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YD∕T 3895-2021 通信用钛酸锂电池组(通信).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74100 上传时间:2022-05-24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445.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YD∕T 3895-2021 通信用钛酸锂电池组(通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YD∕T 3895-2021 通信用钛酸锂电池组(通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YD∕T 3895-2021 通信用钛酸锂电池组(通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YD∕T 3895-2021 通信用钛酸锂电池组(通信).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YD∕T 3895-2021 通信用钛酸锂电池组(通信).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29.220 M41 YD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通 信 行 业 标 准 YD/T 代替 YD/T 通信用钛酸锂电池组 Li4Ti5O12 battery system for telecommunications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报批稿) 2020 年 4 月 21 日 -发布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 布 YD/T XXXX-XX 目目 次次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钛酸锂单体电池额定容量系列 .3 5 要求 .3 6 BMS 要求 .7 6.1 基本要求 .7 6.2 信息采集存储要求 .7

2、 6.3 信息测量显示精度 .8 6.4 BMS 管理功能 .8 6.5 通讯接口及协议 .10 6.6 电磁兼容性 .10 7 试验方法 .10 7.1 试验条件 .10 7.2 测量仪表要求 .11 7.3 物理性能 .11 7.4 放电性能 .11 7.5 电池组性能一致性 .11 7.6 容量保存率 .12 7.7 充电效率 .12 7.8 电池间连接电压降 .12 7.9 循环寿命 .12 7.10 安全性能 .13 7.11 BMS 测试方法 .14 7.12 通讯接口及协议 .16 7.13 电磁兼容性 .16 8 检验规则 .16 8.1 检验分类 .16 8.2 出厂检验 .

3、16 8.3 鉴定检验(型式检验) .17 9 标志、包装、运输、储存 .19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20 YD/T XXXX-XX 前前 言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博磊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双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通维易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联方云天科技(北京) 有限公司、维谛技术有限公司、艾诺斯(重庆) 华达电源系统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

4、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康普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南方电信规划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 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 高健、王燕、李长松、周凡、杜民、孙全、李山、季绍飞、高丽霞、朱全印、彭行园、王殿魁、邱杰、张蒙、陈燕昌、叶荣、汪清。 YD/T XXXX-XX1通信用钛酸锂电池组通信用钛酸锂电池组 1 1 范围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通信用钛酸锂电池组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和系列、电池组和BMS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通信直流-48V供电系统中的钛酸锂电池组。 2 2 规

5、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408-2008 塑料燃烧性能的测定水平法和垂直法 GB/T 2829-2002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检查) GB/T 17626.2-201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5-200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 20626.1-2006 特殊环境条件 高原电工电子产品 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 YD/T

6、983-2013 通信电源设备电磁兼容性限值及测量方法 YD/T 1363.3-2014 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 第3部分:前端智能设备协议 YD/T 2344.1-2011 通信用磷酸铁锂电池组第1部分:集成式电池组 3 3 术语和定义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钛酸锂电池 Li4Ti5O12 cell 以钛酸锂材料作为负极材料,可与正极材料锰酸锂、三元材料分别组成锰系钛酸锂电池和三元系钛酸锂电池,其单体电池标称电压分别为 2.45V 和 2.3V。 3.2 钛酸锂电池模块 Li4Ti5O12 battery block 由 2 个或 2 个以上钛

7、酸锂单体电池并联或串联而成的电池组合。 3.3 电池采集模块 battery acquisition module(BAM) 主要采集钛酸锂电池的单体电压、总电压、充/放电电流、容量、电池温度等参数,并为开关电源系统提供相关信息的电路系统的总称,由采集、电气和通讯接口及热管理装置等组成。 3.4 电池管理系统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BMS) 由钛酸锂电池采集模块和保护告警模块组成。在性能上等于电池采集模块和保护告警功能的集合。主要采集电池的单体电压、总电压、充/放电电流、容量、电池温度等参数,用于对电池充电过程和放电过程进行管理,由监测、保护电路、电气、通讯接口

8、及热管理装置等组成。 YD/T XXXX-XX 23.5 钛酸锂电池组 Li4Ti5O12 battery system 由若干个电池模块和电池管理系统组成。锰系钛酸锂电池组由 21 串单体组成额定电压为 51.45V 的系统,三元系钛酸锂电池组由 22 串单体组成额定电压为 50.6V 的系统。 3.6 钛酸锂单体电池标称容量 nominal capacity of single battery 在环境温度 252条件下,钛酸锂单体电池用 10h 率放电至截止电压时应该放出的最低限度的容量,数值为 1.0C10,单位为安时(Ah);10h 率放电电流用 I10表示,数值为 0.1C10,单位

