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模拟呼吸运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呼吸运动的过程与原理。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思维能力。使学生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态度和尝试解决难点的探索精神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复习巩固夯实基础(3分钟) 呼吸系统的构成?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肺有利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1)多:肺泡的数目很多;(2)外: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3)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气体通过。3、为什么用鼻呼吸比用嘴呼吸好?鼻里有鼻毛可
2、以过滤气体,起到清洁气体的作用;鼻内还有黏膜可以分泌黏液,对气体有湿润的作用;鼻内壁上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气体。因此,用鼻呼吸比用嘴呼吸好。学生对照着助学上的自我感知部分,复习回顾上节课的知识,学生记忆并互相检查。复习巩固上节课的知识不仅是为了记忆与掌握,更为了这节课知识的学习做准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5分钟)通常情况下,当我们紧张、焦虑、或恐惧时最先想到的怎样调整自己的情绪?(深呼吸)请同学们跟着我做,将手摁在自己的胸骨或肋骨处,进行深呼吸,仔细体会呼吸时胸廓的变化?(吸气时,胸廓扩大。呼气时,胸廓缩小)为什么我们深呼吸时胸廓会这样变化呢?胸廓的这种变化跟呼吸有什么关系呢?还有,呼吸到
3、底是怎样产生的?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这个问题。学生认真比较水手得病前后的情况后,思考原因由小故事引入课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生活与生物学知识联系在一起,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引导探究层层推进(13分钟)呼吸运动的概念和胸廓的结构呼吸运动就是胸廓引起的:总结呼吸运动概念: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从而完成吸气和呼气,这就是呼吸运动。那么胸廓的结构是什么样的呢?教师出示图片讲解胸廓结构图。特别强调胸骨、脊柱、肋骨、肋间肌的位置。根据胸廓的结构,老师做了一个胸廓的模型,大家看看这个模型各部分代表了胸廓的什么结构?(引导学生指出胸骨、肋骨、肋间肌的位置)观察胸廓的结构图结合咱们做的这个模型回答问
4、题:(1)描述肋间肌收缩和舒张时肋骨和胸骨的运动方向?(2)分析这种运动引起胸廓容积的什么变化?分析(快问快答,头脑风暴):大家看肋骨与胸骨是不是能活动的?(是)根据咱们上册书动物的运动的学习,骨的运动是由什么牵引的完成的?(骨骼肌)在胸廓的结构中,牵引他们运动的是什么?(肋间肌)大家看flash,我们吸气时肋间肌是什么状态?收缩还是舒张?(收缩)肋间肌收缩时,胸骨和肋骨是怎么运动的?(向上向外运动)他们一活动谁就跟着变化了?(胸廓,胸廓的容积)他们向上向外运动时,胸廓的容积怎么变的?(变大了)是胸廓哪个方位的变化?上下?前后?左右?(前后径,左右径)总结;吸气,肋间肌收缩,胸骨肋骨向上、向外
5、移动,胸廓的左右径和前后径扩大,胸腔容积增大。呼气,肋间肌舒张,胸骨肋骨向下、向内移动,胸廓的左右径和前后径缩小,胸腔容积缩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阅读课本讨论问题。学生自己找出答案,慢慢养成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让学生联系生活,并积极投入课堂,投入新知识的学习中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及归纳总结的能力,习惯观察生活解决问题。组织交流点拨建构(10分钟)膈肌我们知道,胸廓的前后左右径是由肋间肌的收缩引起的,那它的上下径在呼吸中的有没有变化?(有,变大了)这是什么结构引起的呢?(膈肌)教师演示膈肌运动引起胸廓容积变化的模型。并使学生观察演示实验时思考以下问题:1、指出膈肌模型代表的名称?2、描述膈肌收缩和舒张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