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年干支计算
年份-3,将减去后的数除以10,其余数所对应的天干即为该年的天干;将减去后的数除以12,其余数所对应的地支即为该年的地支。如2010年,2010-3=2007,200710······7,余数为7,7所对应的天干即为庚;200712······3,余数为3, 3所对应的地支即为寅。所以2010年的干支即为庚寅。
月干支查算表
用六十甲子记月,因为每月的地支是固定不变的,即正月为寅月,二月为卯月,依此类推。而月份的天干却不固定,必须经推算才能排出。推算的歌诀为:
甲已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
丙辛之岁寻庚上,丁壬壬寅顺行流,
戊癸之年何方发,甲寅之上好追求。
解释:甲已之年丙作首,就是说,遇甲年或已年,正月为丙寅月,然后顺次推出二月丁卯、三月戊辰......乙年、庚年的正月寅与戊相配,即戊寅,二月已卯、三月庚辰......
如2005年为甲申年,十二个月干支即为下表中“甲已”列中所列:
此为已知年干支后,以年干支查算月干支的表格,又名年上起月表
查算方法
年干
甲已
乙庚
丙辛
丁壬
戊癸
如要查1948年三月和2000年四月的干支
一、必须先按《公元前后干支纪年查对表》或者《近两轮六十甲子与公历纪年检索表》查出年干支,如:1948年干支为:戊子;2000年干支为:庚辰 二、在“年干”栏找到与已知年干支对应的“干”,如:戊子为:戊癸,庚辰为:乙庚
三、月份与年干交叉的位置即为月干支。如:1948年戊子年三月干支为丙辰,2000年庚辰年四月干支为“辛巳”
月干支为四柱之二,八字中的第三、四字
正 月
丙寅
戊寅
庚寅
壬寅
甲寅
二 月
丁卯
已卯
辛卯
癸卯
乙卯
三 月
戊辰
庚辰
壬辰
甲辰
丙辰
四 月
已巳
辛巳
癸巳
乙巳
丁巳
五 月
庚午
壬午
甲午
丙午
戊午
六 月
辛未
癸未
乙未
丁未
已未
七 月
壬申
甲申
丙申
戊申
庚申
八 月
癸酉
乙酉
丁酉
已酉
辛酉
九 月
甲戌
丙戌
戊戌
庚戌
壬戌
十 月
乙亥
丁亥
已亥
辛亥
癸亥
十一月
丙子
戊子
庚子
壬子
甲子
十二月
丁丑
已丑
辛丑
癸丑
乙丑
对于日干支我们平时都是去查万年历,但在没有万年历的情况下该怎样去计算日干支呢?盲人有一套口诀 但比较繁琐我们很难记住,下面介绍一种通过阳历的年月日来计算日干支的方法:
首先要记住六十甲子的序号 1甲子、2乙丑、3丙寅、4丁卯..........59壬戌、60癸亥。
取公历年的后两位数 ,(如1979年就取79两数)乘以5 所得数再除以60 取它们的余数。再加上用公历年后两位除以4的得数,加上9 再加上要算的阳历日子(如25号就+25 30号就+30)再加上经过的几个大月,需要注意的是大月从3月1日算起 3月1日前算上一年。如遇到双月再减去30,得数如超过60再减去60,所得的结果就是六十甲子的序号 根据序号查找就可知道所求当天的干支。
* 2000年后需用100加上后两位数,如2009年就用100+09然后再去计算。
如:算1989年9月25日的日干支
1) 用89乘以5 得445 再除以60 余25。
2)用89除以4 得22余1 ,取22
3)加上9
4)加上25日
5)再查看过去了几个大月,所求日在9月 前面经过了3、5、7、8四个大月 就加上4
6) 25+22+9+25+4=85
7) 用85减去60 最后得25
最后再查六十甲子序列号 1甲子、11甲戌、21甲申,得数25在21甲申旬中,再从甲申旬中查21甲申、22乙酉 、23丙戌、24丁亥、25戊子。 那么所求1989年9月25号的日干支为 戊子 。
只要记住这样一个口诀: 乘5除4 9加日。运用起来是很方便的。
再如:计算2009年8月10号的日干支
1)100+09得109乘以5得545 再除以60, 余5
2)109除以4得27余1,取27
3)加上9
4)加上10号
5)加上过去的几个大月,3、5、7过去了三个大月 就加上3
6)因所求日在十月是个双月,要再减去30
7) 5+27+9+10+3-30=24
24在21甲申旬中 在甲申旬中排出序号24为丁亥,所以2009年8月10号的日干支就是丁亥。
公历最快推断今天日干支法
每年立春时间的计算公式(1900年-2000年,2000年后有极小误差)
2.根据当年立春推12节
3.根据阳历日推日干支
有了以上信息,再加上阴历时间,排八字、排紫薇当不在话下
1.以每年2月4日0时为基准
0.6236+年数*0.2422-(年数/4)
年数为公历年的后二位,除4取整数,凡能被4整除的结果加一天
举例:
a.求1983年立春时间
0.6236+83*0.2422-83/4=0.7262
1983年2月4日0.7262日立春
b.求1964年立春时间
0.6236+64*0.2422-64/4+1=1.1244
立春时间是2月5日0.1244日
2.每年24节气的间隔时间固定,短的两节间距29天多,长的接近32天,公历交节时间也算固定,大致在2天范围.比如立春2月4或5日,万年历有这方面知识.
