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文科背景下服装商业化实践与专业融合培养模式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47693 上传时间:2024-03-0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7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文科背景下服装商业化实践与专业融合培养模式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文科背景下服装商业化实践与专业融合培养模式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文科背景下服装商业化实践与专业融合培养模式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新文科背景下服装商业化实践与专业融合培养模式研究邱慧芬(福建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摘要:在新文科建设的发展背景下,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要面向时代和社会需求,对专业人才基本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新的标准。文章就服装设计实践类课程的现状,研究教学引领下的项目化设计实践,提出有效改革策略,从而在根本上建立起服装设计实践类课程的商业化实践机制,以期培养具有实践性和创新性的高质量服装专业人才。关键词:新文科;服装商业化;实践教学;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TS 941.2-4;G 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1602(2023)17-0050-03Practice of C

2、lothing Commercialization and ProfessionalIntegration Training Model under the Background ofNew Liberal ArtsQIU Huifen(College of Fine Arts,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 350108,China)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new liberal arts construction,the fashion and costume design ma

3、jorshould face the needs of the times and society,and new standards should be put forward for the cultivation of the basic qualityand innovation ability of professional talent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n effective reform strategy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fashion design practice courses,combi

4、ned with the project-based design practice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eaching,so as tofundamentally establish the commercialization practice mechanism of fashion design practice courses and cultivate practical andinnovative high-quality clothing professionals.Keywords:new liberal arts;clothing comme

5、rcialization;practical teaching;pedagogical reform基金项目:福建师范大学新文科教改项目“新文科背景下艺术设计商业化实践与专业融合培养模式研究”(W202120);福建师范大学本科生教改项目“服装设计商业实践平台与课程体系的衔接模式研究”(I202201045)作者简介:邱慧芬(1999.02),女,汉族,福建厦门人,硕士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服装与服饰设计,。0 引言近年来,新文科建设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国家政策鼓励支持高校开设跨学科跨专业新兴交叉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为此增强学生的跨领域知识融通能力和实践能力1。服装与服饰设计

6、专业是一门“设计与创新、设计与商业”相融合的具有鲜明特点的学科,然而许多高等院校在理论教学和创作实践的认识上还存在割裂的思维定式,从而导致厚此薄彼的局面,因此高校需积极探索实践基地和校企合作教改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以及产教研融合的教育实践,真正做到学生从“学校”来到“企业”中去的良性衔接过程,从而培养出具有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服装行业精英。如今,我国市场经济迎来了翻天覆地的突破性发展,服装市场容量和消费者的需求也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在传统服装模式发展下已表现出难以适应当前市场的劣势局面,根据纺织业“十四五”发展纲要 服装行业发展消费的政策发布以及官方数据预测,服装行业销售额预计 2025 年

7、达 11071.8 亿元。因此,将教改内容与中国服装产业在转型过程中的人才需求紧密结合,实现了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笔者研究和总结近几年服装课程教学现状,从中探索服装设计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路径,以此验VOCATIONAL EDUCATION50-证了实践类课程中商业化机制建立的有效性。1 服装设计实践类课程教学现状服装设计实践类课程贯穿服装设计、制作直至销售的整个流程,目前,许多高等院校对于实践类课程还处于脱离式教学,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叙述的理论知识过多,而布置的课后作业与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无法衔接,使学生难以转化原有的思维,出现厌学、迷茫和思维固化的现象。由此得出,没有建立起真实商业实践的环境和条

8、件,造成了学生的实践成果难以转化成实际的商业价值的恶性循环局面。出具体教学现状总结如下:1.1 与企业实际需求相脱节相比于其他学科,服装设计实践类课程内容更侧重投放于市场,通过实践转化为商品价值的过程,由此该课程实践环节的开展要以企业要求为中心。然而,许多高等院校大都以理论基础进行设计实践教学,而在这种理论化的设计“实践”中,教材内的实践案例大都在五年以上,这对时效性很强的服装设计学科来说,用固化的市场数据引导设计实践必然会出现与企业实际需求相脱节的局面,这明显有悖于产业特点和人才能力培养需求,从而出现服装实践难以上升到理论层面,理论分析实践能力欠缺的滞后教学后果。1.2 师资能力缺乏,已陷入

