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1讲碱金属.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7490693 上传时间:2025-01-0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7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讲碱金属.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1讲碱金属.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讲 钠及其化合物 碱金属 【考点透视】 班级 姓名 学号 1.了解钠、钾的性质和用途, 2.了解氧化钠、氢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性质。 3.比较碳酸钠、碳酸氢钠在水中的溶解性、热稳定性、与酸的反应,掌握鉴别它们的方法。 4.了解碱金属元素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5.了解钠、钾的焰色反应。 【知识网络】 【复习策略】 钠及其化合物(Na2O、Na2O2、NaOH、Na2CO3、NaHCO3)的性质是高考考查的核心内容。高考题除在选择题中对这些知识直接考查外,还利用这些知识结合其他元素及化合物知识为载体,编制推断题、简答题和计算题。以Na2O2与H2O(或CO2)反应,产生氧气设计综合实验,也是高考的热点。 以掌握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为基础,善于比较、类比或由此及彼,并从“相似性”、“递变性”、“特殊性”等多角度认识和把握碱金属。 【基础知识】 一、钠的结构、性质、保存 (1)钠原子的结构特点 钠原子最外层只有 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因此 。 (2)性质 1.钠与非金属反应:O2、S等。 2.钠与水的反应: (现象: ) 3.钠与酸的反应: (先与 反应,过量的钠再与 反应) 4.钠与盐溶液的反应: 5.钠与有机物的反应:与 能发生反应置换出H2。 (3)钠的保存:钠应密封保存,少量的钠可保存在 中。 【例1】9.2 g金属钠投入到足量的重水中,则产生的气体中含有( ) A.0.2 mol中子 B.0.4 mol电子 C.0.2 mol质子 D.0.4 mol分子 【例2】一定温度下,向饱和NaOH溶液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温度。下列叙述中,不合理的是 A.NaOH溶液浓度增大,并放出H2 B.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不变,有H2放出 C.溶液的质量减小,有H2放出 D.钠浮于液面,到处游动,发出咝咝的响声 【例3】(1)把一小块金属钠暴露在空气中,观察到以下现象,试在右栏写上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主要现象 有关化学方程式 金属钠表面变暗 过些时候有液滴出现 再过些时候出现白色晶体 最后变成白色粉末 (2)一小块钠在空气中久置后,质量变为原来的62/23倍,则久置后的成分是 A.Na2CO3 B.Na2O2 C.NaOH D.Na2CO3 。H2O (3)钠的用途很广,其中钠钾合金可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简述其原理。 二、氧化钠、过氧化钠的结构和性质(注意两者的比较) 氧化物 Na2O Na2O2 电子式 阴阳离子个数比 氧元素化合价 属类 主要性质 过氧化钠的特性: (1)与Na2O2有关计算的一般规律:与CO2和H2O混合物反应时考虑先与CO2反应。 【例4】在四个密闭容器中分别装有下表所示的一定量的物质,将它们加热至300oC,经充分反应后排出气体,则残留固体及其物质的量正确的是 A B C D 反应前 1molNaOH、1molNaHCO3 1molNa2O、1molNaHCO3 1mo1Na2O2、lmolNaHCO3 1molNa2O2、1molNH4HCO3 反应后 1molNa2CO3 2molNaOH、0.5molNa2CO3 2molNaOH、0.5molNa2CO3 1molNa2CO3 (2)具有强氧化性,从而能够漂白某些物质,原理与HClO的作用一样; ①Na2O2与SO2反应: ②Na2O2投入FeCl2溶液中,可将Fe2+氧化成 ,同时生成 沉淀。 ③Na2O2投入氢硫酸中,可将H2S氧化成 ,溶液变 。 ④Na2O2投入Na2SO3溶液中,可将SO32-氧化成 。 ⑤Na2O2投入品红溶液中,因其有氧化性,所以有 ,可使品红溶液 。 【例5】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运用类比学习的思想, 探究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的反应。小组同学改进了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充分反应,B中固体由淡黄色变为白色(Na2O2完全反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C中,木条复燃。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完成装置改进的措施和理由: ①措施:在A、B之间加一个干燥管,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推断该白色固体为Na2SO3,则其所类比的化学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任何的推论都要经过检验,请完成对白色固体成分的探究: 限选实验仪器与试剂:烧杯、试管、药匙、滴管、酒精灯、带单孔胶塞的导管、棉花、试管夹;3 mol·L-1HCl、6 mol·L-1HNO3、NaOH稀溶液、蒸馏水、1 mol·L-1 BaCl2 溶液、澄清石灰水、品红溶液。 1.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白色固体为Na2SO3;假设2:白色固体为Na2SO3与Na2SO4 的混合物; 假设3:        。 2.