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7442846 上传时间:2025-01-04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1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一、精心设计,目的明确。师生互动交换的重要情势就是提问,提问是实现教学目的的必要手腕。盲目的提问无助于教学,只会疏散精力,糟蹋时间。因此备课时就要有明确的目的,是课堂组织的定向性提问,还是了解学情的摸底性提问,还是学习方法的领导性提问,或是知识理解的启发性提问等。如在上江南的冬景时,我就让学生带着“江南的冬景有什么特色?作者是通过哪几幅具体的图来表现的?”这两个问题来初读课文的。目的明确了,学生就知道初读课文要了解什么,这样初读课文的效果也就出来了。 二、难易适度 ,深题浅问。提问前教师既要熟悉教材,又要熟悉学生。提的问题应难易适度,如果问题过难,学生望而生畏,就会

2、挫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如果问题过易,学生不动头脑就能轻易答出,也就无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在设计问题时,既不能让学生答不出,也不能简略地答“是”与“不是”,要使学生“跳一跳才干够得着”,难度过大的问题要设计铺垫性提问,使之分解成若干个简略的问题。如在讲解祝福时,我是从“我真傻”入手来认识祥林嫂的悲剧命运的,由于设计的问题难易程度不一,教学效果也就不同。第一次,我是这样来设计提问的:“祥林嫂以为自己真傻,这告知了我们什么?作者这样写能否揭示主题?”由于问题较笼统,学生难以答复明确。第二次,我改成如下几个问题:“祥林嫂为什么以为自己傻?”“为什么阿毛被狼吃了,祥林嫂就变傻了?”“阿毛不被狼吃掉

3、,她会不会变傻?她的命运会不会好些?”这样提问,化难为易,学生也就乐于思考,从而深化了对祥林嫂悲剧命运的认识。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凌小平【摘要】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问题设置的难易程度与时机的把握是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纵观近几年来的语文课教学,课堂提问上有着或多或少的问题,本文是笔者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一点粗浅探索。【关键词】 课堂现状课堂提问的重要性有效性提问设置技巧【正文】新课改要求语文课堂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来进行参与,这就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能力和方法来驾驭课堂,那么怎么样才能让语文课堂既充满生气,又能有效的展开教学活动

4、呢?笔者认为,课堂问题的设置是个突破口-提高教学提问的有效性,是保障教学任务完成的核心。1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新课改进入课堂虽说已有几年的时间,但由于是新生事物,教师是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艰难的爬行。新课改倡导的是重视学生的学,由于没有前车之鉴,有很多的课堂呈现出无序性,过度放手常常会出现教学目标无法完成的情况,教师感到无所适从,学生也感觉不适应,教学效果很不理想。这个时候便会应运而生两手政策,即有人听课便会积极实施新方法,花费功夫潜心研究教学方式方法,力求给领导和同行留下深刻印象,而平时上课还用老套路,这样轻车熟路既省精力,又会达到自己预期的教学效果,是两全其美的好对策。1.1亟待改变旧的教学

5、模式痕迹由于当前还没有一套成熟的新课改的模式,所以大部分教师上课都是根据自身的理解来进行改革课堂。对于一位有经验的教师,以往的教学方法已经得心应手,是不会轻易改变自己固有的教学模式的。一节课满堂灌,设计出很多的问题来巩固新知,问题设置重复,缺少针对性强的提问,禁锢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与新课改理念背道而驰。比如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捞铁牛一课,教师在导入新课时讲了一个很吸引人的故事,结尾设置一个悬念,即和尚是运用了什么办法把铁牛捞上来的呢?调动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可以说在导语设计上教师费了一番苦心,也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可在进一步探讨时却没有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而是重复的问:本文讲了一件什么

