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及安全监理工作手册.doc

上传人:jss****123 文档编号:187531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DOC 页数:470 大小:9.4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及安全监理工作手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70页
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及安全监理工作手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70页
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及安全监理工作手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70页
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及安全监理工作手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70页
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及安全监理工作手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及安全监理工作手册 发展规划部编制二一三年七月一日前 言 近年来,随着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我公司在市政轨道交通工程地铁建设的方面涉及较广,为了提高公司现场施工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指导工程技术人员迅速、便捷掌握市政工程施工技术方法、质量控制要点和检查参考标准、施工现场安全控制要点,确保工程安全、质量的顺利实现,公司参考其他监理公司文件编制了本业务手册。本手册内容包括地铁车站、区间、停车场等各工法的分项、分部施工方法、控制流程、质量安全控制要点和验收标准,用以指导地铁施工技术人员的控制行为。因编制时间和经验局限性,手册内容尚需不断完善,不周之处,敬请指正。 XX工程有限公司

2、 2013年7月1日 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手册 目 录1 地铁车站土建工程工作要点及标准11.1 明挖车站11.1.1基坑围护及地基处理11.1.2防水工程381.1.3主体结构(含站台及站内用房)591.1.4附属结构(出入口及联络通道、风井、风道、风亭等)921.1.5建筑装饰、装修921.2 暗挖车站(浅埋暗挖法)1221.2.1单(双)侧壁导坑法(眼镜法)1221.2.2侧洞法1241.2.3中洞法1241.2.4 车站PBA工法1261.2.5盾构法车站1281.2.6暗挖车站降水工程1291.2.7竖井1291.2.8超前支护及加固(大管棚、小导管、超前注浆)1301.2.9连通道

3、1321.2.10土方开挖及初期支护1341.2.11 洞内PBA工法钻孔灌注桩(见1.1)1551.2.12地基处理(见1.1.1)1591.2.13防水工程1591.2.14钢管砼柱1711.2.15主体二衬结构钢筋工程1731.2.16主体二衬结构混凝土(底板、底纵梁、边墙、中板、顶板、顶纵梁)1791.2.17回填注浆1891.2.18附属工程(出入口及通道、风井、风道,风亭等)1921.2.19安全控制要点1921.2.20监控量测1931.3 盖挖(铺盖)法车站1951.3.1盖挖逆筑法1961.3.2盖挖顺筑法1981.3.3盖挖半逆作法1991.3.4铺盖法施工控制总流程图19

4、91.4 地面及高架车站2001.4.1地基与基础2001.4.2主体结构(含站台与站务用房)2031.4.3建筑装饰装修(本章节参见1.1.5节内容)2161.4.4屋面工程2162. 地铁区间工作重点及验收标准2252.1 明挖区间2252.1.1基坑围护及地基处理2252.1.2围护结构工程2252.1.3土方工程2262.1.4地基处理工程2262.1.5结构防水工程2262.1.6主体结构工程2262.1.7附属工程2262.1.8安全控制的要点2262.2 盾构区间2262.2.1盾构始发与接收及竖井端头加固2262.2.2管片制作2312.2.3盾构隧道2372.2.4防水工程2

5、402.2.5附属工程(略)2422.2.6安全控制的要点2422.3 暗挖区间(矿山法)2432.3.1全断面法区间2432.3.2台阶法区间2432.3.3中洞法区间(双联拱隧道)2442.3.4中隔壁法及交叉中隔壁法(CD、CRD法)2442.3.5安全控制的要点2452.4 路基工程(轻轨)2462.4.1路基填方工程2462.4.2安全控制的要点2472.5 桥涵顶进工程2492.6 桥梁工程(高架)250梁板预制控制要点257梁板安装控制要点2582.7 U形槽工程2643 地铁车辆段及综合基地监理工作重点及验收标准2703.1 道路工程2703.1.1路基2703.1.2基层27

6、63.1.3路面2823.1.4挡土墙2863.1.5人行通道2993.1.6防水工程3033.1.7附属工程3033.2 路基工程3103.2.1地基处理3103.2.2基床以下路堤3143.2.3基床3173.2.4路堑3203.2.5 路基防护3223.2.6路基排水3243.2.7涵洞3273.3 房建工程3343.3.1地基与基础(参见1.1.1章节内容)3343.3.2主体结构(参见1.1.3章节内容)3343.3.3建筑装饰装修(参见1.1.5章节内容)3343.3.4建筑屋面3374 地铁轨道工程工作重点及验收标准3404.1 轨道工程3404.1.1铺轨基标测设3404.1.

