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模拟题(共四大题81小题)
(2013年9月28日 星期六)
一、判断题:60题
1 ( √ )变压器主磁通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电源电压的大小。
2 ( √ )变压器主磁通的波形主要取决于电源电压的波形。
3 ( √ )变压器感应电动势的波形与磁通的相同。
4 ( √ )变压器感应电动势的相位落后于磁通。
5 ( √ )变压器感应电动势的有效值正比于绕组的匝数。
6 ( √ )变压器的励磁电阻是表征铁心损耗的一个等效参数。
7 ( √ )变压器的励磁电抗是表征铁心磁化性能的一个等效参数。
8 ( √ )变压器漏抗是表征绕组漏磁效应的一个参数。
9 ( √ )归算到一次绕组时,应保持二次绕组磁势不变。
10( √ )变压器的外特性有可能上翘。
11( √ )三相心式变压器的磁路彼此相关。
12( √ )三相变压器组的磁路彼此独立。
13( √ )变压器绕组的同名端是客观存在的。
14( √ )变压器绕组的首末端是主观规定的。
15( √ )三相变压器组不能接成Yy连接法。
16( × )三相心式变压器不可以接成Yy连接法。
17( × )钟点数不同的变压器可以并联运行。
18( × )铁磁材料不会饱和。
19( × )磁场的分布情况与铁心断面电流的分布无关。
20( × )排列绕组时,划分相带的顺序是ABCXYZ。
21( × )单层绕组也有层间绝缘。
22( × )双层绕组没有层间绝缘。
23( × )短距因数可以大于1。
24( × )分布因数可以大于1。
25( × )绕组因数可以大于1。
26( × )取绝对值时,齿谐波的绕组因数与基波的不相等。
27( × )可以采用短距的方法来削弱齿谐波。
28( × )可以采用分布的方法来削弱齿谐波。
29( × )不可以采用斜槽的方法来削弱齿谐波。
30( × )交流发电机的定子绕组多采用三角形接法。
31( √ )转子磁动势的绝对转速与定子磁动势的相等。
32( √ )转子磁动势F2的空间位置比气隙磁场Bm的要落后。
33( √ )感应电机的归算包括频率归算和绕组归算。
34( √ )频率归算的物理含义是用一个特定的静止转子代替实际转子。
35( √ )感应电机频率归算后,转子由动变静。
36( √ )感应电机频率归算后,转子电流频率与定子电流频率相等。
37( √ )感应电机频率归算后,转子电压频率与定子电压频率相等。
38( √ )三相感应电动机空载时。
39( √ )三相感应电动机空载时。
40( √ )三相感应电动机空载时。
41( √ )感应电机的最大转矩与转子电阻无关。
42( √ )感应电机的临界转差率与转子电阻有关。
43( √ )当其他参数不变时,感应电机的最大转矩与电源电压的平方成正比。
44( √ )感应电机的转子绕组分为笼型和绕线型两类。
45( √ )感应电机的转差与同步速的比值称为转差率。
46( × )直轴电枢磁动势所产生的电枢反应称为交轴电枢反应。
47( × )交轴电枢磁动势所产生的电枢反应称为直轴电枢反应。
48( × )同步发电机的合成电动势与气隙电动势不同。
49( × )同步电抗等于电枢反应电抗与漏抗之差。
50( × )交轴同步电抗大于直轴同步电抗。
51( × )交轴电枢反应电抗大于直轴电枢反应电抗。
52( × )同步发电机的短路特性不是直线。
53( × )发电机的相序与电网的不同时可以并联。
54( × )考虑饱和时,交轴电枢反应没有去磁作用。
55( × )发电机的电磁转矩是一个驱动转矩。
56( × )电动机的电磁转矩是一个制动转矩。
57( × )电机的空载特性与电机的磁化曲线有本质不同。
58( × )电压调整率与电压变化率不同。
59( × )当电动机的不变损耗大于可变损耗时,效率达到最高。
60( × )并励发电机没有剩磁时,也可以自励。
二、选择题:6题
1( A )一台单相变压器一、二次绕组匝数分别为100匝、200匝,则变比为:
A.0.5 B. 1
C. 1.5 D. 2
2( A )变压器感应电动势滞后磁通
A.90° B. 180°
C. 270° D. 360°
3( A )设极对数为4,频率为50赫兹,则旋转磁场的转速为:
A.750转/分 B. 1500转/分
C. 3000转/分 D. 6000转/分
4( B )设极对数为3,机械角度为90°,则电角度为:
A.30° B. 270°
C. 90° D. 540°
5( B )一台三相感应电动机,极对数为2,接50赫兹电源,转差率为0.04,则转子电流频率为:
A.1赫兹 B. 2赫兹
C. 3赫兹 D. 4赫兹
6( B )隐极同步发电机静态稳定区间为
A.(0°,120°) B. (0°,90°)
C. (0°,180°) D. (0°,150°)
三、简答: 9题
1 三相变压器的磁路结构有哪几种?
