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节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一、教学目标1.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2.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区别动脉血和静脉血。二、重点难点重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难点:心脏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及血液循环的途径三、教学准备自制课件四、导入新课多媒体课件呈现小资料:某同学下肢受伤后发炎,护士在他的左臂肌肉注射消炎药剂,此药剂由左臂是如何到达伤口炎症处进行消炎的?引出课题:请同学们集中精力和老师一起走进血液循环的探究之旅。五、探究新知血液循环的发现提问:你知道血液循环是谁发现的吗?指导学生阅读课本67-68页血液循环的发现问题:读了这篇文字,你对科学的历史有什么新的认识?血液循环的途径评价学生后指出:
2、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血液、血管、心脏方面的知识,那么血液在人体中到底是如何流动的?请同学们观察课本63页血液循环模式图并思考相关问题:1、设想你是一个红细胞,你从左心室出发,经血液循环回到心脏时,旅途中可能会游览了哪些“景点”?谁来指一指你的旅游路线?评价学生后设疑,我们的旅游路线在血液循环中有它自己的名字,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重温旅程吧!原来这段旅游路线在血液循环中叫体循环。提问:体循环的起点是?终点是?途中流经哪些血管?1分钟即时记忆体循环路径,做游戏“找位置,排排队”回到右心房的你不甘寂寞,问题2:当你再次从心脏右心室出发,经血液循环重新回到心脏时,你又欣赏了哪些新的景点?哪位同学来叙述下
3、你的历程?评价学生后通过视频来回顾这一段历程记忆大比拼:给学生两分钟的时间记忆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看谁记得又快又准活动:贴一贴小结: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体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左侧出发回到右侧,肺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右侧出发回到左侧,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血液循环中成分的变化及血液循环的意义回想刚才看过的两段视频,并仔细观察血液循环模式图问题3、在上面的两条路径中,血液的颜色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变化的部位分别在哪里?在这些部位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有什么意义?评价学生描述非常准确,导致血液颜色发生变化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教师提示:毛细血管的特点?这样的结构与它怎样的功能相适应
4、?血液颜色的变化与血液中氧气的含量是否有关呢?我们来欣赏一段视频,探探其中的奥妙!动脉中一定流动脉血,静脉中一定就流静脉血吗?血液在人体内一圈圈不知疲倦的循环,它这样旅行的意义何在?心脏本身的营养及氧由谁来提供?倡议保护心脏健康六、效果检测七、课堂小结1、 血液循环的途径2、 血液成分的变化3、 学会一项技能学以致用,分析课堂开始时提出的问题:某同学的下肢受伤后发炎,通过在手背处静脉注射药物进行治疗。试说出药物到达伤口炎症处所经过的循环路径。课堂巩固,评价以习题反馈知识要点,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八、布置作业板书设计二、血液循环途径:1、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血液变化:动脉血变为静脉血,血液颜色由鲜红变为暗红。2、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血液变化:静脉血变为动脉血,血液颜色由暗红变为鲜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