7、2有碴道床轨道3414.1.3 无碴道床轨道3484.2 有碴道床道岔3514.2.1工程质量控制流程3514.2.2工程质量控制要点3514.2.3对铺岔枕工程质量控制标准3524.2.4对铺道岔工程质量控制标准3524.2.5对起拨道、整道工程质量控制标准3524.2.6无碴道床道岔及钢轨伸缩调节器3544.3 接触轨铺设3564.3.1类型及工程质量控制流程356常用普通低碳钢接触轨和钢铝复合接触轨356对整体道床钢铝复合接触轨工程质量控制流程3564.3.2工程质量控制要点3564.3.3对无碴道床接触轨混凝土底座工程质量控制标准3574.3.4无碴道床接触轨安装工程质量控制标准358

8、4.3.5有碴道床接触轨安装工程质量控制标准(同4.1.6.4)3594.4 轨道附属设备3594.4.1工程质量控制要点3594.4.2对防脱护轨安装工程质量控制标准3594.4.3对线路及信号标志工程质量控制标准3595 地铁声屏障工程工作重点及验收标准3605.1 概况3605.2 地铁声屏障钢结构焊接3605.2.1工程质量控制要点3605.2.2工程质量控制标准3615.3 钢结构紧固件连接3625.3.1工程质量控制要点3625.3.2工程质量控制标准3635.4 钢结构组装3645.4.1工程质量控制要点3645.4.2工程质量控制标准3655.5 钢结构涂装3675.5.1对钢

9、结构涂装质量控制要点3675.5.2对钢结构涂装工程质量控制标准3685.6 吸隔声板安装(吸声板粘贴)3695.6.1工程质量控制要点3695.6.2工程质量控制标准3695.7 隔声墙砌筑3705.7.1工程质量控制标准3705.7.2对金属结构声屏障控制流程3716 地铁站场道路及广场工程工作重点及质量控制标准3716.1 地铁站场道路及广场工程3716.2 站场道路工程3726.2.1对观感质量控制要点3726.2.2对路基工程质量控制标准3726.2.3对土质及石质边沟、边坡质量控制标准3746.2.4对基层工程质量控制要点3756.2.5对基层工程质量控制标准3756.2.6对路面

10、工程质量控制的要点3786.2.7对水泥混凝土(钢筋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质量控制标准3796.2.8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控制标准3806.3 广场工程3826.3.1对广场工程观感质量控制要点3826.3.2对路面砖广场工程质量控制标准3826.3.3对现场浇筑水泥混凝土面层广场工程质量控制标准3836.3.4对天然石材广场工程质量控制标准3846.3.5对沥青混凝土广场工程质量控制标准3856.3.6对人行道工程质量控制标准3866.3.7对现场浇注水泥混凝土人行道控制标准3876.3.8对天然石材人行道质量控制标准3886.4 附属构筑物工程3896.4.1对路缘石、平石工程质量控制标准3

11、896.4.2对护底、护坡、砌体挡墙工程质量控制标准3906.4.3对栏杆、地袱、扶手工程质量控制标准3916.4.4对挡土墙工程质量控制标准3926.4.5对加筋土挡土墙工程质量控制标准3927 分部、分项和检验批划分标准3947.1 车站工程3947.1.1地面及高架车站主体工程划分表3947.1.2明挖车站主体工程划分表3957.1.3盖挖(铺挖)车站主体工程划分表3977.1.4暗挖车站主体工程划分表3987.2 区间工程4007.2.1明挖工程划分表4007.2.2暗挖工程划分表4017.2.3盾构工程划分表4027.2.4路基工程划分表4037.2.5桥涵顶进工程划分表4037.2

12、.6桥梁工程划分表4047.2.7 U型槽工程划分表4057.3 车辆段及综合基地工程4067.4 轨道工程划分4117.5 声屏障工程划分4128 地铁工程监控量测监理要点4138.1 概述4138.1.1监控量测的目的4138.1.2地下工程施工监测特点4138.1.3监测工作在地铁工程建设中的意义4138.2 监控量测的项目和方法4138.2.1地铁工程主要监控量测的项目4138.2.2控制对监测范围的要求4138.2.3明挖法基坑监控量测监理要点4148.2.4盖挖法基坑监控量测4158.2.5暗挖法监控量测4168.2.6盾构法监控量测4178.3 监理单位的监控信息4198.4 监