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以上三种假设,并按下表格式写出实验操作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 步骤1: 步骤2: … 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转化(注意两者的比较) 化学名称 碳酸钠 碳酸氢钠 化学式 无水物 结晶水合物 NaHCO3 Na2CO3 Na2CO3• 10H2O 俗名 石碱 溶解性 二者均能溶解于水, Na2CO3的溶解度 NaHCO3 与盐酸反应 少量盐酸 足量盐酸 水解程度 两者均为弱酸盐,水解使溶液呈 性,相同物质的量浓度时(同温度下),Na2CO3水溶液碱性 NaHCO3 与NaOH反应 NaHCO3+NaOH= 与 Ca(OH)2反应 少量 Na2CO3+Ca(OH)2= NaHCO3+ Ca(OH)2= 足量 NaHCO3+ Ca(OH)2= 与盐(BaCl2)反应 Na2CO3+BaCl2= 热稳定性 主要用途 用于 、制皂、造纸、纺织等工业 制发酵粉、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 相互转化 鉴别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方法有: 班级 姓名 学号 【例6】下图中A至F是化合物,G是单质 写出A、B、E、F的化学式A_____ 、B_____ 、E______ 、F____ 。 【例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如图Ⅰ~Ⅳ所示。 (1)若用实验Ⅳ来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则试管B中装入的固体最好是 ,实现现象是 。 (2)若用实验来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固体,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填装置序号) 。其中能够说明泡沫灭火器中选择碳酸氢钠与酸反应制CO2而不选择碳酸钠的实验是 。 (3)若测定Na2C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HCO3的质量分数,Ⅲ能否达到实验目的?若能,请说明其计算所需的数据 ;若不能,请简要说明理由 。 实验二、将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溶液分别与澄清石灰水混合并充分反应。 (4)当石灰水过量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 【例8】将0.4gNaOH和1.06g 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mol·L-1稀盐酸。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 四.侯氏制碱法: 工业上是先在冷却的条件下先将氨气通入到饱和的食盐水,再通入足量的CO2得到NaHCO3晶体,最后将滤出的NaHCO3经焙烧得到Na2CO3。 NH3+H2O+CO2+NaCl === NaHCO3↓+ NH4Cl 2 NaHCO3===Na2CO3 + CO2 ↑ + H2O (CO2可以循环利用) 【例9】我国化学侯德榜(右图)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 (1) 上述生产纯碱的方法称 ,副产品的一种用途为 。 (2) 沉淀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3) 写出上述流程中X物质的分子式 。 (4) 使原料氯化钠的利用率从70%提高到90%以上,主要是设计了 (填上述流程中的编号)的循环。从沉淀池中取出沉淀的操作是 。 (5)为检验产品碳酸钠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可取少量试样溶于水后,再滴加 。 (6) 向母液中通氨气,加入细小食盐颗粒,冷却析出副产品,通氨气的作用有 。 (a) 增大NH4+的浓度,使NH4Cl更多地析出 (b) 使NaHCO3更多地析出 (c) 使NaHCO3转化为Na2CO3,提高析出的NH4Cl纯度 【问题思考】 问题1、举例说明碱金属性质的相似性、差异性与递变性? 【例10】下列对碱金属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都是银白色的柔软金属,其密度都较小 B.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都是过氧化物 C.碱金属单质与水剧烈反应生成碱和氢气 D.单质的熔沸点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升高 【例11】最近,德国科学家实现了铷原子气体超流体态与绝缘态的可逆转换,该成果将在量子计算机研究方面带来重大突破。已知铷是37号元素,质量数是85。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铷37Rb位于周期表的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 (2)关于铷的结构和性质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 ①与水反应比钠剧烈②它的原子半径比纳小③它的氧化物暴露在空气中易吸收CO2④它的阳离子最外层电子数和镁相同⑤它是还原剂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②④ D.①③⑤ (3)氢化铷与水反应可放出氢气,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氢化铷溶于水显酸性 B.氢化铷中氢离子被还原为氢气 C.氢化铷与水反应时,水是还原剂 D.氢化铷中氢离子最外层有两个电子 (4)下列有关碱金属铷(Rb)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灼烧氯化铷时,火焰有特殊颜色 B 硝酸铷是离子化合物,易溶于水 C 在钠、钾、铷三种单质中,铷的熔点最高 D 氢氧化铷是弱碱 (5)现有铷和另一种碱金属形成的合金50 g,当它与足量水反应时,放出标准状况下的氢气22.4 L,这种碱金属可能是________。 