答:三相变压器的磁路结构有两种:1)三相磁路彼此独立,如组式三相变压器;
2)三相磁路彼此相关,如心式三相变压器。
2 设变压器变比为k,试问二次绕组归算到一次绕组时,应该如何操作?
答:操作:电动势和电压乘以k,电流除以k,阻抗乘以k2。
3设变压器变比为k,试问一次绕组归算到二次绕组时,应该如何操作?
答:操作:电动势和电压除以k,电流乘以k,阻抗除以k2。
4 由三个单相绕组形成一个三相绕组时,接法有哪几种?
答:接法有两种:1)三角形接法;2)星形接法。
5 试写出单相绕组磁动势的基波幅值公式,并指出公式中各量的意义。
答:
6试写出三相绕组磁动势的基波幅值公式,并指出公式中各量的意义。
答:
7 为什么转子铜耗又称为转差功率?
答:因为转子铜耗,为电磁功率与转差率的乘积。
8 试写出隐极同步发电机不计电枢电阻时的功角特性表达式。
答:
9 什么叫电负荷?
答:沿电枢表面每单位圆周长度上的安培导体数。
四、画图 6 题
1 试画出变压器T形等值电路图。
2 试画出变压器相量图。
3 试画出三相感应电动机T形等值电路图。
4 试画出三相感应电动机相量图
5 试画出不计饱和时的隐极同步发电机的等值电路图。
6 试画出不计饱和时凸极同步发电机的相量图。
( 密 封 线 内 不 答 题 )
第一篇 直流电机
1. 在直流发电机中,电刷顺着电枢旋转方向移动一角度后,负载时,( C )
A 只有直轴电枢反应磁势。 B 只有交轴电枢反应磁势。 C 直轴和交轴电枢反应磁势都有,而且直轴电枢反应为去磁性质。
D 直轴和交轴电枢反应磁势都有,而且直轴电枢反应为助磁性质。
2. 单波绕组的并联支路数应等于( A )
A 2 B 极对数p C 极数2p D 换向片数k
3. 电磁转矩应等于( B )
A CeΦn B CTΦIa C P2/Ω D CeKfIfIa
3. 电磁转矩应等于( B )
A CeΦn B CTΦIa C P2/Ω D CeKfIfIa
4. 他励发电机外特性是指转速恒定且( A )
A 励磁电流恒定时,发电机端电压与线路电流之间的关系。 B 发电机端电压恒定时,励磁电流与线路电流之间的关系。
C 发电机线路电流恒定时,发电机端电压与励磁电流之间的关系。 D 发电机端电压恒定时,励磁电压与线路电流之间的关系。
5. 他励发电机的调整特性是(B )
A 下垂 B 上翘 C 水平 D 没准
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
A 直流电动机制动的方法有能耗制动、反接制动和回馈制动。 B 直流电动机起动的方法有直接起动、电枢回路串电阻起动和降压起动。
C 串励电动机允许空载运行。 D 串励电动机的优点是有较大的起动转矩和过载能力。
7. 电磁功率应等于( A)
A Ea Ia B P1+p0 C P2-p0 D T2 Ω
8. 单叠绕组的并联支路数应等于( C )
A 2 B 极对数p C 极数2p D 换向片数k
9. 感应电动势应等于( A )
A CeΦn B CTΦIa C P2 /Ia D CTKfIfIa
10. 对于能耗制动来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能量回馈到电网。 B电机内仍有主磁场。C电机变成他励发电机。 D电磁转矩为制动性转矩。
11. 直流电机的励磁方式有( ABCD )。
A 他励 B 并励 C 串励 D 复励
12. 直流电机的换向片数等于( BC )。
A 极数 B 线圈数 C 虚槽数 D 实槽数
13. 用虚槽数计算的节距有( ABD )。
A 第一节距 B 第二节距 C 换向器节距 D 合成节距
14. 直流电动机的电磁功率表达式有( BCD )。
A P1-p0 B TeΩ C P1-pcuf-pcua D EaIa
14. 直流电动机的电磁功率表达式有( BCD )。
A P1-p0 B TeΩ C P1-pcuf-pcua D EaIa
15. 并励直流发电机的自励条件有( ACD )。
