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物联网技术在平菇大球盖菇生产中的应用效果试验.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40193 上传时间:2024-02-2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52.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联网技术在平菇大球盖菇生产中的应用效果试验.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物联网技术在平菇大球盖菇生产中的应用效果试验.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物联网技术在平菇大球盖菇生产中的应用效果试验.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青海农技推广试 验 示 范2022 年第 4 期收稿日期:2022 09 15物联网技术在平菇大球盖菇生产中的应用效果试验韩琦,谢春晖(青海省西宁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青海西宁810003)摘要:为了研究食用菌生产过程中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效果,以平菇和大球盖菇为试验材料,以传统生产温室为对照,进行了物联网控制技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利用物联网控制管理温室,省工、省时、节水,生产中的温度、湿度环境得到精准控制,产出的平菇、大球盖菇产量、质量与传统生产温室相比均有显著提高。为食用菌种植产业提供了物联网技术应用方面资料。关键词:物联网技术;平菇;大球盖菇;应用效果;西宁地区中图分类号:S1文献标

2、识码:B文章编号:1008 7117(2022)04 0023 02物联网是通过各类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1。该技术在食用菌生产中的应用,可以提高食用菌室内栽培的生产管理水平和食用菌品质质量,对保证食用菌的高产稳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4。本试验利用物联网技术对生产平菇和大球盖菇菇房的环境因素如温度、相对湿度、光照诸多生产主要因子进行设置,通过远程手机、计算机终端监控,使食用菌的栽培过程始终处于监管、记录和可控状态,保证了菇房环境的稳定性,从而生产出了高产、优质的产品,与人工管理菇房的生产效果相对比,了解两种管理水

3、平下的平菇和大球盖菇生产效果,为平菇、大球盖菇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物联网管理的最佳生长环境参数,以提高其产量和品质。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区概况试验地点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李家山镇李家山村青海召荣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园区内,东经 10137 15,北纬 3640 44,海拔2 459 m。1.2试验材料平菇 615 菌种及大球盖菇菌种均由青海召荣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提供。1.3试验设计试验选择 8 栋标准化日光节能温室中进行,每栋温室占地 1 亩,其中栽培平菇温室 4 栋,2 栋为对照组(CK)即人工传统管理,编号 CK1、CK2;2 栋为处理组即物联网管理,编号 T5、T6;栽培大球盖菇

4、温室 4 栋,2 栋为对照组(CK)编号 CK3、CK4;2 栋为处理组,编号 T7、T8。CK1、CK2、CK3、CK4 号温室,不安装物联网控制设备,工作人员依靠生产经验,通过卷帘、洒水、通风等措施调控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T5、T6、T7、T8 号温室,安装物联网控制设备,工作人员通过手机或电脑设置平菇、大球盖菇生长所需的适宜温度、湿度进行最高限与最低限控制,并通过传感器、电子摄像仪、显示控制仪等设备可以随时查看食用菌生长过程,温度过高时可通过自动通风设备进行通风换气管理,过低时可通过自动卷帘操作进行升温处理;湿度过低时可自动喷淋。实现生产周期中温、湿度、二氧化碳等的大数据积累

5、,按生长管理阶段需求,进行模拟调整设置,实现生长的最佳环境,达到精准控制。1.4指标观测1.4.1平菇 615 的观测指标:2021 年 6 月 6日 8 日接种,40 d 后开始出菇,按要求分阶段分别对 4 栋温室的平菇 615 进行生长期管理,观测时随机抽取 10 袋标记测量,第一潮菇与最后一潮采收期,分别定点观测三次。观测取平菇子实体长至八分熟时进行测量,测取菇体的总体长度、宽度、高度;菇体菌盖数;菇体顶部菌盖直径、柄长、菇 体 质 量,取 平 均 值。试 验 数 据 运 用DPS7.05 数据处理系统进行分析。1.4.2大球盖菇的观测指标:2021 年 6 月 6日 7 日接种,47

6、d 后开始出菇,按要求分阶段分别对 4 栋温室的大球盖菇进行生长期管理,当大32球盖菇子实体长至八分熟时进行观察测量,每栋温室随机抽样 10 m2,并进行标记定点观测。第一潮菇与最后一潮菇采收期,分别定点观测三次。观测数据主要取其:菇盖直径、菇柄粗度、菇柄长度和单朵质量,取平均值;试验数据运用DPS7.05 数据处理系统进行分析。2结果与分析2.1物联网管理温室平菇 615 产出情况表 1平菇人工传统管理与物联网管理出菇情况比较处理编号菇体总长(cm)菇体总宽(cm)菇体总高(cm)菇体顶部菌柄长度(cm)菇体顶部菌盖直径(cm)菇体菌盖数量(个)菇体质量(g)CK117.35 abA14.3

7、0 aA15.60 aA6.45 aA5.80 abAB34.7 bB350.52 bBCK217.75 aA13.85 aA15.20 aA6.55 aA6.50 aA38.1 bB343.06 bBT515.95 bA14.60 aA10.90 bB5.40 bB4.05 bcB66.6 aA528.81 aAT615.75 bA14.45 aA10.90 bB5.40 bB3.85 cB61.9 aA536.85 aA根据表 1 数据可知:人工传统管理(CK1 和CK2)下温室产出的平菇,其菇体总长度、菇体总宽度、菇体总高度、菇体顶部菌柄长度及菇体顶部菌盖直径均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安装物联

