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零部件损坏的的评定准则和方法
更新日期:2005-3-1 浏览: 767次
零部件损坏的的评定准则和方法
l 本标准“11.3零部件的损坏”中规定要“记录故障停车、紧固件松动、密封失效、橡胶件老化、堵塞、变形、裂纹、断裂零部件损坏发生的运行时间(h)及维护作业情况;提供损坏部位、裂纹、断口和窜漏印迹等照片;用精密测量数据分析变形量。分别按A.5、A.6、A.7和A.8 进行评定”。
l 附录A中A.6、A.7、A.8条规定了零部件损坏的评定准则和方法。
一 紧固件拧紧力矩的评定
l A. 6条规定了应“根据紧固件的拧紧力矩松动量,分析松动原因及对发动机可靠性
l 和密封性的影响”。
l 紧固件松动是指缸盖螺栓、主轴承螺栓、连杆螺栓和飞轮螺栓等紧固连接件丧失应具有的紧固力。
l 紧固件拧紧力矩松动量。即拧松紧固件,再准确地拧回到原来的位置(事先应做好记号),此拧回力矩与试验前的拧紧力矩之差,即为松动量。
二 密封件的评定
l A.7条对发动机的三漏问题作出了规定。“发动机不得向内、向外漏油或漏水;空气不得渗入发动机负压系统;发动机内不得有燃气窜入油道或水道、油水混合等。主要评定缸垫、进排气管垫、排气管、油封等零部件的密封性”。
l 漏油(水)是指在油(水)密封的管路及容器系统中有油(水)成滴或非正常的泄出现象。
l 漏气是指气体从具有气压的系统内非正常的泄出现象。
l 密封失效是指密封件不起密封作用,导致三漏(漏油、漏水、漏气)的现象。
三 零部件裂纹或断裂的评定
l A.8条规定了“对零部件裂纹或断裂的评定”
l 本标准根据裂纹和断裂的形貌,结合裂纹的发展趋向,进而引起断裂和故障的可能性,对裂纹和断裂加以分类,以表明其危害可靠性的程度。
1. 零部件裂纹或断裂程度的分类和评定
曲轴:
l a.曲轴轴颈或曲柄经探伤仪或用10倍放大镜发现的微小裂纹,属A类;
l b.曲轴轴颈或曲柄上肉眼不见裂纹,属B类;
l c.曲轴轴颈或曲柄断裂,停车及时,未引起故障,属C类;
l d.曲轴轴颈或曲柄断裂,导致发动机报废,属D类。
l 1) 缸体:缸体严重裂纹,造成油水混合,发动机报废,属D类。
l 2)缸盖横堤鼻梁区的局部微小裂纹,尚可使用,属B类。
l 3) 连杆断裂未造成发动机报废,属C类,造成发动机报废,属D类。
l 4) 排气管断裂,属C类。
l 5) 进排气阀断裂掉头,引起活塞损坏、缸体损坏,属D类。
l 6) 活塞顶部产生严重裂纹,造成拉缸,属D类。
2.零部件裂纹或断裂的原因分析
A.8.2 要求“分析零部件裂纹或断裂的原因”
由机械交变应力引起的疲劳裂纹或断裂,主要发生在连杆、曲轴、缸体、油底壳、齿轮、支架及高压油管等零部件上;由燃烧或摩擦产生的热疲劳裂纹或断裂,主要发生在缸盖、活塞、喷嘴、排气歧管及增压器等零部件上
分析零部件裂纹或断裂的原因涉及发动机原理、材料力学、断裂力学、金属学和金相学等多种学科,是十分复杂的问题。要进行金相检测,分析裂纹和断口的疲劳源,要依据裂纹和断口的走势,判断是何种损坏。如:轴类零件裂纹和断口呈45度方向则为扭转疲劳。要结合试验条件进行分析。
在冷热冲击试验中,试验规范是:高温、低温变化剧烈,负荷不断地交替改变,超过了实际使用工况,主要是针对缸盖、缸垫、活塞、排气管及其垫片、排气门座及燃烧室等高温受热零件的考核。在此工况下上述零件往往更容易产生裂纹或断裂的故障。
此外附录A.9条规定了摩擦表面的评定。附录A.10条规定了摩擦副接触状态的评定。附录A.11条规定了零件表面沉积物的评定。将在第四讲中专题介绍。
总之在完成上述可靠性评定后,最终还应根据试验结果,参考道路使用经验,对该发动机可靠性作出通过、基本通过或不通过的结论;对基本通过的发动机,应提出改进和补充的试验的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