9、为安培(A)。 3.7 钛酸锂电池组标称容量 nominal capacity of battery system 在环境温度 252条件下,钛酸锂电池组用 10h 率放电至截止电压时应该放出的最低限度的容量,数值为 1.0C10,单位为安时(Ah);10h 率放电电流用 I10表示,数值为 0.1C10,单位为安培(A)。 3.8 钛酸锂单体电池额定容量 Li4Ti5O12 rated capacity of single battery 设计与制造钛酸锂电池时电池厂商规定或保证电池在 252环境温度下,应该放出最低限度的容量。用 10h 率放电电流、电压终止 1.5V 时放出的容量 C10

10、表示,数值为 1.0C10,单位为安时(Ah)。10h率放电电流用 I10表示,数值为 0.1C10,单位为安培(A)。 3.9 钛酸锂电池组额定容量 Li4Ti5O12LTO rated capacity of battery system 设计与制造钛酸锂电池时电池厂商规定或保证电池在 252环境温度下,应该放出最低限度的容量。用 10h 率放电电流、到终止电压放出的容量 C10表示,数值为 1.0C10,单位为安时(Ah)。10h 率放电电流用 I10表示,数值为 0.1C10,单位为安培(A)。 3.10 标称电压 nominal voltage 用于表示钛酸锂电池组电压平均值的近似值

11、,单位为伏特(V)。 3.11 终止电压 End of discharge voltage 钛酸锂电池/电池组要求停止放电的电压。 3.12 循环寿命 Cycle life 在规定条件下,钛酸锂电池/电池组在特定性能失效之前所能完成的充放电循环次数。 3.13 容量保存率 Save rate of capacity 完全充满电状态下的钛酸锂电池组,存储一定的时间后,在规定充放电条件下,钛酸锂电池组放出的可用容量与存储前容量的百分比。 YD/T XXXX-XX 33.14 钛酸锂电池组荷电状态 State of Charge(SoC) 钛酸锂电池组当前实际电量和额定容量比值,即当前状态下 10h

12、 率放电至终止电压时所能提供的电量与额定容量的比值。 3.15 电池组健康状态 State of Health(SoH) 钛酸锂电池组在完全充电状态下,电池组实际容量和额定容量的比值,用 SoH 表示,表征了钛酸锂电池组性能的衰减程度。 3.16 内阻 internal resistance 电流流过钛酸锂单体电池时,单体电池输出端的电压变化所反应出来的阻值,用 Ri 表示,单位为欧姆()或毫欧(m)。 3.17 100%深度放电 100% Depth of Discharge (100% DoD) 钛酸锂电池以 100%额定容量放电,终止电压不低于规定值的容量实验。 4 4 钛酸锂单体电池额

13、定容量系列钛酸锂单体电池额定容量系列 按钛酸锂单体电池额定容量可分为:15Ah、20Ah、25Ah、30Ah、35Ah、40Ah。 按钛酸锂电池组额定容量可分为:30Ah、50Ah、100Ah、200Ah、300Ah、500Ah 注:当用户提出要求并与制造厂协商后,可以生产以上系列数值以外的产品。 5 要求要求 5.1 使用环境条件使用环境条件 5.1.1 一般要求一般要求 钛酸锂电池组的工作环境应无腐蚀性、爆炸性和破坏绝缘的气体及导电尘埃,并远离高热源。 5.1.2 温度范围温度范围 正常工作温度范围:-3055; 储运温度范围:-4060。 5.1.3 相对湿度范围相对湿度范围 工作相对湿

14、度范围不大于95% (452 ); 储运相对湿度范围不大于95% (452)。 5.1.4 大气压力大气压力 大气压力范围为:70kPa106kPa。 大气压力为70kPa以下时,用户与制造厂协商,制造厂可根据GB/T 20626.1-2006的要求进行设计、生产。 YD/T XXXX-XX 45.2 物理性能物理性能 5.2.1 外观外观 钛酸锂电池组外观应符合以下要求: a)钛酸锂电池组表面应清洁,无明显变形,无机械损伤,接口触点无锈蚀; b)钛酸锂电池组表面应有必需的产品标识,且标识清楚; c)钛酸锂电池组的正、负极端子及极性应有明显标记,便于连接; d)钛酸锂电池组的电源接口、通讯(或

