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围绕着“现代诗”这一主题,编排了《短诗三首》《绿》《白桦》《在天晴了的时候》4篇课文,这些课文中的诗歌都有着浓浓的意味,饱含着作者的情感,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短诗三首》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与赞扬。《绿》是对春天的赞美,是对大自然的热爱。《白桦》歌颂了白桦的高洁之美。《在天晴了的时候》体现了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主题。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内容
课时
教学目标
短诗三首
2
1.认识18个生字,会写23个字,正确读写17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背诵诗歌。
3.体会诗歌的韵味,与同学交流读后感。
4.初步了解现代诗的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绿
2
白桦
2
在天晴了的时候
1
综合性学习
2
1.根据需要收集诗歌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
2.尝试自己创作诗歌,合作编小诗集;朗读诗歌时能用恰当的语气、表情、手势。
语文园地
2
1.能与同学交流诵读诗歌后的感受。
2.认识8个古代文人,认识“屈、渊”等10个生字。
3.学习描写颜色的句子。
4.诵读诗歌,并尝试仿写诗歌。
5.积累有关诗的名言。
9短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漫、涛”2个生字,会写“繁、漫”等8个字,正确读写“繁星、藤萝”等3个词语。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歌韵味,熟读成诵。
3.初步了解现代诗的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识记生字新词,体会诗歌韵味,熟读成诵。
2.初步了解现代诗的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本课生字不多,主要指导学生读准“啊、膝”等字的音变和易误读的字,指导“繁、藤”等笔画较多的字的书写,理解“永不漫灭、思潮”等词语的意思。
2.阅读理解
课堂教学中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以及情境创设、补白想象、补充资料等教学策略,进行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发现现代诗歌的特点:朗朗上口、富有节奏、蕴含丰富想象、饱含真挚情感。
3.表达运用
在引导中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热情,在赏读中感受诗歌的魅力,通过《繁星》学习现代诗的特点,根据现代诗的特点感受诗意诗情的融合统一。
▶教学准备
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漫、涛”2个生字,会写“繁、漫”等8个字,正确读写“繁星、藤萝”等3个词语。
2.正确诵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导入新课,释义诗题
1.谈话导入。
(1)师:你认为生活中什么是美的?(预设:风景是美的;画画是美的;舞蹈是美的……)
(2)师:人们常说“发现美是能力,留住美是本事”,你认为用什么方法可以留住美?(预设:画画、拍照、写诗……)
(3)师:美就像一扇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诗歌这把钥匙开启美这扇大门。(课件出示单元导语)
诗歌,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
(4)全班齐读。
2.释义诗题。
(1)板书课题:短诗三首。(师指名读课题;生齐读课题)
师:诗有短有长,其中篇幅不超过14行的诗可以称为短诗。
(2)了解“繁星”,指导书写。
①师:看看课文,我们将要学习的三首短诗的诗题是什么?谁来读读诗题?(预设:繁星)(板书:繁星)
②指导书写“繁”字。(出示课件)
③解释“繁星”。
a.师:再读诗题“繁星”,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
b.示例:密密麻麻的星星、满天的星星……
师:一首诗的题目就是一幅美丽的画,繁星,多而密的星星,让我们感受到了夜晚的美好。(生齐读)
(3)明确诗序,简介作者。
①明确诗序。
a.师:仔细看看三首短诗,诗题后面还有一串数字,分别是什么?(生齐读)
b.师:《繁星》共收录164首短诗。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其中的第七一、第一三一和第一五九首。
②简介作者。(课件出示冰心简介)
【设计意图】初步感知“短诗”;简介作者,了解诗题序号的意思;指导“繁”字的笔顺、结构书写,强调易错笔画,学生巩固练写,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板块二 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初读课文。
(1)听朗读音频,注意节奏和停顿。
(2)生自由读诗。
①生自由读诗,圈出生字新词。
②师指名读诗,相机正音,师指导读准“啊”的音变。(出示课件)
a.师范读后,指名读。
b.生在课本上标出读音,齐读;师生合作读。
c.师:把这两句送回诗中,再读读三首诗,注意读准字音。
2.检查预习。
(1)检查要求会写的字。
①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字。
②指名认读,注意读准字音。
③易错提示:“藤”读后鼻音,“膝”读“xī”,不要读成了“qī”。
④师引导记住这些标注拼音的字。
a.同音字识记:漫(漫灭)慢(快慢)萝(藤萝)箩(箩筐)
b.说文解字识记“蔓”字。(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蔓,形声,从艹,曼声。本义:木本蔓生植物的枝茎。
c.形近字识记:膝(膝盖)漆(油漆)躲(躲开)剁(剁肉)
⑤指导书写。“藤”下面的“氺”,笔顺是:竖钩、点、提、撇、点,不要写成了“水”。“躲”左边的“身”里面是两横,“身”为偏旁时第七笔长撇改成短撇。
(2)生在田字格中练习写字。
【设计意图】识记生字的方法有很多种,教学时多鼓励学生发散思维,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新词,以便掌握更多的字。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歌韵味,熟读成诵。
2.初步了解现代诗的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3.收集自己喜欢的现代诗。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有板有眼,读出节奏
1.导入新课。
(1)师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9课《短诗三首》。
(2)师指名分别读三首短诗。
2.学习课文。
(1)师引导:读着读着,我们发现短诗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这里面可藏着秘密呢!