13、测单位信息管理及反馈4208.4.1监测单位的监控信息4208.4.2监控量测资料的处理与管理4208.4.3信息反馈形式及内容4208.5 监控量测要点4218.5.1监控内容4218.5.2对监测方案的审查控制要点4228.5.3对监测过程的监控管理4238.5.4对监测数据的判定要点4238.5.5在监测中应注意的问题4259 安全风险管控体系监理及系统平台监控流程4269.1 施工准备阶段安全风险技术管理4269.1.1施工安全设计交底4269.1.2环境、地质核查与空洞普查4269.1.3设计安全性核查4269.1.4风险因素深化识别与分级调整4279.1.5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批

14、4279.2 施工阶段的安全风险技术管理4289.2.1施工风险预告4289.2.2施工过程监测、巡视4289.2.3应急恢复与结束4299.2.4事故调查4309.2.5善后处理4309.3 工后阶段的安全风险技术管理4309.3.1工后阶段安全风险技术评估4309.3.2工后修复处理4319.4 监控及预警信息的报送4319.4.1施工过程安全风险评估、预警及信息报送4319.4.2信息的报送4329.5 安全风险技术管理监理单位及各方预警的响应与处置4329.5.1预警的响应与处置4329.5.2突发事故处置4339.6 对安全风险技术管理控制流程4361 地铁车站土建工程工作要点及标准

15、1.1 明挖车站概述:明挖法施工车站是指先围护,再将站体部位的岩(土)体全部挖除,然后施工结构,再进行回填的施工方法;明挖法具有施工简单、快捷、经济、安全的优点,城市地下车站工程发展初期都把它作为首选的开挖技术。其缺点是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大;明挖法的关键工序是:降低地下水位,边坡支护,土方开挖,结构施工及防水工程等。 1.1.1基坑围护及地基处理1.1.1.1降水及排水对管井降水工程质量控制要点:1) 检查施工场地准备情况、障碍物、地下管线等设施的拆迁及清除是否完成。 2) 井管、滤网、水泵等材料设备的型号、规格、材质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3) 降水井井位位置准确,施作人工探坑挖至原状土,遇

16、到管线后可适当调整井位,距基坑边缘不得小于1.5米。4) 钻孔深度、孔径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5) 封井、洗井:回填滤料数量、顶面标高、井管四周均匀回填、孔口回填密实;提拉活塞次数、活塞密封效果、洗井后井内水质等。6) 砂渗井还应检查其渗水功能。7) 滤料沿井管周围均匀投放,投放量不得小于理论计算量的95%。8) 降水抽出的地下水含砂量应符合规定。9) 降水观测孔设置应符合规范规定,地下水位应保持在基底以下0.5米,进行地下水位动态监测频率应符合相关要求。10) 降水井系统应当在明挖基坑回填后完成后,方可停泵。11) 降水井回填应保证井身与周围地层的整体稳定性,确保地面不下沉。12) 雨季施工时

17、,地面水不得渗漏和流入基坑,遇大雨或暴雨时,必须及时将基坑内积水排除。井点运行:单井出水情况、井内真空情况、观测井水位变化情况;收集井点降水资料并观察水位变化规律。14) 承包商应提交以下资料: l 原材料、成品、半成品质量证明文件; l 原材料检验和试验报告; l 成孔检查验收记录; l 钢筋笼及滤网检查质量评定记录; l 滤料检查记录; l 试抽水、初始抽水记录; l 工程变更记录; l 设计图纸; l 竣工报告。对管井降水工程质量控制标准:主控项目:1) 管井井深:以深度控制的井孔,其允许偏差为-200mm、+1000mm;以井底地层控制的井孔,应符合设计要求。(现场监理抽检30%作见证

