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狮子及鹿——小学教育教材分析.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7399319 上传时间:2025-01-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50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狮子及鹿——小学教育教材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狮子及鹿——小学教育教材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8 狮子和鹿 教材分析:智乐园教育网提供 这篇略读课文讲的是在丛林中,一只鹿遇到狮子而奋力脱险的故事。平时,鹿非常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而抱怨四条难看细长的腿。当凶猛的狮子向它扑来的时候,鹿的四条有力的长腿帮它从狮口脱险;而美丽的双角被树枝挂住,险些丧了性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物各有所长、所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还告诉我们,不要光图美丽的外表,更要讲实用;美和实用在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条件下都有存在的价值。 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先写鹿在池塘边欣赏自己的两束美丽的角,抱怨自己细长的腿,接着写狮子扑来,细长的腿帮它脱离险境,而美丽的角差点让它送了命。全文情节紧凑,前后对比鲜明突出,语言丰富优美,在生动的故事中蕴含了深刻的道理。 学情分析: 这是一篇具有深刻寓意得寓言故事。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具有朗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但他们缺少的恰恰是从故事中发现、感悟一个道理,受到一定启发的能力。在学习本课时,要让学生了解故事的内容,懂得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同时通过自读自悟,培养他们独立阅读的能力。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的重点:理解指导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 教学难点:体会故事所讲述的道理。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文朗读录音带,录音机。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在课文中画出生字,标好每一自然段的序号,读读课文。复习《陶罐和铁罐》,思考课文的寓意。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揭示课题 ①分角色朗读《陶罐和铁罐》。 ②学生交流查找的有关铁会氧化的资料。 ③师生共同回味寓意:铁罐很坚硬,这是铁的优点,但同时又具有会氧化的缺点。陶罐容易碰碎,这是陶制品的缺点,但同时又有不会氧化的优点。所以我们要正确看待自己和别人的优点和缺点。 ④教师板书课题:狮子和鹿,请学生读题。 ⑤学生听课文朗读录音,思考:这篇课文通过狮子和鹿的故事,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开展读书闯关活动 ①进行闯关活动总动员,讲清方法及规则。共设三关:第一关是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第二关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关是联系已学课文和生活实际了解本课寓意。同座同学互为闯关员和守关员,做闯关的准备。 ②学生自主读书,做闯关的准备。 ③同座同学开始闯关。一次没有过关,可以练习后再次闯关。 ④汇报、交流,展示闯关情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参与第一关展示的可加1颗星,参与第二关展示的可加2颗星,参与第三关展示的可加3颗星。 a.愿意参与第一关展示的同学自己主动站起来,开火车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做守关员,看他们是否能通过。 b.愿意参与第二关展示的同学自己主动站起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师生互相评议,看哪些地方读得有感情,也可请读书同学自己介绍一下,为什么这样读。 c.愿意参与第三关展示的同学自己主动站起来,说说自己领悟到的寓意。看谁能联系已学课文和生活实际说得有理有据。 ⑤增设一项特别奖项——“智慧星”:鼓励学生比较《狮子和鹿》与《陶罐和铁罐》的相同之处。 (课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要引导学生打开思路,放开谈,可以就课文的内容来谈,也可以联系实际举生活中的事例,说说自己的体会。学生可能说美丽外表不一定是有用的,虽然外表不漂亮,却很实用;再进一步可能体会到有的东西各有优缺点,在不同的情况下,优点就可能变成缺点,也不能因为有些东西存在某些缺点而看不见它的优点。要鼓励学生举生活中类似的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要充分让学生思考,鼓励说出自己的见解。) 拓展练习,引导实践 ①摘抄本课中你认为写得写的词句。 ②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其他人听。 ③课后找《伊索寓言》读一读。 板书设计: 陶罐和铁罐 狮子和鹿 物各有所长、所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还告诉我们,不要光图美丽的外表,更要讲实用;美和实用在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条件下都有存在的价值。 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教学反思: 把课文和《陶罐和铁罐》作比较学习能够加深学生对两课道理的理解消化。把两篇课文联系起来,通过比较,学生的思路和视野会更加开阔,学会用多种方式进行阅读。两课的共同点是两篇课文告诉我们要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正确对待自己和别人;表达方法上是两篇课文都是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说明道理。这篇课文可以通过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课上教师通过多种多样的指导朗读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