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6章第一节.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7490698 上传时间:2025-01-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6章第一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6章第一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6章第一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6章第一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6章第一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2届高考第一轮总复习满分训练第6章 第一节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B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C吸热反应只有在点燃条件下才能发生D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是由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而决定的【答案】D2下列变化为放热反应的是()AH2O(g)=H2O(l);H44.0 kJ/molB2HI(g)H2(g)I2(g);H14.9 kJ/molC形成化学键时共放出能量862 kJ的化学反应D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答案】D3(2009山东省枣庄市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根据以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2H2S(g)3O2(g)2SO2(g

2、)2H2O(l);HQ1kJmol12H2S(g)O2(g)2S(s)2H2O(l);HQ2kJmol12H2S(g)O2(g)2S(s)2H2O(g);HQ3kJmol1对Q1、Q2、Q3三者大小关系的判断正确的是()AQ1Q2Q3BQ1Q3Q2CQ3Q2Q1 DQ2Q1Q3【答案】A4100 g碳粉燃烧所得气体中,CO占,CO2占体积,且C(s)CO2(g)=CO(g);H110.35 kJmol1CO(g)O2(g)=CO2(g);H282.57 kJmol1 与这些碳完全燃烧相比较,损失的热量是()A392.92 kJ B2489.44 kJC784.92 kJ D3274.3 kJ【

3、答案】C 5分析下图所示各物质能量变化关系,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金刚石)O2(g)=CO2(g);H1a kJmol1(a0)CCO2=CO2(g);Hc kJmol1(c0)DC(金刚石)=C(石墨);H4d kJmol1(d0)【答案】A6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关于C2H2(g)O2(g)=2CO2(g)H2O(l);H1300 kJmol1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10 NA个电子转移时,吸收1300 kJ的能量B有2 NA个CO2(气态)和NA个H2O(液态)生成时,放出1300 kJ的能量C有NA个水分子生成且为液体时,吸收1300 kJ的能量D有2NA个C2H2

4、反应且为气态时,放出1300 kJ的能量【答案】B7(2008广东广州4月)已知:(1)Zn(s)1/2O2(g)=ZnO(s);H348.3 kJmol1(2)2Ag(s)1/2O2(g)=Ag2O(s);H31.0 kJmol1 则Zn(s)Ag2O(s)=ZnO(s)2Ag(s)的H等于()A317.3 kJmol1 B379.3 kJmol1C332.8 kJmol1 D317.3 kJmol1解析:根据盖斯定律,将反应(1)(2)得到相应的反应,H348.3 kJmol1(31.0 kJmol1)317.3 kJmol1答案:A8(2008广东东莞5月)中学化学教材中有大量数据,下列

5、为某同学对数据的利用情况,其中不正确的是()A用NaOH和HCl反应测得的中和热,推算一定量稀H2SO4和NaOH溶液的反应热B用沸点数据推测两种液体混合物用蒸馏方法分离开来的可能性C用沸点数据分析分子的稳定性D用原子(或离子)半径数据推断某些原子(或离子)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解析:分子的稳定性与分子内部共价键有关系,而沸点数据只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系,不能用沸点数据来分析分子的稳定性。答案:C 9(2008天津滨海新区5月)2008年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用的是环保型燃料丙烷(C3H8),悉尼奥运会火炬所用燃料为65%丁烷(C4H10)和35%丙烷,已知丙烷的燃烧热为2221.5 kJmol1,

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中()A奥运火炬燃烧主要是将化学能量转变为热能和光能 B丙烷的沸点比正丁烷高C丙烷、空气及铂片可组成燃料电池,在丙烷附近的铂极为电池的正极D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3H8(g)5O2(g)=3CO2(g)4H2O(g);H2221.5 kJmol1解析: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出A项正确;B项,丙烷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正丁烷的相对分子质量,应是正丁烷的沸点高;C项,燃料电池中通入可燃性气体的一极应为负极;所谓燃烧热是指1 mol可燃烧气体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而D项中的H2O是气态,不是稳定氧化物。答案:A10(2008海南化学)白磷与氧可发生如下反应:P45O2=

7、P4O10。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PP akJmol1、PO b kJmol1、P=O c kJmol1、O=O d kJmol1根据下图所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H,其中正确的是()A(6a5d4c12b)kJmol1 B(4c12b6a5d)kJmol1C(4c12b4a5d)kJmol1 D(4c5d4c12b)kJmol1解析: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为(6a5d)kJ,化学键生成放出的能量为(12b4c)kJ。答案:A11(2009重庆)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H的绝对值均正确)()AC2H5OH(l)3O2(g)=2CO2(g)3H2O(g);H136

8、7.0kJ/mol(燃烧热) B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kJ/mol(中和热)CS(s)O2(g)SO2(g);H296.8kJ/mol(反应热)D2NO2=O22NO;H116.2kg/mol(反应热)解析:A项:燃烧热强调生成稳定的氧化物,其中水应为H2O(l);B项:中和热为放热,H为“”;D项:未注明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答案:C12(2009天津)已知:(1)2CO(g)O2(g)=2CO2(g);H566kJ/mol(2)Na2O2(s)CO2(g)=Na2CO3(s)O2(g);H226kJ/mol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