18、检验或按10%作平行检验)2) 管井含泥量不大于3%,滤料级配符合设计要求。(按10%作平行检验)3) 管井直径允许偏差为-20mm。(现场监理抽检30%作见证检验或按10%作平行检验)4) 成井后应用清水洗井至水清砂净或上下含水层串通。(现场监理抽检30%作见证检验)一般项目:1) 以钻孔灌注桩的明挖基坑,降水井与围护结构的净距离不小于1.5m;以土钉支护的明挖基坑,降水井与基坑边的净距离应不小于1m;降水井与暗挖结构之间的净距离应不小于2m。2) 管井滤水管孔隙率应不小于15。(现场监理抽检30%作见证检验或按10%作平行检验)3) 管井实际填料量应不小于计算量的95。(现场监理抽检30%

19、作见证检验)4) 管井滤水管下管应居中,其垂直度不应大于1。对降水井施工质量控制流程:施工准备做施工临时围挡及各种警示标志接通施工用临时电路、水管查明地下管线及地下构筑物定 井 位测量放点校 核挖探坑垒砌泥浆池钻机就位、调整钻机对准井位调整水平度、垂直度检查钻头直径钻孔至设计孔深换浆、验孔下井管、填滤料洗井、补滤料、上部封井是否影响交通做地下工作井做地下排水支管水泵安装,试抽水。监理含砂率检测是否材料报验复试见证取样对排水(集水明排)工程质量控制要点:1) 排水沟宽0.30.6m,深度应比挖土底面低0.40.5m,集水井应比排水沟低0.61.0m。2) 排水沟边坡1.11.5,沟底应设一定纵坡

20、以有利于排水。3) 采用人工开挖集水井,滤水管外必须回填27mm的滤料。4) 以采用污水泵抽水,水泵头应包设滤网,以防泥砂进入水泵。5) 基坑侧壁如有渗水,应设置导管,降水导出。对工程质量控制标准:主控项目:1) 排水沟的位置距坡脚应不小于300mm;排水沟深度应为400500mm;排水沟应设一定纵坡,坡度应不小于0.3%。(现场监理抽检30%作见证检验或按10%作平行检验)2) 集水井位置距坡脚应不小于400mm,深度不小于600mm。(现场监理抽检30%作见证检验或按10%作平行检验)3) 导流管导管长度应为5001000mm;导管滤管部分孔隙率不小于10,且应缠尼龙纱网防止出砂;导管设置

21、在含水层底部或渗水处。(现场监理抽检30%作见证检验或按10%作平行检验)一般项目:1) 排水沟沟底防水施作前,槽底土体不受长时间浸泡;其宽度保证水不溢出泡槽。(现场监理抽检30%作见证检验或按10%作平行检验)排水井(雨污检查井)市政雨污干管井管8mm厚钢夹板泵管C10混凝土基础红机砖C20混凝土井圈铸铁井盖接雨污水检查井施工降水排水管100mm厚的钢筋混凝土方砖井盖5皮砖厚约300mmC10混凝土基础400mm井管红机砖2) 集水井滤料粒径宜为27mm,含泥量不大于3;实际填料不小于计算量的95%。1.1.1.2钻孔灌注桩对工程质量控制要点:1) 钻孔桩开始施工前应检查地上、地下管线改移是

22、否到位;场地平整、清除杂物,如遇软土应先处理,如应人工挖探孔,挖至老土确认无管线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2) 检查护筒不得有漏水现象,护筒顶应高出施工地面0.3m,应严格控制护筒顶面中心与设计桩轴线偏差不得大于5cm,倾斜度不大于1%孔深,并不得向结构侧倾斜。3) 施工前应检查设备完好情况,确保设备正常运转。4) 检查钻机安装情况,保证钻机底架平稳,测量钻头和钻杆中心是否对准护筒顶面中心,其偏差不得大于5cm,施钻时应随时用线坠抽查钻杆垂直度,控制成孔时孔位中心偏差不大于5cm,倾斜度不大于1%孔深。应采用旋挖钻机,电脑控制垂直度,可经常检查以保证垂直度。5) 钻孔过程中应严防孔壁坍塌,防止造成缩

23、颈、弯孔,对过程中发生的问题监理人员应及时协助处理并做记录,记录应该真实有效。6) 监理工程师应监控一次成孔情况,一般地要求成孔过程不得中途停顿,同时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施工单位做好记录。7) 当桩孔深达到设计标高后,监理工程师应亲自测量孔深并要求施工单位立即进行清孔,同时应亲自检测沉渣厚度,将沉碴厚度严格控制在设计和规范规定的允许范围内(北京公标JQB-04-2008)中摩擦桩不大于150mm,端承桩应不大于50mm。同时用钢尺检查孔径是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8) 监理工程师应不定时抽检测量用测绳长度。9) 监理工程师应检查成孔泥浆护壁情况。重点抽查泥浆密度,泥浆密度应控制在1.151.2(在孔