(2)朗读《繁星》(一三一)。
师:大家集中注意力听朗诵,并想一想,短诗为什么朗朗上口?这里面究竟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3.反复朗读,发现诗“韵”。
(1)根据诗句开头的“哪一”可以看出,有的句子句式相仿。
①课件出示诗句。
②反复诵读。师指名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2)关注句末的“?”,读出节奏。师范读后,指名读,师生合作读,注意读出问号的语气。
(3)关注“同音成韵”。感知“光、香、响”的韵脚“ɑnɡ”,读出节奏。
①课件出示诗句。
②师指名读,感受韵脚“anɡ”。
③师范读后生练习读。
④情境朗读:师生合作,接读“哪一……”,感受通过排比句式表达的强烈情感。
⑤理解“思潮”。
师指导:作者一次又一次地问,一次又一次地想,这就是思潮。
⑥师指名读,读出作者起伏的思潮。
【设计意图】“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通过探究学习,初步发现现代诗不拘格式和韵律相对自由的特点。在读中理解词语的意思,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和节奏。
板块二 有情有思,读出情感
1.学习《繁星》(一五九)。
(1)师引导:还有哪首诗,你也读出了这种感觉?
(2)课件出示诗句。
(3)反复诵读。师指名读后生分小组合作朗读。
(4)体会诗韵。
①师引导:你发现这首诗朗朗上口、悦耳动听的秘密了吗?
②预设:韵脚“了、里”。
③读出节奏。(出示课件)
a.反复诵读。师指名读,评价朗读;师范读后师生合作朗读。
b.理解“风雨”。师:“天上的风雨”和“心中的风雨”一样吗?
示例1:“天上的风雨”指狂风暴雨、倾盆大雨、暴雨如注……
示例2:“心中的风雨”指经历的困难、挫折、痛苦……
c.朗读《繁星》(一五九),注意复沓的手法,体会情感。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作者的人生经历,感受她“心中的风雨”。(出示课件,配乐朗读)
2.学习《繁星》(七一)。
师过渡:当你一遍一遍读着这首诗的时候,不仅读出了它的节奏,想到了它的画面,更感受到了它的情感。在朗读中,你发现了这首诗的情感,这首诗便有了生命。作者心中的风雨、耳边的海浪声,都是作者的回忆。让我们一起走进作者的回忆,学习《繁星》(七一)。
(1)出示课件。
小组合作学习:
l 自由读《繁星》(七一),想象诗中的情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l 诗中的情景,让你想起了自己的哪些童年回忆?小组同学互相交流。
(2)生自由读诗,思考问题。
(3)同桌交流问题。
(4)师指名交流问题: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师指导朗读:把你看到的画面、听到的声音、想到的画面放到朗读中。
①延长字音:破折号和“中”“下”“上”停顿并增加音长。(师范读,生模仿朗读)
②补白想象。
a.师指导想象:月是中国人心中共同的情怀,举头望明月……当时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作者会做些什么呢?此刻月明时分又寄托着作者怎样的情感呢?
b.生想象、交流后,再读诗句。
c.师引导:母亲给予我们生命,养育我们。谁言寸草心……在母亲的膝上作者感受到了什么呢?