15、告警)接口、按键应有明确标识; e)钛酸锂电池及电池组应进行走线布局设计,使电池连接线、控制线布局美观、整齐。 5.2.2 标识标识 每个钛酸锂电池组上应有下列中文标志:产品名称、产品型号、产品容量/电压等级、出厂时间、电池编号、制造厂名等,如表1所示。 表1中文标志 顺序 标识内容 标识示例 第一行 产品名称 xxxx电池 第二行 产品型号 xxxx 第三行 产品容量/电压等级 xxxxAh/xxV 第四行 出厂时间 出厂时间:x年x月x日 第五行 电池编号 编号:xxxx 第六行 制造厂名 xxxx 5.3 电气性能电气性能 5.3.1 充电充电要求要求 根据不同材料体系的钛酸锂电池,分两

16、种方式: a) 锰系钛酸锂电池,单体电池充电电压不小于 2.62V;均充充电电压为 2.65V2.75V,默认值为2.67V;浮充充电电压为 2.62V2.7V,默认值为 2.62V。钛酸锂电池组的充电电压限制范围为 54.4V57.0V,连续充电电流限制为 0.5C10A,瞬间充电电流限制为 1C10A。 b) 三元系钛酸锂电池,单体电池充电电压不小于 2.5V;均充充电电压为 2.5V2.6V,默认值为2.55V;浮充充电电压为 2.5V2.6V,默认值为 2.5V。钛酸锂电池组的充电电压限制范围为 54.4V57.0V,连续充电电流限制为 0.5C10A,瞬间充电电流限制为 1C10A。

17、 5.3.2 充电充电方式方式 钛酸锂电池组充电方式为连续在线浮充方式,即限流-恒压充电,钛酸锂电池组并联在电源系统的直流输出端。 5.3.3 完全充满电完全充满电 判断钛酸锂电池组完全充满电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 a)在环境温度252的条件下,以5.3.1规定的电流充电,当钛酸锂电池组电压达到5.3.1规定的充电电压时,改为恒压充电,总充电时间不小于24h。 b)在环境温度252的条件下, 以5.3.1规定的电流充电, 当钛酸锂电池组电压达到5.3.1规定的充电电压时,改为恒压充电,直到充电电流小于或等于0.05C10A。 5.3.4 容量容量 钛酸锂电池组按7.4要求进行试验后,在不同工作

18、温度条件下容量见表2和表3。 YD/T XXXX-XX 5表2各环境温度时充电容量保持率 环境温度 充电电流 充电容量保持率 55 0.2C10A 钛酸锂电池组充电实测容量应不低于额定容量的100,且外观应无变形、无爆裂 0.1C10A 钛酸锂电池组充电实测容量应不低于额定容量的100 0.33C10A 钛酸锂电池组充电实测容量应不低于额定容量的100 25 0.5C10A 钛酸锂电池组充电实测容量应不低于额定容量的100 0 0.2C10A 钛酸锂电池组充电实测容量应不低于额定容量的95,且外观应无变形、无爆裂 -20 0.2C10A 钛酸锂电池组充电实测容量应不低于额定容量的85,且外观应

19、无变形、无爆裂 -30 0.2C10A 钛酸锂电池组充电实测容量应不低于额定容量的75,且外观应无变形、无爆裂 表 3 各环境温度时放电容量保持率 环境温度 放电电流 放电容量保持率 55 0.2C10A 钛酸锂电池组放电实测容量应不低于额定容量的100,且外观应无变形、无爆裂 0.1C10A 钛酸锂电池组放电实测容量应不低于额定容量的100 0.33C10A 钛酸锂电池组放电实测容量应不低于额定容量的100 25 0.5C10A 钛酸锂电池组放电实测容量应不低于额定容量100 0 0.2C10A 钛酸锂电池组放电实测容量应不低于额定容量的90,且外观应无变形、无爆裂 -20 0.2C10A

20、钛酸锂电池组放电实测容量应不低于额定容量的80,且外观应无变形、无爆裂 -30 0.2C10A 钛酸锂电池组放电实测容量应不低于额定容量的70,且外观应无变形、无爆裂 5.3.5 钛酸锂电池组性能一致性钛酸锂电池组性能一致性 钛酸锂电池组内各电池应为生产厂家相同、结构相同、材料体系相同的产品,且符合下列要求: a)钛酸锂电池组完全充电后,静置2h,各电池之间的静态开路电压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应不大于200mV; b) 钛酸锂电池组进入浮充状态24h后,各电池之间的端电压差应不大于200mV; c) 钛酸锂电池组完全充满电后,以5h率电流放电,截至电池组电压43.2V时,各电池之间的端电压差应不