A.Li B.Na C.K D.Cs 问题2、焰色反应是常用的一种物理检验方法,在进行焰色反应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焰色反应的定义: 焰色反应的实验步骤: 【例12】有一包固体粉末,其中可能含有Na2CO3、NaCl、Na2SO4、CuCl2、BaCl2、K2CO3和K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现进行以下实验: (1)将该粉末溶于水得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 (2)将滤出的沉淀中加入稀硝酸后有部分沉淀溶解,并有无色气体 (3)取滤液做焰色反应,火色呈黄色;隔着蓝色钴玻璃,不见紫色。由上述实验现象判断:混合物中一定含有 ;一定不含有 ,不能肯定是否含有 。 问题3、碱金属的性质规律与特例 (1)通常合金多呈 态,而钠钾合金却是 态。 (2)碱金属单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生成过氧化物甚至比过氧化物更复杂的氧化物,而Li只生成 。 (3)碱金属单质密度一般随核电荷数增大而递增,但K的密度比 小。 (4)碱金属单质一般跟水剧烈反应,但 跟水反应缓慢(LiOH溶解度小)。 (5)碱金属单质因其活动性强,多保存在 中,而 却因密度比煤油更小,只能保存在液体 中。 (6)碱金属的盐一般都易溶于水,但 却微溶。 (7)一般说,酸式盐较正盐溶解度大,但 却比 溶解度小。 (8)试剂瓶中的药品取出后,一般不能放回原瓶,但IA金属 等除外。 (9)一般活泼金属能从盐中置换出不活泼金属,但对IA非常活泼的金属Na、K等除外。如: (10) 是放射性元素,所以在自然界中不存在。 【课后巩固】 1.下列有关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少量的钠可保存在CCl4液体中 B.钠元素只有还原性 C. 钠的熔点低于100℃ D.固态钠很软,它不能导电 2.某物质灼烧时,焰色反应呈黄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一定含钠元素 B.该物质一定是钠的化合物 C.该物质一定是金属钠 D.不能确定该物质中是否含钾元素 3.NaH是一种离子化合物,它跟水反应的方程式为:NaH+H2O→NaOH+H2↑,它也能跟液氨、乙醇等发生类似的反应,并都产生氢气。下列有关NaH的叙述错误的是 A.跟水反应时,水作氧化剂 B.NaH中H-半径比Li+半径小 C.跟液氨反应时,有NaNH2生成 D.跟乙醇反应时,NaH被氧化 4.某溶液中含有HCO3-、SO32-、CO32-、CH3COO-等四种离子。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2O2固体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假设溶液的体积无变化) A. CH3COO- B. SO32- C. CO32- D.HCO3- 5. 下列各组中的两物质作用时,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用量的改变,对生成物没有影响的是 A. Na2O2和CO2 B.Na和O2 C.NaOH和CO2 D.碳和O2 6.取a 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将其产物跟足量的过氧化钠反应,反应后固体的质量恰好也增加了a g。下列物质中不能满足上述结果的是 A.H2 B.CO C.C6H12O6 D.C12H22O11 班级 姓名 学号 7.将含有O2和CH4的混合气体置于盛有23.4g Na2O2的密闭容器中,电火花点燃,反应结束后,容器内的压强为零(150℃),将残留物溶于水中,无气体产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原混合气体中O2和CH4的体积比为2︰1 B 残留物只有Na2CO3 C 原混合气体中O2与CH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 残留物只有Na2CO3和NaOH 8.除去NaHC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CO3可采取的方法是 A.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B.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C.加入澄清石灰水 D.加入稀盐酸 9.为了检验某含有NaHCO3杂质的Na2CO3样品的纯度,现将W1克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W2g,,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 A. B. C. D. 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向含有CaCO3沉淀的水中通入CO2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NaHCO3饱和溶液,又有CaCO3沉淀生成。 B.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的CO2与原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2体积相同 D.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有结晶析出 11.工业上常用氨碱法制取碳酸钠(将氨和二氧化碳先后通入饱和食盐水而析出小苏打,再经过滤、焙烧,得到纯碱),但却不能用氨碱法制碳酸钾,这是因为在溶液中 A.KHCO3溶解度较大 B. KHCO3溶解度较小 C. K2CO3溶解度较大 D.K2CO3溶解度较小 12.某K2CO3样品中含有Na2CO3、KNO3和Ba(NO3)2三种杂质中的一种或两种,现将13.8g样品加入足量水,样品全部溶解。再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得到9g沉淀。对样品所含杂质的正确判断是 A.肯定有没有KNO3 B.肯定有KNO3,可能还含有Na2CO3 C.肯定没有Ba(NO3)2,可能有KNO3 D.肯定没有Na2CO3和Ba(NO3)2 13.某溶液中含有HCO3-、SO32-、CO32-、CH3COO-等四种离子。