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级:二年级 备课人:王金玉 日期:2009、11 第五单元 除法的初步认识单元教学内容:二年级数学(青岛版)第48页第62页。教学目标:1、 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和除法的意义,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了解有关0的除法。2、 经历除法产生的过程,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学习除法的开始,是进一步学习除法计算的基础。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是学习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前提,因此要在学生充分感知平均分的基础上,展开后续教学。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认识平均分;理解除法的意义;除法算式及
2、各部分的名称;有关0的除法。学情简析让学生在平均分的活动中体会和认识除法.学生通过两课时的学习,已经基本上熟悉了平均分的内容,教师需要在本课对学生的要求提高一个层次,使学生更加深刻的掌握知识,并在其过程中,形成能力.单元重、难点:在理解平均分含义的基础上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单元教材特点:1、选取充满童趣的素材。童话故事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本单元已发生在森林里小动物的故事为主线,通过“丰盛的宴会”“愉快的联欢”“猴子捞月”“水中救援”“重建家园”等一系列故事,将数学知识与故事情节有机地融为一体,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主动地展开学习,体验学习的快乐。2、合理编排
3、知识结构。本单元改变了过去按照数学知识的逻辑体系编排知识结构的做法,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安排知识结构的重要依据。生活中分东西的现象可以概括为:(不平均分、平均分除法的意义的理解)3、 借助生活经验,强化操作与体验。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们已经积累了有关“分”的经验。本单元的学习正是要在有效地利用这些经验,引导学生运用各种学具进行操作,进一步丰富学生的体验,逐步理解除法的意义。单元教学的设计理念、方法、措施:1、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本单元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森林里的童话故事。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好这一素材,可以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扮演故事中不同的角色
4、,进行模拟表演,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本单元的知识。2、注重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认识除法。除法的意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教学时,要抓住“平均分”这一关键,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分”的过程,体验“平均分”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初步认识除法。3、加强说的能力,帮助理解意义。在学习除法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能力的培养,折有助于学生对算式的理解,比如:先边说边摆学具,然后再用算式表示过程,算式出来后还要再根据算式在叙述才操作的过程,这样可以加深理解,并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单元教学准备:1、 精美的动感课件,更能讲述森林里的故事。2、 学生准备各种头饰自己扮演故事里的角
5、色,进行模拟表演。3、 学生准备好学具,以便于在平均分的过程中使用。课时划分:新授课:5课时 练习课:5课时 测试与讲评:2课时第一课时 总第( )课时课题:森林聚会平均分教学内容:二年级数学课本(青岛版)第48页第49页教学目标:1、 使学生尽力将一个整体分成每份同样多的过程,建立平均分的表象,初步理解平均分的意义。2、 结合具体的情境和平均分的活动,让学生认识除法的含义,知道除法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3、 加强学生观察和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为学生认识除法积累比较丰富的感性经验.,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方法。教学重、难点:建立平均分的表象,使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意义。教学准备教具准备: 课