21、大于300mV; d) 钛酸锂电池组内各电池之间容量的最大值、最小值的差值和平均值的比应不大于2.5%; e)钛酸锂电池组完全充电后各电池之间内阻最大值、最小值与平均值的差值和平均值的比值应不超过15%。 5.3.6 容量保存率容量保存率 钛酸锂电池组按7.6的方法测试,容量保存率应不低于额定容量的96%,且电池组内各电池之间容量的最大值、最小值的差值和平均值的比应不大于2.5%。 5.3.7 充电效率充电效率 在无BMS的状态下,按7.7的方法测试,钛酸锂电池组的充电效率应不低于额定容量的95%。 YD/T XXXX-XX 65.4 电池间连接电压降电池间连接电压降 按7.8的方法测试,钛酸

22、锂电池组电池间的连接电压降U10mV。 5.5 寿命寿命 5.5.1 循环寿命循环寿命 循环寿命包括以下要求: a) 25,100%深度放电: 1) 在无BMS的状态下,钛酸锂电池组按7.9.1的方法测试,钛酸锂电池组的循环寿命应不少于5000次; 2) 或在带BMS的状态下,钛酸锂电池组按7.9.1的方法测试,钛酸锂电池组的循环寿命应不少于8000次。 b) 55,100%深度放电: 1) 在无BMS的状态下,钛酸锂电池组按7.9.2的方法测试,钛酸锂电池组的循环寿命应不少于3000次; 2) 或在带BMS的状态下,钛酸锂电池组按7.9.2的方法测试,钛酸锂电池组的循环寿命应不少于3500次

23、。 5.5.2 设计寿命设计寿命 在环境温度252的条件下,其浮充状况下的寿命应不小于10年。 5.6 安全性能安全性能 5.6.1 过充电性能过充电性能 钛酸锂单体电池按7.10.2规定进行试验,应不起火、不爆炸。 5.6.2 阻燃性能阻燃性能 对于塑料外壳和保护盖的钛酸锂单体电池,按照7.10.3规定进行测试,外壳应符合GB/T 2408-2008中8.4.1条HB(水平级)和9.4条V-0(垂直级)的要求。 5.6.3 绝缘电阻绝缘电阻 对于金属外壳的钛酸锂电池组,按照7.10.4规定进行测试,电池正、负极接口分别对电池组金属外壳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M。 采用对于塑料外壳和保护盖的钛酸锂

24、电池组,以及电池正极或负极与电池外壳相连接的电池组,绝缘电阻不是考核指标。 5.6.4 绝缘强度绝缘强度 对于金属外壳的钛酸锂电池组,按照7.10.5规定进行测试,电池正、负极接口分别对电池组金属外壳能够承受50Hz、有效值为500V的交流电压(漏电流不大于10mA)或710V的直流电压1min,应无击穿、无飞弧现象。 对于采用塑料外壳和保护盖的钛酸锂电池组,以及电池正极或负极与电池外壳相连接的电池组,绝缘强度不是考核指标。 5.6.5 深度放电深度放电 钛酸锂单体电池按照7.10.6规定进行测试,应不漏液、冒烟、起火或爆炸,其容量应不小于额定容量的98%。 5.6.6 安全充电电压安全充电电

25、压 钛酸锂单体电池按7.10.7规定进行测试,应不漏液、冒烟、起火或爆炸,以0.5C10A放电电流放电,YD/T XXXX-XX 7其容量应不小于额定容量的95%。 5.6.7 抗穿刺抗穿刺 钛酸锂单体电池按7.10.8规定进行试验,应不起火、不爆炸。 5.6.8 抗挤压抗挤压 钛酸锂单体电池按7.10.9规定进行试验,应不起火、不爆炸。 5.6.9 外部短路外部短路 钛酸锂单体电池按7.10.10规定进行试验,应不起火、不爆炸。 6 6 BMSBMS 要求要求 6.1 基本要求基本要求 6.1.1 外观外观 BMS 外观应符合以下要求: a) BMS 布局合理、质量可靠,无明显变形,无机械损

26、伤; b) BMS 导线线径、载流量满足充放电和均衡的要求; c) 与 BMS 有关的通讯接口、告警指示、状态指示应有明确标识; d) BMS 电路板应进行三防(防潮湿、防霉变、防盐雾)处理。 6.1.2 管理管理电池数量电池数量 BMS应能管理不少于21只锰系钛酸锂单体电池和22只三元系钛酸锂单体电池。 6.1.3 工作电压工作电压 BMS的额定工作电压为直流-48V,工作范围为-36V-60V。 6.1.4 BMS 功耗功耗 具体要求如下: a) 在线非充放电状态功耗不大于 2W; b) 自动休眠状态功耗不大于 20mW。 6.1.5 休眠功能休眠功能 BMS 应具有休眠功能,具体要求如下