24、底50cm处取样)。其粘度应控制在:粘土1822S,砂性土为1922S,胶体率不小于90%。要求制造泥浆所用粘土塑性指数应在17以上。10) 钻孔桩在清孔后,监理工程师应对孔位、孔深、孔径、孔形、孔的垂直度、孔底沉渣厚度、有否缩径、坍塌进行全面检查并做好旁站记录。11) 清孔后应要求施工单位及时吊放钢筋笼,吊放前检查钢筋笼质量合格签认后方准吊放,钢筋笼吊放到位后应再次检测孔内沉碴厚度,超过规定应重新清孔达到要求方可浇注混凝土。12) 监理工作师应控制钢筋笼的制安质量,应要求整体吊装置放,由于钢筋笼较长,因此在吊装过程中要求加大绑木方或竹筒等以保证钢筋笼整体性及刚度,防止钢筋笼在吊装过程中扭曲变

25、形,安装后应检查其定位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同时检查定位牢固状况,防止灌混凝土时钢筋笼上浮或下沉现象发生。13) 监理工程师应仔细审查混凝土配合比和开盘鉴定及审查批准开盘申请书,对水泥最少用量应按规范要求进行监控,应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1621cm,粗骨料粒径应控制在14cm。14) 在灌注混凝土前,应射水(风)冲射孔底36分钟。15) 在灌注混凝土前应检查第一次浇灌的储备是否能够满足施工要求,混凝土初灌量必须满足导管底部埋入0.8m以上。16) 灌注混凝土前应检查导管距桩底的高度应为0.30.6m。17) 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施工单位在浇注过程中设专人测量导管伸入混凝土中的深度,即2mh3m,对混凝土

26、浇注过程中发生的坍孔或机障等中断灌注时间超过30分钟时,应采取补救措施或令其重钻,必要时应会同相关单位研究解决。18) 为了清除浮碴及软弱层混凝土,确保桩身混凝土质量,监理工程师应严格控制和检查混凝土桩顶标高,即应控制在桩顶设计标高以上0.5-1.0m。19) 在成桩监控过程中,监理工程师明确要求施工单位按单桩编号制作混凝土试件且不少于一组。20) 在灌注完毕后监理工程师应督促施工单位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在孔周围设置围挡及明显标识。21) 加强泥浆循环,掺入外加剂改善泥浆护壁性能,确保成孔质量,增强其护孔能力;保持孔内水位,确保孔内水位位于护筒底以上1m。22) 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应

27、对混凝土的灌注全过程进行旁站监理并做好纪录。23) 承包商应提交以下资料 l 原材料、成品、半成品质量证明文件; l 原材料检验和试验报告; l 勘探检查记录;l 钻孔桩(人工挖孔)钻进记录; l 钻孔桩混凝土灌注前检查记录;l 钻孔桩水下混凝土浇注记录;l 钢筋笼检查质量评定记录; l 混凝土浇灌申请书;l 混凝土开盘鉴定; l 工程变更(洽商)记录; l 设计图纸; l 竣工报告。对工程质量控制标准:主控项目:1) 钻孔灌注桩的原材料和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试件制作,同一配合比没班不少于1组,泥浆护壁成孔桩每5根不少于1组。(监理单位见证或平行检查施工单位检查数量的30%)2)

28、 灌注桩的桩位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其允许偏差为:顺轴线方向50mm,垂直轴线方向+030mm。3) 成孔深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其允许偏差为+300mm。4) 混凝土灌注桩的钢筋笼的制作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其允许偏差为:主筋间距10mm,箍筋间距20mm,钢筋笼直径10mm,长度30mm。(监理单位30%见证检验或10%平行检验)一般项目:1) 钻孔灌注桩钢筋骨架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查方法1钢筋骨架长度50尺 量2钢筋骨架直径203主筋间距104加劲间距205箍盘间距或螺距206钢筋骨架垂直度骨架长度量1%吊线和尺2) 钻孔灌注桩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 号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检验方