6、件、实物投影学具准备:学具盒预习要求: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认识(预习学案)一、 借助实物,动手操作。(体会平均分)1、6个苹果分给爸爸、妈妈,分的同样多,每人分( )个。2、6个苹果分给你、爸爸、妈妈,分的同样多,每人分( )个。像这样分的同样多,叫做( )。二、 想一想,说一说,你分苹果的方法?(体会分的方法)三、 借助实物,动手操作。(理解平均分的2种含义)1、8个圆片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 )个。2、10个圆片平均分成5份,每份有( )个。3、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 )。4、把15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 )。5、有9个圆片,每份分3个,能分成( )份。6、有14个圆片,每份分7个
7、,能分成( )份。7、每份分5个,20个可以分成( )份。8、每份分3个,18个可以分成( )份。检查预习: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秋天到了,森林里的果子都熟了,小动物们可高兴了,他们正准备开一个丰收的庆祝会呢。看,都来了哪些小动物?(有小熊猫、小猴、小兔和小松鼠)(课件出示情境图)这些小动物们齐心合力,准备了哪些好吃的食物?你知道这些食物分别是为谁准备的吗?生可能说出:桃子是给小猴准备的,小熊猫最爱吃竹子,小白兔最爱吃萝卜,松果是给小松鼠准备的。(说得真棒,看来你预习的很好。)小动物们还没吃,他们在想什么?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生可能会说:它们在想怎么分这些
8、食物?我们帮它们。二、合作、探究新知:(一) 分竹笋1、 自主探究看到这么丰盛的食物,小动物们馋坏了,快看小熊猫,他它正目不转睛地盯着竹笋呢,按您的想法分给两只熊猫。下面请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分一分,然后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2、 汇报交流你是怎样帮熊猫分竹笋的?为什么要这样分?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学生可能说出:1) 小熊猫太小吃的少,分给它3个,大熊猫吃的多分给它7个。2) 小熊猫小就应该让它多吃,分给它6个,大熊猫分给它4个。3) 他们俩每人分5个。3、 抽象概括:10 10 10 109 1 8 2 7 3 6 4 (不同样多)105 5 (同样多)你认为哪种分法好?为什么
9、?(生可能会说:把10个竹笋分成5个和5个,因为这样公平。)对,只有公平地分才会让每只熊猫都满意。4、 如果把这10个竹笋公平地分给5只熊猫,应怎样分?1) 生动手摆一摆。2) 展示汇报自己的分法,并说说你怎样分的?生可能说出:每只熊猫分2个,一个一个分的。 每只熊猫分2个,我两个两个分的。(师引导学生一个一个地分)5、 概括:刚才我们帮可爱的熊猫分竹笋,每次分的结果都是公平的,你能说说为什么这样分公平吗?学生可能说出:每份分得同样多。对于回答上来的同学加以表扬,鼓励。像我们这样的分法:每份分的同样多,叫做平均分。(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二) 分桃子有20个桃子,5只猴子,试一试
10、怎样分才能使每只小猴分的桃子同样多?先用小棒分一分,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1、 汇报交流:学生可能说出:一个一个得分,分四次,每只小猴分到4个桃子。两个两个得分,分了两次,每只小猴分到4个桃子。2、 小结:看来不管哪种分法,只要让每只小猴分的桃子同样多,都是平均分。3、你认为哪种分法比较好?为什么?4、谁的食物还没分?你想帮谁分?该怎样提问题呢?(每只小兔平均分到几个萝卜?每只松鼠平均分到几个松果?)请你任选一个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三)分萝卜和松果分完食物,小兔没急着吃,他们正商量事情呢,仔细听(师说:每只小兔分3个萝卜,可以分给几只小兔?)1、 利用学具摆一摆请同学们用圆片代替萝卜
11、试着分一分。2、 汇报交流3个3个的分分了4份,分给四只小兔。观察结果,想想这是平均分吗?为什么?(是,因为分得的结果也是每份分得同样多。)3、15个松果,每只松鼠分5个,可以分给几只松鼠?学生试着分一分,然后汇报交流。三、巩固练习1、 找一找想一想生活中什么时候要平均分?是怎样分的?先在小组内说说,再汇报交流。2、 做一做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说说你是怎样分的。四、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限时作业:1、 摆一摆,再填空把12个五角星,平均分成2组,一组有( )个。2、圈一圈,再填空16个圆片,4个为一组,可以分成( )组。先让学生观察图,自己说说图意板书设计:森林聚会平均分(
12、一)10 10 10 109 1 8 2 7 3 6 4 (不同样多)105 5 (同样多)每份分的同样多,叫做平均分。第二课时 总第()课时课题:平均分(自主练习)教学内容:课本第50页。教学目标:1、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意义,并能掌握平均分的方法。2、 能根据具体情境,利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意义和作用。教学难点:利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学准备:学具、课件教学过程:一、 理解平均分的意义:1、(自主练习第一题)判断哪种方法是平均分?1)生独立完成。2)汇报交流,集体订正指生说说哪种方法是平均分,为什么?怎样才是平均分?要让学生说出分的同样