6、事?他在捞铁牛时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等等,这样的提问按照以前的教学要求来看,应该说没有什么值得商榷的,但要是目前按新课改的精神看就显得有些放手不足了,笔者认为完全可以用他是如何捞铁牛的呢?来设置问题,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阅读的能力和综合分析的能力,也可以享受通过自己和其他人的合作学习把这个问题解决后的喜悦。通过这个事例可以看出课堂上教师还不能完全脱离旧的教学模式的现象是普边存在的,也是需要引起教师的关注的一个顽症。1.2期待提升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一节课的质量高低与授课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分不开的,问题的有效设置对于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交流和师生双边互动起着举足

7、轻重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潜心专研教材,熟悉教材,从而更好的充分的运用教材,提出有针对性,有价值的问题,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语文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由于一线教师时间紧,任务量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缺少出外学习,开阔眼界的机会,这就需要相关教学领导多创造一些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机会,经常下到课堂给予现场指导,以快速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驾驭课堂的能力,让更多的教师掌握课堂提问技能,从而更好的服务于课堂,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2课堂提问的重要性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师生的相互交流是完全依仗课堂提问进行展开的,所以课

8、堂问题设置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尤其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提问艺术,提出的问题巧妙,时机准确,那么学生会反映的会比较活跃,教学任务也会落实的相应比较到位;相反如果问题大众化,则会反响平淡,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的知识点落实起来难度会增大。可见课堂提问对于课堂教学是多么地重要,应该引起我们语文教师的足够重视,让课堂提问更有效的为我们课堂服务。3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在以往的课堂上存在着许多很普遍的问题,如问题设置的过多,误认为提问的越多,越能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问题设置的过于空洞,让学生无所适从等等,这些都成为课堂提问有效性发挥的隐形障碍。下面是笔者对课堂

9、提问问题设置的一些见解。3.1问题设置要面向全体,难易适度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教学任务的落实不应只是针对班级的中上等生,而是要面向班级的全体。由于学困生有参差不齐的各种差异,所以在课堂教学时应考虑他们的接受能力,尽量适当设置一些适合他们回答的问题,当然简单并不意味着没有价值,没有内涵,而是在探讨的时候答案容易找到,这样他们就不会觉得学习对他们来说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从而坚定他们对学习的自信心,从而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另外也要同样关注优秀生,不要让这部分人觉得所有问题对于他们过于简单,而掉以轻心,不注意听讲,慢慢地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这样做便会得不偿失。总之,提问要面向全体,问题设置要有针对性,多

10、角度,多层次。3.2问题设置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每一节课都有它的重点与难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衡量课堂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怎么样围绕重点难点设置问题成为能否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首先要求教师充分专研教材,设置由浅入深的,便于学生理解接受的问题,为下一步突破难点做好铺垫;其次提一些有悬念的问题,这样能使学生立即产生急切阅读课文的欲望,从而主动去合作学习;再次要把握提问的时机,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难点,攻破重点。3.3问题设置的要连贯一节课需要涉及到的知识点很多,也很杂,有时还会遇到意想不到的课堂以外问题的状况,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备课时设置问题要连贯,紧凑,否则会被突发情况打乱教学思路,无法回到

11、正常的教学轨迹,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3.4问题设置的语言要严谨简练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还体现在问题设置要严谨,语言要简练。语文课堂讲究的是知识性与艺术性相统一,有时会专注于语言的丰富内涵多于言简意赅的表达,每每看到表达能力极佳的教师妙语连珠,真是愧形于色,自叹不如。但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要艺术的表达,更要知识的传输,所以提问时没有必要绕弯子,还是直截了当来得重要。这样才能更准确的把握课堂的重点,理清学生的思路,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总之,只有加强和提高语文教师的课堂提问技能,才能通过提问促进语文课堂的自主合作学习的和谐氛围的有效形成,只有真正发挥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才能促进课堂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从而更好

12、的完成教学目标。【参考文献】1徐敏.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策略J. 教育科研论坛, 2010, (01) :71-722尚岩, 唐晓宁. 刍议教师课堂语言艺术的审美情趣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9, (11) :174-1753章晓莉, 张宇清, 杨卫红. 新课改催生高效课堂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0, (06) :84-854王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刍议;成功(教育版);2009.095信伟伟.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设计;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166罗倩.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怎样有效提问;考试周刊;2009.347颜崇国.高效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中小学教

