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强化路径.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45410 上传时间:2024-03-0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5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强化路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强化路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强化路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22卷第4期2023 年7月Vol.22No.4July 2023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Luoh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强化路径周昕怡(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 组织人事处,江苏 常州 213147)doi:10.3969/j.issn.1671-7864.2023.04.010摘要: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新时代高校肩负着育新人、兴文化的时代使命。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经济基础的飞跃式变化、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的增加、不良社会思潮的冲击、网络的多元化等方面的挑战,提出了新时代

2、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实现路径,即: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校园媒体融合发展,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创新校园文化形式,引领学生践行中国梦;党委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关键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挑战;强化路径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7864(2023)04-0046-05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1。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提到“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

3、伟大复兴。”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3意识形态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4。一、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高校作为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重要阵地,肩负着育新人、兴文化的时代使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保证高校内部稳定和安全的重要手段,也是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一)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到培育社会新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是国家培养人才的摇篮,承担着培育社会新人的时代使命。高校

4、的学生正处于“拔节孕穗”期,思想尚未成熟,容易受到各类思潮的影响,这就要求高校肩负起育人重任,发挥自身在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方面的优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引领学生践行中国梦,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到振兴中华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兴文化,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高校是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肩负着文化传承创新的使命,

5、在继承数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唤醒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认同,继而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高校通过传承革命文化,增强师生精神力量;高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三)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保证高校内部稳定和安全的重要手段高校作为教育机构,在开展各项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还面临着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复杂挑战。高收稿日期:2023-05-11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的路径研究”(2022SJSZ0685)作者简介:周昕怡(1989),女,江苏无锡人,江苏城乡建设职业

6、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第4期校正确引导、塑造和传播良好的意识形态,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维护高校内部团结和谐,增强师生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防范和化解各种可能发生的矛盾和冲突,为高校的良好教育生态提供坚实的基础。(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它不仅对高校内部的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通过进一步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可以增强师生对国家、民族和

7、文化等方面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校深入、落地,提高师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水平,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积极贡献。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挑战意识形态是关于人们的观念意识、思想立场等要素的统称,属于上层建筑,是对生产力、生产方式以及经济基础的综合状况的反映。意识形态的核心是人们的思想、立场、观念、意识、观点。围绕人们的思想、立场、观念、意识、观点这些核心内容展开的工作,在实践中就叫意识形态工作。在不同的时期,面对不同的形势,意识形态工作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新征程中

8、,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着新形势新环境的挑战。(一)经济基础的飞跃式变化对意识形态的结构及特点产生影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分配方式和利益关系等进一步多样化。经济基础的变革及发展变化,必然会对意识形态的结构及特点产生影响。我国对外开放日益深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到经济总量世界第二的历史性跨越。经济基础的飞跃式变化对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需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二)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增加对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们在满足了生理、安全需求的基础上,会追求归属和爱,进而需要尊重

9、,最后自我实现5。大学生处于追求归属和爱的阶段,在学校里如何找到自己所属的集体并拥有归属感以及如何在爱中学会成长是大学生在校期间面临的重要课题。如今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迅速增加,呈现出多方面、深层次、高要求、差异性的特点,而现有的思想文化产品和服务还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需要,泛娱乐化现象普遍。大学生闲暇时间刷抖音、逛微博、看微信,媒介信息大部分碎片化,很多信息缺乏质量保障。如何加强思政教育,引导学生筛选辨别处理海量信息,使学生的精神生活既保持积极健康,又跟得上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步伐,是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需要思考的问题。(三)不良社会思潮冲击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随着对外开放的深

10、化,高校面临着更为激烈复杂的世界性思想交锋和文化竞争。各种不良社会思潮披着学术自由的外衣,传播其思想主张,干扰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学术态度和学术观点。当今一些别有用心的西方势力采取文化渗透的方式,大肆宣扬所谓的普世价值,企图动摇大学生对正确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西方意识形态的文化渗透,会对大学生还不稳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造成冲击,导致部分青年大学生信仰缺失。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高校捍卫意识形态重要阵地是责任更是时代使命。(四)网络的多元化影响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迭代,当前的互联网环境更加错综复杂,社会进入了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和思想观念交流更加便捷、开放、迅速,信息无处不在、

