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中石兽教学设计合肥市小庙中学 王秀春【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朗读文章,体会文中人物的语气语调,培养和提高文言文的语言感受能力;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课文,把握故事情节内容;能按照“五字翻译法”准确翻译课文重要语句;3、理解文中“河中寻石兽”的四种方法及其依据,分析人物形象,领悟“实践出真知”这一道理。【教学重、难点】1、重点:指导诵读,把握文意,赏析人物,领悟道理。2、难点:理解文中“河中寻石兽”的四种方法及依据;体会“实践出真知”的道理。【课前预习】1、了解作者及作品;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初步了解课文基本内容。3、反复朗读,把握节奏,能正确流利地诵读文章。【教学过程】一、激
2、趣导入: 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有一则故事记载,某庙山门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说,应该在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河中石兽一文,从中找出答案。二、预习与交流了解一些常识1、走近作者:纪昀,字晓岚。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学问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因获罪遣戍乌鲁木齐。他自幼聪慧过人,再加之后来对人情事故之通达,24岁便中进士,31岁成为翰林院大学士。他为人为官刚直不阿,机智善辩,诙谐风趣。其渊博学识和管理才能深受乾隆帝赏识,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定四
3、库全书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学上贡献很大。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2、了解作品: 纪昀一生倾注主要精力于四库全书编纂,收书3461种,几乎囊括清代中期以前传世的所有经典文献。分古今图书为经、史、子、集四档,总名为“四库全书”。还著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阅微草堂笔记等。其作品涉猎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地理等各个领域。 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题材以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三、诵读与疏通读懂一个故事1、指导诵读(1)【读准字音】河干(gn ) 圮(p ) 棹(zho ) 曳(y ) 铁钯( p) 木杮(fi )湮(yn ) 啮(ni
4、) 坎穴( xu ) 溯流(s ) 欤(y ) 募(m)(2)【读准节奏】示例: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 划分节奏一般规律:主谓之间,如,“教学相长也”;动宾之间,如,“有嘉肴”;句首的关联词后面,如,“是故”、“虽”、“然则”后;句首表时间、地点的状语后面;后置的状语前面。“而”前,“之”后;(3)【当堂训练】 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只划一处:沧 州 南 一 寺 临 河 干僧 募 金 重 修求 二 石 兽 于 水 中 是 非 木 杮然 则 天 下 之 事 不 知 其 二 者 多 矣(4)听课文朗读录音,注意录音中的读音、节奏。(5)跟读课文,自由练习诵读;小组内对读课文,注意读音、节奏,读
5、错的地方,互相纠正;齐诵课文。2、疏通文意(1)教师提出要求并作方法提示:运用“五字翻译法”,落实关键词语,注意句式,做到准确通顺;(2)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独立疏通课文,将不能解决的词或句标注出来;(3)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尝试在理解疑难词语的基础上逐段翻译文句,推荐代表课堂交流;(4)师生共同探讨解疑(词、句),逐段订正译文。3、理清情节(1)【整体把握】小说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讨论明确】小说叙述了一个临河的寺庙门口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重修寺庙,人们寻找石兽的曲折经过和令人惊讶结果的故事。(2)【具体内容】细读课文,概括文中人物及四种寻找石兽的方法、结果。 【讨论明确】果得于数里外
6、求之于上流老河兵第四种失败(?)原地沙下讲学家第三种无迹顺流而下僧第二种不可得原地水中僧第一种 结果寻找的地点人物寻找方法(3)【理清层次】故事是如何发展变化的,课文可以分几个层次?概括各层次大意。【讨论归纳】第一层:交代找石兽的事由,寺僧至沉落河中的地点和下游均没找到石兽。第二层:讲学家嘲笑寺僧,认为石头埋在河底深沙中。第三层:老河兵讲解应当支上游找的理由,按照他的话果然找到石兽。第四层:由事到理,遇事不能主观推论的道理。四、品析与探究获得一点启示1、重点研读(1)【问题探究一】 文中人物寻找石兽的理由有什么不同?人 物理 由寺僧1原地水中寺僧2以为顺流下矣讲学家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
7、,渐沉渐深耳老河兵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2)【问题探究二】 讲学家与老河兵推理的前提都是“石性坚重,沙性松浮”,为什么结论不一样呢?老河兵的判断为什么是正确的? 【讨论明确】讲学家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老河兵常年在河边劳动,了解水、沙、石等自然事物特性,把理论知识和多年经验结合起来分析,准确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教师点拨:借助多媒体手段,形象直观的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三种情景,借助动态模拟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
8、3)【问题探究三】作者由此得出了什么结论? 【讨论明确】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2、赏析人物(1)【问题探究】如何理解讲学家、老河兵的“笑”? 【讨论明确】讲学家的“笑”: 流露出讲学家对寺僧的嘲讽和对自身的自信,刻画出讲学家自恃博才、清高自傲的神态。老河兵的“笑”: 因为他富有实际经验,笑讲学家主观臆断、空谈事理,表现了他的自信和沾沾自喜的心理。(2)【问题探究】说说文中几个人各自具有怎样的性格? 【讨论明确】寺中僧:忽而原地打捞忽而顺流而下, 表现了他遇事不能深思熟虑,主观臆断,盲目行动。讲学家:“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足显其一知半解而好为人师,自视清高而轻
