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节 人体废物的排出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描述尿液的形成过程和排出过程。2描述人体废物排出的途径。(重点)技能目标:1 通过资料分析活动,培养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过行科学推测的能力。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主动搜集、分析资料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情感目标:1关注人体排出废物的处理,增强环保意识和资源意识。(重点)2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人体产生的粪尿排入到周围环境中,将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及人粪尿的资源价值,从而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资源意识。3进一步认识到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描述肾的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难点:肾的结构与肾的滤过作用和
2、重吸收作用的关系。概述人体废物排出的意义。三、教学准备:1、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人体排出废物的处理的相关资料。2、教师准备:指导学生设计、修改调查报告,与学生共同收集有关人体排出废物的处理的相关资料。3、FLASH: (1)尿液的形成过程;(2)人体排出废物的处理。 (3)肾透析示意4、视频:尿液的形成。四、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1课时) 导入新课 尿液的形成 资料分析 引言:人体每天必须排出一定量的尿液。喝水多时,尿量会增加;喝水少时,尿量会减少。据科学测定,成年人一昼夜产生的原尿约为150L,而每天的尿液量仅为11.5L,这是什么原因呢?讲述:这个问题提得很好,今天我们就要
3、来研究这个问题。推测:请同学们推测一下,原尿与尿液的区别大的可能原因是什么?播放视频:尿液的形成。资料分析:请同学们阅读书P72的短文和“蛙的血浆、原尿、尿液成分比较表”,看一看表中的数据发生了什么变化?思考:1.什么是原尿?2.比较尿液和血浆的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为排尿主要排出哪些物质?3.血浆和原尿成分的变化,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作用有什么特点?4.在原尿中出现葡萄糖而在尿液中并没有,这说明肾小管有什么作用?归纳:2.与血浆相比,尿液中没有蛋白质、葡萄糖、氨基酸,每L尿液中无机盐、尿素的含量明显增加,水分则 提出问题:原尿是什么?与排出的尿液有什么区别? 大胆猜测,认为原尿中可能有人
4、体需要的物质,因此重新回到血液中去了,而尿液的废物,排出体外。观看视频,了解到肾脏形成的尿液中99%的水都被回收了。 以小组为单位带着思考题进行阅读、讨论,分析数据。 通过短文阅读,认识到原尿是肾小囊内的液体。 通过分析血浆、原尿、尿液中各种成分的含量,分析出尿液排出的主要物质,并推测出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透过作用,以及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略有增加。尿液主要排出无机盐和尿素,此外,还排出多余的水。3.同血浆相比,肾小囊的液体含有很少的蛋白质,含有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水和尿素。 这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可以透过小分子物质而很少透过蛋
5、白质这样的大分子物质。4.说明肾小管可以重新吸收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复习:肾单位的结构。播放FLASH:尿液的形成小动画。播放FLASH:尿的形成,示意血液中的各种成分在经过肾小囊和肾小管时的情况。精讲:利用FLASH进行讲解: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液中其他成分都能透过薄薄的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和肾小囊壁进入肾小囊内,形成肾小囊内液,这就是原尿。形成原尿的过程称为肾的滤过作用。原尿中含有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葡萄糖等,在原尿流经肾小管时,会被重新吸收进入毛细血管,这个过程称为重吸收作用。通过肾的重吸收作用,原尿含有的所有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便
6、是尿液了。提问:你能说出尿液 由学生上讲台指图带领全班同学回忆肾单位的结构。 观看小动画,发现尿液的形成包括两个过程。 直观地发现血液中的蛋白质、红细胞不会通过滤过作用进入肾小囊,其他小分子物质可以进入肾小囊。在血液流经肾小管时,葡萄糖、无机盐、水又重新吸收回血液。 边看FLASH演示,边听讲解,理清思路。 根据肾的结构示意图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尿的排出是如何排出的吗? 归纳: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输尿管流和膀胱暂时储存。当膀胱内的尿液储存到一定量时,人就产生尿意,进行排尿,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讨论:医生在检验某病人的尿液时发现了较多的红细胞(血尿),如果是肾有疾病,请分析可能是肾的哪个部