A 磁路中必须有剩磁 B 电枢回路的总电阻必须小于临界电阻 C 励磁磁动势与剩磁方向相同 D 励磁回路的总电阻必须小于临界电阻
16. 并励直流发电机外特性的特点是( ABC )。
A 端电压随负载增大下降较快 B 有拐弯现象 C 稳态短路电流小于额定电流 D 临界电流大于他励短路电流
17. 直流电动机的调速方法有( BCD )。
A 改变极数 B 改变电枢电压 C 改变串入电枢回路的电阻 D 改变励磁电流
18. 直流电机正转运行时,机械特性可能在( ABD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19. 直流电机的极数恒等于( AD )。
A 并联支路数 B 第一节距数 C 合成节距数 D 电刷组数
20. 直流电动机产生飞车的情况有( AC )。
A 并励轻载运行时励磁绕组断开 B 并励负载运行时励磁绕组断开C 串励轻载运行时 D 串励负载运行时
21. 直流电机电枢绕组中的电流应当是直流电流。( × )
22. 直流发电机具备一定的条件时也可以作为电动机运行。( √ )
23. 电枢绕组的线圈接成一个闭合回路,当电刷没有与外电路接通时,会产生很大的环流,烧毁电枢绕组。( × )
24. 电磁功率即是电枢绕组中的电功率又是电磁转矩对转子所作的机械功率。( √ )
25. 电枢磁动势对主极磁场的影响称为电枢反应。( √ )
26. 空载特性实质上就是电机的磁化曲线。(√ )
27. 外特性“拐弯”现象是直流并励发电机最突出的特点。(√ )
28. 直流并励电动机在运行时励磁绕组可以断开。(× )
29. 直流串励电动机的转速随转矩的增加而上升。( × )
30. 当直流电动机的不变损耗等于可变损耗时效率达到最高。( √ )
第三篇 交流绕组
1. 基波绕组因数的值( B )。
A 大于等于1 B 小于等于1 C 等于1 D 大于1
2. 三相对称绕组通三相对称正弦交流电流时产生( D )。
A 矩形磁动势 B 椭圆形旋转磁动势 C 脉振磁动势 D 圆形旋转磁动势
3. 三相交流绕组产生的谐波合成磁动势,其旋转方向( C )。
A 与基波合成磁动势相同。 B 与基波合成磁动势相反。C 谐波次数为7或6k+1,与基波相同;谐波次数为5或6k-1,与基波相反;
D 谐波次数为7或6k+1,与基波相反;谐波次数为5或6k-1,与基波相同;
4. 由定子对称三相绕组产生的次空间谐波磁动势,旋转速度( D )。
A 等于零 B 是基波磁场转速的ν倍 C 等于基波磁场转速 D是基波磁场转速的1/ν倍
5. 要消除三相绕组中的齿谐波磁动势,一般可以采用(C )。
A 短距绕组 B 分布绕组 C 斜槽 D 改善磁极形状
6. 电角度与机械角度的关系为( D )。
A 电角度=2p×机械角度 B 电角度= π ×机械角度 C 电角度=f×机械角度 D 电角度=p×机械角度
6. 电角度与机械角度的关系为( D )。
A 电角度=2p×机械角度 B 电角度= π ×机械角度 C 电角度=f×机械角度 D 电角度=p×机械角度
7. 一相绕组基波电动势的精确表达式为(C )。
A Eph1=4.44fNkw1Φ B Eph1=4.44288fNkw1Φ C Eph1= πfNkw1Φ D Eph1= πfNkd1Φ
8. 一个整距线圈产生磁动势的波形为( B )。
A 圆形 B 矩形 C 阶梯形 D 椭圆形
9. 要消除一阶齿谐波电动势时应使槽斜过( B )。
A 一个极距 B 一个齿距 C 齿谐波次数分之一极距 D 一对极距
10. 极距的宽度恰好为( A )。
A 一个极所占的槽数 B 每极每相所占的槽数 C 一对极所占的槽数 C 每相所占的槽数
11. 三相单层交流绕组包括( ACD )。
A 链式 B 波式 C 叠式 D 同心式
12. 三相双层交流绕组包括( BC )。
A 蛙式 B 波式 C 叠式 D 同心式
13. 消除谐波电动势的方法有( ABCD )。
A 短距 B 分布 C 斜槽 D 分数槽
14. 消除谐波磁动势的方法有( AB )。
A 短距 B 分布 C 斜槽 D 改善磁极形状
