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衢州市2015年1月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地 理“地理”两个字之间空一格命题者: 金子兴、宋少威、张益俊、陈 伟 审题者: 何有清考生须知:本试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8页,选择题部分1至6页,非选择题部分6页至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选择题部分(共60分)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每小题选取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选择题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
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近几年来,在海南省三亚市生活的老年人口数量出现随季节而大幅度变化的现象。据此回答13题。1.该市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季节,可能出现在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2.出现老年人口外流至三亚的现象,最明显的省份是A.蜀 B.鄂 C.秦 D.黑3.这一现象,可能对当地产生的影响有A.促进玩具销售业的繁荣 B.延缓城市化进程C.带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D.造成劳动适龄人口不足图1为鄱阳湖、洞庭湖、洪泽湖、巢湖入湖水量年际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4、5两个题号之间用顿号,后面相同,如:6、7;8、9;13、14;15、16;题。4.四个湖泊入湖水
3、量年际变化(相对值)最大的是A.巢 湖 B.洪泽湖C.洞庭湖 D.鄱阳湖5.今年入夏后,鄱阳湖大部分水域变成了草地,主要是因为A.湖区过度捕捞B.大规模围湖造田C.湖区泥沙淤积严重 D.雨季时间短今年广东省遭遇20年来最严重的登革热。它是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当气温接近30、相对湿度在80以上时,蚊虫最活跃。据此回答下列删除6、7题。6.图2中甲、乙、丙、丁四地最容易发生登革热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7.图2中戊地的登革热疫情较广东省严重,其原因是A.相对湿度大 B.沿海洋流的影响C.医疗卫生落后 D.人口流动频繁图3为摄影爱好者拍摄的A城景观图,图4为当地遥感地图
4、。读图,把逗号删除回答8、9题。8.A城所在地形区名称为 A.U形谷 B.河流凹岸 C.冲积扇 D.三角洲9.该摄影爱好者拍摄图3景观时的地点可能位于A城的A.偏西方 B.偏南方 C.偏东方 D.偏北方图5为我国“XX小学”附近的等高线图。读图回答1012题。10.下列四图中能正确反映图5中从A到B剖面示意图的是 11.该小学最有可能是删除面临的自然灾害是 A.泥石流 B.滑坡 C.洪涝 D.台风12.能有效监测该自然灾害的信息技术是 A.GPS B.RS C.GIS D.GPRS 合掌造是某地的一种木造建筑物(见图6)。该建筑最大的特点是屋顶厚且陡,以便适应当地的地理环境。据此回答13、14
5、题。13.该建筑物的最大特点与下列哪项地理现象相适应A.台风频发 B.冬季暴雪 C.多洪涝灾害 D.地震、火山活动频繁 14.合掌造最有可能位于图7中的A.a地 B.b地 C.c地 D.d地薄水效应,删除是指富含碳酸氢钙的流水因水层变薄,使得碳酸氢钙变成碳酸钙而就地沉积的现象。它能形成钙华梯池这一奇特的地表喀斯特景观。图8为某地钙华梯池景观图,图9为图8中MN一线地质剖面图。据此回答15改为顿号“、”16题。15.下列景观,删除与钙华梯池成因一致的是 A B. C. D. 16.薄水效应最明显的地点是A. B. C. D. 根据自然条件和经营特点,澳大利亚农牧带可分为湿润混合农业带、半湿润小麦
6、畜牧带、半干燥粗放畜牧带和热带粗放畜牧带。据此和改为“结合”图10回答1719题。17.材料中的四带,分别位于 A. B. C. D. 18.导致、三种农牧带差异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热量 B.光照 C.水分 D.洋流19.果树栽培尤为茂盛的是 A. B. C. D.图11表示2011年我国四省市的农村居民土地经营情况,表1为2011年四省市的总人口。据此回答2022题。20.图11中分别代表浙江省、江苏省、上海市、云南省的是A.丙、甲、乙、丁 B.丁、甲、乙、丙 C.丙、乙、甲、丁 D.丁、乙、甲、丙21.经营性耕地面积由大到小的排序时 A.丁、乙、丙、甲 B.乙、丁、甲、丙 C.乙、丁、丙
7、、甲 D.丁、乙、甲、丙22.与乙地相比,丁地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是雨热同期 土壤肥沃 生长期长 劳动力廉价A. B. C. D.图12为非洲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图13为萨赫勒年降雨量年际变化图。读图回答2325题。23.萨赫勒所处的自然带为A.热带雨林带 B.热带草原带 C.热带沙漠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24.导致图12区域年降雨量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有季风 气压带和风带 地形 植被状况 A. B. C. D.25.据图12、13判断萨赫勒所处自然带空间分布的变化情况A.向北扩展 B.向南扩展 C.面积扩大 D.面积缩小图14为某月100hpa等压面高度(16000米以上)分布图(单