13、多才算是平均分。(做这道题目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意义)3、 你说我摆如:6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每只分得几个把10根小棒平均分成两组每组有几根?把15个圆片平均分成5组,每组有几个?18个苹果,平均每人分3个,可以分给几个人? 让学生自己用学具摆一摆,然后指名回答并说说为什么?二、 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课件出示(课本第4题中的情景)1、 让学生说说第一幅图中的数学信息:1)一共有12个球 ;2)每人分2个学生容易把第一个数学信息漏掉,要让学生找全数学信息才能解决问题。2、 让学生自己用学具摆一摆、分一分,再让学生展示并说说怎样摆的。3、 (第二幅图)让学生理解要想解决平均每组
14、分几个球,必须还得知道那个数学信息才能解决。这样学生就能注意到情境图中还隐藏着一个数学信息“一共有4组同学”,有了这一信息,学生也就知道要把12个球分给四组。在此要给学生强调要善于发现和观察,有些信息不能只靠别人告诉我们,也要自己去努力获得。通过摆学具,学生能够知道12个球可以分成4个3,所以每组可以分3个。4、 (第三幅图)学生自主完成后,汇报交流。5、 (第四幅图)先让学生说说图意,然后让学生边摆边说。6、 小结:通过以上练习,你有什么收获?只要想到把一个数可以分成几个几或根据乘法想到几个几得12,就能很快找到答案。三、 巩固练习,拓宽提高1、8个方块平均分给两人,每人可以分到几块?2、每
15、人分2个苹果,18个苹果可以分给几人?3、今天我们帮二年级二班同学分旅游需要的物品(课件出示情境图:租船)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先同桌互相说说图意,再请学生说给大家听,然后学生独立解决。(让学生明确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每条船限乘4人,有24人乘船,要租几条船?)四、 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课时 总第( )课时课题:动物联欢除法的意义教学内容:课本第5152页教学目标:1、 使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的数学活动,初步建立除法及除法算式的表象,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的实际意义。2、 以解决问题为基础,经理用除法算式抽象“平均分”数学活动的过程,初步感知乘法与除法之间的联系。3、
16、 结合具体情境,会用除法算式解决和描述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理解用除法算式抽象“平均分”的过程,初步感知乘法与除法之间的联系。教学难点:利用除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教学准备:学具、课件预习要求:1、 借助学具,动手摆一摆、分一分。(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2种分法的含义)。2、 自己试着用算式把自己分的过程表示出来。检查预习:1、 让学生说说自己分的过程。2、 让学生说说自己所列的式子表示的意思。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森林里要举行有趣的动物联欢,好多小动物都参加了,我们一起去看看都是有谁?(课件出示:情境图)2、谁能说说都是由哪些小动物,他们准备怎样做?(引导学生找出其
17、中的数学信息)生可能说出:1)12只小熊进行体操表演。2)30只小松鼠跳拉丁舞。3)18只小猴,6只挂成一串。3、 你知道小动物们为什么还没有开始吗?它们面临着什么问题呢?我们能帮助他们做些什么吗?(生可能说:小动物们不知道怎样分组所以没开始,我们可以帮他分组)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一)12个伙伴进行体操表演,怎样排队?1、自主探究: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分一分,再在小组内进行交流。2、交流汇报: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想法展示给大家?引导学生从结果和分法两方面进行交流。学生可能出现以下情况:每3只一行,能排4行;每4只一行,能排3行;每2只一行,能排6行;每6只一行,能排2行。3、反思梳
18、理:引导学生对以上几种分法进行反思与梳理:同学们想到的4种不同方法,其实这些方法都是按“平均分”的方法来分组的。每3只一行,能排4行12只小熊平均分成4行,每行3只。每4只一行,能排3行12只小熊平均分成3行,每行4只。每2只一行,能排6行12只小熊平均分成6行,每行2只。每6只一行,能排2行12只小熊平均分成2行,每行6只。(二)30只小松鼠跳拉手舞,怎样分组呢?1、自主探究: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商量一下并用小棒摆一摆,30只小松鼠跳拉手舞,应怎样分组?2、汇报交流:估计学生可能会想到以下几种分法:每组6只,可以分5组;每组5只,可以分6组;每组10只,可以分成3组;每组3只,可以分成10组。3
19、、反思梳理: 引导学生用“平均分”的思想进行梳理:每组6只,可以分5组30只松鼠平均分成5组,每组6只。每组5只,可以分6组30只松鼠平均分成6组,每组5只。(三)用除法表示分的过程我们刚才用不同的方法帮小松鼠分了组,小松鼠非常高兴。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我们用算式该怎样表示呢?1、指生说说。2、教师向学生介绍怎样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几个部分的意义。(教师边介绍边板书)306=5 305=6 3、谁知道这两个算式怎样读?它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先让会读算式的学生介绍算式读法几个部分的名称。若学生不会读,不知道各部分的名称,教师来介绍)4、小熊怎样排队?你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吗?学生独立完成,
