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必修二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兰亭集序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通“ ”,释义: 2悟言一室之内 通“ ”,释义: 二、一词多义1、临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临: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临: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临: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临: 2、一若合一契 一: 其致一也 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一: 一觞一咏 一: 3、次列坐其次 次: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次: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次: 余船以次俱进 次: 4、致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致: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致: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致: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致: 5、修此地有
2、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修: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修: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修: 修守战之具 修: 6、期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期: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期: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期: 期(j)年之后 期: 君与家君期日中 期: 7、之及其所之既倦 之: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之: 夫人之相与 之: 极视听之娱 之: 暮春之初 之: 8、所所以游目骋怀 所: 或因寄所托 所: 录其所述 所: 9、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犹: 亦犹今之视昔 犹: 三、古今异义1引以为流觞曲水。以为:古义: ;今义:认为2列坐其次其次:古义: ;今义:次第较后;第二。次要的地位。3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古义: ;今
3、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4或取诸怀抱怀抱:古义: ;今义:抱在怀里;心里存着。5亦将有感于斯文斯文:古义: ;今义:文雅四、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贤: 、少: 、长: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一: 3齐彭殇为妄作 齐: 4死生亦大矣 大: 5足以极视听之娱 极: 6一觞一咏 觞: 7所以游目骋怀 游: 、骋: 8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兴: 五、指出下列文言句式并翻译1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2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3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4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5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6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4、 7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赤壁赋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举酒属客 通“ ”,释义: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通“ ”,释义: 3山川相缪 通“ ”,释义: 二、一词多义1、如纵一苇之所如 如: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如: 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如: 海内晏如 如: 2、困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困: 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 困: 岁饥民困 困: 3、卒而卒莫消长也 卒: 猛将必发于卒伍 卒: 公子季友卒 卒: 军旅卒发 卒: 4、适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适: 始适还家门 适: 适长沙 适: 5、乎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乎: 相与枕藉乎舟中 乎: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乎: 6、然苏子愀然,正襟危坐 然:
5、 何为其然也 然: 其声呜呜然 然: 三、古今异义1望美人兮天一方美人:古义: ;今义:美貌的人。2白露横江白露:古义: ;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3凌万顷之茫然茫然:古义: ;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4徘徊于斗牛之间斗牛:古义: ;今义:体育竞技活动。四、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1顺流而东也 东: 2扣舷而歌之 歌: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渔樵: 4羽化而登仙 羽: 5乌鹊南飞西望夏口 南: 、西: 6击空明兮溯流光 空明: 7不知东方之既白 白: 8舞幽壑之潜蛟 舞: 9泣孤舟之嫠妇 泣: 10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 、友: 五、指出下列文言句式并翻译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2
6、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3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4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6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7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游褒禅山记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长乐王回深父 通“ ”,释义: 二、一词多义1、道有碑仆道 道: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道: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道: 何可胜道也哉 道: 策之不以其道 道: 道芷阳间行 道: 2、盖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盖: 日初出大如车盖 盖: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盖: 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 盖: 3、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 观: 而世
7、之雄伟、瑰怪、非常之观 观: 予观夫巴陵盛胜状,在洞庭一湖 观: 4、名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名: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名: 不名一钱 名: 狄公有盛名 名: 5、文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文: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文: 属予作文以记之 文: 文过饰非 文: 其文漫灭 文: 6、然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然: 吴广以为然 然: 有穴窈然 然: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然: 7、乃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乃: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乃: 良乃入,具告沛公 乃: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 乃: 8、其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其: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