7、位出现了病症?补充:推测得很好,比如肾小球炎、肾结石等都可能造成血尿。如果在尿常规化验单中发现尿蛋白含量明显增高,即蛋白尿,也是一样道理。讲述:通过学习我们知道肾能够自动调节尿液的成分,在大量饮水后,排出的尿液中,水的含量较高,一个人一天排出的尿液不应少于500ml,否则就会使废物在体内积累,伤害身体。小知识:患有尿毒症的人自身无法将体内的毒素排出体外,只有依靠肾透析或肾移植来进行治疗。尿毒症可能是由肾本身的疾病引起的,如:肾结石、慢性肾炎等,也可能是由肾以外的疾病引起的,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播放FLASH:肾透析示意。和泌尿系统图示,说出尿液从肾小管流入集合管并汇集到肾盂里,再过输尿管进入
8、膀胱。 全班讨论,自由发言,推测可能是组成肾小球的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加大,红细胞经肾小球进入肾小囊,随着尿液排出体外。 认同排尿对身体的重要意义,关注自身健康。 认同为了保证身体健康,每天要喝足量的水,把体内产生的废物及时地排出体外。 通过观看,认识到肾透析这项医学成就对于肾功能衰竭病人的意义,了解肾透析的原理。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2课时)复习提问,引出新课题人体内废物排出的途径播放FLASH:尿液的形成,请同学复述尿的形成过程。提出问题:尿是人体排出代谢废物的主要途径,除此外,人体还会产生哪些废物,通过什么途径排出体外?走近课堂:当你在寒冷的冬天呼气时,你会看到“白气”,你知道这是什么
9、吗?你呼出的气体中还含有哪些物质呢?这是人体的排泄过程吗?自学:书P73的三段内容,完成以下思考题。1人体废物排出体外的方式有 种, 和 。2. 人体通过排泄,可以排出体内的物质不包括( ) A.食物残渣 B.代谢废物 C.二氧化碳 D.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3. 完成下表中人体内废物的排出途径。主要器官主要成分 讲述:人体为了保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将废物排出体外,而人体排出的粪便和尿液中含有一定量的致病微生物,如果不经过处理,就会污染环境。算一算:一个成年人一年要排出约800千克的人粪尿。算一算我国每年有多少人粪尿排到环境中?提出问题:怎样处理人粪 复习上节课有关尿液形成的内容。
10、 激起学习兴趣。 积极思考,根据生活经验,说出“白气”是水蒸气,人呼出的气体中还含有二氧化碳,这也是人体的排泄过程。 带着自学思考题阅读课文,并将思考题中出现的问题答案在书上勾划下来。计算:800kg13亿=10400亿kg即10.4亿吨感叹这个数字的庞大。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人体排出废物的处理尿才能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呢? 资料分析:种类水分有机物氮磷钾粪便70%20%1.00%0.50%0.37%尿液90%3%0.50%0.13%0.19%人粪尿中除了大量的水分外,还含有一定数量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经过某些生物的分解作用,可以转化成含氮、含磷和含钾等多种无机盐。讨论:1. 在生态系统
11、中,哪些生物能利用和分解人粪尿中的有机物?2. 含氮、含磷和含钾的无机盐对于植物的生长有什么用处?讲述:我国农民自古以来就有在农田中施用加工后的人粪尿和禽畜粪尿(农家肥)的经验,这对数千年来持续地从农田中获得收成,并维持农田的生产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同化学肥料相比,农家肥具有来源广、养分全、肥效持久、能够改良土壤和成本低等优点。 提问:人的粪尿中虽然有农作物需要的无机盐,但毕竟是人体产生的废物,你认为人的粪尿中含有哪些有害物质? 讨论:人粪尿处理不当,会对我们的健康带来什么影响? 归纳:人粪尿中的致病微生物如果未经处理就排入水体,会污染水环境;排入土壤,就会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资料分析,解读数据,
12、发现人的粪尿中含有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无机盐。 回忆旧知识回答:细菌和真菌可以分解人粪尿。缺少含氮、磷、钾的无机盐,植株就不能正常生长,会出现相应的症状。 根据生活经验说出:人粪尿中含有病菌、虫卵等。 展开讨论,积极发言。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介绍沼气池、高温堆肥、污水处理厂、生态公厕污染土壤环境。人粪尿中带有的致病微生物就会通过水或土壤感染人体,从而引发疾病。因此,人的粪尿必须经过适当的处理,才不至于污染环境。 播放FLASH:人体排出废物的处理。 出示:沼气池的照片。介绍:在密闭的沼气池里,那些能够生活在缺乏氧气条件下的细菌会大量繁殖。它们将人粪尿、禽畜粪尿和秸秆中的有机物分解,并且产生
13、沼气。沼气的成分主要是甲烷。甲烷是一种可以燃烧的气体,是清洁的燃料。沼气池中的残渣和残液中含有多种无机盐,可以作肥料。另外,细菌在分解有机物时,释放出的能量形成高温,高温可以杀死各种病菌和虫卵。介绍:高温堆肥就是将人粪尿、禽畜粪尿和秸秆等堆积起来,使细菌和真菌等大量繁殖,细菌和真菌等可以将有机物分解,并且释放出能量,形成高温。高温堆肥是生产农家肥料的重要方式。高温堆肥过程中形成的高温,也可以杀死各种病菌和虫卵。出示:生态厕所照片。介绍:我国一些城镇和乡村开始兴建各种类型的生态厕所。一般具有以下特点:地下设有沼气池,可以就地对人粪尿进行无害化处理,产生的沼气可作燃料,残渣、残液可作花草树木或农作物的肥料;屋顶可以覆土种植、蓄水养殖或安装太阳能利用装置。 观看注意FLASH中提到的污水处理厂和沼气池是正确处理人体废物的途径。 学生概述出沼气池的三大优点。 了解有关高温堆肥的知识,理解其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