20、然后集体交流订正。5、小猴怎样分组?瞧,小猴子着急了,请同学们来帮小猴子分一分组,并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1)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教师巡视指导。2) 集体交流:谁来说说你的想法?(汇报时主要让学生说出1、怎样分的,用算式怎样表示。2、介绍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及意义。)三、巩固练习小动物们联欢就要开始了,可是椅子还没有摆好,这里有24把椅子,如果每行摆的同样多,可以怎样摆?1、 小组内交流。2、 集体汇报:哪个小组先来说说你们的想法?3、 列式解决,并展示。4、 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我们今天学习的“除法”来解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发现生活中的除法问题,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四、 总结:这节
21、课你有什么收获?你的表现如何?限时作业:新课堂第23页信息窗二的1题、2题、4题。板书设计:动物联欢平均分(二)30只松鼠,平均每组6只,可以分5组306=5 (组) 30只松鼠,平均每组5只,可以分6组305=6(组)第四课时 总第( )课时课题:自主练习教学内容:课本第5253页。教学目标:1、 在经历从“平均分”到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2、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平均分与除法的联系。3、 训练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教学重难点:通过对两个算式含义的比较,体会两个算式之间的联系,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教学准备:课件、学具、投影仪教学过程:一、 基础知识的练习:1
22、、 看图写算式:(自主练习第1题)1) 学生说说图意2) 生独立列出除法算式3) 汇报交流订正。2、 圈一圈,填一填:(自主练习第2题)本题是让学生体会“若干个物体,每几个为一份地分,可以分成几分”的题目。1) 让学生说明这幅图是什么意思?通过观察学生会发现:第一幅图是3个3个地分,第二幅图是2个2个地分,分别能分成几组?2) 让学生在图中继续分一分、圈一圈,然后在小组内说说自己怎样分的。3) 根据自己分的过程写出除法算式。4) 汇报交流:(注意让学生说说每个算式的意义及单位。)3、 分一分,记录下来。(自主练习第3题)1) 让学生说说每人要分的同样多是什么意思。2) 我们要分多少个球,也就是
23、被除数是谁?(18)要让学生介绍一下它是怎样知道被除数是18的。3) 学生独立完成表格4)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明表格中每一个数表示的意义。二知识应用,拓宽提高:1、 自主练习第4题这道题是让学生根据不同的要求列出不同的除法算式。通过对两个算式含义的比较,体会两个算式之间的联系,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1) 让学生找到要分的数是多少,也就是多少?(8个蘑菇)2) 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分一分,看每次运2个,可以分成几个组,就是需要几次运完。4次运完也就是把它分成4组,看每组里有几个?3) 交流汇报。2、 自主练习第5题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多样化。1) 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分一分,
24、看能有几种不同的分法。2) 根据每种分法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3) 集体交流。三、 总结: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第五课时 总第( )课时课题:猴子捞月有关0的除法教学内容:课本第5455页教学目标:1、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被除数为0的除法算式的意义,会进行有关的计算。2、 经历被除数为0的除法算式的探究过程,构建完整的除法认知体系。教学重难点:理解被除数为0的除法算式的意义,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教学准备:三个情景课件、学具预习要求:1、复习有关0的乘法(07 05 08 70 100 20 10)2、利用实物分一分,让学生体会分的过程和方法。检查预习:让学生说说分的过程。教学过程:
25、一、 复习大森林里的故事,同学们喜欢听吗?那里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呢,你想知道小猴子们每天是怎样过的吗,它们都会遇到哪些问题呢?(课件出示)伴随着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12只小猴来到山上,准备一天的食品。随之呈现问题:12只小猴该如何分组?1、 学生独立完成。2、 汇报交流:学生可能说出123=4(只)124=3(只)122=6(只)126=2(只)二、 出示情境图猴子捞月(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小猴子们忙了一天,到了晚上它们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你们猜它们能捞到月亮吗? 学生可能回答:不能、没有“没有”我们用哪个数字表示?(用0表示。)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可能