8、已少 其: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其: 距其院东五里 其: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其: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其: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其: 既其出 其: 其孰能讥之乎 其: 三、古今异义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十一:古义: ;今义:数词。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非常:古义: ;今义:程度副词,十分,很。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所以:古义: ;今义:常用作因果关系的连词。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学者:古义: ;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5于是余有叹焉。于是:古义: ;今义:合用为一个连词。6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至于:古义: ;今义:表提及。四、指出下
9、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舍: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名: 3有泉侧出 侧: 4问其深 深: 5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穷: 6则其至又加少矣 至: 7火尚足以明也 明: 8常在于险远 险远: 9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幽暗昏惑: 10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谬: 、传: 、名: 五、指出下列文言句式并翻译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4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5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6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7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 8有志与力,
10、而又不随以怠。 9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必修二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参考答案兰亭集序一、1“趣”通“趋”,趋向、取向。2“悟”通“晤”,面对面。二、1、临:面对,引申为“阅读”;面对,引申为“迎”;面对;将要。2、一:一起;一样;将视为一样;一边一边。3、次:旁边、水边;驻扎;次一等;次序。4、致:情致;达到;得到;招致。5、修:高;长;修建;整治。6、期:至、及;期望、要求;时间期限;周、满;约定。7、之:动词,往,到达;代词,指上文中的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定语标志;音节助词,衬足音节。8、所:代词“所”与介词“以”组成,“用来”的意思;代词“所”与动词“托”组成名
11、词性短语,指所爱好的事物;代词“所”与动词“述”组成名词性短语,指“作的诗”。9、犹:还,而且,仍然;好像。三、1以为:把作为。2其次: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3所以:表凭借,用来。4怀抱:胸怀抱负。5斯文:这次集会的诗文四、1少:年龄轻的人;长:年龄大的人;贤:贤德之人。均是形容词作名词。2一,数词作动词,等同,把看作一样。3齐:形容词作动词,把看作相等。4大:大事,形容词作名词。5极:穷尽,形容词作动词。6觞:喝酒,名词作动词。7游、骋:使纵展、使奔驰,动词的使动用法。8兴:使(怀)兴,使感叹产生,动词的使动用法五、1判断句。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是人们兴发感慨的由缘,人们
12、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2状语后置,判断句。(我们)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会集,(为的)是做禊事。3状语后置。没有不面对他们的文章而感叹悲伤的,不能明白于心。4定语后置。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做点诗,也足以令人抒发幽雅的情意。5定语后置。向上看,天空广大无边,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6省略句,“言”后省“于”。有的人把自己的志趣抱负,(在)室内畅谈。7省略句,“以”后省“之”,“坐”后省“于”。引(清流激湍)来作为流觞的曲水,列坐(在)曲水旁边。赤壁赋一、1“属”通“嘱”,劝酒。2“冯”通“凭”,乘。3“缪”通“缭”,盘绕,环绕。二、1、如:动词,到;副词,像;连词,如果;形容词词尾,
13、的样子。2、困:围困;困窘,困难;贫乏,贫困。3、卒:到底;古代军队编制,100人为卒;死;通“猝”,突然。4、适:享有;女子出嫁;到去。5、乎:助词,的样子;介词,在;语气词,吗。6、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代词,这样;拟声词词尾,表状态。三、1美人:内心所思慕的人;2白露:白茫茫的水汽;3茫然:辽阔的样子;4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四、1东:名作动,往东。2歌:名作动,唱歌。3渔樵:名词作动词,打渔、砍柴。4羽:名作状,像长了翅膀似的。5南、西:名作状,往南;往西。6空明:形作名,月光下的清波。7白:形作动,天色发白,天亮。8舞:使动,使起舞。9泣:使动,使哭泣。10侣、友:意动,以
14、为伴侣,以为朋友。五、1状语后置。苏轼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2状语后置。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徘徊在斗宿与牛宿之间。3定语后置,应为“茫然之万顷”。任凭小船飘去,越过那茫茫的江面。4定语后置。有一位吹洞箫的同伴,按着节奏为歌声伴和。5被动句。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6判断句。这是造物者(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7省略句、状语后置。(苏子与客人)在船里互相枕着垫着睡去,不知不觉天边已经显出白色(指天明了)。游褒禅山记一、1.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二、1、道:路,道路;道理;主张;说,讲;方法;取道。2、盖:大概;车盖;表示原因,因为;超过,胜过。3、观:观
15、:欣赏;观:景象;观:观赏。4、名:命名;解释;出名;占有;名声。5、文:文字;纹;文章;掩饰;碑文。6、然:如此,这样;对,正确;形容词词尾,的样子;但,但是。7、乃:副词,表判断,是;竟,竟然;于是;才。8、其:代词,它,指华山洞;代词,它的,代后洞;代词,那;代词,那个;代词,那些,代“好游者”;第一人称代词,自己;代词,他们;句中语气助词,没有实际意义;其:副词。“其乎”固定格式,表反问,“难道吗”。三、1十一:十分之一;2非常:不平常;3所以:的缘故;4学者:泛指求学的人,指读书人;5于是:“于”,介词,对;“是”,代词,这件事;6至于:“至”是“到”,“于”为介词,引出下文地点。四
16、、1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2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3侧:名词作状语,在一侧。4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5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走到头。6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7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8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9幽暗昏惑:形容词作名词,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10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弄错,使错误;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五、1判断句。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旁庐舍。2判断句。这就是求学的人不得不深入思考而要谨慎地采取传闻材料的缘故。3判断句。人们所说的华阳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4判断句。现在将“华”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读音上的错误。5介宾短语后置。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儿的山脚下筑室居住,死后也葬在那里。6状语后置。古人在天地间观察、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收获。7省略句,“仆”后省“于”。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上。8省略句,“随”后省“之”。有了意志与力量,也不盲从(别人)而有所懈怠。9省略句,“以”后省“之”。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由(此)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