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1 有理数的加法(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准确地进行加法运算。
2、能力目标: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体现分类思想,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等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及时检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有理数加法法则。
【教学难点】: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教学准备】: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引言:在小学认识了算术数之后,我们又学习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同样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意义之后,将开始学习有理数的运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有理数的加法。
(通过回忆小学算术运算的学习过程,类比联想有理数的加法与小学的加法的联系,点明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问题情境:一建筑工地仓库记录星期一和星期二水泥的进货和出货数量如下:
进出货情况
库存情况
星期一
+5
-2
星期二
+3
-4
合计
师:面对这份表格,你能获得什么信息?能否用式子表示?
(此问培养学生处理表格信息的能力,给学生大胆发挥的空间,将教师控制课堂的预设过程变成师生共同建设,共同发展的过程。也借此引出有理数的加法。)
生1:两天一共进货8吨。(+5)+(+3)=+8
生2:两天一共出货6吨。(-2)+(-4)=-6
教师借此结论引导学生归纳同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5)+(+3)=+8 (越进越多) (-2)+(-4)=-6 (越出越多)
多意味着绝对值的累加。师生共同归纳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与加数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生3:星期一的库存量增加了3吨。(+5)+(-2)=+3
生4:星期二的库存量减少了1吨。(+3)+(―4)=-1
教师借此结论引导学生归纳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5)+(-2)=+3 (+3)+(―4)=-1 (有进有出会抵消)
(用彩色粉笔做适当的标记,帮助学生从实际情况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和法则。渗透分类思想,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等能力。)
抵消意味着绝对值相减。师生共同归纳法则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生5:这两天的库存量合计增加了2吨。
(+3)+(-1)=+2 或(+8)+(-6)=+2
师:会不会出现和为零的情况?
提示:可以联系仓库进出货的具体情形。
(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去解释,有助于学生加深印象,及时巩固。)
生6:如星期一仓库进货5吨,出货5吨,则库存量为零。(+5)+(-5)=0
师生共同归纳法则(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
师:你能用加法法则来解释法则3吗?
生7:可用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一般地还有:一个数同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2、小结:运算关键:先分类. 运算步骤:先确定符号,再计算绝对值
(形成解题思路。)
三、解释应用、体验成功
1、做一做:(口答)确定下列各题中和的符号,并说明理由:
(1)(+3)+(+7);(2)(-10)+(-3);
(3)(+6)+(-5);(4)0+(-5).
2、例1、 计算下列各式:
(1)(-3)+(-4);(2)(-2.5)+5;
(3)(-2)+0;(4)(+)+(-)
教法:请四位学生板演,让学生批改并说明理由。
(在讨论、交流中,巩固强化有理数加法法则,并培养学生算必有据,及能自我评价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3、课堂练习:P26 1、2、3
4、我们也可以利用数轴来检验运算是否正确。如:星期二仓库进货3吨,出货4吨,用数轴表示如下:
你能用数轴去检验上题中的(1),(2)两题吗?请学生板演
(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利用一题多解开拓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能用不同的角度进行检验。)
巩固练习:P27 4
5、例2、某市今天的最高气温为7.℃据天气预报,两天后有一股强冷空气将影响该市,届时将降温5℃.温两天后该市的 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约为多少摄氏度?
(例2是有理数加法的应用,重点在正数与负数相加)
四、小结:请同学们谈谈这节课的收获。(使学生明白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反思自己的学习效果。)
五、作业:
1、见课后作业,分A、B两组(必做)。
2、见作业本
六、板书设计:
2.1 有理数的加法(第一课时)
有理数加法法则:
1、
2、
3、
例1
例2
学生练习
七、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