29、法单 位数 值1桩身垂直度5吊线测量计算,测斜仪2桩径mm5用钢尺量3泥浆比重(粘土或砂性土)1.151.20用比重计,清孔后在距孔底50cm处取样4泥浆面标高(高于地下水位)m0.51.0目测5沉渣厚度:端承桩、摩擦桩mm50、150用沉渣仪或重锤测量6混凝土塌落度:水下灌注、干施工mm160210、100210、坍落度仪7钢筋笼安装深度mm50用钢尺量8混凝土充盈系数1检查每根桩的实际灌注量9桩顶标高mm+30/-50水准仪,需扣除桩顶浮浆层及劣质桩体对钻孔灌注桩工程质量控制流程:进入下一工序测量放样,定桩位埋设护筒,钻机就位,探坑查看确认 调整垂直度配置护壁泥浆钻进成孔第一次清孔检测孔径

30、、孔深、垂直度钢筋笼安放下放导管二次清孔、灌注水下砼逐节拆除导管泥浆循环泥浆沉淀泥浆处理商品混凝土供应钢筋笼制作混凝土养护围护桩冠梁示意图对钻孔灌注桩的施工缺陷及防治措施:1) 桩底地基承载力不足原因:桩端没有支承在持力层上面。防治措施: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复杂地层,这种地层一般最好取芯检验,如不能钻孔取芯,要参照邻近取芯情况、钻速、泥浆返上的岩屑及钻进情况(一般钻进至微风化岩时,钻头不蹩钻,主动钻杆振动不很厉害,钻进声音感觉较好)、工程地质资料进行综合考虑。2)缩径(孔径小于设计孔径)原因:塑性土膨胀。防治措施:成孔时,应加大泵量,加快成孔速度,快速通过,在成孔一段时间,孔壁形成泥皮,孔壁不会

31、渗水,亦不会引起膨胀,如出现缩径,采用上下反复扫孔的办法,以扩大孔径。3) 桩底沉渣厚度过大 原因:检查不够认真,清孔不干净或没有进行二次清孔。防治措施:认真检查,采用正确的测绳与测锤。一次清孔后,不符合要求,要采取措施:如改善泥浆性能,延长清孔时间等进行清孔。在下完钢筋笼后,再检查沉渣量,如沉渣量超过规范要求,应进行二次清孔。二次清孔可利用导管进行,准备一个清孔接头,一头可接导管,一头接胶管,在导管下完后,提离孔底0.4m, 在胶管上接上泥浆泵直接进行泥浆循环。二次清孔优点:及时有效保证桩底干净。4) 钢筋笼上浮原因如下:l 当混凝土灌注至钢筋笼下,若此时提升导管,导管底端距离钢筋笼仅有1m

32、左右的距离时,由于浇注的砼自导管流出后冲击力较大,推动了钢筋笼上浮。l 由于砼灌注过钢筋笼且导管埋深较大时,其上层砼因浇注时间较长,已近初凝,表面形成硬壳,砼与钢筋笼有一定握裹力,如果此时导管底端未及时提到钢筋底部以上,混凝土在导管流出后将以一定的速度向上顶升,同时也带动钢筋笼上移。防治措施:l 灌注砼过程中,应随时掌握砼浇注标高及导管埋深,当砼埋过钢筋笼底端23m时,应及时将导管提至钢筋笼底端以上。l 当发现钢筋笼开始上浮时,应立即停止浇注,并准确计算导管埋深和已浇砼标高,提升导管后再进行浇注,上浮现象即可消除。5) 断桩与夹泥层原因如下:l 泥浆过稠,增加了浇注砼的阻力,如泥浆比重大且泥浆

33、中含较大的泥块,因此,在施工中经常发生导管堵塞、流动不畅等现象,有时甚至灌满导管还是不行,最后只好提取导管上下振击,由于导管内储存大量砼,一旦流出其势甚猛,在砼流出导管后,即冲破泥浆最薄弱处急速返上,并将泥浆夹裹于桩内,造成夹泥层。l 灌注砼过程中,因导管漏水或导管提漏而二次下球也是造成夹泥层和断桩的原因。导管提漏有两种原因:a.当导管堵塞时,一般采用上下振击法,使混凝土强行流出,但如此时导管埋深很少,极易提漏。b.因泥浆过稠,如果估算或测砼面难,在测量导管埋深时,对砼浇注高度判断错误,而在卸管时多提,使导管提离砼面,也就产生提漏,引起断桩。l 灌注时间过长,而上部砼已接近初凝,形成硬壳,而且

