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生物的特征
知识点1: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在生物学习中广泛应用。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于显微镜或放大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科学观察的要求是:明确目的;观察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记录及时;有计划、有耐心地长时间观察;观察时积极思考;与别人交流观察结果等。
知识点2: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生物是有生命的个体,其体内时时刻刻进行着生命活动,因此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维持生存。植物的营养是自己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动物和人以植物或别的动物为食,从中获取现成的营养物质,细菌和真菌也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依靠分解植物或动物的尸体来获取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呼吸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也有一部分生物的呼吸不需要氧气,如厌氧细菌等。生物在摄取食物、生长、繁殖等生命活动中都需要消耗能量。生物体通过呼吸作用从周围环境中吸入氧,把体内的有机物分解,释放出能量。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生物体在进行生命活动的时候,利用氧气分解体内的有机物,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二氧化碳和水及尿素等含氮废物是生物体内代谢的最终产物,需及时排出,否则会影响生物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排泄废物是生物体进行正常代谢的基础。动物和人通过多种方式排出体内的废物,如人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和排尿将体内产生的尿酸、尿素、二氧化碳、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等废物排出体外。植物也产生废物,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在自然界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为了适应多变、复杂的周围环境,生物能够对外界各种刺激作出反应。例如,壁虎遇到敌害时,有断尾的反应;饥饿的野狼遇到小羚羊的时候,有扑上去捕食的反应;斑马发现猎豹后,有逃跑的反应;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等等。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是生物进化的结果,一般情况下,生物等级越高,其对刺激的反应越灵敏。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生物的生长、繁殖是生物种族延续的重要保障。生物的繁殖方式多种多样,对于低等生物来说,有通过细胞分裂繁殖的,例如草履虫;有通过孢子繁殖的,例如真菌、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等;对于较高等的生物来说,有靠种子繁殖的植物,有靠体外受精或体内受精进行繁殖的动物。
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是生物适应环境的结果,生殖方式的多种多样,也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生物体的子代与亲代之间,在很多方面表现出相同的特征,这就是遗传现象,但总有一部分特征并不相同,这就是变异现象。
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考点1:观察法
【例1】 下列不属于科学观察的是( )
A.用摄像机拍摄蜜蜂采蜜过程
B.用摄像机拍摄大雁南飞,并对其飞行特征加以分析、归纳
C.观察菜豆种子的萌发过程,并做记录
D.黑色天穹流星划过
答案:D
点拨:科学的观察不同于一般的观察,科学的观察可借助于照相机、摄像机等一些用具;科学的观察还要有目的,并对观察有一定的记录。“黑色天穹流星划过”只是说一种现象;若说是“看到黑色天穹流星划过”既没有观察的目的,也没观察得仔细,也不全面,只能是一般的观察,而不属于科学的观察。
考点2:生物的特征
【例2】下列哪个语句能够体现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朵朵葵花向太阳
答案:C
点拨:生物有共同的特征,“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生物的遗传特征,“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是生物的繁殖特征,“朵朵葵花向太阳”是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动物的捕食,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例3】请将下列生物的特征与对应的内容用线连起来。
①汗流浃背 A.生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②红杏出墙 B.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③老鹰抓小鸡 C.生长发育现象
④女大十八变 D.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答案:①—D ②—A ③—B ④—C
点拨:本题在学生熟练掌握生物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能够把生物的生命现象与它们的本质特征对应上。①“汗流浃背”是排出身体内的代谢废物;②“红杏出墙”体现了生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③“老鹰抓小鸡”体现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④“女大十八变”体现了人的生长发育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