需在黑暗中进行;装置乙在Ⅲ处可检测到有二氧化碳生成,酒精要提取Ⅱ处培养液检测;装置乙中应让Ⅱ先放置一会消耗氧气;装置甲中NaOH的作用是吸收外界空气的二氧化碳。 5. 【答案】D 【解析】根据表格信息,结合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可判断:在氧气浓度为a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b时只进行无氧呼吸,c、d时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氧浓度为d时有氧呼吸产生CO2的量为15-6=9(mol),消耗葡萄糖1.5 mol,无氧呼吸产生CO2的量为6 mol,消耗葡萄糖3 mol,故有2/3的葡萄糖用于酒精发酵。 6. 【答案】D 【解析】根据表中信息可知,胡萝卜和大麦的根和叶的呼吸速率不同,不同植物的同类器官的呼吸速率也不同,与其结构和功能都有关。 7. 【答案】B 【解析】据图分析:甲图B点呼吸速率最高;乙图曲线Ⅰ随着氧气浓度增加,呼吸速率逐渐下降,为无氧呼吸,曲线Ⅱ随着氧气浓度增加,呼吸速率逐渐上升,为有氧呼吸;细胞呼吸主要利用葡萄糖;有氧呼吸速率最终受到温度或呼吸酶数量的限制而趋于饱和。 8. 【答案】C【解析】叶绿体合成的ATP只用于暗反应;细胞呼吸中的无氧呼吸不需要O2。 9. 【答案】D【解析】①过程为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场所在细胞质基质中,可以在植物细胞中进行,也可在动物细胞中进行;②过程为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或无氧呼吸第二阶段,有氧呼吸二三阶段都产生能量,而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不产生ATP;②过程表示有氧呼吸时,第二阶段产生[H],第三阶段消耗[H],表示无氧呼吸时,消耗[H]。 10.【答案】A 【解析】线粒体是真核生物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水果贮藏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水果进行无氧呼吸,若产生等量的二氧化碳,无氧呼吸消耗的有机物更多;线粒体中有机物分解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少部分用于合成ATP;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分布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中。 11. 【答案】C【解析】破伤风芽孢杆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在有氧的环境中,破伤风芽孢杆菌的代谢要受到抑制,C错。 12. 【答案】B 【解析】管口3只能检测非气态的产物,如酒精等,B错误。 13. 【答案】D 【解析】小麦种子消毒后虽有生活力,但一直浸没在无菌水中,不能进行有氧呼吸;由于无菌水中无氧气,小麦种子长期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 14. 答案 B 解析 无氧条件下产生了CO2,这说明该植物的无氧呼吸产物是酒精,不会是乳酸,A错误;b条件下,氧气消耗的相对值为3,可计算出葡萄糖消耗的相对值为0.5,无氧呼吸产生CO2的相对值为5,可计算出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为2.5,B正确;有氧呼吸时,消耗葡萄糖最少,C错误;d条件下,种子只进行有氧呼吸,CO2全部来自线粒体,D错误。 15. 【答案】(1)④ 没有控制相关酶的基因 (2)骨骼肌细胞中的氧气浓度小于组织液中的氧气浓度 (3)缓冲物质 (4)①②③ 热能 产生ATP和维持体温 (5)不能,因为骨骼肌细胞中是丝状的染色质 (6)参与。血糖被骨骼肌细胞吸收并成为肌糖元,从而使血糖浓度下降 【解析】(1)该图为葡萄糖的有氧分解和无氧分解,人体由于缺乏对应酶,无法将丙酮酸分解为酒精。 (2)由于骨骼不断消耗氧气进行物质氧化分解,所以骨骼肌细胞中的氧气浓度小于组织液中的氧气浓度,所以氧气能不断由组织液扩散进入骨骼肌细胞。 (3)血浆含有缓冲物质,能进行酸碱中和,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 (4)①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②和水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还原氧,③还原氧和氧气结合生成水,这三个过程都能释放能量,释放的能量大多以热能散失,维持正常体温,部分能量储存在ATP中。 (5)骨骼肌细胞高度分化,不再进行细胞分裂,染色体为细丝状染色质,不能称为染色体,故不能观察到染色体。 (6)多余血糖进入骨骼肌细胞后,合成肌糖原储存,降低血糖浓度。 16. 答案 (1)二氧化碳 酒精 随氧气浓度升高,酵母菌无氧呼吸减弱,有氧呼吸增强,所以酒精产生量减少,二氧化碳产生量增加 (2)细胞质基质 重铬酸钾溶液 (3) 解析 (2)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其场所是细胞质基质,酒精可用重铬酸钾溶液鉴定。(3)当氧气浓度为a时,产生的酒精量为7 mol,所以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也为7 mol,二氧化碳的总产生量为14 mol,说明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为14-7=7(mol),再根据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反应式可知, 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为7×=(mol),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为7×=(mol),因此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占葡萄糖总消耗量的。 第9讲(必修一第5章第3节)第6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