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三节 真菌(第一课时)教材分析真菌被划归于微生物中,但比前面学习的病毒、细菌在形态、结构上有明显的不同。真菌有个体微小的单细胞个体,如酵母菌;也有个体较大的多细胞个体,如蘑菇。通过观察可以发现真菌的形态各异,但基本结构相同。教材设计了实验“观察酵母菌和霉菌”,并展示一些真菌的图片,通过观察学习,不仅要培养学生动手、观察的能力,还鼓励学生总结真菌形态结构的特点,并与植物细胞、细菌细胞进行比较,从而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学生对真菌有许多感性认识,因为有一些真菌是学生容易观察到的,且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密切。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识和自然现象入手,学习真菌的
2、有关知识。通过“观察酵母菌和霉菌”的实验,使学生对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结构有一个确切的认识。这不仅可以训练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还为学生学习真菌的生活及真菌与人类的关系打下基础。对于一些真菌,学生对其有了解,但由于其外部形态和与人类的关系,学生并不把它划为真菌,教师应尽量多的介绍一些真菌的种类,增加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学目标: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用放大镜观察霉菌的形态。熟练应用显微镜观察霉菌的菌丝结构及孢子。、熟练应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的临时装片,绘制酵母菌的形态结构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观察及绘图能力。、通过对比分析真菌细胞与细菌细胞、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点,培养学生应用比较的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3、、分组实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和合作精神。教学重点:、真菌的主要特征。酵母菌临时装片的制作及观察。、放大镜观察霉菌的形态,用显微镜观察霉菌的菌丝结构及孢子。教学难点:观察酵母菌的形态结构及霉菌的形态。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实验用具、材料酵母菌培养液,长霉的橘子皮或馒头片,培养皿,盖玻片,载玻片,镊子,滴管,吸水纸,碘液,解剖针,放大镜,显微镜。、多媒体课件() 实验步骤中注意事项。() 酵母菌的结构图。() 细菌细胞、真菌细胞结构比较图。() 真菌细胞、植物细胞结构比较图。() 常见大型真菌的图片学生准备、复习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步骤。、学生查阅真菌的种类、形态、生活环境的有关资料。、
4、学生分实验小组。教学程序一、导入新课、两种状态下蒸熟的馒头:不加酵母粉和成的面,加入酵母粉和成的面,同时放在温暖的环境中放置小时后,分别加工成馒头,比较二者有什么不同?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和低温干燥的环境中,馒头放置一段时间后,你发现了什么现象?由以上两个问题的分析使学生知道,真菌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有的真菌较小不易观察到,而有些真菌较大,是直接可以看到的。对于形态各异的真菌,它们与前面学过的生物类群有哪些不同?由此导入课题。二、学习新课、实验观察酵母菌和霉菌()实验之前应让学生知道实验目的。()课件展示:实验注意事项,规范实验步骤。在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的形态结构实验中,必
5、须规范实验步骤,否则会由于实验步骤的不规范而影响观察效果。该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有:酵母菌临时装片的制作:载玻片、盖玻片的清洁,滴酵母菌培养液应适量,盖玻片的放置,染色的效果。用显微镜观察:显微镜的正确使用(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在用放大镜观察霉菌的形态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菌丝和孢子的区分。孢子的颜色和排列方式。霉菌在营养物质上的着生特点。在用显微镜观察霉菌的菌丝结构及孢子时,应注意玻片标本的制作及显微镜的正确使用。()分组实验。对学生进行分组,一般人为一小组,指派一人为组长,负责小组成员整个实验过程中的分工合作,并对实验结果及小组成员的表现进行总结,小组成员应有明确分工,各负其责。教
6、师应巡回指导,及时回答并纠正学生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规范实验过程,观察各小组的实验结果,选出实验效果好的作为样本,请没有做出实验结果的或效果不太好的小组的组长来观察,并找出自己小组失败可能的原因。实验中应记录实验现象。()绘制酵母菌的形态图。绘图中要求学生既要注意绘图的正确步骤,又要注意实事求是。(对于观察到酵母菌芽体的学生,教师应给予解释,不要形成错误的认识。)() 表达与交流观察后,小组成员交流观察结果。请实验效果好的小组组长描述观察到的酵母菌的形态、结构,霉菌的形态,并分析酵母菌与霉菌在形态结构上的不同点。请实验效果不好的小组组长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对实验步骤进行规范、总结,使学生在反
7、思中进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真菌的形态结构通过观察、讨论、交流,学生知道:酵母菌是单细胞的个体,霉菌是多细胞个体,但细胞的结构基本相似,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讨论中,小组成员应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相互补充、矫正,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使学生能准确描述真菌的形态结构。课件展示蘑菇、青霉、曲霉的形态,对这几种真菌的形态进行对比,知道真菌中多细胞的个体在形态上有明显不同,但它们的结构及在营养基中的着生方式却一样,了解他们在营养物质中的着生方式,为学习真菌的生活作铺垫。、分析比较真菌细胞与细菌细胞、植物细胞结构上的异同点()课件展示酵母菌的结构图及细菌的结构图。学生讨论比较酵母菌与细菌