26、提出:1、把0个月亮分给5只小猴, 平均每只小猴分几个月亮?2、如果把0个月亮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几个月亮?3、如果把0个月亮平均分给3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几个月亮?(二)合作探究,评价反思:请在小组内交流,看每只小猴分几个月亮?(三)汇报交流引导学生能够得到以下结论:既然它们捞到的月亮个数为0,把0个月亮平均分给5只小猴(4只小猴、3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的月亮还是为0。(四)抽象升华1、如果用算式来表示我们帮小猴分月亮的过程,应怎样表示?引导学生能抽象得出下面的算式:05=0(个)03=0(个)04=0(个)如果出现:50=0(个)30=0(个)40=0(个)可以从以下方面给与帮助:
27、一是可以从平均分的意义计算式各部分表示的意思上帮助学生理解;二是可以结合上面情境图的图意进行引导与梳理。2、如果把0个月亮平均分给7、8、10、9只小猴,每只小猴可以分几个月亮?(学生独立列式解决,然后集体订正。)3、 归纳总结: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得出:0除以不是0的数,都得0。(五)回归生活,演绎探究你能举一个生活中被除数是0的除法问题?学生可能说出:1)把0个苹果分给8个同学,每位同学可以得到0个苹果。列式为:08=0(个)2)把0本练习本平均分给6个同学,每人分0本。列式为:06=0(本)三、类化练习,拓展延伸1、沟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07 09 04 018 010
28、02 0107 05 09 70 100 20 10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汇报交流。2、从有到无,更深入地体会平均分。课本55页的第一题。让学生在完成填写的基础上用小棒分一分,然后同桌说说分的过程。四、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限时作业:新课堂第25页的2题、3题、4题。板书设计:猴子捞月有关0的除法05=0(个) 03=0(个) 04=0(个)0除以不是0的数,都得0。第六课时 总第()课时课题:水中救援除法的简单应用教学内容:课本5657页教学目标:1、 使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 以解决问题为依托,以动手实践操作活动为基础,经历除法学习的探究过程,在
29、建立丰富表象的基础上抽象除法算式。教学重点:理解除法算式的算理。教学难点:能够正确抽象除法算式,并能正确计算。教学准备:课件、学具。预习要求:1、 观察情境图,找出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2、 利用学具分一分,根据分的过程试着列出算式。检查预习:1、 让学生说说分的过程。2、 解释算式中各部分表示的意思。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小动物们在森林里过着快乐的生活,可是好景不长,森林里发生了一场水灾,好多小动物都被水围困,森林之王狮子率队去营救它们,到底这些小动物们得救了吗?狮子是怎样救它们的?我们一起看一下当时的情景吧!(课件出示情境图)1、 你在图中发现了哪些信息?主要信息有:被困的有20
30、只羊、15只小鹿、9只小熊、营救队里有10只狮子,要分成5组;每条船最多坐3只小鹿或2只小熊2、 你能根据当时的找到的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吗?1) 小鹿15只,每条船能坐3只,救小鹿需要几条船?2) 狮子10只,分成5组,平均每组有几只?3) 小熊8只,每条船能坐2只,救小熊需要几条船?二、师生合作,解决问题。(一)狮子10只,分成5组,平均每组有几只? 1、自主探究:先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分一分。2、汇报交流。(引导学生从结果和过程两方面进行交流,及时地用学具或图形能够进行抽象。)3、抽象概括,理性升华。你们能不能用算式把分的过程和结果表示出来?(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汇报交流)引导学
31、生得出,并让学生说说算式中各个部分表示什么意思。狮子10只,分成5组,平均每组有几只?用算式表示就是:105=2(只)(目的让学生从“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来体会除法的意义。)(二)救小鹿需要几条船?1、自主探究:救小鹿需要几条船?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分一分,看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2、汇报交流:哪个小组愿意把你的摆法和想法给大家介绍一下?引导学生从结果和过程两方面进行交流,及时地用学具或图形能够进行抽象。3、抽象概括,理性升华。你们能不能用算式把分的过程和结果表示出来?(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汇报交流)引导学生得出,并让学生说说算式中各个部分表示什么意思。小鹿15只,每条