27、: a) 运输、贮存或离线状态下,BMS 应处于彻底断开状态; b) BMS 系统应具备手动启动和手动彻底断开的功能; c) 当钛酸锂电池组由在线状态(即钛酸锂电池组输出端正负极、通信接口与外界连通的状态)转入离线状态(即钛酸锂电池组输出端正负极、通信接口与外界断开的状态)时,BMS 应具有甄别功能,根据电力及钛酸锂电池组状况自动进入休眠,休眠延迟时间宜在 1min0.5h 可调。 d) 当钛酸锂电池组由离线状态(即钛酸锂电池组输出端正负极、通信接口与外界断开的状态)转入在线状态(即钛酸锂电池组输出端正负极、通信接口与外界连通的状态)时,BMS 应能判别并自动激活,且根据电力及钛酸锂电池组状况

28、调整工作状态。 6.2 信息采集存储要求信息采集存储要求 6.2.1 BMS 管理范围管理范围 每个BMS独立管理一组钛酸锂电池。 YD/T XXXX-XX 86.2.2 采集内容采集内容 遥测:遥测:钛酸锂电池组容量(SOC)、总电压、钛酸锂单体电池电压、充放电电流、温度(电池温度4个及以上,环境温度1个); 遥信遥信:保护功能状态、钛酸锂电池组充放电状态、钛酸锂电池组总电压高告警、钛酸锂电池组总电压低告警、钛酸锂电池组充电过流告警、钛酸锂电池组放电过流告警、钛酸锂单体电池充电过压告警、钛酸锂单体电池放电欠压告警、钛酸锂电池组短路告警、电池高/低温告警、环境高/低温告警、钛酸锂电池组容量过低

29、告警、钛酸锂单体电池压差过大告警、BMS故障状态告警(可选)等。 6.2.3 数据刷新时间间隔数据刷新时间间隔 数据刷新时间间隔(周期)不大于2s(休眠状态除外)。 6.2.4 存储功能存储功能 具体要求如下: a) 保护与告警、保护与告警恢复时应能记录,能区分告警类别并优先存储高级别告警,并以时间(年/月/日/时/分)为基础记录如下参数:钛酸锂单体电池电压、总电压、充/放电容量、充/放电电流、温度等。 b) 除能正常记录保护与告警、保护与告警恢复时信息外,可通过设置,记录一定时间段内的钛酸锂电池参数:钛酸锂单体电池电压、总电压、充/放电容量、充/放电电流、温度等。 c) 应具有一定的存储容量

30、,至少存储 300 条记录,存储时间段、时间间隔可设,存储内容采取先进先出原则,存储内容可通过监控接口读取。 6.3 信息测量显示精度信息测量显示精度 应能测量钛酸锂电池组的充/放电状况、钛酸锂单体电池电压、总电压、电流、钛酸锂电池组工作环境温度、容量、告警信息等各种参数值,且与钛酸锂电池组实际的参数值之间的误差应符合表3的要求。 表3信息测量显示精度 参数名称 技术要求 电压 钛酸锂电池组电压显示精度应优于 0.5%。 电流 充放电电流显示精度应优于 2%。 容量 钛酸锂电池组容量显示精度应优于 5%。 钛酸锂电池组工作环境温度 温度显示精度应小于 2。 6.4 BMS 管理功能管理功能 6

31、.4.1 充电管理充电管理 6.4.1.1 充电限流管理充电限流管理 BMS应具备不低于0.1C10A的充电限流保护功能,以保证BMS与开关电源、直流发电机组在不通讯的情况下,-48V直流系统能够对钛酸锂电池组进行正常充电。 6.4.1.2 充电总电压高保护及恢复功能充电总电压高保护及恢复功能 包含以下几点要求: a) 具有充电总电压高保护功能,当充电到总电压告警点时告警,到保护点时保护并切断电路,告警点、保护点电压值可设; b) 告警点、保护点电压值设置范围为 57.00V60.00V; c) 当总电压下降到恢复点时恢复充电,恢复点可设; d) 恢复点电压设置范围为 52.00V57.00V

32、; YD/T XXXX-XX 9e) 处于总电压高保护状态时,保证放电回路处于正常状态。 6.4.1.3 充电单体电压高保护及恢复功能充电单体电压高保护及恢复功能 包含以下几点要求: a) 具有钛酸锂单体电池电压高告警功能,充电到钛酸锂单体电池电压告警点时告警,到保护点时保护并切断电路,告警点、保护点电压值可设; b) 三元系钛酸锂电池告警点、保护点电压值设置范围为 2.59V2.72V,锰系钛酸锂电池告警点、保护点电压值设置范围为 2.71V2.85V; c) 电压下降到恢复点时恢复正常状态,恢复点电压值可设; d) 三元系钛酸锂电池恢复点电压值设置范围为 2.36V2.59V, 锰系钛酸锂