8、结构的异同点,明确它们虽然都是单细胞生物个体,却属于不同的生物种类。在观察两图的结构中,可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课件展示酵母菌的结构图及植物细胞的结构图。学生讨论比较酵母菌与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点,为学习真菌的分类及真菌的生活打下基础。学生讨论的结果用表格的形式进行总结。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成形的细胞核叶绿体遗传物质生物类型细菌有有有无无有原核生物真菌有有有有无有真核生物植物有有有有有有真核生物三、归纳总结:小组成员讨论真菌的形态结构特点,通过交流达成共识。班内各小组进行交流,教师点拨,使学生对真菌的形态结构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通过比较也知道真菌与其它生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课件展示部分真菌,
9、使学生了解真菌的多样性,真菌中少量有单细胞的个体,大多数是多细胞的个体,其形态上有较大差异,为学习真菌与人类的关系打基础。教学设计说明规范实验步骤,培养学生严谨和求实的科学态度。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就是通过实验“观察酵母菌和霉菌”学习真菌的形态结构。实验是否成功是本节课学习的关键,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强调实验步骤的规范性,包括临时标本的制作、显微镜的正确使用。在规范实验步骤的前提下,进行实验,但应使学生对实验结果的正确与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正确对待科学实验的成功与失败,既要分享成功的喜悦,也要在失败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一种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注重知识的纵向联系,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真菌的形
10、态结构与前面学习的细菌、植物在细胞结构上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教学中设计几个比较题目,既可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又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一个体系,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通过比较酵母菌和细菌细胞结构的不同,有助于学生理解同是单细胞的生物个体,却分属于不同的生物类群,也有助于学生学习细菌与真菌营养方式相同的原因。通过比较酵母菌和植物细胞的结构不同,明确真菌只能获取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命活动。分组实验,合作探究。“观察酵母菌和霉菌”是一个学生实验,若要实验成功,就应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说明规范操作步骤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分组,每一个小组成员应有明确的职责,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11、小组成员在实验中有明确的分工,其积极性就高。在实验观察的过程中,组员在完成自身工作的前提下,也应关注其它同学的工作,及时发表自己的观点,相互交流,相互完善,使实验过程规范,实验结果正确。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给学生提供了自我展现的机会,在交流中,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学以致用是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一个新要求,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这才是教学的真正目的。真菌存在是学生能亲身感受到的,例如食品的制作、物品的发霉、大型真菌的食用等,因此,在课题的引入及视野扩展,就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这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反思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
12、学,只有认识到实验的重要性,才能借助于实验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对于实验的重要性,学生可能对其认识不够,其一认为科学实验是专家、学者的事,学生只要学会结果就可以了。其二认为科学实验是很难的事情,有点畏惧。其三认为只要认真实验,就可得出结论。基于学生的认识,在分组实验中,教师应首先强调实验规范操作的重要性,再就是要及时巡回指导,发现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解决问题,针对实验操作失败的小组要帮其分析原因。通过分析使学生知道实验失败也能从中学到知识,这次的失败会给下次的成功作充分准备。在进行实验教学中,发现由于学生对于实验步骤比较生疏,耽误的时间较多,时间把握不好,同时由于实验器材有限,每位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很少,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在给学生提出对比分析问题后,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充分思考、讨论、交流的时间,教师不要急于求成。讨论之后,应让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在交流中不断补充、矫正、完善知识,最终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