9、窘境局面由于中国高校对于“在编”教师的学历门槛较高,导致大部分教师的职业经历是“从学校到学校”,普遍没有相应的实践经验,同时,由于高校教学评估体系对教师职称的要求,又使从企业引进设计师作为兼职课程教师的难以实施,长期固化教学模式导致难以发展教师本身的独特性和专业性,以及对高校教师硬性政策要求,一方面严重地局限了师资团队及教师个人的自主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教师缺少实战经验,对于服装市场环境、设计标准及运营流程等缺乏一定的了解。在如今的服装行业和企业越来越需要理论知识扎实和具有实战经验的综合型人才,这样导致教育出的服装“人才”往往难以适应服装行业对人才的需求。1.3 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思维固化目前服

10、装市场模式是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导流的方式,这种方式能为企业带来较高的销量及流动客源,而众多高校教学模式处于以服装专业知识教学为主,服装整体实践策划与实施为辅,因此教学模式应该跟随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对于当前的教学环境与不断迭变的服装行业已经存在较大差距,目前高校所用的教材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由此表明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无法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也无法将所学到的专业知识紧贴市场,因而无法适应毕业后岗位需求。1.4 相关课程衔接较弱服装设计实践类课程主要包括服装造型设计、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设计与制作及品牌服装运营四大课程体系,这四大课程体系共涵盖了十二门课程,具有一定关联性和衔接性。目前许多高校

11、对于此类型实践课程安排较分散,一方面周期较短,学院设置授课学时仅 48 课时,导致学生所产生的实践商业价值中断,难以继续跟进,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积极性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此课程涉及其他相关课程制作,如在策划案的制作上,涉及服装设计主题讨论、流行趋势面板制作、流行元素收集与分析等等。将服装流行趋势中的造型、色彩、版型及工艺等融合到预定系列数的具体设计中,进行色号和图样的分解,以便对服装市场环境和消费者的需求以及市场变化特征作出前瞻性预测和反应。2 服装营销学课程教学改革策略与实施现阶段,在新文科所提出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下,普遍出现高校培养服装专业人才远远不能满足服装行业对人才的需

12、求。日本设计大师原研哉曾说“教育才是设计的根源力量,它建立在对事物和环境的思考之上,并将极为灵活的合理性渗透到整个社会当中”,然而在现行的教学模式现状下,已经出现众多问题,只有抓住教学痛点进行改革创新,才能产生院校与企业双赢的结果。2.1 建立真实商业实践和创新创业机制中国服装行业“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和 2035 年远景目标报告中提出,“十四五”发展重点任务之一是培育创新型人才,主要推动人力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健全以科研能力和创新成果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当前,服装专业教学知识陈旧,依旧停留在传统理论的教学阶段2,如果长期发展便会导致与政策所提出的愿景背道而驰,在面临此形势的基础上,福建师范

13、大学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自 2013 年将真实商业化实践融入服装课程中,实现了该专业教改在国内的首创性尝试,将真实的商业化运营模式融入了设计类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评价标准中,在 2013年至 2017 年中,学生的课程设计训练通过线上销售渠道和自媒体运营平台,超过 35%的学生实现了将作品转变成产品;从 2018年至今,在本课题研究的前期探索中,通过运营指导和建立招商引资机制,课程内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已经注册了两个公司,运营了三个线上服装品牌,见图 1,并注册了相应的商标,建立真实商业实践和创新创业机制是将理论与具体商业实践相结合,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服装专业人才。2.2 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服装