3.根据公历日期计算当日干支(易友提供)
口诀:
乘五除四九加日,
双月间隔三十天。
一二自加整少一,
三五七八十尾前。
解释.
第二句逢双月外加30。第三句中的“整少一”,为能被4整除之年一二月份比其他三年都要少加一;第四句反映的是大月规律,3月不加,4.5月加1,6.7月加2,8月加3,9、10月加4,11、12月加5。
例
1925年公历8月3日
(25*5+25/4+9+3+30+3)/60余56,干支为己未
2001年11月15
(101*5+101/4+9+15+5)/60余19,干支为壬午
什么是"早"子时"晚"子时?
很多人说「子时」分为「早子时」与「晚子时」(夜子时),但什么是「早子、晚子」呢?对八字命盘会有什么影响呢?
我们先做几个名词解释:
一、中国古代的时间单位
是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将一天分为 12
个时间区段。以「子」时为一天的开头,而且一个时辰换算成现代的时制,刚好是两个小时。
二、什么是「子」时
就像西洋时制的 0 点是一天的开头,在中国古代,子时是一天的开始,以现在的时制来说,子时就是每天的 23 点到隔日 1 点之间。
三、什么是「早子」与「晚子」
所谓的早子时,就是讲 23 点到 24 点之间;晚子时就是 0 点到 1 点之间。
为什么会有早子与晚子的分别呢?为什么其他时辰不分「早、晚」?
有些算命师说:在「早子时」出生的人,其八字的「日」应该是算当日,而在「晚子时」出生的人才是属于隔日的日。
其实,这是后来的算命师因为处于西方的 24 小时制环境中而忘了「命理是创于古代,但古代并没有 24 小时制,只有 12时辰制」的一种迷失。
也就是说,其实这是对「现代时制」与「古代时制」「时差」的不了解所创出来的一种自圆其说的说法。
果我们以农历来说,农历的 10 月 5 日 23 点,也可以说是农历的 10 月 6 日 子 时,但绝对不能说是 10 月 5日的 子时,因为这样的话,反而差了 12 个时辰喔!
因此,如同上方说的,子时是一天的开始,所以只要过了 23 点,在八字命盘来说,就应该是算隔日,这一点请各位不要再搞错了,如果还听到这种早子晚子的迷思,也请记得纠正这种错误!
1. 因为子午流注、灵龟八法都从日干支、时干支上开穴,故须掌握时干支的计算。
2. 日上起时:每日十二时辰与十二地支相配是固定不变的,因一天起于夜半的子时,
故计算时亦从子时起,然后即顺排下去即知一天的时辰干支。
3. 牢记“日上起时歌”: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丙辛生戊子,丁壬庚子头,戊癸
起壬子,周而复始求。
甲己起甲子:甲日己日夜半的子时起于甲子时,顺推乙丑等。
乙庚起丙子:乙日庚日夜半的子时起于丙子时,顺推丁丑等。
丙辛起戊子:丙日辛日夜半的子时起于戊子时,顺推己丑等。
丁壬起庚子:丁日壬日夜半的子时起于庚子时,顺推辛丑等。
戊癸起壬子:戊日癸日夜半的子时起于壬子时,顺推癸丑等。
周而复始。[如图]
时干支推算表
时 辰
(时)
子
23~1
丑
1~-3
寅
3~5
卯
5~7
辰
7~9
巳
9~1
午
11~13
未
13~15
申
15~17
酉
17~19
戌
19~21
亥
21~23
日
干
甲日
己日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乙日
庚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丙日
辛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丁日
壬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戊日
癸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举例:癸日的6点的时干支?
解答:癸日起壬子,6点为卯时,从子时至卯时推4位,故时干从壬、癸、甲、乙
推4位。故癸日时干支为乙卯。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