15. 三相交流绕组的谐波磁动势包括( BC )。
A 3倍数次 B 6k+1次 C 6k-1次 D 2倍数次
16. 交流绕组磁动势推出的条件是( ABCD )。
A 忽略铁心的磁压降 B 不考虑分布效应 C 电流集中于槽中心 D 气隙均匀
17. 单相绕组的磁动势与单个线圈的磁动势有哪些不同( ABC )。
A 波形 B 谐波的正负 C 幅值 D 极数
18. 交流绕组的绕组因数考虑了那些折扣( AB )。
A 短距 B 分布 C 斜槽 D 分组
19. 与基波同向旋转的谐波磁动势有( ABD )。
A 7次 B 13次 C 17次 D 19次
20. 三相交流绕组不存在的谐波磁动势包括( ABCD )。
A 3次 B 15次 C 8次 D 20次
21. 电角度=机械角度×p。( √ )
22. 对称三相绕组通入对称三相交流电流时,只产生基波旋转磁动势。( √ )
23. 对称三相绕组通入对称三相交流电流,当某相电流达到最大值的0.866倍时,基波合成旋转磁动势波的幅值就将与该相绕组的轴线重合。( × )
24. 双层叠绕组的最多并联支路数为极对数p。( × )
25. 三相单层绕组中,为了使绕组端部尽可能短,每极每相槽数q=2时,采用链式绕组;q=3时,采用交叉式绕组;q=4时,采用同心式绕组。(√ )
26. 对称三相绕组通入对称三相电流时,除产生基波旋转磁动势外,还会产生3次、5次、7次、9次……等一序列的奇数次高次谐波旋转磁动势。( × )
27. 对称三相绕组通入对称三相电流,当某相电流达到交流的最大值时,基波合成旋转磁动势波的幅值就将与该相绕组的轴线重合。( √ )
28. 每极每相槽数为相带的宽度。(√ )
29. 交流电机中可以采用分布绕组的方法来削弱齿谐波。(× )
30. 对称三相绕组通入对称三相基波交流电流,产生的旋转磁场波也是空间基波正弦波。( √ )
第四篇 感应电机
1. 感应电动机运行时,在空间上定子绕组产生的旋转磁场转速( C )转子绕组产生的旋转磁场的转速。
A 大于 B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C 等于 D小于
2. 感应电机在起动时挤流效应最小的槽形是( B )。
A 凸形槽 B 圆形槽 C 深矩形槽 D 双笼圆形槽
3. 感应电动机运行时,定、转子绕组产生的旋转磁场在空间转速相差( C )。
A s倍 B 1倍 C 0倍 D (1-s)/s倍
4. 感应电动机的电磁功率等于( B )。
A sPcu2 B PΩ /(1-s) C P1- P2 D P2-pcu2-pFe
5. 笼型感应电动机的转子磁场极数( A )。
A 等于产生它的定子磁场极数 B 是定子磁场极数的s倍 C 是设计转子绕组时特意规定的 D是定子磁场极数的1-s倍
6. 当感应电机在电动机状态下运行时,转差率s的值为( B )。
A s<0 B 0<s<1 C s>1 D s=1
7. 当Q2/p为整数时感应电机的笼形转子不具备的特点是( C )。
A 相数为Q2/p B 每相串联匝数为1/2 C 极数为p D 绕组因数为1
8. 感应电动机的机械功率等于( B )。
A sPe B (1-s)Pe C Pe(1-s) /s D Pe /s
9. 感应电动机的转换功率是指( D )。
A 电磁功率 B 转差功率 C 损耗功率 D 机械功率
10. 笼型感应电动机降压起动与直接起动时相比,( A )。
A 起动电流和起动转矩均减小了 B 起动电流减小了,起动转矩增加了C 起动电流和起动转矩均增加了 D 起动电流增加了,起动转矩减小了
11. 感应电机在起动时挤流效应较强的槽形是( ACD )。
A 凸形槽 B 圆形槽 C 深矩形槽 D 双笼圆形槽
12. 当Q2/p为整数时感应电机的笼形转子的特点是( ABD )。
A 相数为Q2/p B 每相串联匝数为1/2 C 极数为p D 绕组因数为1
13. 感应电动机的电磁功率等于( ABCD )。
A Pcu2/s B PΩ /(1-s) C PΩ+pcu2 D Te?