14、实践类课程教学目标是以具体项目为依托,建立实践项目贯穿于课程过程的课程体系,对于实践类的课程专业教师要求更为全面,不仅要掌握服装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根据市场迭变进行教学计划的调整。根据近五年的课程教改内容优化和Vol.45/No.17/Westleather51-图 1 线上运营实践女装品牌经验积累,此课程可通过招商引资机制与理论知识教学贯通以实现教学环节的完善,打破师资窘境局面。在教改项目探索取得阶段性成果基础上,由具体的课程教师负责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课程中与课程后的设计实践。在每个品牌的新品上线比例中,通过招商引资机制支持课程教师研发和制作 20%以上的产品,以品牌运营一年内具体的市场价值和

15、利润绩效,分配三方初次股比后剩余的 40%股份,最大程度上鼓励教改团队内所有教师向“双师型”方向发展,以期建立长期稳定的商业设计实践机制。2.3 实行项目教学模式为了确保学生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可以与当下社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3,此课程可采用项目教学法对接企业设计项目,使学生以企业商品企划的标准来制定产品系列规划并制订相关的营销策划书。针对此课程项目教学法实施如下:首先,将学生分为若干个核心项目小组,引导学生针对同类服装品牌进行线上和线下调研,包含爆款分析、拍摄风格、模特选取、店面布局、数量分析、色彩分析及价位分析等;其次,指导学生从服装设计绘制、可供样衣制作和量产的工艺单到服装品类选取,

16、需将生产 45 款不同品类具体的服装进行销售和运营,见图 2,整理每周内销售数据并以表格的形式呈现,为后续服装商品设计与投放提供指导,此项目跟进可以大幅提升学生对于服装行业整个流程把控能力,使学生能真正置入于实际落地项目中。在 2017年至 2020 年之间,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初步形成“作品向商品转化”的设计实践教学方式,学生在设计类课程内必须完成“从设计到销售”的过程,学生所设计的成衣可以在微信、微博及小红书等各种自媒体平台进行销售,在每个相关课程内建立项目化小组,经过市场调查、商业策划案、设计效果图及胚样制作等各种实践环节的评分,形成课程的综合评价,并从中选择具有商业潜质的项目化小组,综合

17、评估较具商业价值的设计方案,投入到销售渠道,并取得较好商业化成果。2.4 实行相关设计实践类课程整合评分市面上完整的服装设计流程为市场调研商品企划主题分析图稿阶段供应资源零售方案销售终端良性循环机制,由此可得出,服装设计实践类课程是一环扣着一环,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相交关系,教师可通过项目教学对其实践成果做出综合评分结果,这种教学模式对于企业和学生来说,是双方的良性互动。在教改实践项目中,教改团队内教师之间在课程开始前、课程执行中期及课程结束后至少进行三次的共同数据整理与分析,针对策划案和研发设计稿中的课程内容衔接环节,互相担任课程技术支持,以减少学生在整个项目化流程中的时间损耗,由于课程

18、综合性和长期性,将课程评价环节统一安排在每学期全部课程教学周结束后,从整体的市场策划、设计、制作及销售效果上综合考量学生每个课程的最终分值。3 结语文章针对服装设计实践类课程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具体项目探索和实践,以小组形式实施实际落地项目从设计到实物所产生的销售数据和利润结果,通过分析和整理得出有效课程教学改革策略,最终建立起可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商业设计实践的机制和“双师型”教师建设,实行项目教学模式和相关设计实践类课程整合评分教改政策,使学生既拥有了全面的理论知识基础,又具备完善的实践实战经验,实现毕业即就业的良性衔接。参考文献:1王建学.论监察法学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以新文科建设为背景J.新文科教育研究,2022(02):60-73+142-143.2董笑妍.服装行业以内涵式发展 迎战 消费变革J.纺织服装周刊,2022(05):26.3洪叶.服装设计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改革路径研究J.纺织报告,2022,41(04):89-91.图 2 产品研发与投放VOCATIONAL EDUCATION5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