13、学研究; 2009.10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海盐县海塘小学 李炜 内容提要提问,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得最为广泛的一种技能。而教师的课堂有效提问则像是一颗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湖面,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所以在设计教师课堂提问时要目的明确、综观全局;要收放自如、面向全体;要及时追问、恰当补问,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提问有效性我从最近一期的百家讲坛中老子与女性美这一话题中得到的启示。一节生动的语文课,不就像女性身上所散发出的魅力吗?流畅、敦厚、激情,有时还有些凄美。“道可道,非常道”。语文课堂提问之道,即课堂提问的规律

14、、准则、标准。然而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过程当中,有很多老师在教学实践当中课堂提问不合乎其道,或合乎其道却没能提升到“道”的层面上来。正如特级教师高万同老师归纳的语文课堂提问的七大弊端:多。问题数量多。一节课,老师在不停的提问,学生不断地应答,看似内容丰富,却失去了语文课的语文味,这样的课上得太疲惫,老师问得累,学生听得醉困意绵绵。碎。问题松散零碎。教者没能从教材的整体出发,缺乏全局观念。有时明明能够通过一个主问题统领文章内容,让学生集中阅读,系统思考,然后连贯作出解答,教师偏偏要将其肢解成若干琐碎的小问题,学生的回答也是片言碎语。浅。问题简单肤浅,缺乏思考价值,不能开掘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15、是不是”、“好不好”之类简单的判断性问题和“什么”、“哪些”之类“牵引性”思维起点极低的问题,所占比重极大。所提的问题始终做表面文章,在思想内涵上却深入不下去。乱。组织提问序列不清,缺乏系统观念。教师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盲目发问,有意无意地节外生枝,偏离目标,学生无所适从地跟着老师东碰西撞地找答案,根本无法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急。提问匆忙急促,节奏紧迫。老师只顾着抢时间完成教学程序,无视学生的思考时间,师生始终在“短平快”的紧张节奏中。干。提问死板干巴,枯燥无味。提问前不善于作必要的铺垫准备,提问中也没有其他活泼多变的教学手段和动作方式与之穿插配合,问题转换时,也不能作自然、恰当的过渡。飘。问题

16、的解决毛躁、浮飘。学生回答问题常常是支支吾吾,含糊其辞,而老师也不作追究,只求自己完成教学环节,不问学生是否获其所应得。上述七项,基本涵盖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问出现的问题。老子对这样的弊端开出了药方,“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老子在这里指的是去掉极端的、奢侈的、过分的东西。课堂提问要难易适中,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度”。“天之道,其犹张弓舆?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张弓搭箭,呼啸而出,自然以射中靶心为目标,其位置不能过高或过低,其用力不能过大或过小,必须恰到好处,才能一箭中的,没有虚发。张弓之化境犹如道之化境,道之化境犹如提问之化境,所以所提问题要精炼、有层次、有深度、有情境,

17、才能让学生进行了有效的思维训练。常言道: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问。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精彩的提问是诱发学生思维的发动机,能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师生情感的交流,优化课堂教学。我从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中认识到,要想提高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应该做到:一、 强化主体意识“知人者智”, 认识别人的人是智。那么在教学活动当中,了解学生的水平和知识经验再开讲才是明智的。传统的教育可以引用教育家陶行知的话:从前的先生,只管照自己的意思去教学生,凡是学生的才能兴味,一概不顾,专门勉强拿学生来凑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先生收效少,学生苦恼

18、多了。教学的成败,应不在于教师讲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问了多少为什么;不在于学生在课堂上接受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质疑,评判了多少。促进学生思考问题,提出更多更好的有价值的问题,才是实现我们对教育的理解和追求。老师设计提问的难度,既不能低于或等于学生的已有的知识水平,也不能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脱节。有位教育家说得好:“要把知识的果实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位置。”这个比喻生动而准确地告诉我们: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高不可攀,也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而应该让学生跳一跳开动大脑积极思考后获得正确的结论。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取得成果,才能感到由衷的喜悦,同时也会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就是说