9、正确的是()ACO的燃烧热为283kJB图可表示由CO生成CO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C2Na2O2(s)2CO2(s)=2Na2CO3(s)O2(g)H452kJ/molDCO(g)与Na2O2(s)反应放出509kJ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6.021023解析:A中单位错,应为kJmol1;B中始态应为2COO2,终态为CO2;C中因CO2(s)=CO2(g);H0,故该反应的放热减少,H增大;D项,由得CO(g)Na2O2(g)=Na2CO3(s);HkJmol1509kJmol1,即放热509kJ时有1 mol CO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A。答案:C13(2009全国卷)已知:2H2(g

10、)O2(g)=2H2O(l);H571.6kJmol1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1现有H2与CH4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使其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l),若实验测得反应放热3695kJ,则原混合气体中H2与CH4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11B13C14D23解析:n(混)5 mol,设H2、CH4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有解出x1.25 mol,y3.75 mol,。答案:B14(2009华南师大附中模拟)下列各组变化中,化学反应的热量变化前者小于后者的一组是()CH4(g)2O2(g)=CO2(g)2H2O(l);H1;CH4(g)

11、2O2(g)=CO2(g)2H2O(g);H22H2(g)O2(g)=2H2O(l);H1H2(g)O2(g)=H2O(l);H2t时,在一定条件下,将1 mol SO2和1 mol O2分别置于恒容和恒压的两个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状态时放出的热量分别为O1、O2CaCO3(s)=CaO(s)CO2(g);H1CaO(s)H2O(l)=Ca(OH)2(s);H2ABCD答案:A15(2009临沂模拟)如图,a曲线是198K、101kPa时N2与H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3H22NH3;H92kJmol1Bb曲线是升高温度时的能量变化曲线C

12、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改变D在198K、体积一定的条件下,通入1 mol N2和3 mol H2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Q1 kJ,若通入2 mol N2和6 mol H2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Q2 kJ则184Q22Q1答案:D16(2009惠州模拟)0.3 mol硼烷(B2H6)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B2O3固体和液态水,放出649.5kJ热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B在理论上可以利用该反应的原理做成燃料电池 C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B2H6(g)3O2(g)=B2O3(s)3H2O(l);H2165kJ/molD每生成18 g水,该反应转移2 mol电子答案:B二、

13、非选择题17(2009宁夏、辽宁)2SO2(g)O2(g)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已知1 mol SO2(g)氧化为1mol SO3(g)的H99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C分别表示_、_,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有无影响?_。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V2O5会使图中B点升高还是降低?_,理由是_;(2)图中H_kJmol1;(3)V2O5的催化循环机理可能为:V2O5氧化SO2时,自身被还原为四价钒化合物;四价钒化合物再被氧气氧化。写出该催化循环机理的化学方程式_;(4)如果反应速度v(SO2)为0.05 molL1min1,则v(O2)_mol

14、L1min1、v(SO3)_molL1min1;(5)已知单质硫的燃烧热为296kJmol1,计算由S(s)生成3 mol SO3(g)的H(要求计算过程)。解析:(1)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有关,催化剂能降低活化能使E值减小;(2)图示为2 mol SO2反应的情况;(3)四价钒化合物为VO2;(4)依计量数之比可推出;(5)依盖期定律推出。答案:(1)反应物能理生成物能量没有影响降低催化剂能降低活化能使E值减小(2)198(3)SO2V2O5=SO32VO2、4VO2O2=2V2O5(4)0.0250.05(5)S(s)O2(g)=SO2(g);H1296kJmol1、 SO2(g)O

15、2(g)=SO3(g);H99kJmol1、3S(s)O2(g)=3SO3(g);H(H1H2)31185kJmol118(2009海淀)某实验小组用0.50 mol/L NaOH溶液和0.50 mol/L硫酸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配制0.50 mol/L NaOH溶液(1)若实验中大约要使用245 mL NaOH溶液,至少需要称量NaOH固体_g。(2)从下图中选择称量NaOH固体所需要的仪器是(填字母):_。名称托盘天平(带砝码)小烧杯坩埚钳仪器序号abc名称 玻璃棒药匙量筒仪器序号def.测定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中和热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为57.3k

16、Jmol):_。(2)取50 mL NaOH溶液和30 mL硫酸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温度 实验次数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温度差平均值(T2T1)H2SO4NaOH平均值126.226.026.130.1227.027.427.233.3325.925.925.929.8426.426.226.330.4近似认为0.50 mol/L NaOH溶液和0.50 mol/L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 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则中和热H_(取小数点后一位)。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kJ/mol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_。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答案:.(1)5.0(2)a、b、e.(1)H2SO4(aq)NaOH(aq)Na2SO4(aq)H2O(e);H57.3kJmol1(2)4.053.5 kJmol1a、c、d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