32、船能坐3只,救小鹿需要几条船?用算式表示就是:153=5(条)4、小熊8只,每条船能坐2只,救小熊需要几条船?先让学生利用学具摆一摆,然后独立列式,在汇报交流。小熊8只,每条船能坐2只,救小熊需要几条船?用算式表示就是:82=4(条)(目的让学生从“知道一份是多少,求一个数能平均分成几份”,来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三、 类化练习,拓展延伸。20只小羊,每条船坐( )只,救小羊需要几条船?18个苹果,每人分3个,可以分给几个人?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汇报交流。四、 总结:五、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限时作业:新课堂第27页的1题、2题、3题。板书设计:水中救援小鹿15只,每条船能坐3只,救小
33、鹿需要几条船? 153=5(条)狮子10只,分成5组,平均每组有几只? 105=2(只)小熊8只,每条船能坐2只,救小熊需要几条船? 82=4(条)第七课时 总第()课时课题:水中救援自主练习教学能容:课本第5859页。教学目标:1、 进一步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并能正确进行计算。2、 能够运用学到的除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利用除法解决具体情境中的问题。教学准备:课件、学具教学过程:一、 基础知识练习:1、 分一分,填一填。1)14个桔子,平均分到2个盘子里,每盘放( )个。( ) ( )=( )2)28个梨,每个盘子放7个,需要准备( )个盘子。( ) ( )=( )3)8个西红柿
34、,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个。( ) ( )=( )4)16个桃,每人分8个,可以分给()个人。( ) ( )=( )5)有9块正方体,能摆( )个 。 ( ) ( )=( )6)有12块正方体,能摆()个 。 ( ) ( )=( )先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分一分,然后根据平均分的过程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在汇报交流中解释没到算是所表示的意思,从而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2、 看图列算式:(课本第3题)1) 先引导学生读懂图意,并根据自己所读图意,列出相应的算式。2) 汇报交流: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3、 课本自主练习第4题。1) 让学生独立完成。2) 汇报交流:让学生说说分的过程,并让学生说说
35、如何列式。(本题目的是通过卡车运集装箱的情景,引导学生体会平均分的不同情况。)二、 知识应用:1、 看图编故事。(根据课本59页第5题的4幅图编一个数学小故事)图意为:唐僧师徒四人到西天取经,走了很长的一段路,觉得肚子很饿,于是让八戒去找吃的,八戒很不乐意,心想到哪里找吃的呢?但是没有办法还是得去。走啊走啊,发现一棵桃树,树上有9个桃子,八戒已经摘下8个,心想9个桃子不好分给4人,反正这里没人,嘴馋的八戒就想先吃一个,谁想这个桃子竟是猴哥变得,八戒的一举一动全被看到,回去后八戒被师傅批评了一顿。2、提出问题:谁能根据上面的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可能提出:8个桃子分给4人,每人可以吃几个
36、? )3、学生独立列式解决4、汇报交流,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三、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第八课时 总第()课时课题:重建家园综合应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教学内容:课本第60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在阅读信息的基础上提出数学问题,并通过筛选有用信息,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的除法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把握数学实质的能力水平。教学重难点: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课件预习要求:观察情境图,找出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并试着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提炼信息1、 谈话引入:上节课我们不仅仅了解了森林里水中救援的故
37、事,并且帮小动物解决了许多问题。想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故事吗?2、 课件出示情境图。谁来说说通过预习在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小熊和小兔子在重新盖房子。)3、 通过预习,从图中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1) 16只小兔,每4只小兔住一间房子,已经修好了3间。2) 小熊每次搬4块砖,已经搬了5次,还剩24块没搬。3) 12根木头,每次搬2根。二、师生合作,探究学习1、提出问题:谁能根据咱们找到的信息提出完整的数学问题?生可能提出:1) 16只小兔,每4只小兔住一间房子,需要几间房子?2) 16只小兔,每4只小兔住一间房子,已经修好了3间。还需要盖几间房子?3) 小熊每次搬4块砖,已经搬了5次,已经搬了多少