33、电池恢复点电压值设置范围为 2.47V2.71V; e) 处于单体电压高保护状态时,保证放电回路处于正常状态。 6.4.2 放电管理放电管理 6.4.2.1 放电总电压低保护及恢复功能放电总电压低保护及恢复功能 包含以下几点要求: a) 具有钛酸锂放电总电压低告警功能,当放电到总电压告警点时告警,到保护点时保护并切断电路,告警点、保护点电压值可设; b) 告警点、保护点电压设置范围为 36.00V50.00V,保护点默认值 40V; c) 当放电后充电到电压设定值恢复工作状态,恢复点电压值可设。 6.4.2.2 放电单体电压低保护及恢复功能放电单体电压低保护及恢复功能 包含以下几点要求: a)

34、 具有钛酸锂单体电池电压低保护功能,放电到单体电压告警点时告警,到保护点时保护并切断电路,告警点、保护点电压值可设; b) 告警点、保护点电压值设置范围为 1.5V2.0V; c) 当单体电压低保护后充电到恢复电压值恢复工作状态,恢复点电压值可设。 6.4.2.3 放电过流管理放电过流管理 包含以下几点要求: BMS应具有能根据用户的需要设置输出过流保护功能,保护期间应切断电路并告警。 延时保护设置范围为 0.5C10A1.1 C10A(可调),延时时间应在 0s60s(可调),瞬时保护设置范围为 1C5A3C5A(可调),且瞬时保护值应大于延时保护值。 进入保护2分钟(可调)后,BMS 应自

35、动重启正常输出功能,连续3次过流保护动作后,不再自动重启正常输出功能,而应能通过人工重启正常输出功能。 6.4.3 温度管理温度管理 6.4.3.1 电池高温保护及恢复功能电池高温保护及恢复功能 包含以下几点要求: a) 具有高温充放电保护功能,当电池温度达到告警点时告警,到保护点时保护,告警点、保护点温度值可设。除内部 BMS 元器件高温保护外,温度达到恢复点范围时,钛酸锂电池组应自动恢复工作; b) 告警点、保护点温度值设置范围为 4060; c) 电池温度下降到恢复点时恢复正常状态,恢复点温度值可设; d) 恢复点温度值设置范围为 3555。 YD/T XXXX-XX 106.4.3.2

36、 电池低温保护及恢复功能电池低温保护及恢复功能 包含以下几点要求: a) 具有低温充放电保护功能,当温度达到告警点时告警,到保护点时保护,温度上升到一定值后恢复,告警点、保护点温度值可设。温度达到恢复点范围时,钛酸锂电池组应自动恢复工作; b) 告警点、保护点温度值设置范围为-300; c) 电池温度上升到恢复点时恢复正常状态,恢复点温度值可设; a) 恢复点温度值设置范围为-2510。 6.4.4 其他保护功能其他保护功能 6.4.4.1 输出短路保护输出短路保护 钛酸锂电池组按照5.3规定充满电后,钛酸锂电池组输出端发生短路,应瞬间切断电路并告警,钛酸锂电池组应不漏液、冒烟、起火或爆炸;故

37、障排除后,应能手动或自动恢复工作;瞬时充电后,钛酸锂电池组电压应不小于标称电压。 6.4.4.2 过充电保护过充电保护及恢复及恢复 钛酸锂电池组按规定充满电后,逐步增大充电电压,达到过充电状态时,应切断充电电路并告警,当电压恢复到正常值时应能自动消除告警,并自动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钛酸锂电池组应不漏液、冒烟、起火或爆炸。 6.4.4.3 过放电保护过放电保护及恢复及恢复 钛酸锂电池组放电至40V后,应切断放电电路并告警,电压恢复到正常值时应能自动消除告警,并自行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钛酸锂电池组应不漏液、冒烟、起火或爆炸。 6.4.4.4 失效保护失效保护 当钛酸锂单体电池电压低至2.0V或者钛

38、酸锂单体电池间压差大于1.0V时,BMS不应启动均衡工作,也不应允许放电,且应触发BMS发出钛酸锂电池组异常的告警信息。 6.5 通讯接口及协议通讯接口及协议 BMS应具备RS232、RS485或以太网标准接口。BMS通信协议应符合YD/T 1363.3-2014的要求。 6.6 电磁兼容性电磁兼容性 6.6.1 静电放电抗扰性静电放电抗扰性 钛酸锂电池组应满足GB/T 17626.2-2018等级4的要求;试验后,其外观应无明显变形、漏液、冒烟或爆炸,并能正常工作。 6.6.2 传导骚扰限值传导骚扰限值 钛酸锂电池组应满足YD/T 983-2013等级A的要求;试验后,其外观应无明显变形、漏