19、要把学生引进“最近发展区”的提问,才是最有价值的。二、 吃透教材内容“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形成为一个统一体,是万物之本。而在语文课堂中,语文课堂之道,之本是什么?就是每篇课文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就是每一节课具体的教学目标,甚至是各个教学环节分步目标,老师设计的提问要紧紧围绕着这些目标,才能生出“万物”的知识。如果设计的提问,偏离了目标,那么可以说这是一次失败的教学事件。“南辕北辙”的故事也说明的这个道理,只有一步步地实现目标,才能让学生得到有效的思维训练,也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三、 设计提问的技巧、课堂提问要新颖。所谓“新颖”,就是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新意,出乎学生的意

20、料,能激起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如上花钟一课时,教师问:你见过花钟吗?想象一下,花钟是怎样的?学生随即叽叽喳喳地议论开了,还用手比划着。花开了,教师改变了原文,都用了同一个动词“开花了”。接着,教师就问学生:“每一种花都用同一个动词开花了,你喜欢吗?”学生不约而同地回答:“不喜欢。”紧接着,教师就让学生到课文中去寻找生动的句子,帮花儿改一改。这样一来,学生迅速行动起来,积极开动脑筋,到文中去寻找答案。2、课堂提问要具有启发性。提问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引发思维的出发点,因此语文课上的提问应是经过认真推敲,能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的。启发性的问题能引起学生主动探索,能诱发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通过比较

21、启发,一方面调动学生看书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性,从而学习一些习作方法。比如在教授“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课时,我好奇地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看,她有标点符号,而且还是双引号。这说明了什么?”因为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就接触了双引号,学生也了解双引号一般用在对话中。我这么一问,他们就很容易想到这个题目是另有含义的。有心的学生在以后的习作中或许也会尝试着用一用。还是花钟这课,当学生在抢答花儿开放的时间的时候,第一个学生站起来就说:“午时花在中午十二点左右开花”。教师马上就提问:这里的“左右”两个字能够省略吗?学生低下头,若有所思。虽然学生不能立刻回答上来,但经过

22、老师的指点,孩子们还是能说:“不能省略。”在这一问一答中,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对课文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更让学生感受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性。3、课堂提问要有包容性。一问一答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中较为常见,这种简单机械的问答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因此,我们要由“小步提问”变成“大步提问”,一节课要有1到2个大问题以引起学生大块地活动。要给学生留下大块的思考空间,从而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可以提炼一个大问题:“为什么说西沙群岛是富饶的?”这样,问题的内涵就比较丰富,学生思维的空间就大一些,他们就能从文章中找到不同的内容来说明,并从不同的角度来谈出自己的看法。4、抓住时机,

2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常有疑问,才能常有思考;常有思考,才能常有创新。因此,教师要抓住一切机会,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海底世界是老教材中一篇常识性的课文,当讲到此文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读完课题之后,针对课题来提问。学生也许会问:海底是什么样的?海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海底世界中有哪些生物等等。这样,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再来学习课文,就会比老师先提出问题,再来让学生带着教师的问题来学习课文,效果会好得多。四、 提问的有效操作1、 把握提问的时机现在有个新型名词“后五秒”,针对这个名词,我后来查阅有关资料,才知道这五秒钟是多么的珍贵。这短短的几秒钟,加大了提问的间隔,延长了思考的时间,把握了问

24、答的节奏,保证了学生能独立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回想以往教学中没能在意这个“不起眼的问题”,真是后悔莫及。2、 教师的言行举止先来说说教师的“言”。表扬为主。即使批评也要体现爱心,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在课堂提问中,常常会遇到“不会回答却抢着回答”的现象,也许这个抢答的学生根本就不会回答,这就会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应当循循善诱,而不能“喜怒于色”。再来谈谈教师的“行”。教师在进行提问时,要尽可能多站在学生的旁边和中间,而不是站在他们的对面,要让学生自然地把教师当作交流的伙伴;注意自己的表情,语气和手势,要注意倾听,纠正补充。“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德之;同于

