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毒 教学目标:1、描述病毒的主要特征。2、列举几种与人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病毒。3、关注病毒与生物圈中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与人类的关系。4、培养全面、客观、辩证地分析问题的科学观点。5、通过了解病毒的发现过程,认同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教学重点:1、病毒的基本形态和结构。2、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教学难点:1、病毒结构的独特性。2、病毒的生命活动特点。教学过程:导入: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歌曲导入:播放,这首歌说的是2003年的的那场给我们国家带来灾难的禽流感,你认为这场灾难的罪魁祸首是谁呢?你了解哪些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呢?学生自由回答。2003年的非典;2009年在全球暴发的甲型H1
2、N1流感;去年非洲地区爆发的埃博拉病毒等引入课题。一、 探究活动探究一:病毒的形态结构首先引导学生了解病毒的发现历程,出示课件,显示病毒被发现有关资料。1、 病毒的形态利用课件展示多种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的照片,由学生观察自主归纳总结出病毒的形态:主要有球形(教师说明只是近似球形)、杆形和蝌蚪形等2、病毒的结构病毒形态的微小决定了学生不可能了解其内部构造,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教材中的病毒结构示意图,并设置疑问:病毒的结构与我们所学的植物、动物细胞结构一样吗?由学生讨论得出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其基本结构很简单,一般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此处,教师应强调指出,结构简单并不能说明病毒
3、是最原始的生物。探究二:病毒的生命活动设置疑问:既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那它怎样生活、繁殖呢?由问题的探究导入对病毒生命活动的学习。1.病毒的生活方式设置疑问:病毒体内有叶绿体和叶绿素吗?能进行光合作用吗?指导学生带问题阅读教材中的相关链接,了解寄生的概念。病毒是怎样的生活的?病毒是一种特殊生物,只有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才能表现出生命现象。离开活细胞后,病毒无法进行任何生命活动。2.病毒的繁殖方式设置疑问:既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那它会像植物细胞、动物细胞那样用分裂的方式来增加数量吗?病毒如何繁殖呢?教师用课件来动画演示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噬菌体附着细菌穿入注入遗传物质利用细菌内
4、物质制造多个新噬菌体细菌破裂,释放出新噬菌体(用这个例子可以为学习病毒对人类有益方面的知识作铺垫),说明病毒的繁殖方式是自我复制,病毒是利用细胞中的物质作为原料,在自己的遗传物质的“指挥”下制造新病毒的。3.病毒的分类这个动画演示中用的词语是“噬菌体”而不是病毒,用此疑问可以引导学习病毒的分类。这类病毒专门侵染、破坏细菌,所以叫做细菌病毒,也叫做噬菌体。利用课件展示多种图片,由学生观察、归纳得出除了细菌病毒以外,有些病毒还专门侵染植物和动物,分别叫做植物病毒和动物病毒。此处需说明,一种病毒通常只侵染某种特定的细胞,如绿脓杆菌噬菌体只侵染绿脓杆菌,鸡瘟也不会传染给人类。探究三:病毒与人类的关系请
5、学生观察病毒给动物和人类造成危害的图片(如鸡瘟、口蹄疫、艾滋病患者等),说明约有60的动物和人类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引发学生讨论,据你所知人类有哪些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学生可能会提出病毒性肝炎、流行性感冒、非典型性肺炎、艾滋病等,对这些常见的由病毒引起的疾病,由学习小组代表宣读所收集的资料,教师进行总结。为了实施教育部关于“在学校中开展艾滋病的宣传教育”的要求和配合每年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的宣传,无论学生是否提到艾滋病,教师都要充分利用所收集的图片和数据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宣传艾滋病的危害和预防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艾滋病病人。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里,它
6、是怎样传播的呢?在这里教师可以通过实例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如:流行性感冒发生时,你的同学生病的多吗?你是怎样患流行性感冒的?它的传播途径是什么?教师综合归纳,组织学生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养成哪些卫生习惯和采取什么措施预防流行性感冒。经过以上讨论交流后,学生很容易形成病毒都是对人类生活有害的观点。所以,教师要继续引导讨论病毒有没有对人类生活有益的方面。可以由绿脓杆菌噬菌体侵染、破坏绿脓杆菌的例子引发讨论,由学习小组代表发言。继而由学习小组代表交流所收集的病毒对人类有利的实例资料,如利用植物病毒使郁金香的花瓣出现花纹、用天花病毒制成疫苗抵御天花、用乙肝病毒制成疫苗预防乙肝、口服糖丸预防脊髓灰质炎、用噬菌体进行疾病治疗、用病毒进行农业病虫害的防治、用病毒进行转基因研究等等。最后,教师总结:病毒对人类的生活既有有害的一面也有有利的一面,指导学生形成辩证的科学观点。课堂小结:谈谈本节内容你有什么收获?课后拓展:面对“埃博拉”,我能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