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食物中能量的释放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学会测定食物中储存有能量的基本方法,说明燃烧与呼吸作用本质的共性与区别。2、说明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气分解,阐述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3、通过演示,了解检测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方法。(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出食物中2、通过探究活动学生了解食物中有多少能量,怎么释放出来。3、通过讨论,分析得出不同的食物中的多少不同。4、通过简单计算,使学生了解食物热量价的来历。5、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互助,合作的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在训练科学方法的同时,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品质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1、活动“探究食
2、物储存的能量”。2、解释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教学难点1、活动“探究食物中储存的能量”中热量测定仪的制作,如何减少误差的分析。2、如何引导学生将体外燃烧与细胞的呼吸作用两个过程相联系。3、阐述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引入1、引言:人体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不仅需要吸收营养物质,而且需要能量。2、请列举人体的哪些生命活动需要能量?各小组可以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讨论结果:跑步、走路、说话、写字、抬头、眨眼在人体内还有很多我们没想到的一些,如细胞分裂,物质运输等。3、能量都来源于食物。讲述:食物除了为我们构建身体提供原料以外,还为我们维持体温和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1)提问
3、:食物中究竟储存多少能量?食物中的能量又是怎么释放出来的?不同的食物中含有的能量是否相同?请同学们阅读教材。(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引导学生思考,食物中含有能量的多少与哪些营养成分有关?学生:食物中含有的能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有关。(3)结合学生的回答,进一步提出:你们准备选择哪两种食物作为实验材料?学生回答:选花生和核桃,选黄豆和花生,选蚕豆和核桃(4)从同学们选项的材料看,都是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下面就请同学们把你们准备好的热量测定仪拿出来,我们来具体探究一下这些食物中究竟含有多少能量。学生准备探究。二、活动: “探究食物中储存的能量”1、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作
4、出假设根据教材上的数据可以看出:所有的食物中都储存有能量,只是多少不同而已,富含油脂的食品储存较多,淀粉和蛋白质类食物储存能量较少。根据这个提示,你们组对选择的两种食品所储存的能量作出的假设是什么?学生提出问题,花生和黄豆等食物中储存有多少能量?能量是怎么释放出来的?作出假设:花生等食物储存的能量多,黄豆等食物储存的能量较少。它们是通过燃放的方式把能量释放出来的。2、指导指导学生制定实验计划(课前已完成)听取学生汇报实验准备情况。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适时进行指导、指示,特别是要注意安全。学生汇报实验计划。各小组汇报计划和实验步骤。主要内容是:(1)实验装置的安装情况。(2)确定能量释放值的计
5、算方法。(3)实验中的具体分工:操作人、记录人(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实验中应急处理人。进行探究活动。三、组织学生表达与交流1、在进行探究活动时,为什么要安排重复实验?学生思考后回答:是因为一次实验的偶然性太大,如果安排平行重复实验,可以减少误差,使实验结果更科学。2、如何解释实验结果与教材中提供的参考数据之间的差异?学生回答:食物在燃烧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不可能全部用来把水加热而使温度计上的刻度上升,总有一部分通过测定仪上的孔洞以及铁罐壁而散失掉,所以实验结果与教材上提供的数据之间差异较大。很好,其他同学是不是这样认为的呢?请大家下来以后再进一步交流。请看下面几个问题:(1)比较说出哪种小食
6、品储存的能量多?这种小食品的主要营养成分是什么?(2)保证食物在体外充分燃烧的条件是什么?(3)其他小组测量同类食品所获得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评价你组探究活动的成功与不足。学生思考后回答:(1)像核桃、花生等油脂比较多的储存的能量较多,这些小食品的主要营养成分是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2)保证食物在体外充分燃烧的条件是氧气要充足。(3)肯定学生的参与。同学们都找到问题的关键,而且很自信,能够肯定自己的成功之外,不错,继续发扬。陈述:这个探究活动重在参与,在活动中培养大家的创新意识,小组合作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发现新问题的能力。四、食物的热量价1、计算食物的热量价。学生与老师一起计
7、算,再估算食物中所含的能量,与探究结果进行比较。据测定,每克糖类储存的能量平均为17.15KJ,蛋白质23.43KJ,脂肪38.91KJ,由于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及含量不同,所以储存能量的数量也不同。2、问:从这三大类有机物的热量价中,你们会发现什么问题?学生观察热量价的数据发现:不同的有机物含的能量不同,脂肪的热量价最高,其次是蛋白质,然后才是糖类。师补充说明: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及含量不同,所以储存的能量数量也有所不同。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据测定,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70%来自糖类的分解),脂肪是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在人体内储存的。五、本课小结。通过这一节课,你们学到了哪些知