25、失者,失亦乐得之”。只有在教学实践当中不断总结自己提问的得失,以“清静”的态度去反思,并慎重地对待课堂提问。作为语文教师,能从圣人老子中得到智慧,或许能够让我们更为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富有成效的提问艺术风格,只要我们认真准备,潜心钻研,一定能在不经意间收获学生精彩纷呈的回答。参考资料:1、道德经 老子 江苏古籍出版社2、浅谈课堂提问的艺术 SPHY020(网名) 教育资源站3、课堂提问的策略邱兆朋教学月刊200611上4、如何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汪培新教学月刊20051上5、高效语文课堂提问设计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杨旦萍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内容提要

26、提问,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得最为广泛的一种技能。而教师的课堂有效提问则像是一颗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湖面,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所以在设计教师课堂提问时要目的明确、综观全局;要收放自如、面向全体;要及时追问、恰当补问,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提问有效性我从最近一期的百家讲坛中老子与女性美这一话题中得到的启示。一节生动的语文课,不就像女性身上所散发出的魅力吗?流畅、敦厚、激情,有时还有些凄美。“道可道,非常道”。语文课堂提问之道,即课堂提问的规律、准则、标准。然而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过程当中,有很多老师在教学实践当中课堂提问不合乎

27、其道,或合乎其道却没能提升到“道”的层面上来。正如特级教师高万同老师归纳的语文课堂提问的七大弊端:多。问题数量多。一节课,老师在不停的提问,学生不断地应答,看似内容丰富,却失去了语文课的语文味,这样的课上得太疲惫,老师问得累,学生听得醉困意绵绵。碎。问题松散零碎。教者没能从教材的整体出发,缺乏全局观念。有时明明能够通过一个主问题统领文章内容,让学生集中阅读,系统思考,然后连贯作出解答,教师偏偏要将其肢解成若干琐碎的小问题,学生的回答也是片言碎语。浅。问题简单肤浅,缺乏思考价值,不能开掘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是不是”、“好不好”之类简单的判断性问题和“什么”、“哪些”之类“牵引性”思维起点极低

28、的问题,所占比重极大。所提的问题始终做表面文章,在思想内涵上却深入不下去。乱。组织提问序列不清,缺乏系统观念。教师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盲目发问,有意无意地节外生枝,偏离目标,学生无所适从地跟着老师东碰西撞地找答案,根本无法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急。提问匆忙急促,节奏紧迫。老师只顾着抢时间完成教学程序,无视学生的思考时间,师生始终在“短平快”的紧张节奏中。干。提问死板干巴,枯燥无味。提问前不善于作必要的铺垫准备,提问中也没有其他活泼多变的教学手段和动作方式与之穿插配合,问题转换时,也不能作自然、恰当的过渡。飘。问题的解决毛躁、浮飘。学生回答问题常常是支支吾吾,含糊其辞,而老师也不作追究,只求自己完成

29、教学环节,不问学生是否获其所应得。上述七项,基本涵盖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问出现的问题。老子对这样的弊端开出了药方,“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老子在这里指的是去掉极端的、奢侈的、过分的东西。课堂提问要难易适中,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度”。“天之道,其犹张弓舆?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张弓搭箭,呼啸而出,自然以射中靶心为目标,其位置不能过高或过低,其用力不能过大或过小,必须恰到好处,才能一箭中的,没有虚发。张弓之化境犹如道之化境,道之化境犹如提问之化境,所以所提问题要精炼、有层次、有深度、有情境,才能让学生进行了有效的思维训练。常言道: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问。教学是一门艺术,