39、液、冒烟或爆炸,并能正常工作。 6.6.3 辐射骚扰限值辐射骚扰限值 钛酸锂电池组应满足YD/T 983-2013等级A的要求;试验后,其外观应无明显变形、漏液、冒烟或爆炸,并能正常工作。 6.6.4 浪涌(冲击)抗扰性浪涌(冲击)抗扰性 钛酸锂电池组通信端口线对线应满足GB/T 17626.5-2008等级1的要求,线对地应满足GB/T 17626.5-2008等级2的要求;试验后,其外观应无明显变形、漏液、冒烟或爆炸,并能正常工作。 YD/T XXXX-XX 117 7 试验方法试验方法 7.1 试验条件试验条件 除特殊说明,各项试验应在以下条件下进行: a) 温度:252; b) 相对湿

40、度:45%85%; c) 大气压力:70kPa106kPa。 7.2 测量仪表要求测量仪表要求 测量仪表的要求如表4所示。 表4测量仪表要求 项目 要求 电压表 精度应不低于0.5级,内阻应不小于10k/V 电流表 精度应不低于0.5级 测量时间的仪表 精度应不低于0.1% 恒流源 电流连续可调,在充电或放电过程中,其电流变化应在1%范围内 恒压源 电压连续可调,其电压变化应在0.5%范围内 电池内阻测试仪 精度应不低于0.1m 点温计或者温度计 精度应不低于1 电池充放电测试仪 电压电流连续可调,电压输出和检测精度不低于0.5%,电流输出和检测精度不低于0.1% 7.3 物理性能物理性能 目

41、测被测钛酸锂电池组的表面、端子、接口、标识等,应符合5.2的要求。 7.4 放电性能放电性能 7.4.1 25放电放电 钛酸锂电池组按5.3规定充满电后静置2h,在环境温度252的条件下,分别以0.1C10A、0.33C10A、0.5C10A电流放电至电压43.2V,其放电容量应符合5.3.4的要求。 7.4.2 0放电放电 钛酸锂电池组按5.3规定充满电后静置2h,在环境温度02的条件下,分别以0.2C10A电流放电至电压43.2V,其放电容量应符合5.3.4的要求。 7.4.3 -20放电放电 钛酸锂电池组按5.3规定充满电后,将其放入-202的低温箱中静置24h后,以0.2C10A电流放

42、电至电压43.2V,其放电容量应符合 5.3.4的要求,外观应符合5.2.1的要求。 7.4.4 -30放电放电 钛酸锂电池组按5.3规定充满电后,将其放入-302的低温箱中静置24h后,以0.2C10A电流放电至电压43.2V,其放电容量应符合5.3.4的要求,外观应符合5.2.1的要求。 YD/T XXXX-XX 127.4.5 55放电放电 钛酸锂电池组按5.3规定充满电后,将其放入552的高温箱中静置24h后,以0.2C10A电流放电至电压43.2V,其放电容量应符合5.3.4的要求,外观应符合5.2.1的要求。 7.5 电池组性能一致性电池组性能一致性 钛酸锂电池组按5.3规定充满电

43、后静置2h,测量钛酸锂电池组内各电池的静态开路电压,记录电压偏差,应符合5.3.5的要求; 钛酸锂电池组按5.3规定充满电后静置2h,继续以浮充电压充电24h后测量钛酸锂电池组内各电池的浮充电压,记录电压偏差,应符合5.3.5的要求; 钛酸锂电池组按5.3规定充满电后静置2h,以0.2C10A电流放电至电压43.2V,每隔lh测量钛酸锂电池组内各电池的电压,记录电压偏差,应符合5.3.5的要求; 在无BMS的条件下,钛酸锂电池组按5.3规定充满电后静置2h,在环境温度252的条件下,以0.2C10A电流放电至电压43.2V后,计算容量一致性,应符合5.3.5的要求; 钛酸锂电池组按5.3规定充

44、满电后静置2h,测量钛酸锂电池组内各电池的内阻,计算内阻偏差,应符合5.3.5的要求。 7.6 容量保存率容量保存率 在无BMS的条件下,钛酸锂电池组进行10h率放电容量实验,容量为Ce ,Ce合格后,方可进行本实验。按5.3规定充满电后,在环境温度为252的条件下,将钛酸锂电池组在无BMS的条件下静置28天后进行10h率放电容量实验, 放电至电压43.2V, 以单体电池最先达到1.96V时的放电容量作为电池组静置28天后的容量Ce、,并计算容量一致性Ce,其值应符合5.3.6的要求。按公式(1)计算出电池自行放电后的容量保存率R,其值应符合5.3.6的要求。 (1) 7.7 充电效率充电效率