11、无所不及、无人不用 6。网络的多元化、去中心化消融了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控制力,同时也给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增加了更多不确定因素,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新时代新环境的诸多挑战。三、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强化路径新时代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要使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表达贴近师生的生活与学习,要将抽象概念与具体实例相结合,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传统文化的魅力融入现代生活,把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结合起来,创造出让师生耳目一新、喜闻乐见的话语表达方式,使主流意识形态的表达更适应时代,更贴合师生的心理,以此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实效性7。周昕怡: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强化路径47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2、2023年(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育是指向人的灵魂深处的高尚事业,教师肩负着培养大学生理想人格、正确价值观和健康心智的重要使命。教师的言行会对学生产生直接、深远的影响。教育者要先受教育,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因此学校要加强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首先,学校要重视理想信念教育,引领每一位教师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和积极传播者,引导广大教师自觉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践行者8。其次,积极引导广大教师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正确抵御各种社会思潮和敌对势力对意识形态的侵蚀。最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13、,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坚持师德为首,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坚持以人为本,发挥高校教师在师德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守正创新,建立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工作机制;将师德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依托新教师入职宣誓仪式、师徒结对仪式、从教30年表彰大会、教师节座谈会、教师绿色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增强教师为人师表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将师德教育摆在学校教师培养的首位,贯穿教师职业生涯全过程,开展新进教师入职培训、骨干教师高级研修、中层干部培训、青年骨干理论培训等各类教职工培训,将师德师风建设列为培训研修的必修专题,重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2.努力提升学生思想道德

14、素质首先,学校要不断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大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思想根基。其次,鼓励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和奉献意识。再次,引导学生将中国梦作为共同的时代理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使其转化为学生的情感认同和行为方式,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准则。(二)推动校园媒体融合发展,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首先,新闻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坚持正确的新闻宣传舆论导向,强化对校内出版物、微信公众号、网站App的管理,引领师生在网络上讲好中国故事。通过校报、微信、微博、海报、横幅、广播等各类校内外媒体平台,深

15、入挖掘和深度报道在教育教学、学术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领域表现突出的师德典型人物与在学习、实践等领域表现突出的学生代表。充分利用教师节、五四青年节、校庆日等重大节庆日、纪念日契机,集中宣传优秀教师及学生的典型事迹,发挥榜样的先锋模范作用,营造一个崇尚师德、争创学习模范的舆论环境和文化氛围,形成正确的舆论引导格局,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力。如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装饰专业2032班吴文涛同学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只身前往河南抗洪一线,参与抗洪救灾,与洪涝的战斗刚结束,便又投身到家乡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学院对这样的身边榜样进行大力宣传,引导全体学子学习吴文涛,学习他“哪里需要我,哪里就是我挥洒青春战场

16、”的崇高精神。其次,加强全媒体平台建设,促进高校传统媒介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善于利用新媒介,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加强宣传工作的传播力9。加强主题网站、新闻网页、官方微信、校园论坛等网络微平台建设,及时利用这些平台发布准确信息,了解学生动态,交流思想,打造一个集政治性、思想性、教育性、服务性、娱乐性于一体的校园文化建设新平台。如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创设了“朗读者专栏”“城建榜样专栏”“喜迎二十大”等微信公众号栏目,挖掘和提炼学校师生从教治学的典型事迹,以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内容传播,激活文化育人资源,全面展现学校优秀师生的精神风貌,营造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三)

17、创新校园文化形式,引领学生践行中国梦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大学课堂人文素质教育的课外延伸,灵活、自由、开放,具有课堂教育不可比拟的育人效能。校园文化通过浸润式的内隐学习,让学生“无意识地获得刺激环境中的复杂知识”,在不知不觉中获取知识,习得规则,从而形成科学理性的政治认同,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校园文化建设只有关照现实,前瞻性地把握师生需求,用师生喜爱的表达方式阐释主流意识形态,才能凝聚师生思想共识,起到培育良好师德师风、严谨学风的作用。1.创造独特的人文环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要展现独有的人文历史文化和精神风貌,给大学生以强烈的文化熏陶。除了校训、校歌等精神层面的校园文化,校园

18、里的实体建筑、雕塑、景观、道路等都可被赋予人文色彩,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坐落于江南水乡的江苏城乡建设48第4期职业学院,注重通过传统建筑的独特美感,营造人文氛围,展现文化魅力,进行环境育人。例如,学校的建筑名注重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宿舍楼取名“修仁楼、修义楼、修礼楼、修智楼、修信楼”,源自儒家“五常”,寄望于学生修习“仁义礼智信”,修身齐家而后平天下实现中国梦;教学楼命名为“水经楼、木经楼、长物楼、梓人楼、正身楼”,取自 水经 木经 长物志 等优秀的传统经典建筑、地理著作,寓意期望学生品行端正,学得一技之长;“文心楼、雕龙楼、园冶楼”出自 文心雕龙 园冶,寓意以文人之心,建造或设计

19、出有灵魂的作品;“乾元楼”出自 易经“大哉乾元”,寄予师生不畏艰难、积极进取、持之以恒地学习历练,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道德素养的美好愿望。这些楼名蕴含着丰富文化内涵,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其人文素养。2.将传统文化与时代接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要经常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比如将昆曲 牡丹亭、京剧 杨家将、越剧 梁山伯与祝英台、豫剧 花木兰 等传统戏曲,扎染、青花瓷、风筝、蒲扇等传统民间技艺引进校园,让学生在接受传统文化熏陶中,净化心灵、提高审美、陶冶情操。学校还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

