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识三角形说课教案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三角形的再认识 首先,我对本科教材进行一些分析一、 教材结构与内容简介 本节内容在全书章节的地位:三角形的再认识是冀教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第一节在此之前,学生以学习了线段和角,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数学课程标准 对教学内容的要求是了解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和掌握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它既是上学期所学线段和角的延续,又是后继学习全等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基础。在知识体系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二、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识结构心理特征,特制订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三角形的顶点、边、内角以及外角。
2、2、会根据三条线段的长度判断它们能否构成三角形。过程与方法:1、经历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从现实生活及相关的几何图形中找到三角形,归纳出三角形的基本特征。2、通过具体实验操作,探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2、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能从交流中获益。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究和归纳.教学难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应用.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通过欣赏生活中的三角形图片,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态进入探究新知的过
3、程。(二)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 Abc1.三角形有关的概念(1)定义: a 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 B C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2) 元素: 三条边、三个内角、三个顶点. (3) 表示方法: ABC2.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了充分体现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在探究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我设置了以下活动:拿出准备好的小棒,任选三根组成三角形。然后用学过的知识探究所摆三角形每两边之和与第三边的关系。 A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 B C
4、 (三 )精设练习 巩固新知1、三条线段的长度分别为:(1) 3,8,10 (2) 5,5,7(3) 5.5,2.5,8 (4) 12,12,12 能组成三角形的有 组.2、木工师傅要制作一个三角架,要求三角架的两边长分别是3cm、5cm,那么第三边会是多长呢?你能说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值吗?你知道第三边的取值范围了吗?(四)拓展创新 应用新知1、要做一个三角形的铁架子,已有两根长分别为1m和1.5m的铁条,需要再找一根铁条,把它们首尾相接焊在一起. 小红拿来的铁条长2.2m, 小明拿来的铁条长0.4m, 这两根铁条合适吗?长度为多少的铁条才合适?2、韩松说 :教我们生物的王老师个子高,走路时,一步能走2米多,你相信吗?请用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说明。(五)浅谈体会 感悟反思今天我学会了在学习过程中我体会最深的是(六)走出课堂 应用数学1 用若干个三角形组成一个美丽的图案,并给所组的图案加一句形象的解说词爱心献给你乘风破浪2.搜集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资料,并在同学中交流。五、板书设计 11.1 认 识 三 角 形(一) (二) 三角形有关的概念 A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1定义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2元素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3表示方法 B C本节课的设计思路:形成三角形的有关概念生活中的三角形抽象 概括验证实践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知识的巩固应用和拓展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