34、随时间增长,泥浆中残渣将不断沉淀,从而加厚了积聚在砼表面的沉淀物,造成砼灌注极为困难,造成堵管与导管拔不上来,引发断桩事故。l 导管埋得太深,拔出时底部已接近初凝,导管拔上后砼不能及时冲填,造成泥浆填入。防治方法:l 认真做好清孔,防止孔壁坍塌;l 尽可能提高混凝土浇注速度:a.开始浇砼时尽量积累大量砼,产生极大的冲击力可以克服泥浆阻力。b.快速连续浇注,使砼和泥浆一直保持流动状态,可防导管堵塞。l 提升导管要准确可靠,灌注砼过程中随时测量导管埋深,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l 灌注水下砼前检查导管是否漏水、弯曲等缺陷,发现问题要及时更换。1.1.1.3地下连续墙对工程质量控制要点:严格按专家论证审

35、批后方案监督实施1) 检查导墙测量放样的中心线精度和标高误差。2) 检查沟槽土体土质及其稳定性。3) 检查导墙成型后内支撑水平间距、竖向间距、牢固程度和控制支撑拆除时间等。4) 检查内墙面与地墙纵轴线平行度、垂直度、平整度及导墙净间距符合要求。5) 泥浆检查其配合比满足现场地质要求,对各项指标至少检查4次并控制循环泥浆及废弃泥浆的处理,主要施工机械及其配套设备的技术性能资料。6) 连续墙成槽及时检查槽段分幅位置测定、泥浆高度,并且还要检查槽段深度、宽度、垂直度和长度等。7) 对钢筋笼制作焊接、预埋件及规格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笼吊放入槽检查是否平面位置正确,标高与固定情况,混凝土导管位置、通

36、道是否通畅等。8) 混凝土浇筑应连续浇筑并控制浇筑面高差、浇筑速度和最终混凝土表面标高,试块制作批次与数量。9) 为确保城市环境污染排放的要求,建议采用泥浆循环机。10) 要加强单位墙侧接槎的处理,着重抓好开挖过程中混凝土墙施工缝渗漏的堵漏处理。对工程质量控制标准:主控项目:1) 地下连续梁墙工程所用原材料的质量、墙体的强度和止水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监理单位见证或平行检查施工单位检查数量的30%)2) 挖槽的平面位置、长度、深度、宽度和垂直度、槽底沉渣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监理单位见证或平行检查施工单位检查数量的30%)3) 地下连续墙的钢筋骨架和预埋管件的安装应基本无变形,预埋件无松动和

37、遗漏,标高、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4) 地下连续墙的裸露墙面应表面密实、无渗漏。孔洞、露筋、蜂窝累计面积不超过单元槽段裸露面积的5%。5) 地下连续梁的垂直度:永久结构允许偏差为1/300;临时结构允许偏差为1/50。(监理单位见证或平行检查施工单位检查数量的30%)超声波测槽仪或成槽机上监测系统。一般项目:1) 地下连续墙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见下表规定: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mm)检验方法1导墙尺寸宽度W+40用钢尺量,W为导墙设计宽度墙面平整度5用2m卡尺、塞尺量导墙平面位置10用钢尺量2沉渣厚度永久结构100重锤测或沉积物测定仪测临时结构2003槽深100重锤测4混凝土坍落度180

38、200坍落度测定仪5钢筋笼尺寸长度50钢尺量,每片钢筋网检查上、中、下三处宽度20厚度0-10主筋间距10取任一平面,连续量取间距,取平均值作为一点,每片钢筋网上测四点分布筋间距20预埋件中心位置10抽查6地下墙表面平整度永久结构100此为均匀粘土层,松散及易坍土层由设计决定临时结构150插入式结构207永久结构时的预埋件位置水平向10用钢尺量垂直向20水准仪对连续墙检查控制流程:泥浆排放制备泥浆排 渣 线筑注入泥浆成 槽吊放导管槽段清底浇筑混凝土成槽机就位二次清孔清理挖导沟吊放钢筋笼吊放接头管制作钢筋笼1.1.1.4人工挖孔桩对工程质量控制要点:1) 灌注桩采用人工挖孔方法施工,应按程序进行

