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课 题14.6(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设计依据(注:只在开始新章节教学课必填)教材章节分析:学生学情分析: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能运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解决有关数学问题.经历巩固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的过程,感受思考解决问题方法和策略的过程在创设的情境中和运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解决问题中,获得探究学习和数学应用的体验,提高对数学价值观的认识重 点能运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解决有关数学问题难 点巩固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教 学准 备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学生活动形式讨论,交流,总结,练习教学过程设计意图课题引入: 一、课前
2、练习1、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把周长分成15cm和12cm两部分,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_。2、等腰三角形ABC,若B=50,则A=_度。3、(1)如图,BP、CP分别平分ABC、ACB,MN过点P,且MNBC,则图中哪几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2)在(1)的条件下,如ABC=ACB,则图中有几个等腰三角形?4、如图,在RtABC中,ACB=90,B=36,BC=BD,CDB=CED,则图中_都是等腰三角形.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5、将对边平行的纸带如图折叠,则重叠部分的图形是一个怎样的三角形?为什么?本节课的教学,课件使用时,课前练习量较大,难度也较高,所以部分课前练习当新课一样教授给学生。也可根据时间安排,适当取舍课前练习。知识呈现: 二、新课探索1、例题1:如图,在ABC中已知点D、E分别在AB、AC上,且BE=CD,1=2, 试说明ABC是等腰三角形。2、试一试:已知ABC的三个内角度数,试画一条直线MN,将这个三角形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课堂小结: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的综合应用课外作业练习册预习要求教学后记与反思1、课堂时间消耗:教师活动 分钟;学生活动 分钟)2、本课时实际教学效果自评(满分10分): 分3、本课成功与不足及其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