30、而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精彩的提问是诱发学生思维的发动机,能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师生情感的交流,优化课堂教学。我从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中认识到,要想提高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应该做到:一、 强化主体意识“知人者智”, 认识别人的人是智。那么在教学活动当中,了解学生的水平和知识经验再开讲才是明智的。传统的教育可以引用教育家陶行知的话:从前的先生,只管照自己的意思去教学生,凡是学生的才能兴味,一概不顾,专门勉强拿学生来凑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先生收效少,学生苦恼多了。教学的成败,应不在于教师讲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问了多少为什么;不在于学生在课堂

31、上接受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质疑,评判了多少。促进学生思考问题,提出更多更好的有价值的问题,才是实现我们对教育的理解和追求。老师设计提问的难度,既不能低于或等于学生的已有的知识水平,也不能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脱节。有位教育家说得好:“要把知识的果实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位置。”这个比喻生动而准确地告诉我们: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高不可攀,也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而应该让学生跳一跳开动大脑积极思考后获得正确的结论。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取得成果,才能感到由衷的喜悦,同时也会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就是说要把学生引进“最近发展区”的提问,才是最有价值的。二、 吃透教材内容“道生一,一生二,

32、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形成为一个统一体,是万物之本。而在语文课堂中,语文课堂之道,之本是什么?就是每篇课文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就是每一节课具体的教学目标,甚至是各个教学环节分步目标,老师设计的提问要紧紧围绕着这些目标,才能生出“万物”的知识。如果设计的提问,偏离了目标,那么可以说这是一次失败的教学事件。“南辕北辙”的故事也说明的这个道理,只有一步步地实现目标,才能让学生得到有效的思维训练,也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三、 设计提问的技巧、课堂提问要新颖。所谓“新颖”,就是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新意,出乎学生的意料,能激起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如上花钟一课时,教师问:你见过花钟吗?想象一下,花钟是怎

33、样的?学生随即叽叽喳喳地议论开了,还用手比划着。花开了,教师改变了原文,都用了同一个动词“开花了”。接着,教师就问学生:“每一种花都用同一个动词开花了,你喜欢吗?”学生不约而同地回答:“不喜欢。”紧接着,教师就让学生到课文中去寻找生动的句子,帮花儿改一改。这样一来,学生迅速行动起来,积极开动脑筋,到文中去寻找答案。2、课堂提问要具有启发性。提问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引发思维的出发点,因此语文课上的提问应是经过认真推敲,能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的。启发性的问题能引起学生主动探索,能诱发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通过比较启发,一方面调动学生看书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性,从而

34、学习一些习作方法。比如在教授“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课时,我好奇地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看,她有标点符号,而且还是双引号。这说明了什么?”因为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就接触了双引号,学生也了解双引号一般用在对话中。我这么一问,他们就很容易想到这个题目是另有含义的。有心的学生在以后的习作中或许也会尝试着用一用。还是花钟这课,当学生在抢答花儿开放的时间的时候,第一个学生站起来就说:“午时花在中午十二点左右开花”。教师马上就提问:这里的“左右”两个字能够省略吗?学生低下头,若有所思。虽然学生不能立刻回答上来,但经过老师的指点,孩子们还是能说:“不能省略。”在这一问一答中,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对课文学

35、习的兴趣也提高了,更让学生感受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性。3、课堂提问要有包容性。一问一答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中较为常见,这种简单机械的问答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因此,我们要由“小步提问”变成“大步提问”,一节课要有1到2个大问题以引起学生大块地活动。要给学生留下大块的思考空间,从而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可以提炼一个大问题:“为什么说西沙群岛是富饶的?”这样,问题的内涵就比较丰富,学生思维的空间就大一些,他们就能从文章中找到不同的内容来说明,并从不同的角度来谈出自己的看法。4、抓住时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常有疑问,才能常有思考;常有思考,才能常有创新。因此,教师要抓

36、住一切机会,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海底世界是老教材中一篇常识性的课文,当讲到此文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读完课题之后,针对课题来提问。学生也许会问:海底是什么样的?海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海底世界中有哪些生物等等。这样,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再来学习课文,就会比老师先提出问题,再来让学生带着教师的问题来学习课文,效果会好得多。四、 提问的有效操作1、 把握提问的时机现在有个新型名词“后五秒”,针对这个名词,我后来查阅有关资料,才知道这五秒钟是多么的珍贵。这短短的几秒钟,加大了提问的间隔,延长了思考的时间,把握了问答的节奏,保证了学生能独立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回想以往教学中没能在意这个“不起眼的问