38、块?4) 小熊每次搬4块砖,已经搬了5次,还剩24块没搬。小熊一共需要搬多少块砖?5) 小熊每次搬4块砖,24块。小熊需要再搬多少次?6) 12根木头,每次搬2根。需要多少次搬完?2、 复习并解决问题:16只小兔,每4只小兔住一间房子,需要几间房子?小熊每次搬4块砖,已经搬了5次,已经搬了多少块?12根木头,每次搬2根。需要多少次搬完?小熊每次搬4块砖,24块。小熊需要再搬多少次?1) 学生独立完成以上三个题目。2) 汇报交流:交流时让学生从问题结果、算式、思维方法等方面进行汇报。然后引导学生用算式进行梳理,算式中各个数表示的意思。16 4= 4 (间)45= 20 (块)12 2= 6 (根
39、)24 4= 6 (次)3、 探究新知:小熊每次搬4块砖,已经搬了5次,还剩24块没搬。小熊一共需要搬多少块砖?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知道什么呢?1) 引导启发学生理清要解决“小熊一共要搬多少块砖?”先要求出“小熊已经搬了多少块砖”然后把剩下的砖和已经搬了的砖合起来就是“小熊一共要搬多少块砖”。2) 学生独立列式解决。3) 汇报交流:学生可能用到的不同方法有:4+4+4+4+4=20(块) 20+24=48(块)45= 20 (块) 20+24=48(块)45+24=48(块) 24+45=48(块)只要学生的方法正确,都应给与肯定。如果学生列出综合算式,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并说说运算
40、顺序。4) 小结:当一道算式中有乘和加(减)时,不论乘法在前还是在后都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4、 概括反思,理性升华16只小兔,每4只小兔住一间房子,已经修好了3间。还需要盖几间房子?1) 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知道什么?引导学生明白:要解决“还需要再建几间?”首先知道16只小兔共需要几间房子。然后用一共需要的房子去掉已经盖好的房子就是还需要的几间房子。2) 学生独立列式解决:3) 汇报交流:学生可能列出的算是有: 16 4= 4 (间) 4-3=1(间)16 4-3=1 (间)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如果列出综合算式,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4)小结:当一道算式中有除和加(减)时,不论除法在
41、前还是在后都要先算除法,再算加(减)。三、 类化练习,拓展创新1、 自主练习第一题1) 学生独立看图列式2) 汇报交流:先让学生说说图意,并说说自己列的算式表示什么意思。(目的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2、自主练习第二题。1)学生独立解决并列式计算。2)指生汇报: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四、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限时作业:新课堂第29页的1题、3题、4题。板书设计:重建家园知识总结16只小兔,每4只小兔住一间房子,已经修好了3间。还需要盖几间房子?4+4+4+4+4=20(块) 20+24=48(块)45= 20 (块) 20+24=48(块) 45+24=48(块) 2
42、4+45=48(块)16只小兔,每4只小兔住一间房子,已经修好了3间。还需要盖几间房子?16 4= 4 (间) 4-3=1(间)16 4-3=1 (间)第九课时 总第( )课时课题:自主练习我学会了吗教学内容:课本第6162页。教学目标:1,借助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除法.2,通过数学游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3,培养学生解决除法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在平均分的活动中体会和认识除法,解决除法实际问题,感受乘除法之间的联系。教学准备:多媒体、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 梳理基础知识: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学生对本单元进行总结,可能回答:学会了用除法解决问题;如果表
43、示平均分要用除法表示;二、 知识应用:课件展示:分食物1、 先观察情境图,找出数学信息。主要信息:一共有4个小朋友、8瓶饮料、12个梨、8块蛋糕、16块糖。2、 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1)每人分几块蛋糕?2)每人平均分几个梨?3) 8瓶饮料,每人2瓶,可以分给几个人?4) 每人平均分几块糖?3、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1) 先用学具分一分,在小组内说一说。2) 用除法算式表示分的过程,汇报时要说明每道题所表示的意思。三、 类化练习,拓宽创新1、 课本自主练习第3题1) 分析题意:要知道一组比二组多收集了多少个?应先知道什么呢?(一组收集了多少个。)2) 学生独立列式解决3) 汇报交流。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如果是综合算式,让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 自主练习第4题:1) 分析题意:要想知道有几只熊猫还能进山洞?应先知道什么?(最多能住进几只。)2) 学生独立完成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