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垂直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认识,并会用符号表示两条直线互相垂直。2、会画垂线,并在操作活动中探索、掌握垂线的性质。3、从生活实际中感知“垂线段最短”。教学重点:会使用工具按要求画垂线。教学难点:从生活实际中感知“垂线段最短”教学方法与手段: 1、方法:使学生从生活中垂直入手,通过“画画、议议、想想、试试”实现教学目标。 2、手段:课件一套,投影仪,实物展示台,三角板。教学过程:一、说一说,做一做(使学生感受具体情境中的垂直)1、观察地图,说说哪些是互相垂直?2、在看看周围(教室、书本等)哪些线是互相垂直的?3、请同学们和老师一块折叠长方形的纸(横竖各叠一次)同学们量一
2、量折痕与折痕、折痕与边所成的角的度数。你是怎样理解垂直的?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画出图形,并规定表示方法。回顾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明白垂直是相交的特殊情况。另外,强调直线与线段(射线)垂直就是与线段(射线)所在直线垂直,并画图说明。继续展示生活中的垂直,加强印象。二、画一画,议一议(使学生再操作活动中探索、体验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1、画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2、过直线外一点画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3、过直线上一点画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4、怎样用纸折出垂直。 议一议 1、你是用何工具如何画垂线的? 2、你画出的垂线有何特点? 3、怎样利用网格画出垂直?三、归纳 1、过一点作已
3、知直线垂线的步骤与方法; 2、过一点能且只能作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作比较:经过直线外一点能且只能画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四、试一试 过AB上一点B,与AB垂直的直线有哪些?五、想一想、议一议(使学生从生活中感知“垂线段最短”,并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 1、如何测量跳远成绩? 2、怎样修水渠最短? 3、测量图形中PA、PB、PC、PD的长,比较哪条线段最短?(其中PA是垂线段) 4、你得到什么启发?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5、你觉得如何规定点到直线的距离比较合理?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适当点拔,并且让学生比较垂线、垂线段、点到直线的距离。六、回顾反思:本节课同学们有哪些收获,请同学们稍做回顾与思考后回答(也可与同学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