37、题”,真是后悔莫及。2、 教师的言行举止先来说说教师的“言”。表扬为主。即使批评也要体现爱心,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在课堂提问中,常常会遇到“不会回答却抢着回答”的现象,也许这个抢答的学生根本就不会回答,这就会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应当循循善诱,而不能“喜怒于色”。再来谈谈教师的“行”。教师在进行提问时,要尽可能多站在学生的旁边和中间,而不是站在他们的对面,要让学生自然地把教师当作交流的伙伴;注意自己的表情,语气和手势,要注意倾听,纠正补充。“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德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只有在教学实践当中不断总结自己提问的得失,以“清静”的态度去反思,

38、并慎重地对待课堂提问。作为语文教师,能从圣人老子中得到智慧,或许能够让我们更为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富有成效的提问艺术风格,只要我们认真准备,潜心钻研,一定能在不经意间收获学生精彩纷呈的回答。参考资料:1、道德经 老子 江苏古籍出版社2、浅谈课堂提问的艺术 SPHY020(网名) 教育资源站3、课堂提问的策略邱兆朋教学月刊200611上4、如何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汪培新教学月刊20051上5、高效语文课堂提问设计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杨旦萍阅读(13) 评论(0) 分类:教学论文 发表于20:21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英国

39、教育家爱德华o德波诺认为:教育就是教人思维。赞可夫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有一次给学生讲课时,忽然把身体侧过去,让学生看他的头脑的侧面形象,并比划着说:假如由我的眉毛,沿着额头,头顶心、后脑勺,头颈直到脊柱,画一条弯曲的线,那是标点符号中的什么号?学生立刻回答:问号。对了,我们人类头脑的侧面形象就是一个大大的问号。人生在世,一定要勤于、善于提出问题啊!假如我们不善于提出问题,我们就对不起自己的模样。就不配称个人!俗话说:不学不成,不问不知。学习,无疑是带着问题而来,带着问题而去的活动。文学家巴尔扎克认为?无疑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科学家爱因斯坦

40、则说:我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穷追问题罢了。他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数学上或技能上的实验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进步。因此,教学生提问是非常重要的。学启于思,思启于?quot;问题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心脏。问题是思维活动的起点,也是探求真理、创造发明的起点。有了问题才能引起思维,才能进行探索,科学研究如此,学生学习、掌握知识也同样如此。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所以,有人说:一堂好课往往起源于一个好问题,一个优秀学生往往也在于他提

41、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是一个会提问的人。可见,教育教学应以激发学生产生问题始,以产生新的问题终,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怀疑精神和创新精神。故,研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是当今教育、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一、 问题意识培养提出的原因我国的基础教育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模式的严重影响,在教学方法上采用的是传承式教学,即把已有的知识,技能直接传授给学生,而忽略了知识、技能的来龙去脉,形成了只重结果,不管过程的弊端,从而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学习,学习方法呆板,主要靠学生死记硬背来完成学业,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未能得到体现,有着明显的被动学习的特征。究其原因可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透视。过

42、去,教师教育观念陈旧,对问题的研究角度出现了偏差。从精讲的角度来说,教师在课堂上掰开、揉碎、深挖细掘,讲深讲透,学生不用思考就能明白,实际上降低了学生思维的层次和价值,从而养成一种惰性:学生不愿意去思考,也思考不出什么。?quot;精问这经典术语中,我们可以发现,人们研究的问题大多是教师的问题,而很少从学生的角度去研究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把自己视为课堂的绝对主宰,使课堂民主化程度不高,造成学生有问题而不敢问,不能问。在传统的课程观、质量观和评价观的影响下,许多教师教学的着眼点牢牢地锁定在对书本知识的传递上,教学中的训练停留于学科知识点和能力点上,对教学目标的追求满足于学生良好的学习成绩。教师