8、识?哪些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回顾与思考后回答:我们学会了测定食物中有能量的基本方法,能够设计和制作热量测定仪,了解了食物的热量价,我们的实验探究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师总结:在探究活动中,同学们的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安全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第二课时一、引入新课1、递进设问引入新课。(1)通过进行探究活动表明,食物中储存的能量通过燃烧可以释放出来,那么保证食物在体外能够充分燃烧的条件是什么?学生回顾上节课的探究活动,回答:保证食物在体外能够充分燃烧的条件是要有足够的氧气。(2)人体细胞摄取的营养物质是怎样释放出能量的?在细胞内营养物
9、质释放能量是否也需要氧气呢?请同学们进行讨论。学生思考,讨论问题,很多同学比较疑惑,营养物质在人体内怎么燃烧呢?在细胞内的营养物质释放能量可能也需要氧气。(3)氧气是怎么进入人体内?学生回答:通过呼吸。(4)通过呼吸,吸入人体内的气体与我们呼出来的气体成分是一样的吗?有的学生摇头,有的学生小声讨论。二、演示实验: “检验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变化。”1、师生共做演示实验。(1)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实验中出现的现象,教师拿出预先准备好的集气瓶,学生上台进行实验。两个同学分别用吸管向C、D集气瓶中吹气5分钟。点燃两支燃烧的蜡烛,分别放在A、C集气瓶中。取10ml澄清的石灰水(两份),分别倒入B、D集气瓶中
10、。(2)、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学生思考,回答:蜡烛在A瓶中比在C瓶中燃烧的时间长,向B、D集气瓶中倒入等量的石灰水时,B瓶中没有浑浊现象,D瓶中有浑浊现象。(3)、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以下问题:A和C中的气体成分是否有差异?B和D瓶中的气体成分是否有差异?请说出实验检测的依据。为什么由肺部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氧气少而二氧化碳多呢?(相对于空气)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A和C瓶中的气体成分有差异。因为蜡烛在A瓶中比C瓶中燃烧的时间长,说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高于人体内呼出的气体的氧气含量。B和D瓶中的气体成分有差异。因为将等量的石灰水分别倒入B和D瓶中,D瓶中的石灰水有浑浊现象,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的含
11、量高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因为人体内的细胞进行新陈代谢要消耗氧气,而放出二氧化碳。2、本质。(1)为什么由肺部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会减少而二氧化碳含量会增加呢?可以结合植物的呼吸作用的概念以及生物的哪些细胞要进行呼吸作用的知识讲解。学生回忆植物的呼吸作用的知识。植物的呼吸作用是:有机物在氧气的作用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要放热。(2)人体内的细胞进行呼吸作用又是怎么回事呢?生物体所有的细胞,只要是活的都要进行呼吸作用。(3)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学生阅读教材的相关内容,进一步理解呼吸作用的含义。三、人体的呼吸作用及意义。1、什么是呼吸作用?讲述:人体的每个细胞都能够利用氧气将细胞内的葡萄糖
12、等有机物分解,产生CO2和水,同时,伴有能量的释放,简单的说,呼吸作用就是指生物体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呼吸作用可以用公式表示为:葡萄糖+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请大家把人体细胞的呼吸作用与上节课的探究活动“食物在体外燃烧”进行比较,它们有什么相似之处?(条件,产物)学生经过比较发现,它们都需要氧气,产物都是二氧化碳,还有能量的释放。经过对比,可以看出,这两个过程的本质提相同的,也就是说,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2、从你们日常生活的体验中,你们认为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用在哪些方面?学生回答:我们身体发热(维持体温的恒定),进行一些活动,例如挺胸、抬头、跑步、说话、吃
13、饭等。(1)如果没有能量,这些生命活动能进行吗?学生回答:不能!由此看来,人体细胞的呼吸作用每时每刻都在进行,一旦停止,生命也就结束!(2)细胞通过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维持体温的恒定,另一部分用于推动各种生命活动,因此说,呼吸作用的意义在于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学生:了解呼吸作用的意义。(3)下面的问题,请同学们下课以后,可以进行讨论,也可以收集资料,将自己的观点写在笔记本上,与同学进行交流。从能量的释放过程来看,燃烧的过程是十分剧烈的,能量是瞬间释放出来的,你认为这样的过程在人体内可能发生吗?如果发生,将会对人体的生命活动造成什么影响?你认为人体内能量释放的过程与燃烧有什么区别呢?四、学习,我们基本上搞清楚了为什么由肺部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会减少而二氧化碳含量会增加的道理。本课小结。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地方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