14. 感应电机的运行状态可以有( ABD )。
A 发电机 B 电动机 C 调相机 D 电磁制动
15. 转差转速是指( AB )。
A 定子旋转磁场与转子的相对速度 B 转子磁动势与转子的相对速度 C 定子磁动势与转子磁动势的相对速度 D 转子与定子的相对速度
16. 感应电机绕组归算是 BCD
A 转子阻抗角除以s B 转子阻抗乘以keki C 转子电动势乘以ke D 转子电流除以ki
17. 感应电动机的电磁转矩计算公式是( BD )。
A T0+T1 B PΩ/? C CT?2 D Pe /?
18. 感应电动机的调速途径有( ABD )。
A 改变定子极数 B 改变定子频率 C 改变定子电阻 D 改变转差率
19. 单相感应电动机的起动方法有( AD )。
A 裂相 B 直接 C 降压 D 罩极
20. 感应电动机的制动方法有( ABCD )。
A 能耗 B 回馈 C 正转反接 D 正接转反转
21. 感应电动机的转速随负载的变化而变化。(√ )
22. 当感应电动机的转速变化时,转子磁动势在空间相对定子的转速也发生变化。( × )
23. 感应电动机绕组归算时,转子的电动势和电压应乘以绕组匝数比k;电流应除以k;阻抗应乘以k2。(× )
24. 深槽感应电动机利用集肤效应来改善起动性能。( √ )
25. 感应电动机的转速等于旋转磁场的转速。(× )
26. 当感应电动机的转子不带任何机械负载运行时,转子电流应等于零。(× )
27. 感应电动机的频率归算实质上是用一个电阻为R2/s的等效静止转子来代替电阻为R2的实际旋转转子,并具有同样的转子磁动势。(√ )
28. 只要电源电压不变,感应电动机的铁耗基本不变。(√ )
29. 当感应电机定子接电源而转子短路堵住不转时,电机的电磁功率、输出功率和电磁转矩均为零。( × )
30. 绕线型感应电动机转子绕组串电阻可以增大起动转矩,笼型感应电动机定子绕组串电阻也可以增大起动转矩。(× )
电机学·第一次作业
1. 在直流发电机中,电刷顺着电枢旋转方向移动一角度后,负载时,( )
A 只有直轴电枢反应磁势。 B 只有交轴电枢反应磁势。 C 直轴和交轴电枢反应磁势都有,而且直轴电枢反应为去磁性质。
D 直轴和交轴电枢反应磁势都有,而且直轴电枢反应为助磁性质。
参考答案:C
2. 电磁转矩应等于( )
A CeΦn B CTΦIa C P2/Ω D CeKfIfIa
参考答案:B
3. 电磁转矩应等于( )
A CeΦn B CTΦIa C P2/Ω D CeKfIfIa
参考答案:B
4. 他励发电机外特性是指转速恒定且( )
A 励磁电流恒定时,发电机端电压与线路电流之间的关系。 B 发电机端电压恒定时,励磁电流与线路电流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A
5. 电磁功率应等于( )
A Ea Ia B P1+p0 C P2-p0 D T2 Ω
参考答案:A
6. 对于能耗制动来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能量回馈到电网。 B电机内仍有主磁场。C电机变成他励发电机。 D电磁转矩为制动性转矩。
参考答案:A
7. 直流电机的励磁方式有( )。
A 他励 B 并励 C 串励 D 复励
参考答案:ABCD
8. 并励直流发电机的自励条件有( )。
A 磁路中必须有剩磁 B 电枢回路的总电阻必须小于临界电阻 C 励磁磁动势与剩磁方向相同 D 励磁回路的总电阻必须小于临界电阻
参考答案:ACD
9. 当直流电动机的不变损耗等于可变损耗时效率达到最高。( √ )
10. 电角度与机械角度的关系为( )。
A 电角度=2p×机械角度 B 电角度= π ×机械角度 C 电角度=f×机械角度 D 电角度=p×机械角度
参考答案:D
11. 一相绕组基波电动势的精确表达式为( )。
A Eph1=4.44fNkw1Φ B Eph1=4.44288fNkw1Φ C Eph1= πfNkw1Φ D Eph1= πfNkd1Φ
参考答案:C
12. 要消除一阶齿谐波电动势时应使槽斜过( )。
A 一个极距 B 一个齿距 C 齿谐波次数分之一极距 D 一对极距
参考答案:B
