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过程及特点。(2)两栖动物的共同特征。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践活动和资料分析,关注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的的关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重点】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过程及特点【课前准备】有关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课件,以及一些两栖动物的课件。【教学方法与指导】学生根据课件上的图片,说出青蛙鸣叫的时间、意义,卵上面和下面的颜色有什么不同,小蝌蚪为什么找不到自己的妈妈。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形态、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教师针对学生回答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述。
2、这样有利于掌握学情,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定向示标出示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过程及特点。(重点)(2)两栖动物的共同特征。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践活动和资料分析,关注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的的关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学生积极思考,举手回答教师的问题。学生明确目标,对本节内容的概况有了基本了解,有利于进行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目标学生知道了要学的内容和要求,更容易切入知识的,节省时间,效率高。自主学习自学指导(一)认真观察下面的三幅图,描述两
3、栖动物的生殖。结合课本P57同时思考下列问题:1蛙在什么时候鸣叫?是不是所有的青蛙都鸣叫?鸣叫的意义是什么? 2为什么蛙卵上面颜色深一些?时间为5分钟。学生根据自学指导的内容进行认真自学,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归纳出青蛙的生殖特点。青蛙的生殖特点:体外受精、雌雄异体、有性生殖、卵生根据图片学生更直观地掌握青蛙的生殖特点。加深印象,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自学指导(二)观察图形,结合课本P5859,分析讨论青蛙的发育过程。学生自学,通过图片,明确了小蝌蚪为什么总是找不到自己的妈妈。蝌蚪在发育成蛙的过程中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发生了很大变化。经历了: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是变态发育过程。形象的
4、图片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了学习的热情。有利于对知识的掌握。归纳总结达标检测幻灯片放映,根据图片的内容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丰年与蛙声的关系。2归纳出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共同特征1、青蛙益虫,它的食物主要是农业害虫,蛙多了害虫少。水稻不受害虫的危害,因而产量提高,什么了保护青蛙的重要性。2、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共同特征:体外受精、变态发育。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回答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细心观察,搜集信息的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教师归纳总结本节主要知识点,布置巩固内容。学生背、记知识要点,同位间进行互查。及时的巩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牢固掌握。加深印象。1、 雄蛙在水边高声鸣叫,是为了_。2、
5、 雄蛙和雌蛙抱对,雌蛙将卵排到水中,雄蛙也将精子排到水中,卵和精子在水中结合成_,完成受精作用。3、 蛙的受精卵在_中发育成蛙,该过程依次经过_、_、_、_属于_发育。4、 (c)用_呼吸,(h)用_呼吸。5、 (h)的食物主要是农业害虫,因此我们应该_。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保护好它们的_。6、 青蛙和大鲵的生殖和发育有共同的特征_。7、 青蛙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的原因_。要求学生认真独立完成检测题。通过检测教师很容易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便于发现问题,了解详情。【板书设计】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生殖: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有性生殖、卵生 发育: 变态发育 过程: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课后反思】两栖动物是一类特殊的动物,从其个体发育过程和脊椎动物演变过程来了解,包含两个含义:一是从脊椎动物的演变历史来看,两栖动物是从水生向陆生过渡的一个类群,它既保留了水栖动物的特征又具有陆栖动物的特点。二是从两栖动物的个体发育来看,它们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生活在水中,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在教学中,教师应特别强调,让学生对两栖动物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