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2O2固体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假设溶液的体积无变化) A. CH3COO- B. SO32- C. CO32- D.HCO3- 14.把一定量的Na2O2和NaHCO3混合粉末分为两等份,将其中一份加入到100mL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干燥的气体2.24L(标准状况),再将此气体通入到另一份混合物中,充分反应后,气体减少为2.016L(标准状况),则原混合粉末中Na2O2和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及原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可能是 A B C D Na2O2和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 8:1 9:2 1:8 2:9 原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 3.4 1.1 1.8 1.3 15.取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两份A和B,每份50mL,向其中各通入一定量的CO2,然后各取溶液10mL,分别将其稀释为100mL,分别向稀释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的盐酸,标准状况下产生CO2气体体积与所加盐酸体积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A表明,原溶液中通入CO2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写化学式) ,各种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加盐酸后产生CO2体积的最大值为 mL。 (2)曲线B表明,原溶液中通入CO2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写化学式) ,各种溶质物质的量之比为 ;加盐酸后产生CO2体积最大值 mL。 (3)通过计算求出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16.工业纯碱中常含有少量NaCl,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实验目的】测定工业纯碱中Na2CO3的含量。 【实验原理】Na2CO3与酸反应生成的CO2被吸收剂吸收,通过分别称量反应前、后的U形干燥管E的总质量,求出Na2CO3的含量。 【实验装置】 【实验试剂】 ①NaOH溶液 ②饱和石灰水 ③碱石灰 ④无水氯化钙 ⑤无水硫酸铜 ⑥浓盐酸 ⑦稀盐酸 ⑧浓硫酸 ⑨稀硫酸 ⑩试样(工业纯碱) 【实验步骤】(完成下列实验步骤) ①称量试样及装有吸收剂的E的质量,记录数据; ②如上图所示连接好装置,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在有关仪器中装入适当试剂; ④打开甲、乙弹簧夹,用气卿鼓入空气,然后接上已称量过的E;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称量E的质量并记录数据。 ⑴实验时,在仪器D中装入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在仪器C中应装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试剂序号) ⑵实验过程中,先、后共两次鼓入空气,第二次鼓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某同学认为在E装置后应再连接F装置(装有适当试剂),你认为是否必要?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必要”或“不必要”) 17.下图表示有关物质(均由短周期元素形成)之间的转化关系,其中A为常见的金属单质,B为非金属单质(一般是黑色粉末),C是常见的无色无味液体,D是淡黄色的固体化合物。(反应条件图中已省略。) (1)A、B、C、D代表的物质分别为 、 、 、 (填化学式); (2)反应①中的C、D均过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反应②中,若B与F物质的量之比为4:3,G、H分别是 、 ; (4)反应③产物中K的化学式为 ; (5)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为 。 废旧锂电池 拆解 碱浸 NaOH溶液 过滤 滤液 滤渣 调pH 稀硫酸 Al(OH)3固体 酸浸 H2SO4、H2O2 过滤 滤液 萃取法分离 CoSO4溶液 Li2SO4溶液 浓缩 加热至95℃ 饱和Na2CO3溶液 Li2CO3固体 过滤 过滤 18.2006年世界锂离子电池总产量超过25亿只,锂电池消耗量巨大,对不可再生的金属资源的消耗是相当大的。因此锂离子电池回收具有重要意义,其中需要重点回收的是正极材料,其主要成分为钴酸锂(LiCoO2)、导电乙炔黑(一种炭黑)、铝箔以及有机粘接剂。某回收工艺流程如下: (1)上述工艺回收到的产物有 。 (2)废旧电池可能由于放电不完全而残留有原子态的锂,为了安全对拆解环境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 _ 。 (3)碱浸时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酸浸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如果用盐酸代替H2SO4和H2O2的混合液也能达到溶解的目的,但不利之处是_______________。 (5)生成Li2CO3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已知Li2CO3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最后一步过滤时应____________。 第13页(共12页) 高二理化班 第1讲 钠及其化合物 碱金属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