39、方案审批备案,同时应征得有关单位的批准。2) 灌注桩使用的材料应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3) 挖孔桩开始挖孔前应计算桩位坐标,使用全站仪精确定位放线,孔位偏差符合设计要求。4) 挖孔桩应跳位开挖。分段开挖,每段不超过1m,如遇流沙或淤泥适当减小开挖深度,及时安装护壁围挡模板,浇注砼,护壁混凝土为早强混凝土,采用机械拌合,推车过磅,随拌随用。拌合前应提前将快凝剂称量,包成小包,防止用错。试验人员应在现场指导施工,及时作试验。护壁施工时应按设计要求安放钢筋,混凝土插捣密实,模板坚固,尺寸符合要求,当砼强度达到允许强度后方可开挖下一段。5) 提升架应安装稳定牢固,提升绞车应有制动装置。6) 井口护圈应

40、高出地面30cm,防止地面物落入井内。7) 监理工程师应检查挖孔深度、孔径、护壁情况。8) 桩位复核完成后,在开挖之前应埋设护壁,护壁为C20钢筋混凝土,第一节护壁高出地面200mm。第一节护壁施作后,及时将桩位十字护桩恢复到井口护壁上,作为下部开挖时桩位检查和中心投射依据。对工程质量控制标准:主控项目:1) 人工挖孔桩的原材料和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监理单位见证或平行检查施工单位检查数量的30%)2) 人工挖孔桩的桩位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其允许偏差为:顺轴线方向50mm,垂直轴线方向+0300mm。(监理单位全数检验)3) 成桩深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其允许偏差为+300mm。(监理单位

41、逐孔检查)4) 人工挖孔桩的钢筋笼的制作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其允许偏差为:主筋间距10mm,箍筋间距20mm,钢筋笼直径10mm,长度30mm。(监理单位见证检验或平行检验施工单位检查数量的30%或10%)5) 人工挖孔桩的桩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监理单位全数检验)6) 人工挖孔桩护壁的形式、节次和护壁混凝土的强度、长度、厚度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护壁背后应填实。(监理单位全数检验)一般项目:1) 人工挖孔一次进尺应符合设计要求。(监理单位见证检验或平行检验施工单位检查数量的30%或10%)2) 人工挖孔桩的垂直度允许偏差应不大于5。(监理单位全数检验)3) 人工挖孔时的施工安全防护和孔内通风等应

42、符合设计、规范/规程/标准及相关文件等的要求。(监理单位全数检验)对人工挖孔桩检查控制流程:在护壁上二次投测标高及桩位十字线轴线是测量定位开口施工挖第一节孔桩土安装垂直运输设备安模浇第一节砼护壁安装活动吊桶第二(下)节桩身挖土安装通风照明等设施清理桩孔四壁、校核桩孔垂直度和直径拆第一(上)节模板安第二(下)节模板浇第二(下)节砼护壁成孔验收钢筋笼安装浇注桩身混凝土1.1.1.5旋喷桩对工程质量控制要点:旋喷桩方案是否按程序审批,设备是否满足设计方案要求。1) 现场对进场原材料严格检验,并进行见证试验检测,对压力设备应查验是否计量标定合格。2) 检查施工测量放线桩位偏差是否在规范允许范围之内。3

43、) 检查施工过程中发生意外停钻时,立即将钻头拔出,清洗管路,防止堵管,各道工序正常后,按要求进行搭接施工。4) 钻孔时有检查是否有专人负责复核孔位,旋转、喷射,钻杆提升速度应均匀缓慢。5) 检查钻孔深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6) 用比重称或比重计来抽查拌制的水泥浆是否合乎设计要求。7) 当出现压力下降低于设计值或上升超过设计值表明注浆管出现了异常情况,有漏浆或接头松动甚至脱落、堵管堵孔现象,应立即停机检查。8) 检查各孔高压喷射参数,重点检查复喷的的位置是否正确。9) 质量检验在旋喷桩施工完毕后28天取芯,送往试验室做抗压强度和渗透试验。抽检试验的数量为钻孔总数的1%且不少于3组,质量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10) 检查施工记录的填写内容,是否真实、准确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市政工程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