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剪切位移法
图5-10 剪切位移解析原理
均质地基中单桩桩顶小变形条件下,桩身任一深度z的截面位移,即等于桩周土体r=r0处的剪切位移,即wz=wsz(r=r0),且tz=tsz(r=r0)。因此,根据桩周土体任意r环面上剪切力相等的平衡条件(5-6a),可得轴对称条件下土体环面上剪切弹性力学物理方程(5-6b),积分后可得桩身任一深度z处,桩周土体半径为r的环面上的位移随径向r衰减模型(5-6c)。
(5-6a)
(5-6b)
(5-6c)
式中,rm为环面剪切变形的最大影响半径。rm为有限深度均质土中的影响修正系数rm=G L/2/GL。其中GL/2为深度L/2处土的剪切模量;GL为深度L处土的剪切模量。
图5-11 剪切位移解析原理
将r=r0代入表达式(5-6c),可得:
(5-6d)
在上式tz~wz荷载传递规律,代入表达式(5-5b)可将桩身微单元微分控制方程改写成如下表达式:
(5-7)
求解上式(5-7)微分方程,可得:
, (5-8a)
将上式(5-8a)代入(5-5a),可得:
(5-8b)
可改写成:
(5-8c)
设桩顶荷载和沉降分别为Q和s;桩端作用于持力层荷载及产生的位移分别为Qb和sb。桩顶z=0时,桩顶轴力和位移分别为N0=Q和w0=s;桩端z=L时,桩端轴力和位移分别为NL=Qb和wL=sb代上式(5-8c),整理后即可得到:
(5-9)
sh:双曲正弦 常记作sinh ch:双曲余弦 常记作cosh
Randolph(1978) [12]基于刚性体压入弹性半空间的解,给出了桩端持力层刚度系数ksb双曲线模型:
(5-10a)
(5-10b)
式中,r桩端深度影响系数,Randolph建议r=0.85。
将上述(5-10b)带入表达式(5-9),则可得桩顶Q~s关系曲线如下
(5-11)
根据表达式(5-9)和(5-10),可以推导出桩端荷载分担比a如下:
(5-12)
由此可得,桩端荷载分担随桩端持力层刚度Ksb增加而增加,随桩身长度L增加而减小。
例题【5-1】某基桩桩径r=500mm,桩身混凝土等级C30,入土深度L=10m,桩侧粘性土压缩模量Es=5MPa,泊松比n=0.4;桩端持力层为砂性土,压缩模量Es=10MPa,泊松比n=0.2。试分析单桩桩顶荷载沉降规律。
【解】
由桩身混凝土等级C30,可得弹性模量EC=30000MPa;
由r=500mm,可得桩身正截面抗压刚度EA=23550MN。
由L=10m、n=0.4和rm=G L/2/GL=0.5,可得到环面剪切变形的最大影响半径rm如下:
由桩侧粘性土Es=5MPa、n=0.4可得:
MPa/m
MPa
/m
桩端持力层砂性土Es=10MPa、泊松比n=0.2,可得:
MN/m
将上述指标代入表达式(5-11),可得不同条件下的单桩桩顶Q~s关系曲线,参见例图5-1-1和5-1-2。分析成果汇总,参见例表5-1-1。分析表明:桩端刚度愈高、桩长愈长,单桩桩顶刚度愈高;反之亦然。
例图5-1(a)L=10m 例图5-1(b)Eb/Es=2.0
Q~s分析成果 例表5-1-1
桩顶沉降
s/mm
桩顶荷载Q/MN
L=10m
L=20m
Eb/Es=1.0
Eb/Es=2.0
Eb/Es=2.0
5
0.20
0.27
0.38
10
0.40
0.53
0.76
15
0.60
0.80
1.14
20
0.79
1.06
1.52
25
0.99
1.33
1.91
30
1.19
1.59
2.29
35
1.39
1.86
2.67
40
1.59
2.13
3.05
例表5-1-1,桩长L=10m,桩顶沉降s=20mm,以及Eb/Es=2.0,为单桩截面竖向位移、截面轴力以及对应截面桩侧摩阻力随深度分布特征,参见例图5-1(c)、例图5-1(d)和例图5-1(e)。由例图可以看出,随着桩身截面深度z增加,单桩桩身截面竖向位移减小,轴力减小,且桩侧摩阻力减小。由于桩长相对较短,桩身截面和模量又相对较高,上述桩身荷载传递规律的非线性特征相对不明显,尤其是正截面轴力随深度的分布特征,由于轴力坐标取值范围相对更大,几乎呈线性分布。
例图5-1(c) 例图5-1(d) 例图5-1(e)
【练习】假定单桩直径d=1.0m,长细比L/d=10、15、20、25和30;假设桩侧土模量Es=5MPa,端侧模量比Eb/Es=1、2、4、8和16,分别绘制桩端荷载分担a与L/d和Eb/Es关系曲线,验证上述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