8、位:米)。读图回答2628题。26.等值线A的数值为A.16560米 B.16600米 C.16640米 D.16680米27.此时控制B地近地面的天气系统是 近地面等压面近地面等压面锋面锋面 A. B. C. D.28.此时,四地近地面会出现的地理现象是A.乙地雪线海拔升高 B.丙地盛行偏西风,风力较大C.甲地沿岸寒流流经 D.丁地气流下沉,天气干燥l1、l2、l3是某三日昼长随纬度变化示意图(见图15),O是l1、l2、l3的交点,l1位于北半球。回答29改为顿号“、”30题。29.O地的昼长为A.6h B.12h C.14h D.24h30.如果l1向l3靠近,则下列时刻可能发生这一现象
9、的是A.春分日至夏至日 B.夏至日至秋分日C.冬至日至春分日 D.秋分日至冬至日非选择题部分(共40分)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1.读图16和改为:“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表2材料二:表2为N国粮食生产统计表。水稻玉米杂粮占播种总面积比例()8.O1274.2占总产量比例()5.O4.988.8材料三:乙国20世纪50年代以来,大力发展可可种植,其产量常居世界首位。(1)比较甲、乙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4分)(2)概括N国粮食生产的主要特点,并分析水稻种植面临的限制性因素。(4分)(3)乙国过去称为“象牙海岸”,现
10、今该国大象数量急剧减少,这一称号名存实亡,结合材料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2分)32.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深水稻一般生长在1-6米深的水中。材料二:在图17地区有一种橡胶树桥。当地人利用橡胶树根“种桥”。该桥寿命可达500多年,堪称“天作之合”。材料三:2012年C国入境人数达到100万人次。2014年12月09日,C国首都海水淡化处理厂突发火灾,制水设备受损,导致全城逾10万人遭遇“水荒”。材料四:预计到2030年印度将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市场。目前该国劳动人口近5亿,拥有200多万名工程师。大学毕业生的月薪一般为12000卢比(约合1500元人民币),产业工人月薪一
11、般为6000卢比。材料五:图18为印度产业集群区域分布图,图19为南亚地形图。(1)A、B两地中深水稻分布广泛的是 地,并说明理由。(4分)(2)判断橡胶树桥最有可能位于、地中的哪个地点,并说明理由。(8分)(3)读图18,推断印度汽车产业集群的位置,并说明原因。(5分)(4)分析C国水荒的主要原因。(3分)33.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人们在沙漠中P地(见图20)种植了苜蓿地删除(苜蓿以“牧草之王”著称,多年生草本植物,似三叶草,耐干旱,耐冷热,产量高而质优,又能改良土壤,各种畜禽均喜食。)图21为当地旋转灌溉系统。P表3材料二:表3为A地气候资料(降水:mm,气温:)。
12、月份123456789101112降水8.29.133.836.031.412.622.927.53.85.06.32.0气温14415.717.719.622.424.324.624.422.719.317.215.1(1)描述A地气温的主要特征,并说明理由。(3分)(2)分析A地北半球夏半年降水量偏多的主要原因。(4分)(3)分析P地种植苜蓿的主要区位因素。(3分)衢州市2015年1月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地理学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部分(6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DDCBDBCCAA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ABCCBDCBC题号2122232425
13、2627282930答案CDBABCBCBB二、非选择题部分(40分)31.(10分)(1)甲地年降水多于乙地(1分);降水季节变化较乙地明显(1分)。夏季甲地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1分),乙地地形平坦,纬度低,受赤道低气压(或西南季风)控制时间长(1分)。(2)杂粮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绝对比重大(2分)。水稻种植经验不足,生产技术落后;水利设施不完善,机械化程度低;传统生产观念和主食消费习惯的影响。(共2分,答对其中两点即给满分)(3)滥捕滥杀(1分);毁林开荒,破坏栖息地(1分)。 32.(20分)(1)A(1分)。A地位于恒河三角洲平原,地势低平(1分);位于恒河下游,流量大(1分
14、),流量的季节变化大,汛期易泛滥,水深(1分)。 (2)地(1分)。从图17看,该地是山区景观,而图19中、地位于山区,地位于平原(1分);从桥的两层构造看,(1分),说明该地降水量丰富(1分)(若回答当地植被茂密,降水丰富,亦得2分),而且降水的季节变化大(1分),河流的水位季节变化大;地位于山区,处在暖湿西南季风的迎风坡,69月降水量大(1分),而其它季节,则受东北季风的影响,降水少(1分);地暖湿的西南季风不易吹到,降水量少(1分)。因此是地。(3)加尔各答地区(1分)。该地区大学毕业生和产业工人多(1分),劳动力价格便宜(1分);人口众多,消费市场广大(1分);钢铁工业、机械工业等发达
15、,工业基础好(1分)。(4)C地为岛礁,陆地面积狭小(1分);地表大多为石灰岩(1分);到达该地区旅游人数众多(1分)。33.(10分)(1)夏季气温高,晴天多,气温的日较差较大(1分);土地面积广大,地广人稀,地价便宜(1分);资金充足(先进的灌溉系统)(1分);农业以畜牧业为主(1分)。(答对其中三点即给满分)(2)气温四季如春(或终年温和)(1分);一是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季节变化小(1分);二是地势高,气温下降,年较差变小(1分)。(3)夏半年A地盛行西南季风(1分);西南季风经红海变得湿润(1分),又受南北走向山脉的抬升影响(1分),处在迎风坡的A地因此多地形雨(1分)。第10页(共8 页)高三地理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