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1节 认识事件的可能性【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提出了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不确定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并用枚举、列表、画树状图等方法,统计简单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的结果,是一节“概率”的起始课。有关的概念及方法都需从游戏、实验中得到。本节课理解得好差,直接影响“概率”整个知识体系的“坚实”性。【教学目标】1、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不确定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2、会用枚举、列表、画树状图等方法,统计简单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的结果。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不确定事件(随机事件)的特点和统计简单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的结果,难点是统计简单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的结果。【教
2、学准备】三只纸盒和红、黄、白、三种颜色乒乓球若干只。【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老师拿出一枚一元的硬币,说明写有1元字样的是正面,往上一抛,让学生猜一猜,硬币落地后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然后让每一组上来一位同学抛掷。引导学生:硬币没有落地之前,猜测有几种可能?(正面,也可能是反面即正面、反面都有可能)。(说明:由游戏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让学生参与数学教学中,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二、猜想、实践、验证、探索新知在讲台上置放三只放有乒乓球的纸盒,1号盒(放白球),2号盒(放黄球),3号盒(放黄球和白球)。放什么颜色球学生事先不知道。对于1号盒:摸到一个红球。(不
3、可能)对于2号盒:摸到一个黄球。(必然)对于3号盒:摸到一个白球。(不确定或随机)每只盒子都让四位同学去摸,(对于1号盒4个人摸到的都是白球,对于2号盒4个人摸到的都是黄球,对于3号盒,直到摸到两种球为止)再叫三位同学分别打开三只盒子,引导学生解析:对于三只盒子出现不同结果的原因,然后讲出每个问题的可能性,老师板书每种可能性的关键词(见以上题后的括号)。从而直接给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不确定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说明:通过简单的试验、猜测、验证,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感性上接受“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不确定事件”的概念。)练习1:教科书72页,合作学习部分及73页做一做
4、。三、应用与思考问题1:对照上面的练习1解释:为什么三个概念都有“在一定条件下”?请举例说明。问题2:你能举出生活中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不确定事件的例子吗?问题3:你能改变条件对于1号盒:“摸到红球”由不可能事件变为随机事件吗?对于2号盒:“摸到黄球”由必然事件变为不可能事件吗?(说明:强调概念的条件,随着条件的改变事件是可转化的,以及学习的方式。体现了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体现了辩证的观点。体现了合作交流、共同提高的原则,也体现了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原则。)例题教学:教科书73页例题:问题(1)(2)采用口答形式,问题(3)让学生去试验摸球,(若干名同学第一次摸到红球、白球分
5、别分为一组,再让每一组的成员分别摸第2次,每一组内都摸到两种颜色的球为止)要求学生列如下表记录,然后教师根据学生所列的表再画成树状图。第1次第2次结 果白球白球白、白红球白、红红球白球红、白红球红、红第一次摸出一个球第二次摸出一个球白 球白 球红 球红 球白 球红 球(说明:巩固新知、应用新知并给予指导。)练习2:教科书74页课内练习。第3题要求学生画出树状图或列出表。四、合作探究、延伸提高问题:例题中的(3)若箱子里放2个白球和2个红球,结果又如何呢?(分组合作学习,列出表或画出树状图)验证:把2个白球分别编为白1号、白2号,2个红球也分别编为红1号、红2号,用例题问题(3)的方法让学生去摸
6、球验证。(说明:在上面学法指导下,充分利用新知,留给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和交流空间。)五、归纳方法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从内容、体会等方面引导学生去回顾)六、作业教科书:作业题A组(必做) B组(选做)【设计思路】遵循了教科书的结构模式:创设情景数学活动概括巩固、应用和拓展。先由贴近学生生活的两个试验、猜测让学生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不确定事件的概念,然后再去判定,最后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去举例。进一步去体会概念。画树状图或列表,以及对于概念的条件改变突出了问题解决的意义过程和方法。体现了活动性原则:教学中强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突出探究式学习方式,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测、推理、交流、讨论等活动。为改进数学教学方式提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