13. 三相单层交流绕组包括( )。
A 链式 B 波式 C 叠式 D 同心式
参考答案:ACD
14. 消除谐波电动势的方法有( )。
A 短距 B 分布 C 斜槽 D 分数槽
参考答案:ABCD
15. 消除谐波磁动势的方法有( )。
A 短距 B 分布 C 斜槽 D 改善磁极形状
参考答案:AB
16. 对称三相绕组通入对称三相交流电流时,只产生基波旋转磁动势。( √ )
17. 每极每相槽数为相带的宽度。(√ )
18. 交流电机中可以采用分布绕组的方法来削弱齿谐波。( × )
19. 对称三相绕组通入对称三相基波交流电流,产生的旋转磁场波也是空间基波正弦波。(√ )
20. 笼型感应电动机的转子磁场极数( )。
A 等于产生它的定子磁场极数 B 是定子磁场极数的s倍 C 是设计转子绕组时特意规定的 D是定子磁场极数的1-s倍
参考答案:A
课堂作业
电机学·绕组
1. 电磁转矩应等于( B )
A CeΦn B CTΦIa C P2/Ω D CeKfIfIa
2. 直流电动机的电磁功率表达式有( BCD )。
A P1-p0 B TeΩ C P1-pcuf-pcua D EaIa
3. 三相交流绕组产生的谐波合成磁动势,其旋转方向( C )。
A 与基波合成磁动势相同。 B 与基波合成磁动势相反。C 谐波次数为7或6k+1,与基波相同;谐波次数为5或6k-1,与基波相反;
D 谐波次数为7或6k+1,与基波相反;谐波次数为5或6k-1,与基波相同;
4. 三相交流绕组的谐波磁动势包括( BC )。
A 3倍数次 B 6k+1次 C 6k-1次 D 2倍数次
5. 感应电动机的电磁功率等于( B )。
A sPcu2 B PΩ /(1-s) C P1- P2 D P2-pcu2-pFe
6. 当Q2/p为整数时感应电机的笼形转子的特点是( ABD )。
A 相数为Q2/p B 每相串联匝数为1/2 C 极数为p D 绕组因数为1
7. 单波绕组的并联支路数应等于( A )
A 2 B 极对数p C 极数2p D 换向片数k
8. 交流绕组的绕组因数考虑了那些折扣( AB )。
A 短距 B 分布 C 斜槽 D 分组
9. 当感应电机在电动机状态下运行时,转差率s的值为(B )。
A s<0 B 0<s<1 C s>1 D s=1
10. 感应电机绕组归算是 BCD
A 转子阻抗角除以s B 转子阻抗乘以keki C 转子电动势乘以ke D 转子电流除以ki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电机学 》模拟题
2013-2014 第一学期模拟试题1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
1.直流电机在理想空载状态下运行时电磁转矩只克服空载转矩。 (× )
2.单波绕组是把各磁极下的相邻线圈依次连接串联起来。 (× )
3.波绕组和叠绕组的电刷都是电枢表面上电流分布的分界线。 (√ )
4.在保持铁心截面的电流分布不变时交流绕组的端部和连线可以任意连接。 (√ )
5.三相交流绕组的谐波中3次谐波幅值最大因此危害也最大。 (× )
6.当某电流达到最大值时交流绕组的基波合成磁动势幅值就在该相绕组的轴线上。(√ )
7.感应电动机在任何异步转速下均能产生恒定的电磁转矩。 (√ )
8.感应电动机的转换功率就是电磁功率。 (×)
9.深槽感应电动机的转子电阻和漏抗不随转差率的变化而变化。 (√)
10.铁心和绕组构成了变压器的器身。 (√ )
11.输出电能的绕组称为二次绕组。 (√)
12.变压器一二次绕组的电压比等于它们的匝数比。 (√ )
13.当功率角为负时,同步电机处于电动机状态。 (√ )
14.漏磁通经过的磁路称为漏磁路。 (√)
15.直轴电枢反应与电磁转矩有间接关系。 (√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共20分)
1.直流电机的短距绕组是指(a )
A 第一节距小于极距 B 第二节距小于极距 C 合成节距小于极距 D 换向器节距小于极距
2.直流发电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