20、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将传统文化与时代接轨,创新校园文化形式。可以将戏剧与革命文化相结合,如由常州市锡剧院倾力编排的锡剧 烛光在前 走进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演绎常州家喻户晓的“常州三杰”之一张太雷家庭的红色题材现代戏,让师生在享受艺术之美的同时,学习相关戏曲知识,领略戏曲艺术魅力,接受共产主义信仰和理想追求的灵魂洗礼,不仅能激发青年学生对传统戏剧的兴趣,更能让他们对党史学习教育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还可将工匠精神和技能培养有机融合,以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尊重工匠、崇尚劳动的社会风尚。如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相继开展了“大师进课堂”“木雕训练营”等活动,先后邀请江苏省传统技艺技能大师、非物质文化遗

21、产代表性传承人到校指导学生学习,通过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引领,让学生养成精益求精、臻于完美的工作态度和工匠品格。3.创新红色主题活动,将红色基因融于心践于行在校园文化中融入红色革命文化,积极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优势和育人价值,引导大学生树立家国意识,厚植爱国情怀,帮助大学生深入思考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问题1。学校可以以重大纪念日为契机,通过组织学生社会实践、走访共产党人纪念馆以及情景剧、朗诵会等多种形式,聚焦党的初心使命、精神血脉、辉煌成就、创新理念及重大事件等,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让广大师生体验更加鲜活生动的党史学习教育方式,从而能

22、够在学史中明理、增信、崇德,继而在生活中力行,促使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弘扬红色传统,继承、丰富和发展伟大建党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开展了“学百年党史 刻百年奋斗路”刻纸活动,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兆群先生的指导下,师生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金坛刻纸”的形式,现场刻出百幅作品,再现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光辉历史。师生们在感受刻纸技艺非凡魅力的同时,也加深了对百年党史的解读,从而将红色基因“刻”于心、践于行。(四)党委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23、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1学校党委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动权。高校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10,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的工作体系,巩固广大师生团结奋斗的共同理想基础,努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学校要制定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实施细则,对学校各级党组织的主体职责进行界定。明确学校党委和基层党支部的主要责任以及党委职能部门、重点领域相关部门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责任。建立并完善意识形态工作统筹协调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格局。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加强思想政治

24、工作队伍建设,确保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始终掌握在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手里。建立和落实意识形态工作报告制度、检查考核制度,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在工作实践中要将意识形态红线列出,凡是出现意识形态问题的要追究责任,给予处理或处分。例如不准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准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周昕怡: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强化路径49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年On Challenges and Strengthening Paths of Ideolog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Zhou Xi

25、nyi(Jiangsu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Vocational College,Changzhou,Jiangsu 213147,China)Abstract:Ideological work is a task to establish the spiritual values for the state and set spirits for the nation.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shoulder the mission of cultivating new talents and r

26、eviving culture.Starting from analyzing the challenges which ideological work faced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thispaper proposes the implementation paths enhancing ideolog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from the aspects of strengthening ideological and moral co

27、nstruction,cultivating and practicing socialist core values,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ampus media,carrying forward the main themes and disseminatingthe positive energy,innovating campus cultural forms,leading students to practice the Chinese dream.Meantime,itis necessary for the

28、Party committe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firmly grasp the leadership of ideological work,and strictly implement the responsibility system for ideological work.Key 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ideological work;challenge;strengthening path责任编辑孟蕴华及其他场合出现有损党中央权威的言行,不准通过课堂、讲座、网络等渠道发表、转发错误观点、言论或

29、捏造散布虚假不良信息。严肃课堂政治纪律和行为准则,对违规违纪的行为始终坚持“零容忍”,一经查实,绝不姑息。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事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11 30。在新时代,高校作为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重要阵地,要加强师生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校园媒体融合发展,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创新校园文化形式,引领学生践行中国梦;学校党委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凝聚力,全员、全程、全方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激励一批又一批的

30、大学生投身于实现中国梦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参考文献: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 习近平.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EB/OL.(2021-11-16)2023-05-09.http:/ 习近平.胸怀大局 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 N.人民日报,2013-08-21(001).4 习近平.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 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 N.人民日报,2016-02-20(001).5 张朱珊莹,曹汇敏,谢勤岚.高校

31、人才培养若干问题的思考: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出发 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2(2):100-104.6 辜朵儿.试论全媒体时代广播电视主流媒体传播力的提升 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6):62-65.7 刘世衡.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内在逻辑研究 J.大众文艺,2023(4):99-102.8 周昕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培养新时代“四有”高职师资队伍 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4):77-78.9 余映涛,温优华.论全媒体时代建强用好高校融媒体中心 J.伊犁师范大学学报,2022,40(4):79-84.10吴学琴.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根本制度的发展与创新 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2,8(12):84-92.11本书编写组.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