③顺势理解“永不漫灭”的含义: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这些记忆都是作者无法忘记的,这就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5)师:让我们想象作者托着下巴,静静地坐在桌前,回忆着那些发生在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的事。带着这样的想象,让我们再读诗句。
(6)师引导:诗中的情景,让你想起了自己的哪些童年回忆?(生自由交流)
【设计意图】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以读、想象为“支点”进一步探究发现现代诗的情感,初步感知现代诗的意境。触景生情,情动而辞发。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情感,同时将背诵巧妙地融于情境之中。
板块三 情动辞发,仿写《繁星》
1.仿写诗句。
(1)师引导:读着读着,我们渐渐进入作者的诗中,仿佛看到她童年的画面。现在请你们自定题目,按照《繁星》(七一)的句式,仿写诗歌。
(2)出示课件。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 )的( ),( )的( ),( )的( )。
(3)生仿写诗句。师巡视指导。
2.分享仿写的诗歌。
(1)师指名朗读自创的诗歌。(相机出示课件)
(2)师生评议。
3.深情诵读《繁星》。
(1)师引导:听着你们朗读创作的诗,仿佛置身于我们童年的画面之中,现在让我们走进《繁星》,重温这段星光之旅。
(2)全班齐读。
4.师小结:我们一遍一遍地读着诗歌,读出了诗的韵律,想象出它的画面,感受到诗人浓浓的情感,不仅走近了诗人,也走近了我们自己,这就是诗的味道。(板书:味)
5.拓展延伸。
(1)课件出示《繁星》一书。
(2)推荐课后读物。(出示课件)
(3)师要求生准备一个摘抄本,收集自己喜欢的现代诗。
【设计意图】在反复朗读中发现现代诗的特点,并结合这些特点学习现代诗。将习得的特点落实到笔端,仿写现代诗,鼓励学生大胆创作,激发他们对现代诗的喜爱之情,通过综合性学习摘录积累,分享交流,将现代诗融入生活中。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诗歌是种子,应当在学生心底发芽、开花。在小学阶段,现代诗的教学,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注重朗读,在反复朗读中发现现代诗的特点,读出节奏、停顿,把握好轻重缓急,感受现代诗的韵律美,从而理解诗歌大意。
第二,通过有梯度、有层次的探究式学习,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品味生活,感悟诗歌情感,体会现代诗的艺术性,感受现代诗的人文性,领略现代诗的美。
第三,通过不同形式的反复诵读,以及情境创设、补白想象、补充资料等教学策略,感受现类文链接代诗的特点,将习得的特点落实到笔端,仿写现代诗,鼓励学生大胆创作,激发学生对现代诗的喜爱之情,通过综合性学习摘录积累,分享交流,将现代诗融入学生们的生活中,让学生们感受到生活中的“诗和远方”。
2023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及答案【审定版】
班级: 姓名: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得分
一、 读拼音,写词语。
sài wài xiànɡ mù yán sù xùn chì
qīnɡ xī pínɡ fán xiōnɡ huái zàn tàn
二、 选择正确的读音
屹(yì qǐ)立 系(jì xì)鞋带 家雀(què qiǎo ) 潜(qián qiǎn)水
氛(fēn fèn )围 根茎(jīng jìng) 年少(shào shǎo) 花圃(pǔ fǔ)
三、 我能区分他们,并能给他们找朋友。
饿(_________) 飘(_________) 湍(_________) 微(_________)
娥(_________) 漂(_________) 喘(_________) 徽(_________)
四、 先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填空。
①前俯(___)(___) ②(___)(___)骄子 ③五(___)(___)斓
④茹(___)饮(___) ⑤无(___)为(___) ⑥成千(___)(___)
1.我们可以用(___)描写孔雀,用(___)形容帮不上忙,用(___)形容数量极多。(填序号)
2.我能用______、_____这两个词语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
五、 选词填空。
决心 决定
(1)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__________)哩!
(2)经过周密策划,我们(____________)星期天去溶洞探险。
吸取 汲取 索取
(3)我们必须(___________)这个教训,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了
(4)人类向大自然(_________)的财富并不是无穷无尽的。
(5)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__________)力量!