45、 试验步骤如下: a) 完成容量试验后的电池组按5.3充满电后,在环境温度为252条件下进行试验; b) 以0.2C10A电流放电至电压43.2V,记录放电时间; c) 静置lh后再按5.3.3要求充满电,记录充电容量Ca; d) 以0.2C10A电流放电至电压43.2V时,记录放电时间,并计算放电容量Cb; e) 按公式(2)计算充电效率Re,应符合5.3.7的要求。 (2) 7.8 电池间连接电压降电池间连接电压降 钛酸锂电池组按5.3规定充满电后,在环境温度为252的条件下将电池组以0.5C10A电流放电,测试电池间连接电压降,试验结果应符合5.4的要求。 7.9 循环寿命循环寿命 7.

46、9.1 25 100%深度放电深度放电 试验步骤如下: a)在环境温度为252,且无BMS的条件下,钛酸锂电池组按5.3规定充满电后静置2h,然后以%100ceeCR%100abcCCRYD/T XXXX-XX 13电流0.33C10A放电至电压43.2V,此为一个循环寿命。 重复以上步骤,直至连续3次放电容量小于其额定值的80%,则认为寿命终止,容量小于80%的放电循环不计入循环次数;钛酸锂电池组的循环寿命应符合5.5.1的要求。 b)在环境温度为252,且BMS工作的条件下,钛酸锂电池组按5.3规定充满电后静置2h,然后以电流0.33C10A放电至电压43.2V,此为一个循环寿命。重复以上

47、步骤,直至连续3次放电容量小于其额定值的80%,则认为寿命终止,容量小于80%的放电循环不计入循环次数;钛酸锂电池组的循环寿命应符合5.5.1的要求。 7.9.2 55 100%深度放电深度放电 试验步骤如下: a) 在环境温度为552,且无BMS的条件下,钛酸锂电池组按5.3规定充满电后静置2h,然后以电流0.33C10A电流放电至电压43.2V,此为一个循环寿命。重复以上步骤,直至连续3次放电容量小于其额定值的80%,则认为寿命终止,容量小于80%的放电循环不计入循环次数;钛酸锂电池组的循环寿命应符合5.5.1的要求。 b)在环境温度为552,且BMS工作的条件下,钛酸锂电池组按5.3规定

48、充满电后静置2h,然后以电流0.33C10A放电至电压43.2V,此为一个循环寿命。重复以上步骤,直至连续3次放电容量小于其额定值的80%,则认为寿命终止,容量小于80%的放电循环不计入循环次数;钛酸锂电池组的循环寿命应符合5.5.1的要求。 7.10 安全性能安全性能 7.10.1 基本要求基本要求 电池安全性能试验应在有强制排风条件及防爆措施的装置内进行;所有电池均应按5.3规定充满电后,并静置6h后再进行以下试验。 7.10.2 过充电性能过充电性能 钛酸锂单体电池按5.3规定充满电后,将恒流恒压源电压设定为电压4.0V,以0.1C10A电流继续对其充电8h,电池应符合5.6.1的要求。

49、 7.10.3 阻燃性能阻燃性能 对于有塑料外壳和保护盖的钛酸锂电池组按下列步骤进行试验: a) 按GB/T 2408-2008标准中的第6章进行取样制备; b) 被试样品应在温度1535、相对湿度45%75%条件下放置24h开始试验; c) 水平法按GB/T 2408-2008中的第8章进行; d) 垂直法按GB/T 2408-2008中的第9章进行; e) 试验结果应符合5.6.2的要求。 7.10.4 绝缘电阻绝缘电阻 对于金属外壳的钛酸锂电池组,用绝缘电阻测试仪直流500V的测试电压,对被测电池正、负极端子对电池金属外壳进行测试,应符合5.6.3的要求。 7.10.5 绝缘强度绝缘强度

50、 对于金属外壳的钛酸锂电池组,用耐压测试仪50Hz、有效值500V的交流电压或710V的直流电压,对被测电池正、负极端子对电池金属外壳进行测试,应符合5.6.4的要求。 7.10.6 深度放电深度放电 按7.4.1规定的方法完成0.2C10A放电电流容量试验且达到标称值的钛酸锂单体电池,以0.2C10A电流放电至0.1V,用40电阻短接24h,再用充电电压限流0.2C10A充电48h,构成一个循环,连续进行五次循YD/T XXXX-XX 14环后,以0.2C10A电流放电至钛酸锂单体电池终止电压1.5V,应符合5.6.5的要求。 7.10.7 安全充电电压安全充电电压 按7.4.1规定的方法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智能化/通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