8、网控制设备(T5 和 T6)下的菇房生产的平菇。但是物联网控制下管理的菇房,其出产平菇的的菇体菌盖数量和菇体质量均极显著地高于人工传统管理的。可见在物联网控制下管理的菇房出菇产量高;另外,根据平菇感观的等级划分标准:一级平菇的菌盖直径一级 3 5 cm;二级5 10 cm;三级小于3 cm,大于10 cm5,可见物联网控制下管理的菇房出产的平菇均在一级菇的范围内,而人工传统管理下出产的平菇多为二级菇。从平菇的销售经验也可得出平菇菇盖小、菇叶多、肉质厚,销量最佳,且价格高,销售快。因此可见物联网设施温室中生产的平菇较人工传统管理温室中的平菇更具商品价值且效益好。2.2物联网管理温室大球盖菇产出情

9、况表 2大球盖菇人工传统管理与物联网管理出菇情况比较处理编号菇盖直径(cm)菇柄粗度(cm)菇柄长度(cm)单朵质量(g)CK33.35 bBC1.94 bB7.52 aA19.80 bBCK42.62 cC1.52 bB7.37 aA12.81 bBT74.07 aAB3.26 aA6.85 aA31.52 aAT84.40 aA3.40 aA6.81 aA35.4 aA根据表 2 数据可知:人工传统管理温室(CK3和 CK4)产出的大球盖菇,其菇柄长度与物联网设备控制温室(T7 和 T8)无显著差异,而菇盖直径、菇柄粗度、单朵质量这 3 项指标均极显著地低于安装物联网控制设备(T7 和 T

10、8)的菇房的,可见大球盖菌的菇盖直径、菇柄粗度和重量都与物联网控制技术有关。根据大球盖菇感观的等级划分:一级:菌盖呈半球形,酒红色,菌膜完好,菇柄直且粗壮,菇体长度、体型较一致。30 mm菌盖直径40 mm,20 mm菌柄粗度30 mm。二级:菌盖呈半球形,酒红色或淡红色,菌膜基本完好,菇柄较直且粗壮,菇体长度、体型较不一致。10 mm菌盖直径30 mm,10 mm菌柄粗度20 mm6。可知物联网控制管理下菇房产出的大球盖菇一级品率高,质量好,产量高。3结论从以上试验可以得出结论,应用物联网控制可以随时随地精准化控制食用菌的生长环境,避开食用菌生长中的不利因素,产出的平菇、大球盖菇一级品率高,

11、质量好,增产显著。设施温室物联网控制系统在食用菌上的应用,能更好的控制食用菌的温度、湿度、通风条件,营造了良好的食用菌生长环境,使之生长健壮,提高了品质。同时物联网自动控制设备能自动(下转第 29 页)42菌处理4 d 后效果不明显,10d 后可见明显防效,说明甲维苏云金杆菌速效性略差;绿僵菌处理 4d后防效即可达 90.62%,见效快,防效明显。表 1不同药剂处理对西瓜蚜虫的防治处理药前虫口数量处理后 4 d处理后 10 d虫口数量虫口减退率(%)防效(%)虫口数量虫口减退率(%)防效(%)甲维苏云金杆菌88.00(80.8011.05)a8.1820.81(17.208.98)a80.45

12、86.29绿僵菌81.00(7.601.14)b90.6291.91(1.801.78)b97.7898.44CK82.80(96.005.29)c15.94(118.007.51)c42.51注:数据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显著差异(p 0.05)2.2对西瓜的安全性试验期间观察各药剂处理区西瓜的生长状况,发现西瓜开花、结果及植株生长正常,未发现药害,说明供试药剂在试验剂量下对西瓜安全。3结果与讨论本次试验选择的药剂中,金龟子绿僵菌作为一种生物农药,防治效果较佳,不会产生类似化学农药的副作用,且不会产生抗药性,对环境、人畜和天敌安全,具有广谱、低残留等特点。金龟子绿僵菌是一种昆虫专性寄生菌,对鳞翅

13、目、直翅目、鞘翅目、同翅目等 200 多种害虫有寄生性,本试验证明其在瓜蚜防控中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较好,在瓜蚜防治和绿色食品生产中可优先选择使用。甲维苏云金杆菌由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苏云金杆菌两种不同作用机理的有效成分配制而成,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主要用于防治鳞翅目害虫,本试验证明了其对半翅目蚜科害虫也有防治效果,但其速效性略差。因此,防控瓜蚜可选用绿僵菌和甲维苏云金杆菌,而蚜虫繁殖能力强,发生世代多,极易产生抗药性,防治时要注意交替轮换用药。同时针对瓜蚜聚集在瓜蔓嫩头、嫩叶、幼茎和叶背处危害,重点喷施这些部位。参考文献:1 陆珍珍,王海根,江丰,等 江宁区大棚西瓜蚜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J

14、 上海农业科技,2021,(4):132 133+152 2 吴锦霞,张玮强,成玮,等 大棚西瓜蚜虫药剂防效试验 J 上海蔬菜,2020,(1):77 78(上接第 24 页)喷淋、卷帘降温、升温、远程监控、预警、数据积累查询、预设阶段管理程序等,节资增效,节劳增收明显,符合今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参考文献:1 宋卫东,王明友,肖宏儒,等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食用菌生产智能化测控系统 J 中国农机化,2012,(4):142 144+151 2 尹魁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黑木耳室内栽培控制系统设计 J 中国食用菌,2020,39(5):27 29 3 张剑 环境因子对金针菇品质的影响J 中国食用菌,2020,39(10):59 62 4 刘洋 基于云计算的食用菌栽培环境参数自动监测系统 J 中国食用菌,2020,39(1):32 34 5 张君丽 拉萨地区平菇品种比较试验J 农业与技术,2015,(1):15 17 6 贺伟强,骆卢佳,向天勇,等 利用香樟木屑林下栽培大球盖菇试验 J 食用菌,2022,44(2):42 449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