9、视他人,空谈事理,脱离实际。老河兵:是个有实际经验,判断问题能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实事求是的人;同时也是一个有点沾沾自喜、自高自大的人。(3)【问题探究】从作者对文中几个人物称呼,你能体会出作者对人物各持怎样的情感态度。 【讨论明确】僧:称“僧”,而不称大师,高人、主持,这仅仅是一种泛泛称呼,毫无尊重可言。 讲学家:这样的称呼,不称先生,暗示作者对空谈事理,脱离实际者的鄙弃。 老河兵:这样的称呼表明作者对接地气,有实际经验者的赞美。3、谈谈启示(1)【问题探究】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讨论归纳】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仅仅根据自己
10、的一知半解作出主观臆断,而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各种因素全面分析才能作出判断。(2)【问题探究】课文阐述的事理对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启示?【讨论归纳】天下事物虽有共同的规律,但又有各自特殊的性质原理,我们切不可不加分析,拘泥于一般的道理而主观臆断,不能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更多的方面,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同时也启示我们在生活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可做空头理论家。实践出真知。(3)【问题探究】对同一个现象,产生不同的认识,这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请你举一个例子,并简单说说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学生讨论】教师提问后,学生自由讨论,交流探讨。 【教师
11、举例简析】 原文:颜渊炊饭,尘落甑中,欲置之则不清,投地则弃饭,掇而食之。孔子望见,以为窃食。圣人不能先知,三也。 译文:颜渊饶火做饭,灰尘掉到饭甑里,想放开它不管饭就不干净了,想把有 灰的饭倒掉就要糟踏一些饭,所以就把它挑出来吃了。孔子远远地看见了, 认为颜渊是在偷饭吃。圣人不能先知,这是第三条证据。“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苏轼石钟山记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是苏
12、轼游石钟山后的感慨。他在前人李渤经过实地考察却得出错误结论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事情不亲眼看亲耳听,却凭主观想象去判断它的有无,可以吗?这是今天我们学习的河中石兽一文,给我们带来的深深的思考。 五、巩固与提升积累一些文言知识(一)教师引导学生分类归纳整理,积累文言词语:1.古今异义。 (1)阅十余岁古义: 经历;今义: 阅读;(2)阅十余岁古义: 年;今义: 年龄;(3)尓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 事物的道理、规律 ; 今义: 指物理学,一门学科;(4)是非木杮古义: 代词,这;今义: 一般为判断动词;(5)渐沉渐深耳古义: 罢了;今义: 耳朵(6)转转不已古义: 停止;今义: 已经(7)但知其一
13、,不知其二古义: 只 ;今义: 但是 (8)一寺临河干 古义:岸 今义:不潮湿 2.词类活用。(1)棹数小舟 棹:名词活用作动词,划船。 (2)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暴涨:动词活用作名词,大水。3.一词多义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介词“被”(1)为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动词,成为 众服为确论 动词,认为是闻之笑曰 代词,代顺流而下寻找石兽这件事沿河求之 代词,代石兽。一老河兵闻之 代词,代讲学家的话(2)之 当求之于上流 代词,代石头其反激之力 的至石之半 的求之下流、求之地中 代词,代石兽然则天下之事 的4.解释重点词语:临河干: 岸 山门圮于河: 倒塌阅十余岁:经过,经历 求石兽于水中:寻找
14、 竟不可得:终于,最后 棹数小舟:划船设帐:设馆教书 湮于沙上:埋没尔辈不能究物理:推究 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 不亦颠乎:点到、错乱。 啮沙为坎穴:侵蚀、冲刷 坎穴,坑洞 溯流逆上:逆流 臆断:主观地判断(二)课堂测验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所指代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一讲学者设帐寺中,闻之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一老河兵闻之果得之于数里外A和句相同,和句不同B和句相同,和句相同C. 和句不同,和句相同D. 和句相同,和句不同 2.用自己的话写出下列代词指代的内容至石之半“之”指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之”指代 (3)其反激之力 “之”指代3.下列句中划横线的词古义
15、和今义相同的是( )A.但知其一B.是非木柿C.岂能为暴涨携之去D.一讲学家设帐寺中 4.讲学家和老河兵都说到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但他们对沉在河中的石兽作出的结论是完全不同的。讲学家据此得出的最终结论是_(A、尔辈不能究物理;B、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C、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D、沿河求之,不亦颠乎?);老河兵的最终结论则为_(A、水不能冲石;B、再转不已,遂反朔流逆上矣;C、求之下流,固颠;D、石必倒掷坎穴中)。附:板书设计 河中石首 笔记小说 纪 昀 人物 寻找方法 结果 性格特点 寺中僧 求之水中(原地) 不可得 主观臆断,盲目行动。 求之下流 无迹 故事 讲学家 空谈事理,脱离实际, 好为人师,自视清高。 老河兵 富有经验,考虑全面, 实事求是,沾沾自喜。道理 作 者 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就作出主观判断,而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各种因素全面分析,作出判断。 201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