六、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爬天都峰。(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白桦林。(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树枝上,两只小鸟在叫。(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童话引人入胜。 童话给我们有益的启示。(用关联词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会上,大家交流了学习语文。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积累运用。
1.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游山西村》)
2.___________,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
3.没有__________,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牛顿)
4.___________,驷马难追。(《增广贤文》)
5.我想把以上的第_________句送给我熟悉的一个人,因为_________ (这句话对他/她有什么帮助?)
八、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蝙蝠和雷达(节选)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作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
1.蝙蝠探路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蝙蝠飞行时,是靠耳朵和嘴巴配合起来探路的
B.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相当于蝙蝠发出的超声波
C.雷达的天线相当于蝙蝠的耳朵
D.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
3.下列关于“超声波”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超声波是一种声音,遇到障碍物可以反射回来
B.超声波是蝙蝠用嘴巴和耳朵发出来的
C.在夜里,蝙蝠能利用超声波改变飞行的方向
D.人的耳朵是听不见超声波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
4.画“ ”的句子中的“反复”“终于”能删去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知道还有哪些发明创造是从生物身上得到的启示吗?(至少写两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 习作表达。
大自然的景观神奇壮丽,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发现并感受它的美丽,选一处景物按一定的顺序把它的奇特之处写下来。
要求:题目自拟。书写工整,标点正确,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写出真情实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塞外 项目 严肃 训斥 清晰 平凡 胸怀 赞叹
2、yì jì qiǎo qián fēn jīng shào pǔ
3、饿死 飘落 湍急 微弱 嫦娥 漂流 喘气 徽章
4、后 仰 天 之 彩 斑 毛 血 能 力 上 万 ③ ⑤ ⑥ 五彩斑斓 成千上万 成千上万只五彩斑斓的鸟儿在空中盘旋
5、决心 决定 吸取 索取 汲取
6、 要不是你给我再讲一遍,我到现在都还不明白这道题应该怎么做。 我一大早兴高采烈地去爬天都峰。 路旁的白桦林被风猛烈地摇撼着。 一只老麻雀像箭一样从一棵树上飞下来。 树枝上,两只小鸟在唱歌。 童话不但引人入胜 ,还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在会上,大家交流了学习语文的经验。
7、1.柳暗花明又一村 2.待到重阳日 3.没有大胆的猜测 4.一言既出 5.略 略
8、
1.嘴里发出超声波,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再确定飞行的方向
2.C
3.B
4.不能删去。因为这两个词说明了研究成果来之不易,体现了科学家精益求精的精神。
5.狗——电子鼻 蛋壳——薄壳建筑
9、范文:
游颐和园
这个暑假,我去了向往已久的皇家园林——颐和园。
在我的想象中,皇家园林一定是与众不同、美仑美奂的。果然不出我所料,一进门,眼前都是古色古香的建筑。再往前走,豁然开朗,眼前是一大片波光粼粼的湖面,一阵风吹来,湖面便泛起阵阵涟漪,这就是著名的昆明湖了。不过,最引人注目的还要属湖中亭亭玉立的荷花了。它们有的像害羞的小姑娘,藏在荷叶里,只露出一半红红的小脸,可爱极了;有的则毫不遮掩,就像坐在荷叶宝座上的王母娘娘,富贵极了。而那一团团荷叶则是绿得纯洁、绿得无瑕、绿得养目,真可谓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呀!
顺着湖边往前走,就来到了一条长廊。这条长廊好长啊,站在长廊的这头,根本望不见长廊的那头。爸爸告诉我,这是世界上最长的长廊,全长728米,据说还被收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呢!长廊还是一条五光十色的画廊,廊间的每根枋梁上都绘有彩画,而每一幅图画都描述了不同的人物及故事,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如鬼斧神工一般。我走在长廊中,不禁敬佩起古人来,觉得他们真是了不起!
接着,我们穿过排云殿和二宫门,前往最高处的佛香阁。顺着台阶往上走,只见两边屋檐上的琉璃瓦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金光,异常美丽。从佛香阁鸟瞰整个颐和园,那景色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而我也早已陶醉在这画卷之中了。
1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