43、上课也怕学生提问影响教学进度,害怕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本课堂无关。正因为:多年的教育改革,课堂教学仍没摆?quot;以教师为主导的提问式的传递知识和学生为主体的答问式的接受知识的基本套路,使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突出,表现在上课走神,质疑困难,理解能力差,思考方式不正确。教学方式的不灵活,禁锢了学生的思考,使学习的环境氛围紧张,也就等于学生背上沉重的包袱走进教室,紧张的气氛给他们造成了压力,导致学生失去了自主思考问题,探究问题的机会,教学效果也不好。从学生方面来看,学习的价值取向进入了误区。学习是为获取功名谋得职业,还是为充实和发展自我?在这两种不同的学习价值取向中,由于学而优则仕的用人选择制度使得学

44、生疯狂的追求考试成绩。这种追求使学生对知识的尊重蜕变为对教材和教师权威的崇拜。因而唯书本是从,唯教师是从,不敢有不同见解和怀疑。这种接受式学习使学生变成了课堂的奴隶,思维逐步变得僵化,缺乏自主思维的习惯和独立人格,以致丧失了自我。由此可见,传统的教育可以引用教育家陶行知的话:从前的先生,只管照自己的意思去教学生,凡是学生的才能兴味,一概不顾,专门勉强拿学生来凑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先生收效少,学生苦恼多了。教学的成败,应不在于教师讲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问了多少为什么;不在于学生在课堂上接受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质疑,评判了多少。促进学生思考问题,提出更多更好的有价值的问题,

45、才是实现我们对教育的理解和追求。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培养学生会提问是教育更新的关键,是社会、个人等多方面的必需。(一)问题是创新教育的需要对个人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对企业来说,没有创新,就无法生存;对国家来说,没有创新,就无法强盛;没有创新,生活将死水一潭,没有创新,社会就不能前进。江泽民曾多次指出: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quot;为此,我们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鼓励学生创新求异,激发学生质疑问难,培

46、养学生的好奇心,千万别举起扼杀学生创新思维的枪。努力做到解放儿童的头脑,让他们多长几个脑袋,这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形成和发展至关重要。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创新始于问题亚里斯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因为疑问能使学生产生认识冲突,促使其积极思考,在这不断的思考过程中才能有所发展,实现创新。如果一个学生长期处于?quot;问题状态,说明他思考不够。没有形成自己的思考,就无创新可言。可以说,创新始于问题,没有问题,就说不上创新。因此,问题是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基础,是创新学习的关键。行动是教育的开始,创造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这句话说明了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育教学应以

47、激发学生产生问题始,以产生新的问题终,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怀疑精神和创新精神。有人说:对于人的创造能力来说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他能提出独特的问题并知道到哪里去寻找答案的本领,另一个是他能综合使用所学知识进行新的创造的能力。未来社会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接底是知识创新的竞争,是创新人才的竞争,是教育能否培养创新人才的竞争。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quot;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的根。相信人人都有创造力,只是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创造性的实现是人生最高的追求。2、创新教育是问题教育人类的思维开始于问题,学生的思维活动

48、也是伴随着层出不穷的问题展开的。教会学生学习,首先在于教会学生提出问题,尝试解决问题,只有当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探究者,才会在主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把功夫下到引导学生会提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来。问题应该成为创新教育的开端,应该是贯穿教学过程的主线,也该成为创新教育活动的归宿。创新教育是一种超越式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是最高层次的素质教育。创新是?quot;思的过程,也是我思的结果。宋代著名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小进,大疑大进。学生学习中没有问题就没有兴趣,没有思维,没有创新。问题出自于怀疑,不怀疑就没有问题,不怀疑就不能见真理,只有质疑才能求异,才能另辟蹊径,勇于创新。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学而思,思而疑,于无中生有,有中生新。要知道:知疑是学习的最高形式,创造是学校的最高境界。3、创新学习要培养学生的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